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朝小學游戲作文反思
陽朝小學游戲作文反思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讓游戲滲透到作文訓練中,或者說讓學生在游戲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戲,玩中學寫,寫中再現玩趣,作文也就成為最輕松平常的事了。學生有話可寫,有情可抒,有感可發,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戲的快樂,再也不會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游戲作文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情趣,產生強烈的表達欲,激勵孩子在愉悅中提高認識,發展思維,發展語言。讓孩子玩了寫,寫了玩,玩玩寫寫,寫寫玩玩,把歡樂帶進作文的天地。
用先做游戲后寫作的方法,既可以向孩子們提供生活素材、可以在游戲的進行中將生活的片段展示給孩子們看,幫助他們學習用五官進行觀察,又可以激起他們的“投入”興趣和“表達”熱情,這就解決了上述的生活素材和寫作激情的問題。
在游戲作文中,有兩大需要重點研究與解決的問題,一是游戲,二是習作。
一、關于游戲。
1、創設好游戲氛圍。
根據學生好勝的心理,游戲忌單調重復的方式。只要將課堂的任何活動設計成為或者編排成為具有一定的競賽的性質,游戲的氛圍就出現了。比賽使學生感到了活動的緊張,變成了一種競爭,并且會產生希望獲得勝利的心理。而這種心理活動的出現,正是搞好這次游戲活動的基礎和關鍵。尤其是在以集體榮譽為前提的游戲中,出現了很多的寫作資源。
2、充足的游戲準備。
首先教師要明白,游戲不僅僅是為了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觀察與體驗生活的能力。“新體驗”作文教學法則通過各種“游戲”活動,有意識地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操作、邏輯和創造等能力,為孩子們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創造打下了基礎。所以,在游戲前教師就要作為充分的準備,如游戲規則的宣布,及在游戲過程中作為游戲主體的學生,除了游戲的任務外,讓他們做好觀察體驗的工作。因為我們不是為了游戲而進行游戲,也不是為了游戲而進行作文,我們要培養寫作、觀察與體驗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遷移到生活中去。同時,教師最好能準備攝像機。把游戲的過程進行拍攝,以便捕捉信息,教師下寫水文。
一、關于作文教學
1、認清游戲與作文的關系。
作為實驗教師,我們千萬要認清的就是游戲與作文的關系。一些教師認為,學生不會作文是因為學生缺乏寫作的素材,無生活之源,自然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于是,他們認為,只要給孩子提供豐富的寫作資源,孩子自然就會寫作。于是給孩子做游戲,讓孩子寫游戲作文,就完成了寫作教學的任務。其實這種想法存在本質的錯誤。的確,讓孩子進行游戲,學生的寫作資源豐富了,一些學生能寫出一些優秀的作文來。但大多數學生可能還是缺乏寫作的技巧,不會寫作。因為寫作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不是因為你提供了一種平臺,他就能形成。就像學騎車,你給了他一輛車,他就應該會騎車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師還應該是這個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在實踐中習得技能,不斷地鞏固這種技能。
2、了解學生的特點及寫作中遇到的瓶頸。
作為一線的教師,肯定明白學生的作文到底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大抵是不能把過程生動地進行再現,還有就是不能集中地表達一種思想。于是,教師就在作文教學中要著力解決這些問題。游戲給了學生一個寫作平臺的同時,也給了教師作文教學一個很好的指導的平臺。那么怎樣指導孩子把作文寫具體呢,我們要首先明白孩子的記憶特點。要想寫好作文,必須學會捕捉信息,有很強的觀察力與記憶能力。但小孩子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在游戲的過程中,人物的動作,神態,包括當時的情節,往往是稍縱即逝,學生是很難捕捉的,更別說把當時的情景描寫出來的。這里需要的就是教師的作文教學水平了。我們的一般作法是,開始把學生游戲的過程進行拍攝,在學生習作前看錄像,喚醒學生的記憶。在錄像中,也引導學生如何描寫人物的連續的動作,人物的神態,包括點與面的描寫。在學生習作之后,我們會更加注重習作的修改,用重現的影像資料幫助學生找自己習作中存在的問題。
當然,作文教學永遠具有他的復雜性與艱巨性,任何方法的選擇都要根據學生、教師及學校的特點來進行,更關鍵的是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研究,不斷地實踐,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提高作為教師的我們自身生活的品質。
篇2: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訓練教學指導反思
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訓練教學指導反思
摘要:
