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最新招聘試題研究案例分析試題及參考
**資料1、一位教師在教《小鎮的早晨》一文時,在幫助學生概括了小鎮早晨恬靜、熱鬧、緊張的三個特點后,布置了一次小練筆:仿照《小鎮的早晨》的寫法,以《校園的早晨》為題來進行寫作,寫出校園早晨的特點。要求每個學生寫其中某一方面的特點,寫好后,小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結尾共同完成。動手之前,要求小組成員先討論一下校園早晨的特點,明確各自的任務。
請從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角度進行評述。
答:該位教師在教學中貫徹落實了新課標中轉變學習方式的思想。從單一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既強調合作學習,又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它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習者的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合作中的傾聽、分享、交流、互助與反思,擴展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網絡,改善了師生的雙向信息和情感溝通,從而在教學中構建了立體動態的溝通途徑。使合作者之間不僅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又能形成合力,促進彼此的發展。這樣就改變了學生“孤軍奮戰''的學習環境,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設計很巧妙。
2、以下是一位教師執教《在大熊貓的故鄉》的教學片段:
師:作為有志于大熊貓保護的我們,能不能為“大熊貓棲息地申遺”做一些我們能做的事情呢?比如設計申遺主題詞或策劃一個保護大熊貓的宣傳廣告。
屏幕出示:用一兩句話來表達申遺美好愿望或設計一則保護大熊貓的公益廣告。
師:有困難嗎?老師舉個例子。比如,北京**年奧運會的申請主題就是“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再比如,中央電視臺保護水資源的公益廣告是這樣的:“如果人類再不節約用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边@項任務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現在開始。(幾分鐘后,教師組織學生反饋。)
生:我寫了三條:第一條:保護大熊貓,別讓大熊貓成為滅絕動物。第二條,保護大自然,讓大熊貓快樂地生活。第三條是,別讓“活化石”成為博物館的標本。
師:哇,太棒了,一下子就來了個高產作家?。ㄐΓ?/p>
生: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熊貓走了,沒有再回的時候。
師:哈哈,當代朱自清!(笑,掌聲)
生:保護大熊貓,為中國添一份榮耀!
師:擲地有聲?。ㄕ坡暎?/p>
生:等到大熊貓滅絕的時候,你的記憶里是否還有它的模樣?
師:詩一般的語言。
生:茂密箭竹,綿綿白云,清清泉水,可愛熊貓……
師:一幅畫!一首詩!當代小詩人。
生:老師,我還有一條。地球已經有很多遺憾,別讓大熊貓的成功成為新的遺憾。
師:成功?這個怎么說?我幫你改一下好嗎?地球已經有很多遺憾,別讓大熊貓的離去成為新的遺憾。
生:地球已經有很多遺憾,別讓大熊貓的離去成為新的遺憾。(掌聲)
生:老師,我這個是一幅畫,大熊貓媽媽對孩子說“親愛的,過來吃早餐!”(笑,掌聲)
師:哈哈,真好!老師忽然覺得這是個絕妙的廣告創意。廣告畫面是:大熊貓媽媽對著小溪對面竹林里的孩子說:親愛的,過來喝早茶!(笑)然后響起背景音樂:(教師用新近流行的網絡歌曲《兩只蝴蝶》的旋律唱道)親愛的,你慢慢來,穿過竹林來喝小溪水
場笑聲,掌聲,氣氛熱烈)
試從課堂教學評價方面談談你的看法。
答一:“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學生”這一理論在這一課堂評價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老師在評價學生的時候,就要對每個學生抱以積極、熱切的希望,并樂于從多角度來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尋找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并發展學生的潛能。這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評價觀。讓每個孩子都得到關懷,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個聰明人,體現出評價是為了孩子發展的理念。但也有個別處引導得不夠巧妙。
答二:從《在大熊貓的故鄉》談教學評價:
此課例的教學評價充分的體現了教師是教學內容的組織者、學生學習內容過程的合作者。教師也時刻在運用自己的評價激勵、喚醒、鼓舞著學生的學習、進步。
這位教師已閑熟地掌握了點石成金、由表及里等各種教學評價并融匯貫通。教師從語勢上、表達方法上等多角度給予評價引領。如:“哈哈,當代朱自清!”看隨意的評價、贊美。實則是在用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聲望來激勵孩子的進步,指導學習運用名人、名家的表達方式來表達。這樣的評價產生了強大的榜樣示范效果,這遠比“你說得真好,寫得真好”評價的準,更有指向性。
3、以下是一位教師教學《烏鴉喝水》總結全文時的片段:
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
生:它很聰明,自己想辦法喝到水了。
生:烏鴉愛動腦,他想的辦法挺巧妙。
生:烏鴉很勤快,渴了的時候到處找水喝。
生:烏鴉不講衛生,小石子多臟呀!
