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卜都小學教師先進事跡

卜都小學教師先進事跡

2024-08-01 閱讀 4644

我校郭其金老師一直以來為學校無私奉獻,郭老師一直有病在身,身體狀況不好,但是他依然用自己家的三輪車馱水供應學校師生飲水,一直堅持到現在,并在寒假暑假期間,主動為護校老師送來熱水,郭老師送來的是一壺熱水,在我們看來,郭老師送來的是一份溫暖。40多年來一直是以校為家,為學校的事情比自己的事情還要上心。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可是他依然堅持帶病工作,這些卜都小學的老師都看在眼里,服在心中!

卜都小學劉永標老師,自從不擔任班主任以來,便主動負責起了學校的后勤工作,不論是寒冬還是炎夏,每逢周一,便很早來到學校,打掃伙房的衛生,生起爐火,燒起熱水,為學校老師到校上班后提供第一杯熱水,平時只要爐子熄滅,二話不說就去生爐子,由于長期負責生爐火,大家便風趣的稱他為“生爐大使”,他自己也打趣的說“來到卜都小學以后,很大的一個收獲就是學會了生爐子”。生爐子事小,但從他的身上折射出了這種持之以恒、無私奉獻的精神。

卜都小學李家聚,張明春,張明政、劉永光四位老教師,平時以校為家,只要學校里有雜務活,諸如修改線路,換電線,安裝水管,平整學校小菜園等等,總之,學校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只要是他們力所能及的,都認真負責的完成。也正因為他們,近幾年來,我校幾乎沒有向中心校打過一次報告,更沒有讓中心校來幫忙,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我校教師自己完成的,這背后都離不開這些老教師的辛勤勞動。

篇2:農村偏遠地區優秀小學教師先進事跡材料

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

張東湖小學:尤傳文

尤傳文同志,一位普通的偏遠地區教師。他沒有驚天的偉業,但有著在教育戰線上30余年的奮斗歷程;他沒有太多勛章榮譽的點綴,但有著對學生真摯的愛和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他在教育之路上默默奉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幾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有人常說,選擇了教育就是選擇了奉獻。在三十余年的任教生涯中,尤老師從沒有因為家庭負擔重、家務煩瑣,而耽誤學生的一節課。每天他總是第一個到校,最后一個離開學校。他深知只有付出才有回報。為了備好課,他經常翻閱資料、反復修改,備一節課常常要花費二、三個小時的時間。常有人說他,“尤老師,備一節課值得你花費這么大的精力嗎?”他說只有充分的準備才會有滿意的課堂。在尤老師的眼中,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做不好的老師。星期六、星期天,別的老師都休息了,尤老師卻跑到一些學生家中,與學生談心,為學生補課。

對待學校工作,尤老師總是任勞任怨。在每學年開學分課中,很多老師都不愿意從事學前班的教學工作。他們都知道農村學前班的學生年齡太小,又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老師教起來操心費力效果卻不太好。深知此事的尤老師說,還是把這項工作交給我吧。從那以后,尤老師就成了學前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這一干就是二十個春秋。對此,尤老師從無怨言。常有人問,尤老師你覺得帶學前班的學生累不累?他總是笑笑說,累是有些累,但這項工作總得有人來干呀!尤老師用他樸實的工作作風和強烈的責任心,書寫著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

在教學及班級工作中,尤老師取得教學成績是令人信服的。作為班主任,他關心熱愛學生,從不放棄一位學生。他常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學生,用鼓勵的眼神給學生以自信,用親切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進步。由于他的出色管理,班級各項工作均出色完成,多次被評為校級“優秀班集體”“文明班級”。

在教學上,他潛心鉆研,積極探索,認真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為了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他自費訂閱了大量的刊物。由于他的努力,他的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得到了廣大同行的高度贊揚。近幾年,他在全鎮舉行了多次公開課、觀摩課,他的識字教學經驗在全鎮推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在教研工作中,他算不上專家,但他堅持開拓耕耘。三年來尤老師共發表論文6篇,其中3篇在《靈璧教研通訊》上發表?!兜湍昙壸R字教學方法芻議》被縣教育局評為教育論文二等獎;《情境教學與學生思維的培養》刊登在市級教育刊物上。對于這些取得的成績,尤老師從不滿足,他常說,教育教學工作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對待青年教師,尤老師總是細心幫助,耐心指導。他覺得一花獨放不是春,滿園春色才是春。在他的帶動下,全校各學科成績均列全鎮前列。

篇3:市優秀鄉村小學教師先進事跡材料

全市優秀鄉村教師先進事跡

寧玉梅,女,37歲,現任教于阜陽市潁泉區寧老莊鎮中心小學,大學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自1993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辛勤耕耘在三尺講臺上,十九年來,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勇于探索,樂于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自己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師德形象感染教育著一批又一批學生,為黨的教育事業,譜寫著無悔的青春詩篇。

一、當好“孩子王”是她人生無悔的選擇

寧玉梅老師,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是一名鄉村民辦教師,從小在父親的熏陶下,就喜歡學習,對老師這個職業有著特殊的感情,幼小的心靈里就埋下了一顆理想的種子,長大后當一名人民教師。踏入工作崗位以后,她就和孩子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課上,她認認真真教孩子們學習文化知識,因材施教,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課下,她與孩子們親切談心,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同他們一起快樂游戲,每一個孩子的點滴進步都會使她興奮不已,用她自己的話來說“當孩子王,我很有成就感,很快樂!當一名孩子喜愛的好老師是我無悔的選擇,因為我愛他們!”

二、熱愛、關心、理解、尊重學生是教師的美德,作為鄉村教師的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農村,大批學生家長外出打工,班里65%的學生是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愛,無人輔導功課,寧老師經常深入學生家中家訪,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利用休息時間幫他們義務輔導功課,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班里有名女生叫譚小玉,家庭困難,父母外出打工,生活無人照料,寧老師經常將她帶到家中,為她輔導功課,給她洗衣洗澡,教育她要講究衛生,學會自理,在寧老師的親切關心和耐心幫助下,譚小玉同學進步很快,在作文中寫道:“寧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我,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也當一名像寧老師這樣的好老師。”班里像譚小玉這樣被寧老師轉化的后進生還有很多,如:好遲到的李雨號,愛拖拉作業的李祥祥,經常說謊的寧雨蝶,作業潦草的許方建……寧老師用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學生,關注關心他們,用無私的愛溫暖他們,用贊賞的語言激勵他們,用耐心的行動感化他們,相信每個孩子都能行,都有潛力,不放棄每一個教育的機會,循循善誘,不讓一個孩子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