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工作隨筆風雨后感想

教師工作隨筆風雨后感想

2024-08-01 閱讀 6999

**年6月19日下午,學校領導發現天氣不好,讓老師兩節課過后馬上放學。

放學后,我匆忙從工會主席手中領到粽子等,打算馬上回家。同事說:“馬上下大雨,不能走。”“不走不行,南城修路,道路差,下過大雨過后,沒法回去啊!”我說。雖然知道馬上下大雨,還是義無反顧的騎著電瓶車踏上回家的路啊!很快到了南城的郵局南面,下起大雨點。我迅速下車,拿出雨衣穿上身。可是這時候才發現,雨衣絲毫不起任何作用。一霎時,雨點連成了線,“嘩”的一聲,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鋪天蓋地從天空中傾瀉下來。我已經看不清前行的道路,眼前雖然戴著頭盔,但是因為近視,眼鏡全被雨水擋住視線。模糊成片,看不清對面兩米遠的來人,看見眼前的右面公路上積水極快;我靠著道路的左面慢慢的騎行,憑著經驗,憑著感覺像蝸牛一樣前行。

風很大,雨很猛,騎行的艱難可想而知,已經45歲的我從沒有經歷過這么艱難的騎行。我終于到了神州駕校的等候車哪里,發現有摩托車停在路邊,有幾個行人在等車,我沒有停下。我想這樣的大雨不會馬上停下,現在道路上的積水已經摸到腿肚上,如果停留,說不定很快像無錫一樣,汽車被水埋半截。雨像是無止盡的,不知疲倦地下著。我實在騎行不動了,這時候發現我面前的雨衣里已經兜了一大盆的水在雨衣里。我迅速停車,抖動雨衣,把水倒下。這時候發現眼前的頭盔前,像架起瀑布,飛流直下。

在狂風暴雨的簾幕下,“金蛇”狂舞。雨更加勇猛無敵、威力無比,似乎只有我們投降,他才肯罷休。不服輸的我繼續在水中騎行,雖然很艱難,但是我還是努力克服困難。當時我在想,生活其實也是這樣,在困境中,學會堅持。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人生的歷程不可能是一路暢通的,反而一些風風雨雨才能讓人生更添光彩,給人更精彩的明天。雨還在下,我還在前行,雖然速度很慢,但是我沒有停下腳步。生活也是這樣,當遇到困難時,要堅信自己一定行,一定會戰勝它。終于我安安全全到了家,雖然衣服全部濕透,雖然頭盔里面都濕透了,雖然經歷風雨的洗禮,我都無悔。因為我安安全全到家里,我收獲了在風雨中前行的秘訣“不拋棄,不放棄”。

挫折是我們成長中的一塊墊腳石,但只要垮過這一道道的坎,后面會有更光明的前程等著你。

以后我將“不拋棄,不放棄”作為我的座右銘。

請不要被逆境束縛,因為逆境是我們更好的動力,是我們成長的平臺;我們的道路中都會有免不了的風雨,我們都需要在風雨中成長,因為那樣我們才能更堅強去面對以后的一切。

永遠不要對困難說任何一個“不”字,因為它可能使你永遠也不能前進,成功也會離你越來越遠。

要經歷風雨,才能領略到風雨后彩虹的那般絢麗!

篇2:小學語文老師板書作用隨筆讓學生感受教師板書美

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觀賞性,通常要各種電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沒必要再在黑板上板書。我以為,黑板不僅僅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的,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教師適時地把有關內容板書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電教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美觀的板書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教師的板書要文字精練,搶眼美觀。教師可以用色彩鮮明的文字、簡筆畫、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達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應是不同的。美觀的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影響。學生跟一個教師學習時間長了,他的學生寫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師的字。這說明了學生都有“向師性”。另外,良好的板書還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意識。例如,筆者在上課時,一般把重點內容用紅色粉筆圈上,用黃色粉筆圈上學生易錯的地方,用藍色的粉筆寫出知識拓展及延伸的地方。這樣的板書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傳達著知識和美感。

篇3:小學老師教研隨筆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語文教學教了十幾年了,中學小學的都教過了,這個教法那個理念的也用到實踐教學中了,偶爾也了解一下數學的課程,甚至也輔導過女兒的數學作業,但是從來就沒有認真地聽過數學課,總感覺自己教的語文,可能聽不懂,甚至去聽過幾次課,數學老師還說你語文老師來湊什么熱鬧啊,因此真正的完整的聽數學課還真不多,甚至為零。這兩天正趕上區小學數學優質課大賽,就在辦公室樓上報告廳,再者3節課都借用我班的學生,自己的語文課也占用了,索性就聽了兩天數學課,聽了5,6年級的六節課,說實話聽第一節課,我滿場地觀看詢問,確認聽課的30多人,還真只有我一個在教的語文老師。聽了兩天的數學課,猛然間有了一種醒悟。作為語文教師最大的收獲就是:語文老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汪路霞老師的,《負數的認識》一課和鄭國廷老師的《數和形》一課,這里兩節課,結合生活實際,興趣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側重學生的自學和自悟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研討交流合作學習能力,拓展延伸到課外數學知識。課堂充滿了詢問的積極話語,展現了學生的思維功底,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能將自己的數學想法和思考清楚的表達出來,而且清晰明確。我想,這不正是我們語文能力在數學課上的精彩展示嗎?

理想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在課上的40分鐘里,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他們就會產生高漲的學習情緒,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參與、懂得傾聽、樂于交往、積極探索、勇于發表不同見解、思維活躍,要想達到這樣的氛圍,最重要的是老師的引導。兩位數學老師都先以游戲或者數學故事開課,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將注意力和興趣緊緊吸引到自己的課程設計上。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例如汪老師執教的《負數的認識》,從“說反反反”的游戲入手,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情,聽課的老師也被有趣的游戲所吸引,從反反反的游戲中自然引導到正和負概念理解,結合溫度計的生活用具和天氣預報的溫度讀法,讓學生理解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再通過讀法和寫法的學習,得出什么是負數和負數的表示方法的知識,最后結合生活實際練習,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本課所學知識。鄭老師的《數和形》開課就在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樂聲中,開啟了數學課的旅程,很自然地帶領學生進入課題的探索;在結合數的計算,形的輔助,放手讓學生研討交流展示,課題里始終流淌著思考,詢問,探討的河流,問題和活動的開展使經驗總結自主而扎實;并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數學和語文課一樣,都要激發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是要想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鍵的因素是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這兩天聽的這六節數學課都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評價、學會了補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提問,雖然有的學生顯得很膽怯甚至話不圓滿,但至少引導孩子們主動而且自覺的去做了,而不是被動地去聽老師或者別人告訴。特別是幾位老師準確的語言,準確的教學指令,還有自然親切的教態……還有等待的眼神,鼓勵的手勢等極大地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獲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兩節數學課,學生的主體性顯露無疑,老師只是起著主導作用,他們常常把問題拋給學生發現、探究、解決,這不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者對人性的關注。他們把人放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他們。雖然我很多時候都說數學好教,今天才知道那是數學教師智慧和方法的汗水凝結的教學升華,“數學清清楚楚出一條線,語文糊糊嘟嘟一大片”的老觀念也徹底煙消云散了,語文要簡單導,語文要興趣引,方法要掌握好,習慣要早養成,就像今天聽的數學課一樣,語文課一樣精彩,這也是我在今后的語文課上最應關注的。也是我今天聽數學課最大的收獲。

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