眾所周知,作文起步教學是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核心環節,其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小學生日后的寫作過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通過多種手段、方式的教學訓練,拓展學生的創作視野。只有切實加強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訓練,才能夠穩健地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
關鍵詞:
作文起步教學小學生實際情況教學訓練低年級作文能力
引言
我國著名教授錢理群曾經說過,“語文課堂應該是一種精神漫游,是好玩而有趣的,但是如今的語文課堂卻顯得如此可怕,不害怕作文的學生簡直太少了。”可以說多數孩子是頭疼作文的,甚至低年級學生剛進入到寫作階段就有了“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碎鉛筆頭”的苦惱。加上低年級學生缺乏生活經驗,難以構成豐富的知識體系,因此在寫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無米之炊”的感受。因此需要我們教師找到多種有效地途徑,幫助學生樹立起寫作的信心,奠定堅實的基礎,讓低年級學生寫作起好步。
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說話
我們說要想寫好作文,就必須要求學生練習好口頭語言,許多低年級學生說話是不完整的,甚至還有學生有方言,我們要想讓學生準確無誤地將自己的主觀感受表達出來,就要他們能夠學會說出完整的一句話。我在訓練低年級學生說話訓練過程中,將如何培養學生說好完整而通順的話放在訓練首位,通過讓學生們觀察實物、看圖或者是將句子補充完整、造句來進行訓練。實際訓練過程中,我會將難易程度按照階梯式進行,例如我會讓學生去補充“我有一塊(?)的手絹”。然會我會加強難度,讓學生補充一些修飾語,所以會問學生們這樣的手絹畫著什么?學生會回答“我有一塊正方形的手絹,手絹上畫著光頭強和熊大、熊二在吃飯”,或者是“我有一塊白色的手絹,手絹有奧特曼、有柯南、有喜羊羊,他們在快樂地做游戲”。通過這樣循序漸進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從說一句話變成說幾句話,為后面寫作奠定基礎。
二、借助活動,培養學生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可是有些教師不知道如何才能夠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我們應當去順應孩子們的心理,教師可以去想想自己小時候喜歡什么樣的事物,對什么感興趣,怎樣才能讓學生高漲熱情。通過教學可以發現,低年級學生對教學環節中豐富多彩的活動更具有興趣,所以我專門在教學中安排了“踩氣球”活動,把打好的氣球放在教室的各個角落,讓每組學生派出個代表,蒙著眼看一分鐘能踩爆多數氣球,誰數量最多誰是優勝者。學生們在活動中十分開心,趁著他們玩的興起,我讓學生們將剛才活動過程和感受寫出來,因為學生親身參與到活動中了,所以描寫地十分真實。例如有個學生是這樣寫的,“游戲終于輪到我了,老師給我蒙好眼睛,聽到開始一聲之后,我便慢慢向前試探,感覺就像無頭蒼蠅一樣。感覺到腳下氣球一個個被踩破,正在高興之時,忽然不小心將腦袋撞到墻上,瞬間感到撞出了一個大包。我聽到同學們在我身邊大笑,趕緊扯下頭巾,悄悄吐舌頭。”我們為學生創造出愉悅的寫作環境,能夠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與欲望,挖掘創造的源泉。
篇3:小學語文老師期末考試反思作文閱卷感受
一學期終于在期末考試結束后,宣告結束了。今年的四年級調研考試與以往不同,教育局嘗試運用答題卡來答卷,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據老師反映,英語涂卡學生時間不夠,孩子的涂卡速度偏慢,找不到涂卡技巧。今天我到東海去改四年級的作文,作文內容全部被掃描在電腦里,我們只需要操作電腦,就可以給孩子的作文打分。我個人認為,本次作文閱卷比以往改卷好,減少了閱卷標準不同帶來的分差。今天是120個人改作文,你在評定一篇作文的時候,同時也有一個老師也在改你的作文,如果分差出現4分,那么就得三次批閱,這樣無形中減少了閱卷的分差。以往改卷一個組中改作文的兩個老師,在作文的度上都把握不好。本次作文書寫、審題等都放在分外扣分,又減少了“以字定文”的老觀念,讓學生的作文分數更加合理化。
在本次作文閱卷中,作為語文老師的我,也有一點感受,我們在教學中也應該在平常的教學中對學生的作文從幾個方面嚴格要求,把功夫下在平時。(1)書寫書寫在語文的試卷上一直都很重要,這是第一印象這就像男女看對象,第一印象很重要,你說你內心怎么樣,那是以后的事情,第一面感覺不好,肯定會影響以后的相處。作文也是如此,你的作文內容如何精彩,情節如何生動,但是你的字已經給老師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即使看了你的內容,我估計在打分時還會受字的影響多扣你幾分,你也沒有辦法,是不是?所以說,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不光是作文課)一定要對孩子的字嚴格要求,讓他們養成書寫認真的習慣。每天的語文練字非常重要,此項堅持下去,學生將受益終身,老師也會省了很多力氣。(2)審題今天改卷,我改了380份試卷,其中有幾十份因為是審題不對,被我扣除分數。題目是半命題作文: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