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小班幼兒生活禮儀培養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總結:小班幼兒生活禮儀培養
禮儀教育是當前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主要課題,文明禮儀及其習慣的養成對兒童的終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完善自我形象的需要,對于提高幼兒素質,提高幼兒園辦學水平,提高整個民族素質,對于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深遠的意義,那么幼兒的禮儀究竟包括哪些內容呢?概括而言,幼兒禮儀分為生活禮儀、學習禮儀、公共場所禮儀三大部分。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我們將培養小班孩子良好的生活禮儀作為培養的重點內容。主要是從進餐、交往、儀容儀表禮儀三個方面入手,我們在實踐中通過將幼兒生活禮儀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環節、融入課程、家園互動等采用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一、文明禮儀教育融入到孩子們的一日生活環節中
1、微笑甜甜來離園。
個案1:
案例描述:例如班上的濤濤小朋友,最近接連幾天來幼兒園的時候,總是不肯張嘴向老師問早,無論老師、父母怎么啟發、引導都無濟于事。
案例分析:該孩子平時性格比較內向,平時很少主動和老師和小朋友打招呼,經常獨自一個人玩游戲,很少親近周圍的同伴,針對這樣的孩子,我們不能求之過急,而需要我們慢慢地進行疏導。正面引導幼兒,發揮榜樣的作用,耐心說服和表揚為主是我們的主要教育手段。每天幼兒來園,見到老師要問早、問好,這是對孩子最起碼的禮貌教育,但是有好多孩子“金口難開”,家長也是一副“漠然”表現,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采取相應的措施:
采取措施:
1、如在教室門口貼上了“早上好”三個字,并配上生動形象的向老師問早的圖片,家長帶孩子來園后,看到畫和字,許多家長就自然而然地會教孩子學說這三個字。同時老師也要做到每天主動熱情問候幼兒及家長,做好幼兒表率,并且肯定和表揚講禮貌幼兒。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許多孩子都能向老師問早了。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但上還有個別比較特殊的幼兒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對此我們對個別幼兒進行跟蹤個案,將心理輔導實施滲透其中。
2、利用早上的晨談時間我用編故事的形式把最近孩子們早上向老師們的問早得幾種典型情況描述了一遍,如有些孩子問早的時候聲音響亮;有些孩子向老師問早的時候眼睛沒有看著老師、而有些孩子問早的時候需家長提醒等等,接下來,我就和孩子一起商量應該怎么做?得出結論后,于是我就借助榜樣的示范作用,請平時能大方、主動向老師問早、問好的幼兒進行示范。然后呢我就讓每個幼兒到我的面前進行模擬練習,每個孩子的問早作出及時地客觀的評價,如XX小朋友的聲音很甜美,我喜歡;XX小朋友變得大方了;XX小朋友問早的時候眼睛看著老師真好;等等,當輪到濤濤小朋友時,沒想到濤濤在周圍孩子的共同影響下出乎意料也能大方地說聲:“鄔老師早”,孩子的進步令我很感動,我把他摟在懷里給了他一個深深的擁抱,老師的一個擁抱或是一聲表揚,對孩子們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教育了濤濤,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每一個小朋友和班上的每一個家長。
2、謙讓有序來排隊
小班幼兒交往技能不足,同伴間容易發生爭執和攻擊性行為。幼兒園在早操和盥洗這兩環節,常常會出現幼兒你推我擠現象,非常的不安全。所以非常有必要讓幼兒學習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每天做操排隊出去之前,我總是站在教室門口,告訴孩子們應該怎樣排隊到操場、如輪流、等待、謙讓、協商等,讓幼兒學習自己解決交往活動中的沖突與糾紛。我們教師除了讓幼兒適當錯開一點時間外,就讓幼兒開動腦子,討論我們怎么做可以擺脫擁擠帶來的煩惱。幼兒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一個一個跟著走”、“要一個一個輪流”、“大家靠邊走”、“要靠右走”、“要排隊”。討論后大家明白了,排隊、謙讓、有序,可以讓大家都方便,從此,你推我擠的現象明顯減少。等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的好習慣、好禮儀就自然形成了。早操如此,其他環節都一樣,當你要過度到下一環節活動時,必須要做到要求在前,活動在后。
