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老師和學生談怎么學習語文?

老師和學生談怎么學習語文?

2024-07-31 閱讀 2785

老師和學生談怎么學習語文?

學生問我學習語文的捷徑,我頗為猶豫,因為對學習語文我也有過一段辛酸而迷惘的歷程。沉思片刻,我便結合這一段經歷與他們聊了起來,以示個人的一些看法和達到鞭策的目的。

學生1問:陳老師,您做學生的時候語文成績好不好?

答:說句實在話,中學的時候我的語文成績一直不好,不過高考運氣倒讓我撞進了中文系,似“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陰”。

其實,用陸游的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來描述我的語文學習之路,我倒認為最恰當不過了。

從小學到初中語文成績都很一般。到了高中,由于我長期忽視語文的學習,所以語文成績更是一落千丈。但畢竟要參加高考,這是人生大事情,決不能輕言放棄。后來想了想我還是應該多親近親近語文,培養對語文的興趣,只有對語文感興趣,才能學好語文。

學生2問: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語文感興趣才能學好語文,那么您是怎么對語文感興趣的呢?

答:興趣是要培養的,不過我愛上語文是很有戲劇性的。那是一個夏日的黃昏,夕陽把教學樓拉得老長老長。我散步在校園的林陰道上,以期消解心中的學習郁悶。“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突然隨風吹來了一陣讀書聲,我尋聲望去,原來是一位仁兄捧著一本詩集在誦詩。天啊,人世間競有如此優美的詩句!“相見恨晚,相見恨晚,相見恨晚!”我連呼三聲。當時啊,我的心真的是被震撼了,我全身的血液都沸騰起來了,我的靈魂仿佛被上帝洗禮了一次,我自言自語道:“這不就是語文嗎?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欣喜若狂,像是發現了新大陸,我趕緊向那位仁兄把那詩集借來。那天的晚自修,竟然讀了100多首詩!從此,我便與語文結下不解之緣,好像沒有語文我就不能生活似的。可以這么說,從那以后,語文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只要你們用生命去感受語文,我想語文也會用生命來回報你們的。

學生3問:愛上語文之后,您又是怎樣學習語文的呢?

答:從那一天起,我便沉浸在書海中。教室里,從早晨到中午,從中午到晚自修,只要一有間隙,就有我讀書的聲音。暢游書海,我的心靈極度自由,我可以與自然對話,與社會對話,與大師對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我無所不去;在書中,我認識了孔子、莊子,認識了屈原、文天祥,認識了譚嗣同、*;在書中,我了解了荷馬、巴爾扎克,了解了雨果、華茲華斯,了解了盧梭、康德。其實,語文就是人文,最重要的是,通過讀書我的人格到了完善,思想得到了提升,語文素養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同時,通過讀書,我感悟了人生,懂得了怎樣去寫作。反過來寫作又促使我去讀更多更多的書,因為在寫作時我常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啊。所以,你們應多讀多寫,只有讀寫結合,才能從根本上學好語文。

學生4問:陳老師,我也讀了很多書啊,可是我考試的時候根本不會運用,那該怎么辦呢?

答:“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語文不是象牙塔里的神話,也不是故紙堆里的傳奇,語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語文的“源頭”,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所以你要把語文學好,還必須把書本知識用到生活實踐當中去。你們要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社會,投向生活。

語文是審美的。祖國的山山水水不知成就了多少文人墨客。所以你們應走出課堂,擁抱自然,發現自然中美的事物。例如,欣賞梅蘭竹菊,可以挖掘梅的耐寒,蘭的素雅,竹的剛直,菊的堅貞。只有在自然的美的意境中,你們的情感才能得到更好的熏陶,心靈才能得到更好的凈化,靈魂才能受到真正的震動。面對滾滾長江,我們的心胸會自然開闊,思接千載,情不自禁地發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人生感慨;面對萬古長城,我們的愛國情感會油然而生,從而想起我國古代人民的偉大創造力,進而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面對北京立交橋,我們肯定會驚嘆人類的智慧,從而產生豪情壯志,要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總而言之,你們在自然中,肯定會生發許多感想,獲得巨大的美感。

自然美,社會更美。只要我們用心去體察社會,我們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思想收獲。當你們用心去生活的時候,你們就會把老師的一支粉筆當作指點我們通向理想王國的路標,就會把母親臉上的皺紋當作前進的內驅力,就會把朋友的祝福當作人世間最美麗的花朵。

生活如歌,那歌聲就是學習語文的旋律;生活如花,那馨香就是學習語文的魅惑;生活如酒,那芳醇就是學習語文的甘泉。所以,你們得用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提煉生活,然后語文就可以學好了。

學生5問:陳老師,平時我自我感覺語文還好,在報刊上也發表過些文章,可是我怎么每次考試都考不好呢?