生:烏鴉不太會動腦筋,挺愚蠢的。
生:烏鴉不會唱歌,叫聲很煩人……
(教師對每種答案都點頭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別對后四種意見大力贊賞)
你認為這個片段的教學中有哪些優點?存在什么問題?試加評述。
答:優點:上述片斷中,教師重視喚起學生生活的回憶,引領學生親近文本,并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在教師、文本、學生之間建立了意義對話的橋梁。師生對文本的作用是積極的,獲取的信息是個性化的,學生的表達是發自內心的,整個學習活動是學生反復接觸課文語言,與文本對話,與教師和同學對話,實現了多元對話的過程。
缺點:片斷中教師不管學生的答案與文本追求的價值觀是否一致,只要與眾不同,教師就給予表揚,甚至是大力贊賞,容易引起了學生的誤解。新課程追求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對改變唯一答案的弊端無疑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我們應該明確,這里追求的并不是違背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的個性閱讀。當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與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發生矛盾沖突時,作為教師應及時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價值觀”導向。以上片斷中,后三位學生的回答明顯已經偏離了文本追求的價值觀,教師應及時引導:這些只是烏鴉的幾個小缺點,我們應該充分看到別人的長處,有了這樣的提醒,學生們就不會造成價值觀的混亂了。對于學生獨特體驗的尊重、理解應該以不違背文本和社會的主導價值為前提,應該合情合理。我們要尊重學生,但絕對不能丟棄正確的價值引導而是非不分。
篇2:小學數學教師業務考試試題
一、填空題(30分)
1、按規律填空。8、15、10、13、12、11、()、()。
1、4、16、64、()、()。
2、兩數相除,商為1800,如果被除數縮小50倍,除數擴大20倍,那么商就是()。
3、小明在計算除法時,把除數780末尾的“0”漏寫了,結果得到商是80,正確的商應該是()
4、10個隊進行循環賽,需要比賽()場。如果進行淘汰賽,最后決賽出冠軍,共要比賽()場。
5、我是長虹小學教師我是長虹小學教師我是…………依次排列,第**個字是()。其中有()個師字。
二、解答題(1-10題每題6分,11題10分共70分)
1、根據下面兩個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
2、下面算式中的“愛、長、虹、小、學”各代表什么數字
3、用一根繩子測量井臺到水面的深度,把繩子對折后垂直到水面,繩子超過井臺15米,把繩子三折后垂直到水面,繩子超過井臺4米。求繩子長和井臺到水面的距離。
4.三(1)班有58位同學,有39人訂了《少年報》,有28人訂了《兒童畫報》,;另有8名同學兩種都沒有訂,問兩種報刊都訂了的有幾人?
5、一個學生做兩個整數的乘法時,把其中一個因數的個位數字6誤看成3,得出的積是552;另一個學生卻把這個因數的個位數字誤看成9,得出的積是696。正確的積應該是多少?
6、在一條公路上每隔10千米有一個倉庫(如圖),共有五個倉庫,一號倉庫存有15噸的貨物,二號倉庫存有30噸的貨物,五號倉庫存有40噸貨物,其余兩個倉庫是空的,現在想把所有貨物集中放在一個倉庫里。如果每噸貨物運費1千米需要2元運費,那么最少要多少運費才行?
(1)
篇3:小學數學教師業務能力測試試題
小學數學試題
一:教學理論
二:課程標準。(15分)
1、評價主要目的是為了(),激勵()和改進(),應建立()多元,()多樣的評價體系。
2、數感的培養不是一節課就能促成的,在平時的教學中你是怎樣培養學生的數感呢?請你說說你的做法。
3、新課標指出“要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間,以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你是怎么理解這段話的,請舉例說明。
三:教材教法。(25分)
1、新課程改革后教材出現了大量的主題圖,談談你對主題圖的認識,在教學中你怎樣把握主題圖進行教學。
2、學生在口算56-18的時候,常??谥心钅钣性~:先用6減8,不夠減向十位借1,16減8等于8,十位上的5借掉1,還剩4,4減1等于3,寫3,合起來是38,學生邊說邊寫最后算出答案,怎樣看待這種“筆算式的口算”,這種方法對學生學習口算有利還是有弊?
