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園生活情境化禮儀教育研究》課題總結

《幼兒園生活情境化禮儀教育研究》課題總結

2024-08-01 閱讀 7110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園生活情境化禮儀教育研究》課題總結

傳承禮儀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的需要,養成禮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開展禮儀啟蒙教育是推進幼兒素質教育的需要。開展禮儀啟蒙教育是推進幼兒素質教育的需要。禮儀美德是立身處世的基本要素,也是個體文明的重要體現,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有助于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對幼兒今后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尤其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于是,我園確定以禮儀養成教育為突破口開展《幼兒園生活情境化禮儀教育研究》,**年12月課題立項,我們力圖通過此項專題研究,有針對性地對全園幼兒進行幼兒基本禮儀、幼兒園禮儀、家庭禮儀、公共場所禮儀、節日禮儀教育的養成教育,讓幼兒從小養成遵循文明禮儀行為準則和交往規范的良好行為習慣。課題開展半年多以來,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活動在我園已有跡可循,園所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園所里亂丟紙屑的孩子越來越少了,孩子們越來越有禮貌了,爭搶玩具的少了,孩子們遇到老師問好的越來越多……全園文明和諧的良好環境越來越和諧。在各位領導的指導及關心下,我們根據計劃不斷的進行實踐和探索,在奮進的路上也收獲了一點的成績,現就課題研究開展情況作以下總結。

一、加強領導,構建并完善了組織網絡。

我園建課題專項研究小組,由我主要負責。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課題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大家齊抓共管,狠抓落實,使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在我園扎扎實實、有聲有色的開展起來。“教育無小事”,我們高度重視工作中存在的小問題,如:一日生活環節中喝水、進餐、洗手、入廁、上下樓梯等“小事件”,觀察、反思這些“小事件”中老師的教育與要求是否能確保幼兒安全?是否符合禮儀教育的本質要求?是否有更好的組織方式?力求讓我們的禮儀教育既符合社會的規范又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實現“規則與自由”的高度統一。如上下樓梯的安全,禮儀教育中有這樣的規則“上下樓梯靠右行,輕聲慢步有秩序”。在這里:規則不僅僅是為了確保幼兒的身體安全,更是為了幫助幼兒掌握保護自身安全的方法,同時,也是為了讓幼兒從小學習“做社會的人”、“做文明的人”、“做快樂健康的人”。

二、創設環境,營造氛圍,發揮了環境潛在的教育作用。

首先,積極營造和諧優美的園所物質環境,努力讓園所每一處都成為教育的場所,使每一堵墻都發揮潛在的教育作用,為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提供環境支撐。第二、對園所的人文環境作精心規劃與設計,讓園所的宣傳櫥窗、幼兒畫廊等園所環境的每個細節都無聲的、靜態地傳達著文明禮儀知識。比如:在活動室創設了學做能干寶寶的操作區域,既激發了孩子動手的積極性,又無形中教育孩子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圖書區張貼上文明閱讀規則兒歌,既給孩子們創設了自由閱讀的空間,又提示孩子們要學會愛惜圖書,文明閱讀。

三、細化教學內容,確保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效果。

1、從教學內容上來看

為使幼兒得到全面的禮儀啟蒙教育,我們對教學內容進一步進行了細化,將生活禮儀分為用餐禮儀和儀容儀表禮儀,促使幼兒學會正確的用餐姿勢;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內的干凈與整潔;初步學會與別人共餐時的禮節。在儀容儀表禮儀上,學會用正確的姿勢坐、站、走;能養成保持身體和服裝整潔、衛生的習慣。在交往禮儀的教育中,引導幼兒在與人交往中,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初步學會與人交談的禮節;初步學會做客的禮節;能尊重父母、長輩,會根據具體情況與他們打招呼;在公共場所活動時,能謙讓,會尊重和原諒別人。在學習禮儀的教育中,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做到會舉手、會聽,服從活動的規則;在活動室內做到三輕:走路、說話、搬桌椅輕輕;學會商量,能尊重別人的意見,能保持安靜。

如小班以生活禮儀為主――引導幼兒學習用餐禮儀和儀容儀表禮儀,促使幼兒學會正確的用餐姿勢,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內的干凈與整潔;初步學會與別人共餐時的禮節。在儀容儀表禮儀上,學會用正確的姿勢坐、立、走;能養成保持身體和服裝整潔、衛生的習慣。

