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持家心得
【勤儉持家心得】
日前看電視劇《王貴與安娜》,想著土的掉渣的卻又充滿快樂的老百姓的生活,頭腦里突然想起“勤儉持家”這四個字。
勤儉持家是個老傳統,一代一代傳承著。
勤儉持家是個家常話,一家一家嘮叨著。
勤儉持家是個大學問,一日一日研究著。
勤儉持家,看得簡單,其實像和氏壁,樸素的東西往往包涵著最精美最光艷的內核。
一般講,勤儉持家就是以勤勞節約的精神操持家務;而給人的第一感覺常常是省吃儉用。
可我總認為僅僅這樣理解好象并不全面,宛如做白切面,沒有揉到是搟不出筋道爽口的面條的。
勤,不光是勤勞,還應該包含勤學、勤思、勤創、勤闖。每天追著太陽跑,墨守成規不行,發展才是硬道理。
儉,不光是節約,還應該包括行事的儉樸,生活的簡約,消費的物美價廉實用和效益的最大化。
持,不光是操持,還應該包納經營。操持只能是忙忙碌碌,經營才能用好財理好財,才能夫妻恩愛、兒女情長,才能左右逢源,鄰里和睦,才能實現投入產出比最大化。
家,不光是家務,還應該注重精神生活。家的有形資產是財;家的無形資產是愛。
勤、儉、持是一個科學的整體,不能三缺一,團結協作才能建設美好家園。有一個故事說的好: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饑挨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后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豐登。
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沒有一點余糧。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后,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獲的糧食就不多。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
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后,他倆將“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后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滋潤。
勤儉持家真是個寶,不管你是家財萬貫,還是生活艱苦,千萬別丟了勤儉持家這個聚寶盆。我們每個人一定要記住勤儉持家,學會勤儉持家,做到勤儉持家。
想過好日子嗎?勤儉持家吧!
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心得體會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心得體會
篇2:勤儉節約學習心得
【關于勤儉節約學習心得】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新形勢下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中華民族歷來以勤勞勇敢、不畏艱苦著稱,歷來講求勤儉持家,勤儉辦一切事情。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成長壯大、成就偉業的,是靠勤儉節約發展事業、建設國家的。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個重要法寶。
近年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在我們的隊伍中有所滋長,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現象還大量存在,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在一些領導干部那里被淡忘了。有的甚至對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不以為然,認為不合時宜。這是錯誤的,也是有害的。
應當清醒地看到,現在,我國經濟總量擴大了,物質條件比過去改善了,但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少,生產力不發達,發展不平衡,全體人民的生活還不富裕,國家建設需要辦的事情還很多。我們必須堅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方針,必須有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準備。即使我國將來進一步發展了,綜合國力更強大了,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好傳統仍然不能丟。
還應當清醒地看到,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也是一種精神狀態,能夠起到砥礪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戰勝困難的強大力量。我們講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是要人們去過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質利益,而是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不畏艱難,不懈奮斗。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個重要內容,應成為經濟社會生活的一個基本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關鍵是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特別是高級干部要率先垂范。領導干部中是勤儉節約之風盛行,還是奢侈浪費之風泛濫,對社會風氣會產生重要影響。各級領導干部要牢記“兩個務必”,帶頭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帶頭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帶頭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各項工作中都要貫徹勤儉節約原則,精打細算,嚴格把關,真正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刀刃上。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個沒有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一個沒有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政黨,難以興旺發達。在繼往開來的偉大事業中,大力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我們就能夠不斷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奪取一個有一個的勝利!
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心得體會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心得體會
勤儉持家心得
篇3:小學生勤儉節約心得體會
【小學生勤儉節約心得體會】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告誡我們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古今中外,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因此,學校近期展開了一系列有關節儉的活動,發出了從舉手之勞做起,把勤儉節約自覺落實到學習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去的倡議書。
是啊,作為與時俱進的小學生,我們應懷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偉情懷,懷著時代的責任感,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從舉手之勞做起,把勤儉節約自覺落實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如間操、午休、室外課、課外活動等時間里,教室內應及時關燈,在水房用水后應及時關閉水龍頭等等,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請記住:你與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才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便會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回顧一下從身邊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發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我們做到節約了嗎?回顧一下從身邊流走的每一度電:在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復印紙的時候,我們做到節約了嗎?如果我們從今天起,節約一粒糧食,就是節約一片富饒的土地;節約一滴水,就是節約一畔清澈的湖澤;節約一度電,就是節約一座充盈的礦山;節約一張紙,就是節約一片美麗的森林。節約每一點,就是創造一筆財富。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今天,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應該更加豐富,而不是丟棄“勤儉”這個自古以來的美德。
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不得不勤儉節約。李商隱有句名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也反復證明了這個道理: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崇尚節儉,合理消費,增強節約意識,杜絕鋪張浪費,做到身體力行,營造人人把節約當成“舉手之勞”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為把我們的校園打造為一個節約型校園而努力!
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心得體會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心得體會
勤儉持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