首頁 > 范文大全 > 新課程標準中對寫字提出新要求認識

新課程標準中對寫字提出新要求認識

2024-07-31 閱讀 2866

淺談新課程標準中對寫字提出的新要求的認識

新課程標準中對九年義務學段的識字標準是“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對于寫字提出的要求是“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小學階段分為三個學段,分別做了明確的識字寫字要求。其中第一學段(1-2年級)的具體要求是: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2.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4.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正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6.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第二學段(3-4年級)的具體要求是: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貼。5.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第三學段(5-6年級)的具體要求是: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會寫。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4.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為了達到以上要求,在具體實施建議中又明確指出: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縱觀以上新課表中對識字、寫字的要求,與原來的課標相比,識字寫字的量在一、二學段都有所減少,可以說讓學生減輕了負擔,第三學段則刪掉了“40分鐘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習作”要求,但是總的識字寫字的量沒有減少。另外在實施建議中更明確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這個10分鐘要求如何去落實呢?我想作為一名語文老師首先應該不折不扣地去執行,其次是想辦法執行。第一學段中要留足學生寫字的時間,而在二、三學段中應該注意進行多種形式的隨文練筆,如:寫一寫對文中人物的感悟或者是對文中哪個句子的理解,也可以寫寫文中留白部分,寫寫自己的想象、續寫課文、編故事等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自然地達到10分鐘寫字的要求。而我認為關鍵是要讓學生增強寫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為了達到效果,個人以為除了這10分鐘要保證練習以外,還應該與老師的細致指導密不可分,在學生書寫時,教師要積極檢查指導,特別是發現一些普遍性問題時更要拿出來給全班指導糾正,這樣我想才能真正把握新課標的精神內涵!

篇2:新課程標準下班主任生本管理

新課程標準下班主任的生本管理

內容提要新課程標準下班主任的各項工作都應該有一個實質性的轉變,班主任只有打破以往的管理模式,切實在思想上和作風上實現這種轉變,才能把一個班級治理好。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班主任生本管理

新課程標準下對班主任的各項要求都有一個實質性的變化,班主任如果還按著以往的管理班級的經驗對學生、對班級進行管理,那將是寸步難行。那么新課程理念下班主任如何才能治理好一個班級呢?進過多年的摸索,我探索出了以下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1、由“偏愛優等生”轉向“熱愛每一個學生”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不言而喻的,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學生總會有差別。這就決定了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必須平等地去接受每一個學生,接受每一名受教育者,因為教師的職責就是把每一名學生都培養成社會需要的各種各樣的人才。本班的學生有點本來就基礎差,底子薄,再加上他們不愛學習,貪玩,因此造成學習成績很不理想,我對他們也就失去了管教的興趣,對他們總是愛搭不理的,如果他們違反了紀律,我就把他們叫過來一頓暴訓,對那些聽話的,愛學習的卻偏愛有加。結果造成了我和那部分差生的敵對現象,他們不但更不愛學習了,還經常違反紀律,讓我很是頭疼。后來,經過學習《班主任治班方略》和老師們的幫助,我改變了這種工作作風,開始由偏愛好學生轉向每一個學生。上課時,也經常提問他們,生病了,我對他們也是無微不至的關懷。我還經常深入到他們中間和他們聊天,說笑。慢慢的,他們對我的敵對態度消失了,我說的話他們也能聽了,把他們又拉回到學習的軌道上來了。例如我班的鄭繼新,非常的不愛學習,而且上課總是說小話,這頭說說,那頭看看,讓上課的老師很是反感,下課就到我那里告狀,我也不問青紅皂白,把他叫過來就是一通狠訓。開始的時候還管點事,后來,哪個老師都來告狀,我也無計可施,他確是輕車熟路,應付自如,什么都不怕了,在來到辦公室好像是做客一樣,絲毫不覺得不好意思。面對此種情況,我也束手無策,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采取放任自流,聽之任之的做法。后來,學習了郭思樂的生本教育之后,我恍然大悟,茅塞頓開。他在違反紀律之后,我不是狂風驟雨,而是把他叫來,讓他坐下,慢慢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他對此很是不適應,不好意思坐下,后來看到我確實是發自內心的,才坐下來和我對話。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且以后說再也不說話了。果然,從那以后,他變化的很多,盡管還有時改不了,但是老師一說,他也會聽從了。因為學習靜下心來了,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

2、由“嚴師”轉向“良師益友”

“嚴師出高徒”這句話雖然有許多可取之處,但并不絕對。班主任不應該總是嚴厲,嚴格,嚴肅,居高臨下,這樣不但會導致學生與班主任關系的疏遠,還會產生對立化。我上面舉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于那些不愛學習、經常違紀的學生,我不是耐心地說服教育,而是采取高高在上的樣子,對他們嚴厲訓斥,結果卻適得其反,他們不是向好的方向發展,而是變本加厲,越來越放肆。如果不是我及時改變工作做法,班級會是什么樣,他們會走上什么道路,結果真不得而知。

3、由“武斷專橫”轉向“民主平等”

班主任不要總自以為是,讓學生惟命是從,那樣會泯滅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扼殺其主觀能動性。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種知識的交流,更是一種情感的溝通,民主平等的氛圍有助于這種交流。原來,班里舉辦什么活動,選什么人參加,讓什么人當班干部,全是我一人說了算,造成了學生不服班干部管理,活動參加的積極性也不高,使班級在評比中總是落后。后來,我重新讓學生們自己行使民主權利,自己投票選出他們服氣的班干部。這樣,在班級活動方面,有些事情我根本就不用管了,完全由他們自己做主,結果事情更讓我出乎意料地滿意。如本學期的跳繩比賽,體育委員張偉挑選了幾個隊員,在場上比賽很出色,獲得了二等獎。紀律委員李偉,帶領女住宿聲,連續三個月獲得五星級宿舍。籃球比賽中,經過班委開會商量,選出的五名隊員,在場上也是表現突出,首戰告捷。總之,由于學生們能夠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他們確實把自己當成了這個集體中的一員,也使得這個集體向更和諧的方向發展。

篇3:實施新課程標準老師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什么?

實施新課程標準老師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什么?

發布者:龔永蓮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多種形式教學,來提高課堂效率。

今天聽了朱慕菊同志報告后,對教學工作的指導具有重大意義,做為一線的教師,應該冷靜思考:應該給學生什么?

1.熟識新課標。認真研讀課標,對每一學段學生應達成的學習目標必須了如指掌,這樣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才會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真正做到“教什么”“怎樣教”,讓每一節課真正落到實處。

2.做個自覺讀書的老師。教師要求學生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教師本身就應該起表率作用。身為語文教師,不僅要讀專業書,還要閱讀其它方面的書籍,只有把自身知識儲藏足夠充分,才能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遨游。

3.虛心向同行請教。教師應參加教學研討活動,與同行多交流、多鉆研,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這一報告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有新的啟發。我認為,教學應該回歸自然,將教學直觀化,精簡化,樸實化才是教學的本質;教學的本質不是展示教師的才華,而是促進學生的發展。

老師,教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