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育心得:在指導時需要幫助幼兒整理經驗

教育心得:在指導時需要幫助幼兒整理經驗

2024-08-01 閱讀 2741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教育心得:在指導時需要幫助幼兒整理經驗

在中心幼兒園聽了呂老師的講座,讓我感覺收獲很多,呂老師從我們對孩子的了解還不夠豐富開始,講到了孩子眼中的好與我們認為的好不一樣,又給我們細致講述了兒童畫的特點與操作方法,他用風趣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解了在具體教授中的問題。聽了之后,我也有許多的感觸。

一、我們需要用心去了解孩子

雖然是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但并不一定表示你了解孩子。例如,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孩子,和孩子朝夕相處,但我們能多孩子的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一句話里讀懂孩子嗎,能了解孩子每一時刻的心理嗎?另外,我們全力關注幼兒園里的小朋友,但對自己的孩子了解了多少,在與自己孩子的相處中有沒有感到自己的孩子的可愛之處?作為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給孩子有進步的空間。無論對自己的孩子還是幼兒園里的孩子,我們不能一味地表揚,因為表揚多的孩子,會受不了挫折。另外,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也不能僅僅把成績看做孩子優秀的憑證,更重要的是要發展孩子的情商,往往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由此,我想到了現在有許多的機構,經常給我們寄來美術作品評比的通知,只經出50元錢,就可以參與作品評獎,除了孩子,老師還可以評優秀指導老師,這樣的活動太功利,對發展幼兒的美術能力沒有好處,我們教育孩子畫畫不勇氣為了評獎,這樣的獎牌也毫無意義。

二、要學會讀懂孩子眼中的好

孩子認為的好看、好玩、有趣,往往和我們成人的眼光不一樣,孩子在沒有技能支撐時的繪畫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可是,如果成人教給孩子許多技能之后,他們就會按成長的要求依樣畫葫蘆,少了童趣。由此,我認為真正的兒童畫,還是可以歸納出一些特點的,例如,他們在畫畫時不喜歡重疊,因為他們無法轉換。但我們在教授孩子畫畫時,需要為孩子理清思路,總結經驗,有些必須要的技能還是要教的,只要以幼兒能把握的方式進行教學。

三、學會與孩子親密相處的方法

如果讀懂了孩子的心理,那我們也就知道孩子一時的犯錯是多么的不可避免,作為老師或者一名家長,此時,大人與孩子之間有一個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原則。我們不要把孩子的小錯無限放大,要知道,有時候老師視而不見更能讓孩子形成好的習慣。因為有的時候一時糊糊,孩子會自省,他們能夠主動改進錯誤。在孩子畫畫時,也沒有對錯之分,我們不能要求孩子這樣畫,按著老師的想法完成作品,那就不是孩子的心理了;在教孩子畫畫時也不能只關注孩子畫畫的步驟,要抓住關系,理清思路,更不要在孩子作畫時不禮貌地問孩子。

呂老師講的東西很實用,特別是在組織幼兒開展美術活動時的策略,聽了講座,讓我不斷地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學,感覺自己的思路有了明顯的擴展。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幼兒親子活動教育心得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幼兒親子活動教育心得

親子活動不僅是一個能擴大孩子視野,增進家長與子女情感交流的話提,而且還是一個能夠讓眾多家庭在一起開展的互動的有著一定社會性的情感交流活動。他能發揮部分家庭的示范作用,給一些不善于交流的家庭學會如何進行家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他能發揮各個家庭的互相啟示的作用。是各種有趣的情感交流形式得到相互借鑒。并且他還起到營造氛圍的作用,是各個家庭盡情的展開家長與子女的情感交流。他還能在多個家庭之間開展,增進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對舉辦親子活動對我們的教育來說是事半功倍的活動。在活動中,有的家庭似乎還不善于與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情感交流,后來在其他家庭的啟發下,他就會更主動、更熟練的去交流。有些家長也會把自己的經驗、想法去與別人分享,互相介紹育兒經驗,把孩子的進步和快樂與別人分享。親子活動不僅開拓了孩子的創新思維,更重要的是去培養了他們認真對待事物以及面對困難的精神,當家長看到平日調皮的孩子能如此認真的對待手中的工作、事情?心里肯定會很高興,通過親子活動,家長與孩子的感情得帶了加深,也發展了孩子的興趣、特長。

其次,親子活動不僅增加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還增進了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交對進一步加強家園聯系起到了一個十分積極有效的作用。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3:幼兒園小一班三月份教育心得筆記:排隊習慣養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幼兒園小一班三月份教育心得筆記:排隊的習慣養成

今天戶外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們排隊喝水,來了一陣吵鬧聲,保溫桶旁的幾位小朋友喊著:“要排隊!要排隊!”我連忙趕過去,原來是鄭家樂張開雙手,當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們被擋住了,擠在一起亂成一團。我把鄭家樂拉開,他卻僵在那里不肯走,還大聲哭喊起來:“媽媽,媽媽!”我耐著性子對他說:“老師不批評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么了。”這時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說:“鄭家樂不排隊”“他還推我!”聽到孩子們紛紛告狀,鄭家樂繼續大聲的哭喊。“真是這樣嗎?我相信鄭家樂不排隊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說給大家聽聽吧!”聽了我的話,鄭家樂擦了擦眼淚,慢慢停止了哭喊,還略微帶點哭腔地說:“我口渴,我不要排隊,他們太慢了。”“小朋友們都很渴,這該怎么辦呢?誰愿意讓鄭家樂排前面”。這時有一個小朋友愿意讓鄭家樂排前面,我表揚了這位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跟著說愿意。鄭家樂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下次也讓小朋友排我前面。”

這件事后,我引導孩子們討論我們的隊為什么總排不好,他們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隊的原因,我們又討論怎么才能把隊排好。通過這些活動我深切的感到:幼兒的常規習慣養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點的關注、教育,并采取多種方式去進行培養。另外,常規教育也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不能死守。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