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回歸生活世界在德育工作中具體涵義是什么?
討論“回歸生活世界”在德育工作中具體的涵義是什么?
發布者:林秋霞
讓德育回歸生活,把生活還給孩子
--------新課標學習體會
眾所周知,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智育是生命,德育是靈魂。這是因為教育不僅承載著促進學生認知的自由發展,而且也承載著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自由發展的雙重任務。近年來,受整個社會道德環境的影響,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使我們教育工作者也產生了諸多茫然和困惑,需要我們做出新的思考與選擇。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碰撞焦點很大程度集中體現在應試的功利性與素質教育的人文性回歸上。教學中,我們雖然竭力借助教材內容,深挖其中德育教育因素,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了系列德育教育,但卻常常是習慣性地給教材生硬地亂貼一些“政治標簽”,隨意放大德育教育功效。學生在學習教材時,受特定的教學環境氛圍感染,大都能受到感性的思想教育,接受并認同正確的道德準則,然而卻沒有被真正內化成現實的理性行為準則,在生活中往往出現諸多道德行為失范現象,表現出明顯的雙重人格。思品教學中,對那些道德兩難判斷問題,幾乎100%的學生都能夠做出準確無誤的是非選擇,而在現實生活中,卻難以對發生在他們身邊的道德兩難問題做出合理判斷,甚至常常滑向錯誤一邊;工作中,每每在教育犯錯學生時,他們往往都能夠知曉自己所犯“錯誤”與正確行為之間的差距,也深知“是”與“非”的界限,可“錯誤”卻依然屢屢上演,令人感到無可奈何。
為什么在學校、在課堂上是非觀念涇渭分明的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卻判若兩人呢?
問題的癥結是多方面原因綜合形成的,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卻是長期以來學校德育與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之間缺乏應有的聯系,造成學生生活智慧的枯萎貧乏,從而使學校德育教育主要停留在應試的“知識性”與特定的“德育情景”層面上,忽視了學生在與現實生活碰撞中的道德實踐和道德體驗,與社會生活的新變化不合拍,使我們的德育教育成了一壺燒不開的“溫水”,陷入低效的尷尬境地。
因此,結合本次學習,加上多年教學實踐,讓德育回歸生活,把生活還給孩子,的確是一條走出當前德育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近年探索中,個人認為以下方法可行。
一、勞動體驗。勤勞節儉、艱苦樸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憂生活,父母對孩子重在知識與才藝方面的培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卻較為忽視對孩子勞動觀念、勤勞節儉等方面的培養教育,花錢大手大腳,只要有消費動機,幾乎從來不去想錢花得應該不應該。關鍵是學生還沒有體驗到錢是父母辛苦工作、勞動換來的,對貨幣的等量交換價值還沒有切身體驗。為此,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了圍繞“一元錢的價值”的系列體驗活動:要求學生在三天內每人獨立賺取一元錢,講述自己這一元錢賺取的來歷,并對自己賺取的這一元錢如何消費作出計劃安排,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故事講給大家聽。只有學生自己有了切身的體驗,才會將老師、家長對他們的要求內化為深刻的自我教育,才會自覺地節約用錢,有意義地花錢,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
二、社會實踐。社會生活是道德的載體。小學生的道德形成也不是獨立于生活之外的,他們雖然年齡尚小,但也是獨立的社會的人。從小在生活中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實踐,是多年來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當他們這種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身邊成年人的夸獎贊譽時,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做有環境素質公民的自豪。時間長了,學生們良好的環境道德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成人家長的環境行為,出現“小手拉大手”的喜人現象,這無疑也為社會形成健康文明之風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調查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說:道德要變成一種能力,只有在生活實踐中獲得,在“做中學”。結合教學,可以大膽引導學生以社會生活為背景,圍繞生活中的“焦點”、“熱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廣度與深度,也很好地發揮了思品在與生活密切聯系中的工具性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會實踐活動的結合使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思想認識得到升華,既增長了知識,又鍛煉了才干,同時還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和科學態度,內化了思想品德,效果作用明顯。
四、參與活動。學生都是有著獨特個性品質的鮮活生命體,在學校這個小社會、大舞臺里,親歷著成功的喜悅、失敗的苦澀,分享著成長的快樂與艱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少先隊組織的各種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健全人格,是品德教育的良好途徑。給學生一個創意、一個要求、一次機會、一點鼓勵,就會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淀的感性經驗完全釋放出來,迸發出令人驚喜的創造活力。
五、興趣活動。兒童與成年人一樣,也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和興趣愛好。社會為成年人提供了各種興趣活動場所,但適合孩子們活動的天地空間卻極為狹小,限制了他們興趣愛好的正常發展。特別是在我們這樣落后的山區縣,可供學生愛好興趣進一步得到發展提高的場所和資源就更為有限。因此,在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各種興趣小組活動的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大自然、在生活中開展興趣活動,既滿足了學生對興趣發展多樣性的迫切需要,也使學生潛能得到多渠道開發,有利于其心智的健康發展。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生的潛能也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看我們怎樣去挖掘、怎樣去激活這些有價值的“礦藏”。
學習新課標,要先改變教學觀念。如果我們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能摒棄浮躁的“教育功利主義”思想,把培養“健全品德的人、熱愛生活的兒童”作為自己的教育理想;如果我們全社會都能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構筑起關愛的環境,那么今天,我們給學生的是一縷陽光;明天,我們將收獲無數燦爛的太陽!
