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名師成長案例解讀》讀后感
《幼教名師成長案例解讀》讀后感
閱讀了《幼教名師成長案例解讀》后,許多不同時代的幼教名師的經歷深深的打動了我。像吳佳瑛老師,她是全國幼教著名的的教師,在她被記者采訪的時候,她說了這么一句:我不會當一個經常批評孩子的老師。這話讓自己觸動很大,這就像那一句名言:優秀的孩子是夸出來的。她對于孩子是真心無私的愛,這是一種很高尚的情懷,但最讓自己敬佩的是她的專業素養和大量的知識儲備,她對于信念理想的執著堅守和對提高素質修養的與時俱進。還有楷模名師石利穎老師,她說北京市第五幼兒園是最能鞭策她成長低幼兒園,是這個良好的環境滋養了她,讀到這自己也無比的感謝自己工作的幼兒園以及曾經工作過的幼兒園,是它們培養了自己的成長,是這些幼兒園幫助自己學會了學習,學會了研究,是這些良好的環境滋養了自己,讓我有了明確的目標,享受到了職業所賦予的幸福感,就像是石利穎老師的第五幼兒園培養了石利穎老師一樣,它們也默默的培養著自己。石利穎老師說:微笑是她送與孩子們的第一縷陽光,她要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期盼她們的到來,感受到老師愛他。是的,微笑是老師給予孩子的安全信號。石利穎老師還說,人有喜怒哀樂是非常正常的,我自然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這話說道了我們當幼兒教師的心理去了,誰說我們教師就不能有情緒?不過石利穎老師也說了:我偶爾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轉移注意力,不去想不開心的事情:會帶孩子們進行音樂運動類活動,改變心情:如果不開心的事與孩子有關,就努力改變自己的想法或策略,不要一廂情愿的逼迫孩子達成自己的期望。是的,我們教師可以有喜怒哀樂,可以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絕不能把任何的個人不愉快的情緒發泄到孩子的身上,這是作為一個教師的最基本的素養。特別是這本書里案例以及案例的解讀,給予自己很大的幫助。在《幼兒成長的四個關鍵期里》一章里的《個性的萌芽期》里有個《富有個性的圈圈》的案例,像這種案例在幼兒園里是很多的,有時候我們碰上了這樣的案例,有部分的孩子你哄哄他可能就好了,但有小部分的孩子卻是你怎么哄也無濟于事。所以在讀了這案例之后再看看案例解讀,自己的專業知識也往前邁開了一步,知道了幼兒時期是兒童個性的萌芽期,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在嬰兒期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差異也明顯的表現出來。因此,在這個個性初步形成的階段,對幼兒就非常的關鍵,有一些富有個性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表現出霸道、好強、以自我為中心,缺少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的經驗,也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為,更不懂得諒解和謙讓別人的特點,而這些特點也是絕大多數幼兒具有的。因此,在幼兒的自我意識形成期中,幼兒教師及家長要重視幼兒個性的培養和塑造,使之行程良好的個性,作為教師要能夠抓住這個關鍵性的時期,指導幼兒處理好與其他小朋友之間的關系,幫助他們組織豐富有趣、有益的活動,提供必要的設備,讓幼兒在與小朋友們的共同活動和游戲中,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感受友愛、守紀、勇敢、助人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正常發展。
除了《幼兒成長的四個關鍵期》,《幼兒教師與幼兒成長的關系》也讓自己警醒了一下。在平時的教學中,有大部分的幼兒上學時會哭鬧或是為了給予孩子一個美麗的心情,作為教師的自己會想法設法的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夸贊他(她)穿來的新衣服、新鞋子很漂亮,這種方法往往很奏效,哭鬧的幼兒會很快停止,很配合的拽拽衣角,抬起小腳讓老師看。久而久之,孩子們也把炫耀自己穿新衣服、新鞋子當作吸引教師和小朋友的手段了。在這《幼兒教師與幼兒成長的關系中也肯定了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第一,會助長幼兒的攀比的心理。第二,也會讓孩子誤會:自己穿新衣服、新鞋子會博得別人的夸贊,從而忽略了自己還有很多值得贊美的地方。所以,看了這章之后,自己知道了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的對待事物,是幼兒教師必須要應對的問題。在以后自己不夸贊孩子的衣服、鞋子有多漂亮,而是夸贊他們穿得有多么的干凈,整齊:不去夸贊他們長得多么地漂亮,而是夸贊他們有多么的聰明能干、多么的樂于助人。
在這名師案例解讀中,幼教名師黃翠萍老師給我們分享的案例是一位叫濤濤小朋友的奶奶誤會了老師的事情,在個案例中,我看到了名師對于自己職業的認識:
(1)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是成為名師最重要的一條,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把孩子交給我們的家長。案例中,黃老師用自己的舉動告訴年輕的老師們,應該如何做,才是一個幼兒教師對職業的認同,對職業的理解。
(2)要能受得了委屈。在工作中,我們會承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有時是家長的,有時是上級的,有時是孩子們的。但無論是哪個方面,幼兒教師要學著受得了委屈,這樣才能給對方和自己緩沖的機會,讓后面留有余地。
(3)要學會反思。一味的向前沖,不是名師的特點,要在做過之后反思自己的得失,由此才能成長的更快。
(4)做事要細心。幼兒是花朵,需要教師細心的呵護,因此,幼兒教師這職業,細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其程度要求遠高于其他的行業。
在這一本《幼教名師成長案例解讀》中,名師們的案例各不相同,但他們卻有著共同的品質,那就是善學、樂教、執著、細心、付出、愛,幼兒園教師的質量決定這幼兒教育的質量,高素質專業化的幼兒園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和兒童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我們每一位教師都需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敬業執著,奉獻付出,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努力實踐,保障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篇2:《幼教名師成長案例解讀》讀后感
《幼教名師成長案例解讀》讀后感
假期間有幸讀了《幼教名師成長案例解讀》一書。剛拿到書的時候我就在想,難道這本書里寫的都是“怎樣成為名師”?理所當然的想法讓我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
翻開書,幾乎每翻一頁就會有一個案例。一個個小故事吸引著我,也讓我慢慢知道寫這本書的作者的用意。反思自己平時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也有很多小故事,感動的,有趣的,可是好像都沒有將其記錄下來,學會反思。浪費了多少讓自己快快成長的機會。名師也是從新教師一步一步走來,可是他們會積累,會慢慢將稚嫩變成智慧。從何時起,身邊的不經意能讓自己留意,做個有心的年輕教師;從何時起,學會將身邊的點滴收集起來,加以整理,成為自己的故事。
每讀一個名教師案例,總讓我有這樣一個感嘆,這件事我好像經歷過,留下的是遺憾。我并不缺少觀察能力,缺少的是如何將這件事處理好的能力,如何下次遇到的時候能得心應手的能力。每個案例后面都有細致的案例解讀,那些霧團也隨之消散。
名師們的成長案例內容雖然豐富多彩,可能是他們人生軌跡的記錄,可能是他們一節成功的授課記錄,也可能是他們的隨筆心得……總之,無論是哪種方式,都能從中看到名師們成長的經驗,讓我直觀地感受到名師成長的過程?;剡^頭來看看自己,高考選專業的時候糊里糊涂就填了學前教育,對幼兒教育基本沒有認識,還一度后悔填了這個專業。可是,沒想到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喜歡上了這個職業,從此“陰差陽錯”成了一名幼兒教師。
不奢望自己能成為名師,但希望自己能努力成為一個好老師。我要試著把這些美好的,珍貴的事情記錄下來,努力成為一個有心的老師,有智慧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