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心得:當一名智慧型的懶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心得體:當一名智慧型的“懶班主任”
教育需要認真更需要智慧。“認真”是做班主任的先決條件,“智慧”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備條件。認真的班主任是巧的,智慧的班主任是好的。智慧的教師,他的教育是開放的、新穎的,他的學生也是活潑的、敏捷的。隨著教育實踐的積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認真能使工作的作的驚喜,智慧讓自己的工作做得精巧。
當一名智慧型的“懶班主任”,必須從繁重的工作中尋找一條自我減負的捷徑,在工作中學會“偷懶”,偷懶的“秘方”就是15個字:引導不強加,幫助不替代,參與不干預。
一、想“懶”先得“勤”。
俗話說:“好的開始,成功的一半。”在班主任管理中也是如此,有經驗的班主任老師在開學初都會在各方面對學生嚴格要求。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我不論新接手什么班,在第一學期任何事都親自管,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凡事都讓他們形成規矩。主要抓學生的行為、學習習慣的養成,從學生佩戴紅領巾、書本的擺放、課桌的整理、坐姿、衛生打掃、排隊等等,都要逐一糾正。據科學研究,一個孩子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必須有21天的持續努力,不得間斷才行。但我覺得21天還不夠,一般我都會勤勤懇懇像“老黃牛”般努力耕耘兩個月左右。這段時間是我最累的時候,但這樣下來,我班的孩子一旦形成規矩,事事步入正軌,那時就可以放手,由累到輕松,何樂不為?
例如,打掃教室衛生是每天都要經歷的。每學期初,我都會根據班級學生人數將每天的衛生清掃任務固定到人、固定到清掃崗位。(出示衛生安排表)
一開始,學生不會,往往費時又費力,效率極低。我就在放學后與學生一起打掃,親自示范,從怎樣拿掃把,怎樣把垃圾掃成一堆,怎樣掃進撮箕里教起。我還把教室劃分成幾大塊,告訴學生要按照規定的路線清掃教室,幾個同學分工合作,很快就能把教室的地面清掃干凈。除了掃地,值日生工作中還有擦黑板、擦講臺、擺桌椅等工作,我也都一項一項給學生進行示范,把正確的方法教給學生。低年級班級,可以帶兩個星期,這樣,第三星期孩子們做衛生就有章可循了;中高年級可以帶一星期,第二星期再由前一星期做得好的孩子指導監督。
慢慢地,就可以把教室打掃工作交給學生,而班主任只需檢查學生們的工作質量并給予獎勵。當然,學生在勞動時,我也是在一旁觀察的,其實也可以說是欣賞,看到孩子們那么能干,我挺欣慰的。當然,如果他們遇到了困難,我還是會及時幫助。往往一兩個月后,這項工作已經不用老師操心了。這樣由“扶”到“放”,讓班里學生們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們在一次次自主活動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體驗到了交往的快樂,也體會到了別人給予的溫暖。
二、想“懶”還得“教”。
做好學生各方面工作、單憑一個班主任是絕對做不好的,而應形成以班干部為中心的學生骨干力量。有人形象地說,班委會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話很有幾分道理。一個班中,如果有一些能力強、會管理班級的小干部,這樣班級管理工作肯定能輕松不少。好的班干部是選出來的、培養出來的。選拔是基礎,我通過委任、競選等各種渠道把那些表現突出,愿為同學服務,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選任為班級干部。班委會組成后,先進行一到兩周的班干部考察,從中了解這些班干部身上所存在的優缺點,再逐個進行指導,加強對他們的培養和教育。從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作藝術上進行指導,幫助他們處理好學習和工作的關系。處理好能力的鍛煉與為同學服務的關系,處理好干部與學生的關系。同時在學習、生活上嚴格要求他們,一段時間后這些領悟能力強的學生自然領悟到工作的方法,能很快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真正成為班級建設的排頭兵。當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后,就可以大膽地使用他們,慢慢放手讓他們“單飛”,在實際工作中自己摸爬滾打去了。不束縛他們的手腳,讓他們充分探索搞好班級工作的新路子,而此時,班主任只需在一旁對他們工作中的不足及時指出,對工作中的困難予以鼓勵,對工作中的失誤承擔領導責任,對工作的成績要給予以表揚和獎勵。班主任又可以正大光明“偷懶”了。而且,當我這樣教他們時,班里還有許多“虎視眈眈”的眼睛盯著,他們也能從中學到一些班級管理的方法,為我的班級管理團隊多一些“儲備軍”,使班級學生的整體工作能力增強。目前,我班很多的班級工作都“丟”給學生去做了,連一些原本該我做的工作也常常被小干部們解決了。例如:早自習的帶讀、衛生的監督檢查、甚至是一些費用的收取。
三、想“懶”就得“放”。
“放”就是放手、放心。
放手--如果說開學初的學生養成教育應該把學生看成幼兒的話,之后就應該把學生看成是大人,相信他們,放手讓他們大膽去做。把問題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出主意、想辦法,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達到了理解、執行班主任意圖的目的。