把生活還給孩子!讓德育回歸生活!讓孩子的眼睛充滿靈性!
篇2:小學三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計劃
小學三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小學德育綱要》為依據,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中心,以養成教育為基本內容,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推進素質教育,為培養跨世紀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要點
(一)抓好德育教育
1、加強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做好家訪工作,提倡上門家訪。
2、舉辦新生家長學校,提出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常規要求,使孩子在家長指導下,加快常規養成。
3、結合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教育活動,了解家鄉變化,感受祖國的騰飛。
(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1、組織學生開展好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
2、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線,當前,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十分迫切,我們不僅要告訴學生為什么愛國,更要告訴學生怎樣做才是愛國,愛國首先要從愛父母、愛親人、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做起。
(三)加強隊伍建設
1、班主任之間介紹經驗,取長補短。
2、學習《小學德育綱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使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師表風范。愛生樂教、勤奮工作、勇于創新、樂于奉獻。全面關心、愛護學習困難的學生,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現象,構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
(四)加強學生的根基品格教育
聯系學生的思想、生活實際,深化根基教育的研究,幫助孩子們發展出受益一生的品格,使這些美好的品格記在孩子們的心坎上,讓他們明白:感恩、勇敢、忠誠、接納等這些最美好的品格,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五)加強養成教育
1、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要抓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開創我校的德育特色。圍繞學生“知識、能力、魄力”的培養目標,實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育人工程。
2、把養成教育有機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之中。
學生的學習過程其實也是一種創造美的過程,設想通過各種學科的教學和活動,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受到美的熏陶,發展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3、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如信息角、爭章園、作品展示角、榮譽角等,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
總之,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認真做好班級工作。既教書,又育人,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祖國的合格人才。
篇3:中心校學年度第二學期德育工作計劃
壽王墳鎮中心校學年度第二學期德育工作計劃
轉眼又過去了一個假期,在新的學期,為了抓好班級的各項工作,我打算以育人為重點,發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與學生的自我管理相結合,以加強班風班紀為具體抓手,以加強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為突破口,力爭在這個學期讓我們班的工作有新的改觀。我將我的班級的德育計劃安排如下:
一、加強常規教育
1、抓好安全教育。主要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叮囑學生過馬路靠右側通行,不許在馬路上亂跑;還要對學生進行防災教育、校園安全教育。
2、抓好常規的文明、禮貌、紀律、衛生等工作,提出 “七講一愛”即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守時、講信用、講秩序、講道德和愛公物。課間提倡學生做有意義的活動,例如:跳繩、踢毽子等。在班級進行競賽活動,激發學生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講衛生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班風。
3、抓好課堂紀律,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環境里學習,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對學生上課回答問題提出嚴格的要求。特別是繼續加強對學生寫字時的要求,使學生在新的學期里,對寫字有一個新的提高。
5、協調好各科老師,抓好學生的學習。對學生在各科學習上表現出的不良情況,及時和任課老師了解,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積極和家長交流,督促學生的學習。
6、重視家庭教育工作,認真的開好每學期的家長會,做好家訪工作,尤其是對那些家庭困難、和需進步的學生,多和家長溝通聯系,通過電話、實地到學生家中等形式溝通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使學校和家庭聯系暢通,步調一致。
二、配合學校,做好各項工作
1、開展學習雷鋒,日行一善,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爭做美德少年活動。
2、重視行為養成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加強行為規范教育,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標準,以《一日常規》為抓手,開展好文明禮儀教育系列活動,抓好學生就餐、集隊、上操、午間管理和課間行為規范等。
3、加強安全、法制教育,確保無重大安全事故,學生違法違紀率為零,牢固樹立“安全至上,健康第一”的意識。
4、加強衛生的檢查力度,杜絕隨意踐踏花壇、草坪,亂動公物,亂丟果皮紙屑等行為。
三、各月份活動安排
三月份
1、 上好安全第一節課。
2、 學雷鋒活動周。
3、 召開家長會。
4、 開展校園文明月活動。
四月份
1、 愛國主義教育月活動。
2、 開展愛國主義讀書活動。
3、 革命傳統教育活動。
4、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五月份
1、 熱愛勞動教育月活動。
2、 消防、應急安全演練
3、 母親節教育活動。
六月份
1、 熱愛共-產-黨教育周活動。
2、 慶六一活動。
3、 父親節教育活動。
七月份
1、 熱愛共-產-黨教育月活動。
2、 德育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