3、下面是一位老師教學“分解質因數”的教學片斷,請你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行為作出評價。
(上課伊始,在揭示課題、自主質疑環節后,師生展開如下對話)
師:同學們,依你自己對“分解質因數”的理解,請試著把6分解質因數,好嗎?
(隨后,生紛紛著手質因數的初次嘗試。由于是依自己的主觀理解進行分解,因而學生的嘗試活動分外自主。)
生:6可以分解成2乘3。
(師板書:6=23)
生:6可以分解成1乘6
(師板書:6=16)
生:6還可以寫成1.5乘4。
(師板書:6=1.54)
生:6還可以分解成0.75乘4
(師板書:6=0.754)
生:我覺得這樣有點不對勁,如果分解成小數也可以的話,那就有許許多多的
分法。所以是不對的。
生:6還可以寫成負2乘負3。
(師板書:6=(-2)(-3))
生:6還可以分解成5和1。
師:同學們,在你們匯報的這些式子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你們重新思考一下,會是哪個呢?
生:我想應該是6=23,因為只有這個式子中的2和3都是質數,在乘法中又是因數。
師:同意他的選擇的,請舉手。
(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舉手了。)
師:大家的選擇是有道理的。下面,請大家隨意想一個自然數,然后將它分解質因數。
…
4、根據提供的教材寫出導入和新課展開你部分,并談談你設計的主要理由。
四:基礎知識。(50分)
(一)填空:
1、一個數由8個萬、5個百、1個十、4個十分之一組成。這個數讀作(),省略萬后面的尾數約是()萬。
2、在1~100的自然數中,()的因數個數最多。
3、有30個零件,其中的29個質量相同,另有一個次品特別輕,如果用天平稱,至少稱()次可以找出這個次品。
4、用5、6、7、8四個數字,填入下面的空格中,要使這個算式的乘積盡可能大,該怎樣填?并算出結果。
□□□□=()
5、如果a與b成反比例,b與c成反比例,那么a與c成()比例。
6、+=
7、一列彩旗,按“紅綠綠黃黃黃黃紅綠綠黃黃黃黃……”的順次排列,那么第105面是()色旗,第467面是()色旗。
8、用8、8、8、0、0、0這6個數字,一共能寫出()個不同的六位數。
9、一個正方體魔方棱長和是12分米,那么它的表面積是(),體積是()。
10、兩個平行四邊形A與B重疊在一起,重疊部分的面積是A的,是B的,已知A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B比A的面積多()平方厘米。
11、用小于10四個不同的自然數組成比值最小的比例式是()。
12、把自然數a和b分解質因數得到:a=257m,b=35m,如果a和b的最小公倍數是2730,那么m=()。
13、2.415時=()時()分()秒
14、學校組織旅游,小敏帶來了128元,小瑩帶了103元,小敏每天用12元,小瑩每天用7元,()天后兩人剩下的錢一樣多。
15、一架天平有1克、2克、4克、8克的砝碼各一個,用這四個砝碼在天平上能稱出()種不同重量的物體。
16、在一個半徑是3分米的圓柱形水箱中裝入半箱水,現把一塊石頭完全浸沒在水中,水面上升6厘米,這塊石頭的體積是()。
17、用若干個小立方體搭成一個立體圖形,從前面看如圖:,從右面看如圖,搭成這樣一個立體圖形至少需要()個小立方體。
(二)、計算。
1、238÷2382、1+5+9+13+17+……+**
(三)、列式解答。
1、小明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2頁,還剩20頁沒看,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
2、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80千米,乙每小時行全程的10%,當乙行到全程的時,甲車再行全程的到達B地,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3、如圖,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是圓周的中點,BC是半圓的直徑,已知AB=BC=10厘米,那么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多少?
4、從家到學校,哥哥需走16分,妹妹需走24分,如果,妹妹從學校出發后2分哥哥從家出發,那么兄妹相遇時哥哥比妹妹多走120米,求學校到家的距離。
5、修一條水渠,若每天多修8米,可提前4天完成,若每天少修8米,則推遲8天完成,求水渠的長度。
6、乙丙兩數的平均數與甲數之比是13∶7,求甲乙丙三個數的平均數與甲數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