放心1--對自己放心,拿寬容的心對自己。一個班級幾十號人,一點問題不出是不可能的。學習成績會時而起伏,紀律、衛生、活動、學生心理等等會時而出現問題。此時,做班主任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多一分責任心,少一分名利心。樹立積極、陽光的心態,從容應對每一天,愉快工作,快樂生活!問題不可避免,關鍵是出了問題,我們怎么去對待、去解決。只有帶著平和的心態,積極行動,按章辦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才能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放心2--對學生放心,用信心看待學生。在我的心目中,我始終堅信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才能,都能成為優秀的孩子,始終堅信每位學生內心都是向善的,因為,沒有哪個學生不想成為好學生。
對學生放寬心,對自己放寬心,由此,身心皆輕松,何樂而不為?
以上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上的一點小小體會,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點幫助。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只要用心去做,你會發現它的美!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你們一定會勇于進取,摸索出一套適應自己、適合學生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為明天的教育創造出更多輝煌!
篇2: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劉昊的字在我們班寫的是最不好的,每次改到他的作業我就頭疼,不改呢,怕傷了他的自尊心,改呢,實在是太傷腦筋了,我簡直就是猜。就連我做夢都是都在批改他的作業,竟然夢見他寫的字非常漂亮。
今天又做作業了,組長在發作業本,我無疑中看見了劉昊,一下想起來昨天做的夢,于是,我說:“昨天呀,我做了一個夢,我都笑醒了。”嘴快的學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啥夢?快告訴我們。”這時班里鴉雀無聲。我神秘地說:“真想聽?”學生們一個個點著頭。“好吧!我夢見劉昊的字寫得很漂亮!”學生們驚奇地問:“哇!老師,真的?”“真的呀!”我認真地說。有些學生說:“他真能寫好嗎?”我邊說邊看著劉昊說:“當然行,不信你們看看劉昊以后的作業,我相信劉昊一定能做到。”劉昊慢慢地點了點頭,什么也沒說。
下午,作業本交上來了,我連忙找著劉昊的作業翻開看,“啊,他的字果然有進步了”。第二天,他的作業在班中得到了表揚。從那以后,他的臉上有了笑容,課堂上也有他回答問題的聲音了。
后來,我經過反思,深深體會到:有時一句話能喚醒孩子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學習的自信,更能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篇3: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通過《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的學習,我對班主任的角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幾點認識:
一、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想要做好某項工作,首先就得熱愛這個工作。如果對這項工作都不熱愛,那么工作的時候就容易變成簡單的應付,無法深入地把工作做好。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首先得有一顆愛生如子的心。有了愛,才能把班級這個大家庭變得和諧。
二、掌握班主任的業務。
班主任工作項目繁多,包括:集體談話、確立班委、安排座位、組織班會、組織家長會等。要通過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積累來提高這些基本業務的能力。只有班主任業務能力的提高,班級管理才能變得輕松,快樂。
三、營造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首先要看他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要當好班主任還應發展他們的動力,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在學習中“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學生主動發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落實,教學也相長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善思好問的習慣。
四、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人格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核心就是優良人格的教育,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務。而要培養優良的人格就得要求班主任具有優良的人格。因為人格欠缺的班主任可能會出現難以一視同仁、對學生認知偏差、影響師生關系等不良現象。所以班主任要從道德修養、個性品質、思想觀念、人文素養四個人格的基本因素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以實現優良人格的教育。工作,學習,心得體會,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