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行為規范學習體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教師行為規范學習體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2024-08-01 閱讀 5055

教師行為規范學習體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教師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樣和楷模,教師的言行在孩子們心目中是有著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嚴于律己,要求孩子們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正人先“正己”,“正己”是師德的基礎,不能正己,也就不可能有教師的垂范。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教師勞動的對象是那些正在長身休、長知識、可塑性非常強的孩子們。教師的工作態度及道德觀直接影響他們品德的形成與發展,而這種影響又是無形的、潛移默化的,甚至是長遠而深刻的。對此,教育家胡昭廣先生曾經有一句十分形象的話:“教師是一種精神。老師在我們心中留下的是對我們靈魂的塑造、品德的塑造,他們的靈魂,他們的思想,是深深扎在我們心中的。”

首先,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就是教師最偉大的人格力量的體現。曾經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拐支撐著。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憑著對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臺上。學生看著他忍著劇痛,冒著冷汗在那里講課,都感動得落淚了。他深情地說: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把知識獻給人民。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其次,規范文明行為。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示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再次,關愛每位學生。

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其實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龍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使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渾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

篇2:《教師行為規范》學習心得體會:思想的大飛躍

《教師行為規范》學習心得體會:思想的大飛躍

《z縣中小學教師行為規范(試行)》是z縣教育局為進一步加強全縣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規范教師從教行為,樹立良好的師德風尚,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據《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z縣中小學教師十條禁令》等相關教育法律、法規、規定,特別制訂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可行的行為規范?!秡縣中小學教師行為規范(試行)》包括總則、師德師風規范、教育行為規范、公共禮儀規范、附則等五塊內容。認真學習了《z縣中小學教師行為規范(試行)》,感覺自己的思想有一個大的飛躍,對師德師風建設、教師行為規范有了更深更明確的認識。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彼裕瑥哪撤N意義上講,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且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職業道德是規范教師的育人行為,是社會責任感的具體表現,它要求老師的忠誠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團結協作、為人師表。社會給人民教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用最大的愛心對待工作,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要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

我們要用最大的愛心對待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愿望。我們要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用自己影響學生,從各方面成為孩子們的表率。要面對全體學生,不能歧視、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讓所有學生成為專家、教授,而是讓每一個學生將來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

教師擔負著傳播科學文化的重任,人類的文明,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勞動。我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一直深愛著自己的工作,愛崗敬業。從教20年來,我一直堅守一名普通的教師崗位,踏實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敷衍塞責,力爭上好每節課,同時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爸挥性诤⒆觽兊男睦锊シN希望,撥撒陽光,才能讓他們對生活充滿激情”。在今后的工作在中,我要繼續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嚴格要求學生,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師德規范的內容很多,但其核心是“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每位教師只有突出這個核心,才能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范。因此,我會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用愛實踐著師德。

另外,相對以往的師德規范,《z縣中小學教師行為規范(試行)》補充細化了多條教師公共禮儀規范,這些細則從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入手,詳盡地規定了教師日常的禮儀規范,更突出了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示范性作用,也督促教師們對自身素質進行一個審視,強化,對于提高教師本身素養也是個很好的促進。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生活中,我都會對照《z縣中小學教師行為規范(試行)》,堅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不斷提高自身專業化發展水平。

篇3:《中小學教師行為規范》學習心得體會

《中小學行為規范》學習心得體會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堅定信念,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

作為一名教師是無尚光榮的,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教師對人才的培養和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靈魂。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毙W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層內涵,也是一個民族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行為,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民族精神的動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一項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這一工程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

二、不斷進取,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現今社會是知識社會,學習的社會,知識更新加快。因此,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以寬廣扎實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真正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尤其是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來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的目標。

教師的職業道德不是一個空洞的思想外殼,它是教師高尚的人格品質和嫻熟的業務技能與執著的敬業精神的結合點。面對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世界,教師不能墨守陳規,固步自封。面對挑戰和機遇,我在教育教學中樹立起了“終身學習”“永遠探索”的思想,要潛心學習理論,運用理論,為教育事業不停攀登,終生奮斗。在工作實踐中,教師應十分注重自身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拓寬知識視野,以此來作為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三、無私奉獻,關心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奉獻是世世代代進步人類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行為、道德境界。一名教師應該對學生無私奉獻。

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與自己直接服務對象學生之間關系的準則,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育愛,作為一種出自崇高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其內涵極為豐富,既包括要求教師精心熱愛學生,又包括要求教師精心教育學生。

總之,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到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