3、文明進餐吃得香
案例2
開學來我們發現每天一到進餐的時間,晨晨小朋友就會哭著跟我說說:“老師我青菜不要吃、老師我蘿卜不要吃、老師我青瓜不要吃等等。喜歡吃的菜少之又少。
案例分析:每次進餐前,除了嚴格要求幼兒做到飯前洗手;進餐時,不能大聲說話,要求安靜用餐。自覺吃完自己的一份,不挑食不剩飯,不做漏嘴巴;餐后漱口,收拾自己的桌面和餐具。在組織幼兒進餐,除了要讓孩子們在整潔、安靜、愉快的環境中吃飽、吃好,同時注意培養幼兒細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等良好進餐習慣和獨立進餐能力,但是個別孩子的挑食、偏食現象時有存在。對于這些孩子我們也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
采取措施:我們及時地與父母聯系,了解到原來孩子在家吃飯就是這樣,遇到孩子不喜歡吃菜,就干脆不讓他吃,可以說在家從來不吃蔬菜的。這樣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挑食的不良習慣。找出原因后,我們和家長達成了共識,一起來教育幼兒。當孩子在園有點滴進步時,及時和家長聯系,鼓勵孩子,半個月下來,孩子已經該掉了不喜歡吃蔬菜的不良習慣,現在在家會主動吃蔬菜了,吃飯比以前吃得香、吃得多了。
4、快快入睡習慣好
案例3
案例描述:快到睡覺的時間了,我說:“小朋友去小便,我們要睡覺了。”孩子們去小便走到自己的小床邊,坐了下來,準備脫衣脫鞋,我看到一些孩子沒有脫衣服就去睡覺了,于是,我就又重復了一遍:“小朋友,衣服脫了再睡覺!晨晨,你的衣服還沒脫,不能去睡覺。”我幫晨晨脫了衣服,然后他自己找到了被子。可他沒有將被子蓋在身上,反而自己坐在被子上東張西望,然后一直在咬被子,我幫他蓋上被子并鼓勵:“晨晨真能干,馬上睡著的”,晨晨聽了很高興,馬上閉上眼睛。可是,等其他小朋友都睡著了,晨晨還是努力地眨巴著眼睛睡不著。于是,我只好坐在他身邊輕輕地拍打著小屁股,等過了很久才睡著。
案例分析:良好的午睡禮儀,是教師們的責任,也是家長的心愿。剛進入小班的孩子,他們進午睡室后,經常會發現孩子們午睡前會發出很大的聲音,比如:走路踩得地板咚咚響,咬被子,甚至還會發出叫喊聲、有的沒脫衣服就上床睡覺了、要老師陪在身邊睡覺……晨晨小朋友調皮而且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干擾,午睡室有兩扇窗簾沒修好,有一半扯了下來光線比較亮,極易造成他的興奮狀態,沒有在心理上做好入睡準備,因而晨晨在午睡時出現了一系列的不良行為如:東張西望,咬被子、自言自語等等。雖然我運用了鼓勵的話,讓他在心理上得到滿足,給孩子蓋被子得到情感上的安慰,可是孩子自小入睡時都有媽媽陪伴在身邊,輕輕拍著入睡,孩子很難一下子適應幼兒園獨立入睡的習慣。
采取措施:
1、為了讓晨晨養成獨立入睡的習慣,我及時取得了與家長的聯系,在家,盡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作息制度,建議家長可以播放一些安靜的音樂,或傾聽故事慢慢做到自然入睡。在園,我們在睡前做一些安靜的活動,我會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幫老師擺椅子,擺鞋子等,有助于他較快地進入夢鄉。
2、睡覺時慢慢地減少拍打的次數,經過一個月來的培養,孩子已逐漸擺脫了老師在身邊陪伴入睡的依賴心理,入睡也快了,睡得比以前深了,睡眠時間也在慢慢延長。
總之,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我們以常規訓練為主,注重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我們還通過評比“禮儀之星”,“文明乖寶寶”等,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二、文明禮儀教育融入各科教育活動中
新《綱要》還指出:“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文明禮儀教育作為教育內容的組成部分,可以融入各科教育活動中。
例如:在組織小班文學活動《灰灰先生》時,我首先讓幼兒觀察圖片,說說圖片上灰灰先生的家是怎樣的?灰灰先生自己又是怎樣的?你喜歡他嗎?為什么?等等。通過討論、爭辯,使幼兒感受故事滑稽、有趣的情節,讓我們小朋友懂得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里,都要愛清潔,要經常洗頭、洗澡,經常剪我們的手指甲,做一個干凈的小朋友、時常要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
又如:科學活動《玩具商店》,通過“送玩具回家”,培養了幼兒愛護玩具。學會輕拿輕放,玩后放回原處的良好習慣。
再如:音樂活動中同樣可以滲透禮儀教育,如教唱歌曲《山羊踩痛小公雞》使幼兒懂得了不小心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要說“對不起”,請求別人的原諒。還可以結合平時的生活實踐,讓幼兒說說我們什么時候也要說:對不起、沒關系;謝謝;請等禮貌用語。
