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您辛苦了》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母親,您辛苦了》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我一直認為學會"感恩",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認為父母的養育、老師的教育、同學的幫助都是理所當然的,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后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學會感恩,先要學會知恩,要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會少了許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今天5月*日是母親節,為了抓住這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精心策劃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動:看一部電影、寫觀后感,制作感恩賀卡、小禮品,母親節為母親做十一件事,并做好登記,寫感受。召開感恩詩文朗誦賽,各班精心準備開展感恩母親主題班會。
這次的感恩教育以活動為載體,讓青少年從活動中體驗感恩。并回歸現實生活,從點滴做起,如:給媽媽捶捶背、做一道感恩菜、唱一首歌給媽媽聽......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學生就是從這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中,實踐著感恩,感受著母親之恩,回報著母親之恩,感恩的種子悄悄地撒播在兒童那幼小的心靈中。在主題班會里,教師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靈。”班會開始,學生交流母親節是如果度過的,自己為母親做了哪些事,當時母親的感受等,孩子在交流中開心地述說著。然后再讓學生說說父母為自己的付出:如金錢的付出,通過同學們共同計算,自己最少花掉父母十多萬才把自己養到12歲,如果再有額外的付出,如補習班等,就更多了,普遍達20.30萬,更有100多萬的,通過學生自己計算出來的驚人數字,學生真切感受到母親的愛比山高,比海深。更有學生再用這些數字除以自己的分數,其中我們班有一個數學考6分的學生,他自己算出平均每分要花掉5萬元,從而他自己得到結論“生塊叉燒都比生我出來要強”這是我們廣州話的俗語,他能有這樣的感受,非常難得,這一次的班會上到了學生的心坎上。最后,讓學生讀讀歌頌母親的詩歌,從學生深情朗誦中,體現了學生體會之深切。尾聲,讓學生對母親說一句話,講到感動之處,我與孩子一起眼含淚花,說話聲哽咽。孩子明白了生養他們并不容易,紛紛表示以實際行動報答母恩......
過后的課堂上,孩子非常用心,做作業一絲不茍,我不斷地感嘆感恩教育帶來的效果。孩子們在行為上也發生了變化:知道在父親節和母親節的時候,打個電話回家,祝他們節日快樂;回家的時候,會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做這些事可能只是一時興起,或者是為了得到老師的一聲表揚,要讓感恩成為他們良好的品質,還需要老師做進一步的引導。
把感恩教育貫穿于德育工作始終,使學生常懷感恩之心,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對有困難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對別人對環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學生擁有了感恩之心就會更加熱愛班級、學校、家鄉、祖國、世界,就會對他人充滿了愛心。也就擁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礎。
篇2:《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由于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反復的過程,所以除了在班會課上展開習慣養成教育,其實在平時任何時間都需要不斷重復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對于這一次以培養良好的行為與學習習慣為主題的班會。班會的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到習慣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告別不良的行為習慣。班會的形式主要形式是:討論。我們班學生大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道理從他們自己或者小伙伴的口中講出比從老師說教更為容易接受,事實證明,討論式班會效果也更好。
從內容環節上看,整堂班會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班上最近存在的不良習慣,習慣的重要性。
二、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如何告別不良習慣。
其中所有的活動都是圍繞這三個部分展開,主線索比較明朗,但在三個內容的銜接過渡方面還需要改進和錘煉,使之更加自然流暢。內容選材也比較符合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有些事例能夠引起中學生的興趣,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學生從故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但由于這三個方面范圍較寬,每個部分拿出來都可以講一節班會課,所以內容略顯臃腫,時間有些緊張,沒有做到知識點的深入挖掘。還需要精簡內容,進一步深入展開,讓學生體會的更加深刻。
從形式上看,這次班會采用了多種形式。例如,運用事例感悟讓學生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通過故事續寫讓學生體會到不良行為習慣帶來的危害。運用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找出身邊的不良行為習慣并拿出解決的對策。但是討論時間比較難控制,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可以適當減少討論次數,增添知識搶答之類的環節。
班會存在的不足:
1、班會準備不充分,沒有讓學生搜集相關方面的材料。
2、問題設問不具體,沒有更加密切的聯系學生實際。
如果提前搜集關于同學們現狀關于習慣方面的照片作為討論,效果可能會更好,尤其是學生討論時候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從學生主體地位上來看,基本上能夠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去體會,讓學生去找,讓學生去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但學生舉手發言不是很踴躍,提問范圍也太窄,沒有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去。在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探討方面做得不夠好。
總之,這堂班會課讓我感到了自己的很多缺點和不足,需要通過更加努力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從而爭取更快的成長和進步!
在班會課以外,時時刻刻都要落實關于習慣養成的培養,只要一出現問題,及時以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反復教育,最終才能使得良好習慣真正落實,總之,良好習慣養成教學是持久戰,班主任必須和學生共同努力,一旦松懈的話,壞的習慣可能又浮出水面,不利于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