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生錢被偷之后老師處理方法

學生錢被偷之后老師處理方法

2024-07-31 閱讀 5003

學生錢被偷之后老師的處理方法

早上,我剛進教室,幾個學生搶著對我說,劉某想買資料的26元錢在抽屜里被人偷了。頓時,我的心沉重下來。這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家長一定會找來讓我處理此事,可是我不是專業的警察,偷錢的案子不好破呀,想想以前也有浪費大量時間卻無功而返、不了了之的前車之鑒,我不僅左右為難起來。

整整一個上午,我陷在了追查的泥潭中,前后找了十幾個同學問話,不僅一無所獲,而且還讓眾多學生誠惶誠恐,深怕被我叫住,因為凡是被問過話的學生一回到教室,大家都用異樣的目光審視他,班級一時籠罩在相互猜疑、指責的氣氛之中。當我覺察到自己再這樣追查下去可能會影響整個集體的安定傷害到太多無辜時,就停止了問話與盤查。

經過一翻冷靜的思考,中午放學前,我鄭重地發給每位學生一個嶄新信封,飽含深情地對大家說:“童心是塵世間最美麗的花朵,她潔白無暇純真可愛。老師交給大家的信封,種下了老師和全班同學的希望。希望她的潔白能喚醒迷途的童心,尋回丟失的美麗。”

下午,我第一個來到教室,將精心制作的“誠實箱”放在講臺之上,并在黑板上寫下“呼喚美麗的回歸”幾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當學生到齊之后,我請他們列隊在教室外等候,我則守住前門,給每位學生30秒的時間進教室將不署名的信封投進“誠實箱”中。十幾分鐘后,當所有的學生完成了這次不同尋常的洗禮,我便敞開大門和學生走進教室。當我異常緊張地開啟“誠實箱”,幾十雙焦灼的眼睛都落在了我顫抖的手上,期盼著“誠實箱”里能創造奇跡。果不出我所料,“誠實箱”的確創造了奇跡,因為在箱中的每一個信封里都裝有錢,一塊的、五塊的、十塊的……有一個信封里裝著26元錢和一封簡短的檢討信。我十分激動地當眾宣布:“不但不翼而飛的錢回來了,而且好多奉獻愛心的同學無私的奉獻出了自己的零花錢。迷途知返的同學是好樣的,無私奉獻的同學更是急人所急的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既然錢已經找到了,同學們奉獻的錢請領回吧,以后同學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再請你們伸出援助的手來!同學們為這些奉獻愛心的同學鼓掌!”教室頓時響起最熱烈的掌聲。

看到這個意想不到的結局,我沉浸在深深的幸福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童心的可愛。

篇2:教研隨筆對六環節教學步驟理解

寫心得1、“六環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六種手段和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在一節課中,不一定要把六種手段全部運用,才叫“六環節”。要把每種手段運用得充分,可以突出某一個環節,而忽略某一環節。就如同外出旅游,與其被導游領著疲于奔命地走完全部景點,不如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充分欣賞。

2、教學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要把握“六環節”的實質,一是要強調自主學習。建構主義告訴我們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學習是學生自主地、能動地、富有創造性地建構知識的過程。看書、做題、回答問題、實驗操作、總結知識結構.......都是自己學習的形式。二是強調交流合作。建構主義強調學習是在不斷地交流、溝通、合作,即多邊互動過程中實現的。

3、語言能力的發展與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理解了不一定能夠說出來,只有說出來才能達到深刻地理解。如果一節課既無自主學習的活動,又無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這樣的課堂就是傳統的缺乏活力的課堂,就是老師滿堂灌的課堂。

篇3:小學教學管理隨筆分層小組勝于平衡小組

在大班額的情況下分組式教學勢在必行,但怎么分組是個技術活。

許多專家、教師倡議的是平衡小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質,家庭背景,性別等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模式。注意合理搭配,將內向的同學與善談外向的同學組合,將成績偏差的與成績較好的學生組合,并兼顧男女比例,以保證學生能夠最大限度的互補,互相幫助,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這種分組方法比較深入人心,從理論層面上講是科學合理的。

但是,鮮有人知道它的執行難度和局限性。首先,就是各組之間的管理組織困難。老師想要長期做到公平合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得不首先培養一批有毅力、處事公義的組長幫助組織教學并及時統計各組間競爭結果的數據,這個過程要付出的管理成本實在太大了,沒有多少老師會堅持下去。試聯想在黨紀國法高壓限制下仍然層出不窮的貪官污吏事件,官員們可大都是社會精英啊,他們尚且如此不值得人民信任,何況身處社會底層的百姓的兒女們,有多少敢讓老師放心交托任務呢?第二,組內學生的積極性難以有效提升。那些學習成績處于中下層的學生,根本就不是什么學不會需要幫助的類型。他們往往智力更好、反應更機敏,就是“兩天打魚三天篩網”,惰性特別強,單調枯燥的學習任務他們能逃避就逃避。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得有多大的本事、多大的感染力才能帶得動他們啊!第三,壞習慣強大的學生具有更強的負面影響力。在老師布置任務時,積極參與的往往是那些性格溫和習慣良好的學生,他們幾乎包攬了絕大部分的小組合作任務,其余的組員們也不全是不愿意干,而是時間利用效率極低,半天也弄不出個像樣的小小成果,太耽誤事兒了。久而久之,他們干脆就退居二線,做些與學習無關的活動。他們對學習以外的信息量倒是極其豐富,聊個八卦、傳播點同學間的小秘密那是講的眉飛色舞,不一會兒就把組內的“軍心”給動搖了。

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在將班級分成了八個平衡小組之后,很快又確定了分層小組。我根據學生成績將他們分成A,B,C三大層,每層兩個小組。每一次布置任務時,我是分三個層次要求的。每一次統計把關的結果時,我很容易就能找出來各層里那些未完成任務的名單,對他們及時進行督促或者批評。在平衡小組里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懈怠型學生就不那么容易蒙混過關了。那些曾經想破罐破摔的學生也不得不動起來。我給他們布置的任務不多,只要他們肯干一定會完成。如果他們不懂,那就可以向自己所在的平衡小組里成績好的學生求問。注意,這可是他們自己主動求知的過程,比起被動接受輔導或幫助來說,效果絕對不一樣。這種分組教學法我已經堅持了兩年,班級成績的確在節節攀升,而且這種分組法也更有利于班級形成互幫互助的和諧氛圍。

所以,根據我們學校生源質量差異太大的學情,我堅持“分層小組”為主,“平衡小組”為輔的分組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