答:對了,語文水平有時與考試分數不甚統一,這是考試的問題,所以要想考得高分,還要去研究考試。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總是有一定難度的,要想取得高分,還必須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這技巧就需要你們去研究高考了。如高考現代文閱讀,你們要把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拿來做一做,然后去研究,再看看報刊上專家研究的成果,然后你就會有心得了。其實解答高考現代文閱讀一般可分為三個步驟,一要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脈絡;二要搜索范圍,確定目標;三要仔細審題,精確答題。其實只要你們多多研究高考的試題,就能找到相應的解題規律,就能得高分。

學生:謝謝陳老師!您的談話使我們茅塞頓開,我們一定會學好語文的。

答:不客氣,愿語文的百合永遠飄舞在你們的周圍。

語文,怎么學習

篇2:教研隨筆對六環節教學步驟理解

寫心得1、“六環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六種手段和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在一節課中,不一定要把六種手段全部運用,才叫“六環節”。要把每種手段運用得充分,可以突出某一個環節,而忽略某一環節。就如同外出旅游,與其被導游領著疲于奔命地走完全部景點,不如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充分欣賞。

2、教學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要把握“六環節”的實質,一是要強調自主學習。建構主義告訴我們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學習是學生自主地、能動地、富有創造性地建構知識的過程。看書、做題、回答問題、實驗操作、總結知識結構.......都是自己學習的形式。二是強調交流合作。建構主義強調學習是在不斷地交流、溝通、合作,即多邊互動過程中實現的。

3、語言能力的發展與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理解了不一定能夠說出來,只有說出來才能達到深刻地理解。如果一節課既無自主學習的活動,又無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這樣的課堂就是傳統的缺乏活力的課堂,就是老師滿堂灌的課堂。

篇3:小學教學管理隨筆分層小組勝于平衡小組

在大班額的情況下分組式教學勢在必行,但怎么分組是個技術活。

許多專家、教師倡議的是平衡小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質,家庭背景,性別等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模式。注意合理搭配,將內向的同學與善談外向的同學組合,將成績偏差的與成績較好的學生組合,并兼顧男女比例,以保證學生能夠最大限度的互補,互相幫助,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這種分組方法比較深入人心,從理論層面上講是科學合理的。

但是,鮮有人知道它的執行難度和局限性。首先,就是各組之間的管理組織困難。老師想要長期做到公平合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得不首先培養一批有毅力、處事公義的組長幫助組織教學并及時統計各組間競爭結果的數據,這個過程要付出的管理成本實在太大了,沒有多少老師會堅持下去。試聯想在黨紀國法高壓限制下仍然層出不窮的貪官污吏事件,官員們可大都是社會精英啊,他們尚且如此不值得人民信任,何況身處社會底層的百姓的兒女們,有多少敢讓老師放心交托任務呢?第二,組內學生的積極性難以有效提升。那些學習成績處于中下層的學生,根本就不是什么學不會需要幫助的類型。他們往往智力更好、反應更機敏,就是“兩天打魚三天篩網”,惰性特別強,單調枯燥的學習任務他們能逃避就逃避。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得有多大的本事、多大的感染力才能帶得動他們啊!第三,壞習慣強大的學生具有更強的負面影響力。在老師布置任務時,積極參與的往往是那些性格溫和習慣良好的學生,他們幾乎包攬了絕大部分的小組合作任務,其余的組員們也不全是不愿意干,而是時間利用效率極低,半天也弄不出個像樣的小小成果,太耽誤事兒了。久而久之,他們干脆就退居二線,做些與學習無關的活動。他們對學習以外的信息量倒是極其豐富,聊個八卦、傳播點同學間的小秘密那是講的眉飛色舞,不一會兒就把組內的“軍心”給動搖了。

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在將班級分成了八個平衡小組之后,很快又確定了分層小組。我根據學生成績將他們分成A,B,C三大層,每層兩個小組。每一次布置任務時,我是分三個層次要求的。每一次統計把關的結果時,我很容易就能找出來各層里那些未完成任務的名單,對他們及時進行督促或者批評。在平衡小組里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懈怠型學生就不那么容易蒙混過關了。那些曾經想破罐破摔的學生也不得不動起來。我給他們布置的任務不多,只要他們肯干一定會完成。如果他們不懂,那就可以向自己所在的平衡小組里成績好的學生求問。注意,這可是他們自己主動求知的過程,比起被動接受輔導或幫助來說,效果絕對不一樣。這種分組教學法我已經堅持了兩年,班級成績的確在節節攀升,而且這種分組法也更有利于班級形成互幫互助的和諧氛圍。

所以,根據我們學校生源質量差異太大的學情,我堅持“分層小組”為主,“平衡小組”為輔的分組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