同樣,禮儀教育還可以滲透到美術活動、健康活動、角色游戲活動中。
通過開展系列化教育活動之后,有的家長反映說:“孩子變懂事了,會說謝謝、對不起了。”有的家長反映說:“我的小孩有禮貌,他們會自己招呼客人的。”我們作為老師,聽了心里都很高興。可見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滲透禮儀教育,不僅使幼兒學到知識,而且可以懂得一些道理,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
三、將禮儀教育滲透到家庭之中,帶動家長們的禮儀素養
家庭是禮儀教育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不良習慣、錯誤言行對孩子都有極大的消極影響。因此,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必須要家園合力。
1、,我們在開展課題活動之前,我們在班內我們開展了一個小型的家長沙龍,將我們開展課題的目的、要求以及開展具體方法事先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配合班級的生活禮儀教育做到心中有數,達到雙方的教育共識,得到家長們的鼎力支持。
2、在班級的門口建立了“家長園地”,主動介紹禮儀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以及對幼兒家長的要求,家長中他們也會經常把一些子女在家庭中的好的禮儀行為或者成功的教育經驗整理成文,通過這個“窗口”進行傳遞。讓家長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言談舉止要做到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3、通過親子遠足實踐活動。在組織親子遠足活動中,活動前我們讓幼兒一起討論公共場合的禮儀行為要求,活動中引導幼兒爭做文明的小公民。討論如何遵守交通規則、馬路上不大聲喊叫、愛護公園的花草樹木,不能隨意破壞;不要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亂扔果皮紙屑、雜物等。在活動中幼兒的行為督促影響著家長,如有一位小朋友的媽媽隨手把擦汗的紙巾扔在地上,孩子見了就說:“媽媽,你這樣是不講衛生的,應該把紙巾掉到垃圾桶里。”這說明幼兒的禮儀行為能影響家長,輻射社會。
幼兒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項長期的反復性的工作。我們應考慮到幼兒的身心特點和可接受性,起點要低,訓練要實,方法要靈活多樣;應充分發掘潛在的教育因素幼兒園的禮儀教育的內容從幼兒身邊的事入手,貼近幼兒的生活,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我們幼兒禮儀教育的成果能夠輻射到每個家庭、社區及全社會,從而達到提高全民的文明行為,使我國成為現代禮儀之國。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幼兒園大班畢業典禮儀式方案
動時間:*年7月2日下午
活動地點:大一班教室
參加人員:三位老師、家長及幼兒
主持人:*
活動目標:
1、體驗畢業離園時的惜別之情,萌發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之情。
2、體驗與老師、同伴、父母一起參與活動的樂趣、增進師生、同伴、家園的互動。
活動流程:
一、開場白:
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來參加我們的畢業典禮,我代表我班的三位老師對你們的到來表示深深的感謝!多少次為制作教玩具幫助我們搜集材料,為我們共同教育好孩子獻計獻策。正是因為你們的配合與支持,才使我班的保教工作順利進行,正是因為你們的理解和包容,才有我們今天的成績。
三年時光,彈指一揮間。在這個令人緊張而又興奮的七月,在這個充滿了離別而又有新的展望的時刻我倍感欣慰,今天為你們召開畢業典禮,此時此刻我心情凝重,因為與我朝夕相伴的你們就要離開了;此時此刻我又倍感欣慰,因為我們的孩子就要做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
望著今天長大的你們,我想起了你們剛剛來的時候,有的哭,有的吵,有的鬧。而今天站在我眼前的你們,個子長高了,知識豐富了,三年來的相依相伴,三年來和你們共同度過的每一天,都是我生命中最珍貴的回憶。
每個早晨,我會想起你們的聲聲問候;
每個傍晚,我會想起你們的每張笑臉。
孩子們,當我們一起忘情的游戲、開心的歌唱時,當稚嫩的小手送到老師嘴邊,用甜甜的聲音安慰老師時。老師會永遠記住我們相處的那段快樂、幸福的時光。
二、家長代表發言:
三、幼兒代表發言:
四、教學效果匯報:
1、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春雨
篇3:山語銀城實驗幼兒園文明禮儀月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及目標:
