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跳繩和游戲接力》教學反思
小學體育《跳繩和游戲接力》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體育課堂教學實踐我有以下體會:
一、利用游戲比賽形式培養健康心態
游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占有相當的份量,通過游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游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游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層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游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偏游傾向的學生認識游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最終使學生化“沮喪”為“振奮”,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二、培養善于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
任何人從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同樣,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也難免會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場班際拔河比賽中,因教師發現一名外班的學生參與了某班的比賽,故大聲斥責,結果使該班的學生轉移了注意力而導致失敗。這種由于決心書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學生難于接受,情緒非常惡劣。對于這種意外事情的發生,教師要主動地向學生說明真相,講清道理,充分肯定他們的實力,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賽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通過我國運動員參加世界大賽出師不利的典型事便來教育學生,使學生了解任何比賽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養學生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從而增強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力。
三、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培養樂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于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可知與際關系和心理健康有著密切聯系。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于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愿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句為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群。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親自出馬,帶領不合群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并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群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群體。此外,還可創設兩人合作的游戲比賽,讓這類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與同伴打成一片。這樣日積月累,持這以恒,就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
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一項創新活動的完成,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情緒。為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多種手段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及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體現健身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獲得成功和愉快的體驗,使他們能熱愛體育,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還可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完善人格,培養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并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同時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
篇2:城沙三小三年級體育彎道跑教學反思
城沙三小三年級體育彎道跑教學反思
不足之處:
組織安排方面
一、開始部分:
1、體育委員整隊聲音響亮,歸隊的時候應該排至隊隊尾或者在體育委員出列整隊之前就要在隊列兩翼留有空位。
二、準備部分:
1、學青蛙跳的間隔距離太短,可以將組織順序改為大雁飛、企鵝跑、兔子跳、猩猩走、再依次從固定的點按順序進場排成集合的隊形
2、作為公開課徒手操過于簡單,可以加入韻律操,在音樂的氛圍中更能活躍課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及參與性,與韻律操的活動部位應涉及全身。
三、基本部分:
1、在做原地模范擺臂姿勢的時候,站在圓外可以給學生有個參照,可以達到更好的練習效果。可以組織學生練習完韻律操之后迅速跑成一個圓,講解示范部分可由教師在4列橫隊時完成,之后指導學生進行練習,提示學生擺臂及身體內傾,然后教師可以用擊掌的節奏變化,使學生改變節奏。
2、兔子舞的練習中示范照顧不到全體學生,組織可先從圓上跑隊形集合成四列橫隊,學生前2排下蹲再進行講解示范。然后全體轉向一側自由練習1分鐘,然后再按順序繞圓外進行結合音樂的練習。
四、結束部分
1、結束部分的流程可按照1、點評學生參與練習的情況,表揚個別突出學生,注意照顧到全體學生的情緒2、學生習得情況,可以請學生談談今天的學習體會3、總結,布置課后作業。
授課過程:鼓勵的方式可以更豐富,比如:“這位同學表現做的很好”,對于有進步的學生“這位同學進步很快,老師相信你還能做得更好”對于沒有完成的同學“憑你的能力是可以完成這個動作的”“你可以的”“你再勇敢一點,加油”對于團結有責任心,集體榮譽感強的學生,要時時刻刻表揚。“老師今天發現有為同學很團結,*同學,老師發現他。。。。。。。大家掌聲鼓勵他一下。”對于戰勝困難的學生在總結階段也要表揚“某某同學很認真,在經過同學及老師的幫助順利完成了動作,大家鼓勵他一下。”
優點:
1、語言:語言表達還算到位,表達思路還算清晰。盡量照顧到全體學生的情緒,及練習的情況。積極利用正面評價去激勵學生。
2、內容安排及組織:本次課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循序漸進,隊伍調動較合理。基本完成本次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要求,環節齊全。
篇3:三年級體育《單雙腳跳》教學反思
三年級體育《單雙腳跳》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水平二的三年級體育課,課的內容是單雙腳”十字”跳和階梯跳比賽。通過認真備課、上課,我感到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引入課題,主要不在于講授知識,而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通過這次單雙腳跳的教學,談談自己的點滴感想。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分別是連續向前跳和用前腳掌蹬地起跳,膝踝充分蹬直。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旨在培養學生對跳的興趣,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表現力。一開課通過一個簡單的小游戲:“螺旋跑”,以游戲的方式進入課堂,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巧妙地完成了隊形的變換,與下一個教學環節的銜接緊湊自然,打破了傳統的體育課教學中過于簡單和模式化的開課形式。
一、創設利于學習的環境和練習形式
學習環境對發展能力、培養興趣具有重要作用。本課依照課程標準要求,努力改革體育教學方法,嘗試運用自主教學的形式,讓學生有選擇地從事學習活動。
掌握技能階段我主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觀察,學會合作,利用軟式器材“十字”跳進行各種跳躍練習。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究的練習形式,氣氛較為活躍。自然過渡到今天學習內容單腳跳,請學生來示范,做完后我便提問:“誰能說說單腳跳時的身體的哪個部位在用力?落地要求是什么?”讓學生暢所欲言的說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我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了單腳跳動作要領的總結和示范,使本課的教學重點更加突出。這樣做改變了以往體育教學中一切由教師帶著學生活動的做法,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向主動,并且能夠給學生多一點自主的選擇,多一點獨立的思考,以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發揮。在課中我通過教師的示范和學生的展示來激發學生的練習欲望,讓他們躍躍欲試。
同時,本課力圖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像在玩耍一樣,設置一個親切和諧、靈活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真正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本節課采用的分小組練習形式,就是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盡情玩耍,享受其中的樂趣。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的評價和真誠的贊揚,例如“你真行!”“跳的真好!”“真不錯!”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后的自豪感和愉悅的情感。體育教師還應該注重授課結束后的放松活動,我認為它是一堂課的一個重要環節,放松活動做的充分,不但可以使學生的身體和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使學生真正體會“快樂體育”。我在選擇放松活動內容時,帶領學生聆聽大海的聲音,讓這堂課在快樂中開始在輕松中結束。
二、采取按體能分層的教學組織形式
學生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體育技能差異較大,假如習慣性地運用傳統的組織方法進行教學,很難解決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這個矛盾。體育課實行分層次教學,有利于身體素質好的學生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術、技能,也有利于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增強體質,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能夠充分體現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教學原則,能有效解決學生的“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矛盾。同時,注意有層次地傳授知識、技術、技能,因而針對性強,教學效果好。但在分層次教學中,對教師要求是較高的,所以要求教師必須了解和掌握每個學生練習情況,注重提高教師課堂的駕馭能力和觀察力。
本課重點圍繞分層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思,在思中獲,在獲中樂,充分體現課標理論,使學生在樂學、愿學的氛圍中達到了學習態度和情感體驗的和諧統一。
這節課上完后我發現自己還有不足之處,給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在駕馭學生和課堂能力上,還要下功夫。尤其是在主教材處理方面,練習的密度太少。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要備好課,但是我發現我的教案還出現一些瑕疵,不是很規范性。除了備教案還要備學生,要把課堂上學生會出現的情況教師要估計足。還要求教師要認真的研究新課標,不段的鉆研教材,精心的設計課堂教學環節,這些都是我在今后教學中所需要不斷地提高和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