中班組以交往禮儀為主――引導幼兒學會與同伴分享,并使用禮貌用語與人交往;不影響他人,會尊重和原諒別人;同伴間能互相幫助等。

大班組以學習禮儀為主――引導幼兒在學習活動中做到舉手回答問題、尊重他人、認真傾聽,服從活動規則;在活動室內做到三輕;能尊重長輩,懂得孝敬和感恩;學會商量,能尊重別人的意見,有愛心等。

各個年級段還充分利用婦女節、清明節、勞動節、父親和母親節、“六一”兒童節等節日,對幼兒進行了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愛集體的教育,萌發幼兒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并讓幼兒學會和懂得關愛、孝敬和感恩。

2、從幼兒方面來看:

通過開展課題活動,在生活情境中進行禮儀教育,培養了幼兒健康的情緒、高尚的情操、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個性,幼兒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造、學會關心、學會自我教育,促進了良好文明禮儀行為和素質全面提高。如:孩子能夠把學到的禮儀知識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3、從教師方面來看:

教師的教研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了新的突破,在課題研究中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及文明禮儀行為得到提高。通過課題開展,教師付出了大量創造性勞動,如:平均每月完成課題研究優秀教案的設計、心得撰寫、個案記錄、階段性小結。

四、重視過程反思,注重成果梳理。

長期以來,我園教師“重做事、輕思考、少動筆”,對過程資料、階段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得很不夠。大家普遍認為:幼兒園工作應該注重日常工作、家長工作、安全工作等“落在實處”的工作,對教育反思、論文撰寫等不夠重視。通過堅持不懈地宣傳、動員與激勵,老師們的成果意識逐步增強,在務實工作的同時加強了成果資料的收集和論文撰寫。本年度,有好幾篇論文在溧陽市年度論文中獲獎。

在以后的研究中,我們老師要幫助孩子們把所學的內容遷移到現實生活中,很好地學習和繼承了中國傳統美德。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禮儀教育活動方案

文明的你我是育才最美的風景

――花都區育才學校*年禮儀教育活動方案

一、禮儀教育的意義

禮的含義――尊重禮的精神――謙卑

“做人先學禮。”禮儀教育是我們人生的第一課。

禮儀是指禮節和儀表,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行為規范。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禮儀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尊禮、學禮、知禮、守禮、行禮,以“禮”走天下。

二、禮儀教育的基本要求

育才學生的三個禮儀基本要求:安安靜靜干干凈凈彬彬有禮

三個輕輕:說話輕輕走路輕輕動作輕輕

三不準:不亂丟、不亂吐、不亂畫

六個儀表規范:頭發整齊面部干凈口腔清潔穿著校服佩戴校卡不穿拖鞋

八個禮貌動作:友好的目光微笑的面容親切的問候靜心地聽講

熱情地應答主動地幫助真心地鼓掌有序地排隊

十字禮貌用語: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

二、禮儀教育的活動安排

周次

內容

要求

負責人

2

尊師禮儀教育

國旗下講話(校長和學生代表)

危校

3

禮儀教育動員

1、國旗下講話;2、教師會議工作布置

王素茹

4

周一“學禮”主題班會

各班圍繞“干干凈凈、安安靜靜、彬彬有禮”的禮儀基本要求召開主題班會。

班主任

周四“最美教室”評比

1、班級大環境清潔整齊,分值占50%;

2、墻報以禮儀教育為主題,分值占50%。

班教組

師生評委

周五“中秋月育才情”班級詩歌朗誦會

1、小學第七節、中學第八節舉行“一起吃月餅,一起過中秋”的慶祝活動,要求每個學生或每個小組表演一個節目,每個學生帶一個月餅回來,每個分成八份,師生一起品嘗不同味道的月餅,營造溫馨氛圍,建立深情厚誼。

班教組

5

國慶

放假

期間

制作燈籠

1、全校學生參加,在燈籠上寫一首詩歌或一個燈謎,要求有外形美和內涵美。評出優秀作品,懸掛在教學樓中廳展示。

葉選琳

黃澤青

陳紅霞

中秋節手抄報

2、四到八年級學生參加,可以手抄,也可以做電子小報,目的是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網上有非常多的參考資料。

