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寶寶上幼兒園前要準備些什么?

寶寶上幼兒園前要準備些什么?

2024-08-01 閱讀 5472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寶寶上幼兒園前,要準備些什么?

1、心理方面:剛入園的寶貝會產生焦虎心理,媽媽在家跟寶貝講講幼兒園的事,帶寶貝到幼兒園熟悉環境,甚至可以在家里模擬幼兒園生活等等,讓孩子上幼兒園后不會覺得陌生。

2、自理能力:上幼兒園前,家長要提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吃飯、喝水、上洗手間等等。

3、語言方面:教孩子學會簡單表達自己的需要,學會請求幫助,讓孩子能夠學會與老師、小朋友溝通。

4、作息習慣:入園前盡量養成與幼兒園一樣的作息習慣,幼兒園通常在11點吃午飯,12點睡午覺,下午2點30分起床。

5、物質方面:給孩子穿比較容易穿脫的衣服,每天為孩子帶幾套替換的衣服,衣服1-2件,由于LZ寶貝上的是小小班,褲子可適當多帶幾條。

6、入園后,要跟老師多溝通,說說自家孩子的一些生活習慣等等。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教育隨筆:中班孩子入園時哭鬧怎么辦?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件教育隨筆:中班孩子入園時哭鬧怎么辦?

記得我剛進班的時候,印象最深也是最讓我頭疼的事情就是:我們班的兩個女生趙宸和怡諾早上入園困難,不想上幼兒園,每天都是哭著上幼兒園,愁歸愁,但是也要想辦法解決。

在一次理論教研中,聽一個老師講他們班的一個小女孩情況和怡諾差不多,經過分析他們兩個的情況卻是一樣,都屬于在家家人關愛比較多,而到了中班我對他們的關注少,關愛也比較少,她缺安全感,,找出原因以后,我就結合家長采取了以下方法:

1、話和怡諾單獨溝通。

2、入園的時候多和她溝通,多抱抱她。

3、陪她,吃飯時和她坐在一起,戶外活動和她一起玩。

4、帶喜歡的玩具或者水果入園。

5、情緒稍微穩定一點就表揚她,并且給予獎勵。

經過一段時間后怡諾的表現有了很大的進步,最明顯的就是電話溝通了,從一開始的我主動說,到怡諾主動說,從怡諾的一句話到越來越多,從我主動打電話轉變為怡諾主動給我打電話等等。現在怡諾每天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開開心心上幼兒園了,

有了怡諾的事情做例子,我就和宸宸的家長溝通宸宸的情況,從宸宸爸爸媽媽那里了解到:宸宸屬于慢熱型的孩子,換句話說也就是適應能力慢,出于這種情況,我采取和怡諾類似的方法,不同之處在于我答應宸宸可以帶她喜歡的東西來幼兒園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經過我們的努力,現在宸宸有了很大進步,可以獨自進園了,再也不用爸爸媽媽陪著進教室了。

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我也很欣慰,當然了,不光是怡諾和宸宸有進步,班里好多孩子都有進步,我也會繼續努力,讓我們的寶寶們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篇3:教育隨筆:新生入園要兩近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件教育隨筆:新生入園要“兩近”

自從當上幼兒教師,就聽老教師們討論接小班新生入園這項工作怎樣怎樣的難做。這個孩子哭、那個寶寶鬧,這個孩子要跑回家、那個寶寶也急的跳,老師最害怕這個情景了,不知怎么做,束手無策。我一開始遇到此種情景也是如此,盡管自己忙的渾身是汗,可是寶寶也哭得衣服都濕透了。

通過翻閱書籍,了解了孩子的世界,得出總結:新生入園要“兩近”,還別說用上還真管用。我們班孩子總是比同行班的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快。

孩子入園之所以哭鬧,是因為他們對幼兒園環境的不適應、對老師不熟悉而導致的。為此我們必須盡快的讓孩子還快的與我們熟悉。所以我們教師就需要做到“兩近”。

一是:貼近

貼近,是說皮膚的貼近。

每當早晨入園后,從家長手里接過孩子時,我就會親親他們的小臉蛋;每當孩子午休醒來時,此時孩子們很興奮,我就會抱抱他們;每當孩子入廁時,我就會牽著他們的小手。就這樣,我班的寶寶們還快就步入正軌了,從開始入園的哭,變成現在的笑。

孩子入園離開媽媽、奶奶,此時的他們很無助、很害怕,我們教師要用大手去拉拉他們的小手,用我們的大臉蛋親親他們的小臉蛋,給孩子送去一點點的溫暖、一點點的安慰,他們會覺哭大鬧,甚至停止他們的哭聲、停止他們的“反抗”。

二是:拉近

拉近,是拉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通常我們都知道,只有心與心之間沒有距離,那樣我們才會彼此的相信、信任,等等。三歲的孩子們也不例外,那么要想讓他們信任、相信我們,我們也要消除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我們在與孩子交流時要蹲下,這樣他們會覺得我們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恐懼感。還有一方面,從禮儀方面講,只有蹲下來,才能說明我們教師是尊重他們的。人與人之間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取得相互的信任。

總之新生入園時,我們教師要非常“用心”,說實在的要做到這幾點,確實是很累,但是當我們看到孩子由開始的哭臉變成現在的笑臉時,我們心里就會很“甜”的。得幼兒園里很“溫馨

”的;他們會覺得我們教師很“溫和”。那樣他們就不會在再大

手指游戲的奧妙

故事總能讓孩子聽得津津有味、興趣盎然。這天飯前時刻,我又讓孩子們回到了故事王國中,《皮皮鼠吃跳跳糖》的故事中,一雙雙小眼睛聚集我,眨都不眨的樣子,讓我絲毫不敢怠慢,有感情又比劃的講著說著。

四只皮皮鼠的小調皮樣、每次出現小小“事故”去醫院,都會引來孩子們一陣陣大笑,看著孩子們樂呵呵的樣子,我也滿心歡喜。因為聽的認真,因此問題回答的完美無缺,我也當然很是欣慰。其實,故事也因此應該告一段落,忽然一下想起,前一陣教給孩子們的手指游戲《三只猴子》,每次孩子們都玩得樂此不疲。這個故事的情節跟它有些相像,何不把故事改編成有趣的手指游戲,讓孩子們在閑暇時刻玩玩樂樂呢?

我和孩子們開始改編,大家一起“出謀劃策”。“老師,皮皮鼠在床上跳的可以和小猴子的一樣。”“掉下床來的時候可以說是有一只皮皮鼠掉下床。”“第二次的時候不是床啦。”“不是床改成柜子不就行啦!”“然后再是衣櫥和廁所。”“最后還得有從醫院回來的呢!”在孩子們的商商量量中,我們改編成功:四只皮皮鼠在床上跳,有一只掉下床磕破頭,爸爸穿好衣服送它去醫院,沒有皮皮鼠在床上跳;三只皮皮鼠在柜子上跳,有一只掉下柜子磕破頭,爸爸穿好衣服送它去醫院,沒有皮皮鼠在柜子上跳;兩只皮皮鼠在衣櫥上跳,有一只掉下衣櫥磕破頭,爸爸穿好衣服送它去醫院,沒有皮皮鼠在衣櫥上跳;一只皮皮鼠在廁所里跳,掉進了馬桶磕破了頭,爸爸穿好衣服送它去醫院,沒有皮皮鼠在廁所里跳;四只皮皮鼠回到了家,從此不再吃跳跳糖,不再亂蹦和亂跳,終于安靜的睡著啦!

孩子們說著、做著、笑著、樂著,而我在一邊看著、聽著、欣慰著、驕傲著……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