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暑期生活隨筆我最美七月
盼望著,盼望著,終于暑假假期來了,我的最美七月到了!
自孩子上幼兒園開始,七月成為我最美的時節,這個“最美”不因容貌,而指自由,屈指算來,這是我的第三個“最美”了,擁有的感覺真好!
我的暑假是在六月底開始,而我家果子的假期通常8月來臨,空出來的完整七月成為我最美的日子,而且從來不用擔心有我的外出培訓,最多是個在校兩天的值班,所以每到臨近暑假我就翹首張望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那是讓我覺得“我是我”最有力的證明。這些個時間里不用那么費心地想著上班的種種,也不用擔心孩子放學有沒有人接,一年之中唯有這個難得的時間是真真兒可以隨心所欲、任我支配的,自由可以讓我做出多種選擇,逛街、書店、游玩任選,只要我愿意!
每天早上和孩子一起外出,下午5點30分去接孩子的感覺真好,因為作為老師媽媽,我和孩子的上下學時間是沖突的,這一個個學期過去,我能去接孩子放學的次數屈指可數,尤其是前兩年經常最后離園的是我家孩子,更別說去參加園里舉辦的親子之類的活動了,這一年有奶奶去接才算是不做倒數第一了,所以這個時間里我要好好行使媽媽職責,體驗接送孩子之樂,爭取每次是班里第一個接孩子的家長,當走到班門口與孩子的目光相對,她小臉上的喜悅溢于言表,歸位椅子后蹦蹦跳跳地和老師、小朋友再見,我們母女倆手牽手一起下樓,聊點家常的感覺真好,感謝七月!
當孩子接受日常檢查完畢進班吃早餐直到放學,這個時間屬于我自己,而我最多的選擇是去經開區圖書館,因為那里不僅涼爽靜心,而且有免費WiFi供我打開微信或QQ群查看工作或朋友的信息,最重要的是有雜志報紙看還有書可讀,每天把自己泡在里面或佇立在排排書架前翻閱,或是坐在沙發上拿出自己的暑假教育書籍來看,一切都很隨性,或是去三樓給孩子借還繪本,中午去二樓看看雜志翻翻報紙,瀏覽《大河報》《東方今報》上有哪些新聞信息,看看《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上有哪些和自己息息相關的內容,還有哪些雜志進行更新卻還沒有翻看,時不時地將重要信息記錄在隨身帶的小本上,也會有些時候坐在那里什么也不看,拿出自己帶的稿紙在上面寫寫畫畫一些想法最后形成文字;偶爾在電子閱覽區登錄電腦寫點什么,順便給手機充電,這一切在我看來都是給自己充電,在這里總有一種放松愜意的歸屬感,在這個涼爽的空間思想縱騁天地間,可能是在反思過去工作、做人的點滴,也或許是在謀劃新的學期自己該以何面目與心態呈現,只有經歷一番思考才能在新學期讓自己有所改變,有所長進,而不是機械地日復一日走完我的流年……
我還會光顧常去的幾家商場給自己和家人添置幾件衣服,去兩家大型書店看看還有什么文學和教育新著作,看看這個翻翻那個,找準一本席地而坐拿出讀書筆記本進行摘抄工作,我這種只看不買的狀態突然讓我想起林海音的《竊讀記》,每次走出商場和書店,都有一種帶著收獲的成就感……
當假期里看著同事外出旅行的照片,心里有著不小的悸動,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直是我的夢想,每到這個時候總是留意報紙和網絡上的信息,盤算著把外出的落腳點放在哪里比較好,中原網上對值得去的景點有盤點,就連《中國教師報》也會有相關信息推薦老師們出去看看,一年之中難得的假期不出去看看真是可惜,或近或遠能出去看看總是好的,我的心里已在盤算,爭取最美七月不孤單,讀書、行路很配哦,我的最美七月值得好好盤點,充實而有意義,簡約而又簡單地過著一天又一天……
篇2:教師暑期隨筆新學期打算
暑氣蒸騰的假期,暴雨時不時的來襲。然而雨后的天更藍,更清。人生何嘗不是這樣?每一次挫折過后,人應該更堅強。只要努力,人生路上的灰色天空又能有多少呢?
新的一學期里,我打算首先從思想上改變自己。也許是收到的教學事故的信息太多了,在面對學生時,心里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也惹上教學事故。大量的負面消息起到規范教學行為的作用,但好像也摧毀了什么。我只覺得,自己漸漸的沒有了教學的激情。新的一學期里,重建教學心理,做一名嚴師,我把它定為我奮斗的方向。
其次,在教學上做好兩件事。第一,繼續督促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用好默寫本,做到及時批改,及時反饋。第二,繼續沿用上學期的方法,抓好名著的閱讀工作。
要完成這兩點,首先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將全班同學分組,以便于各項工作的檢查。一個的好課代表,會比教師的管理更到位,同樣選好小組長也很重要。小組長的責任心,決定著這個小組學習的凝聚力,決定著每次作業的完成力度。新的學期開始,我準備著手做好課代表與小組長的培訓工作。先把助手培訓好了,一切工作就好辦了。
第三,把自己的專業學習繼續下去。讀書,是學習的一個方面。好多年不讀書了,再拿起書本時,遲遲讀不進去。因為心太浮躁,所以做什么也不穩妥。讀書,是清心的一個好途徑。
歲月就像是一陣風,刮過去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教學工作中,努力未必有收獲,不努力就找不到生活工作的軌跡。
篇3:老師暑期生活隨筆再不旅行我們就老了
還記得去年有句非常經典的話: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這句話告訴我們要趁著自己年輕要勇敢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要敢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等到頭發花白的時候才說這輩子還有很多的遺憾。
我要說:再不旅行,我們就老了。
我們總是因為某些事情而影響自己的計劃許久的行程;總是因為一些瑣事而取消自己說走就走的旅程;總是為自己找各種的忙的理由打消旅行的計劃。其實,你并不知道:再不旅行,我們就老了。
有人說:看景不如聽景。其實我要說:你并沒有真正的投入到多姿多彩的景色當中;你并未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并未感受到大好河山給我們帶來的透徹心扉;你并沒有用心去發現高原冰川的那種漫長歷程。所以,去旅行吧!再不旅行,我們就老了。
俗話說的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的確能夠讓你學習多許多你也許永遠看到的東西,能夠讓你了解許多來自異域風情的知識,可以讓你懂得你這輩子永遠都體會不到的道理。但是讀書只是一只理論的東西,沒有實踐,沒有體驗,自己永遠不知道到底什么叫“天籟”,不清楚什么是“自然和諧”。有時候“行萬里路”比“讀萬卷書”更為重要。所以,去旅行吧!再不旅行,我們就老了。
陳盆濱是世界上著名的極限跑者,他的雙腳到過南極、撒哈拉沙漠,他目睹了世界上各個地方不同的風土人情,領略了不同民族的生活習俗。他今年37歲,已經是全世界第一個完成“七大洲極限馬拉松大滿貫”的極限跑者。他用他的行動告訴告訴我們:再不旅行,我們就老了。
當我們有某種旅行的想法時不要因為一些瑣事而放棄;當我們有某種計劃尚未實施時我們一定要有堅定的決心;當我們迫切想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時不要猶豫。趁現在,趁我們還年輕,一起旅行吧!
否則,我們就已經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