畢敏麗

葛其梅

徐麗賢

6

評選百名禮儀師范生

每班評選5名禮儀示范生,周三前上報教導處。學校頒發獎章,召開會議要求其禮儀言行成為全校、全班的表率示范作用,監督糾正校內的不文明行為。

王素茹

徐斯杰

班主任

7

征集文明禮儀標語

要求每個學生寫一句,評選出班中最受歡迎的標語若干條,上交學校統一印發的表格。學校以學生的名義制作校園禮儀標語張貼。

陳燕芳

王素茹

班主任

8

禮儀教育總結交流會

班主任撰寫并匯報班級開展禮儀教育的做法和經驗,提出做好下一年的禮儀教育的建議。

陳燕芳

王素茹

班主任

篇3:中學禮儀教育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配合上海市政府~年“百萬家庭學禮儀”實事項目,根據嘉定區“百萬家庭學禮儀――讓禮儀相伴”系列學習活動要求,我校開展禮儀教育活動,結合“**”的學習,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學生具有得體、大方、文明的涵養,爭做文明學生。

二、主要內容

我校擬從以下四方面加強對學生的禮儀教育,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

1、從規范言行起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結合前階段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和討論,從語言、衣著、行為、習慣等方面教育學生注重文明禮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入手,培養學生文明的孝敬禮儀。

教育學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從很具體的見到老師、父母主動打招呼,幫助父母和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節做起,逐漸養成講禮儀、懂禮貌的習慣。

3、從勤學好問、熱愛勞動抓起,培養學生做人的基本品性。

通過開展讀書活動,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學習習慣,并通過學校、家庭勞動,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學生熱愛勞動,培養他們做人的基本品性。

4、從愛同學、愛老師、愛學校、愛社會開始,培養學生會關愛他人。

首先,引導學生關心自己身邊的人。在學校,要主動地關心和幫助同學,尊重和理解老師,在家里,要尊老愛幼,關心鄰里。還要引導學生懂得關心班級、學校這個集體,以及社會上的人與事,培養愛國情感。

三、分層目標

各年級學生在年齡特征、情感、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各年級都有側重的目標:

六年級:學禮儀,懂禮貌,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七年級:懂禮儀,杜絕陋習,塑造積極心態,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八年級:規范禮儀,常懷感恩之心,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九年級:提高禮儀修養,增強自覺意識,講美德,文明行。

四、活動安排

本次活動根據我校實際,在3月至6月開展如下禮儀教育活動:

1、開展學習禮儀知識活動

學生學禮儀,知榮辱,規范基本行為舉止“坐、立、行、說”;教師學禮儀,抓住課堂主渠道,發揮表率作用。通過舉行知識講座、“文明禮儀知多少”知識競賽等活動,共同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共創文明校園。

2、開展禮儀大討論活動

通過班會課組織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大討論活動。結合共青團、少先隊開展的“啄木鳥行動”調查出的學生最反感的陋習,從儀表、儀式、行走、交往、問候、課堂、課間休息、*、就餐以及家庭禮儀等方面討論禮儀規范,從而形成我校《學生禮儀要求》。

3、開展“尋禮儀事跡,評禮儀使者,講禮儀故事”活動

(1)學禮儀,文明行,各年級尋找身邊的講禮儀事跡。同時,結合雛鷹假日小隊、德育基地等活動,認真踐行公共道德活動,使學生的文明禮儀融入到整個社會生活中。

(2)在各年級組開展“三好學生、禮儀小標兵、禮儀進步生”評選活動。

(3)通過以故事的形式寫下來,然后通過向往廣播站、年級組活動、升旗儀式等,向全校學生講述我校的禮儀故事。以榜樣力量來感化、激勵學生,使他們在禮儀上再度升華。

5、發揮家委會作用,開展“家長沙龍”和“家長學校”活動,引導家長學習、推廣文明禮貌用語,加強自身的文明禮儀,對子女起表率作用。

6、開展“學禮儀,講美德,做文明學生”網絡論壇活動。組織學生參加上海市中小學德育網(心域網)“百萬學生學禮儀”論壇活動。

五、活動載體

1、各班主題班隊會。

2、黑板報、向往廣播站等宣傳陣地。

3、共青團、少先隊活動。

4、雛鷹假日小隊、德育基地活動。

5、各重大節日、紀念日。

六、保障措施

1、實施原則:結合各年級、班級情況,因需進行,形式多樣,凸現特色。

2、各年級結合學校方案,擬定出自己年級實施方案,整合各類活動和力量,有效地開展好。

3、對本學期禮儀教育活動進行小結,以便于下階段的工作順利進行。

*x中學政教處

~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