文明禮貌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范與準則,良好的文明禮貌是人必備的基本素質。在這春意盎然的三月,我園以3月5日學雷鋒日、3月8日婦女節、3月12日植樹節為契機,將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將提高幼兒的道德認知水平,培養幼兒的文明禮貌行為,改善禮儀風貌;讓幼兒了解母親為自己成長所付出的艱辛,懂得如何去感恩媽媽,如何去關愛母親,關愛他人,幫助他人,懂得助人為樂的道理;建立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意識;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關注他人的情緒,用微笑感染他人。
二、各年級具體活動方案:
中班年級:
1、2月28日――3月4日:各班通過講故事、看圖書等活動,了解雷鋒叔叔的事跡,
體會助人為樂的精神。
2、3月5日――3月11日:
(1)結合"三八婦女節"活動開展"四個一"活動即為獻給媽媽一首詩歌“游子吟”;為媽媽或奶奶畫一幅畫;并說一句祝福的話;回家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要求幼兒回家能做一個聽話、有禮貌的好孩子。
(2)結合“植樹節”,開展家庭親子種植活動:在植樹節到來前夕,在家帶領寶寶一起進行種植活動,并用相片的形式拍攝種植的過程,鼓勵寶寶每天給家里的植物澆水、施肥。
3、3月14日――3月18日以“我的家”為中心,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愛,體驗與家人共處的快樂。懂得尊敬,關心父母,愿意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3月21日――3月25日開展了“我來做家務”活動,幼兒通過幫助奶奶,外婆做家務,等實際行動體會長輩的辛苦,尊重長輩,每天使用禮貌用語問候長輩,并每天為長輩做一件小事,學會關愛長輩。
6、3月28日――3月31日“請你來我家”學習一些簡單的主客禮儀,并用適當的語言向客人介紹家人、家里的環境。學
習有禮貌地拜訪,有禮貌地招待客人。并與同伴分享去拜訪別人時好玩的事。
備注:此上活動可以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進行教育,如晨間談話、區角游戲等。
小班年級:
3月5日――3月11日:
(1)3月8日結合"三八婦女節"活動開展"我的好媽媽"活動,為媽媽唱一首歌“我的好媽媽”,為媽媽制作一份小禮物。
(2)結合“植樹節”,開民我為樹木澆澆水活動:為把植樹活動切實的落實在孩子們的身上,舉行“我為樹木澆澆水”活動,在園內通過孩子們親手為樹木澆澆水,并與小樹合影,加深了孩子們對“植樹節”的了解、熟知。
3、3月14――3月18日以“家里的電話”為中心,會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謝謝、再見),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氣氛。促進幼兒與人溝通能力的發展。
4、3月21日――3月25日以““特別的電話號碼””中心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家人、同伴的愛。
備注:此上活動可以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進行教育,如晨間談話、區角游戲等。
托班年級:
3月5日――3月11日:
(1)3月8日結合"三八婦女節"活動開展"我的好媽媽"活動,為媽媽唱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學說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2)結合“植樹節”,開民我為樹木澆澆水活動:為把植樹活動切實的落實在孩子們的身上,舉行“我為樹木澆澆水”活動,在園內通過孩子們親手為樹木澆澆水,并與小樹合影,加深了孩子們對“植樹節”的
了解、熟知。
3月14日――3月18日開展“我愛我的幼兒園”活動,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每天使用禮貌用語問候老師,學會關愛老師。
三、園部活動
各年級推薦,評出各班的“文明小天使”,頒發獎狀和小禮物。
四、家園共育事項:
1、送孩子來園時,記得和孩子說“再見”;放學回家時拉著孩子的手,記得跟老師、阿姨、門衛爺爺說“再見”。
2、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文明、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抽煙、不亂扔煙蒂等。
3、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通過禮儀溝通心靈,讓文明成為習慣,拉起小手,筑起大愛,讓文明之花在家園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