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習體會《班主任工作基本規范》

學習體會《班主任工作基本規范》

2024-08-01 閱讀 4379

《班主任工作基本規范》學習體會

班主任對于學校而言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學校教育方針的落實和培養目標的實現及全面質量的提高,而班主任對于學生而言應該是他們接觸時間最長,最為親近的人。除了是教授學生文化知識的教師,也是學生思想道德、價值觀形成的導師,更是他們的知心朋友。因而,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在學習了《班主任工作基本規范》課程之后,我對班主任以及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指導著我今后更好的完成班主任工作,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勤”。勤于了解班級學生的特點、愛好和家庭情況;勤于和孩子們溝通談話,了解他們的想法;勤于和家長溝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勤于學習班主任的理論知識,更新自己的觀念……

做好班主任要做到“信”。班主任是學生的榜樣,其一言一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在學生面前要立“信”。公平的對待每位學生,不因學生的“好”“壞”而偏袒一方;做事要言出必行,執行班內公約或進行班級活動要依規矩行事,答應學生的事更要說到做到。每天有幾十雙眼睛在看著班主任,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學生好的榜樣。

做好班主任要“新”。時代在發展,新鮮事物不斷沖擊著學生的視野,作為班主任要與時俱進。一方面,廣泛涉獵知識,努力做到與學生溝通自如;另一方面創新班級活動,帶領學生一起將班級管理的有聲有色。

做好班主任要“靜”。班主任的工作紛繁復雜,幾乎每天都被各種事情填滿,在這之中,班主任要有一顆靜心。用這顆安靜的心去體會學生的各種情緒,努力做到換位思考;用這顆安靜的心細致完成繁冗的工作,努力做到出彩;用這顆安靜的心去品味班主任的生活點滴,爭取每天的些許進步……

做好班主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讓我們認真面對每天的工作,不斷充實自己,努力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的優秀班主任。

篇2:班主任校本研修經驗交流材料: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

班主任校本研修經驗交流材料: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

如何通過一系列養成教育,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如何在示范班的評比活動中,產生實效,取得好成績?這是我思考的問題。學校的要求是個總的要求,是一個全面的要求,不能面面俱到,結合本班男生較多的實際情況,我采取的是“找準切入點,以點帶面”策略。具體做法如下:

一、從我這個“點”做起。

要求學生做到的,我一定做到。要求學生不遲到,我也不遲到;要求學生校會、*、列隊安靜,我也安靜;要求學生唱校歌、國歌,我也唱;要求學生不亂扔果皮紙屑,我也不亂扔果皮紙屑;要求學生撿拾校園內紙屑,我也隨時彎腰撿拾;要求學生勇于承認錯誤,我也向學生承認我的錯誤;要求學生學會包容、理解和關愛別人,我也包容、理解、關愛學生;要求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我也做好課前準備,提前進教室候課;要求學生不帶零食到學校來吃,我也不帶零食吃;要求學生有禮貌,遇到老師同學主動問好,我也有禮貌,遇到同事和學生主動問好。

二、從“靜”這個字抓起。

一日之計在于晨。要求學生早上到校進教室后早自習之前,不要隨意出教室、下位走動,更不要閑聊,做好以下事情:整理座位清潔,自查昨晚的家庭作業,預習今天要上的課,看書。語文課代表做好檢查,做得好的表揚,做得不好批評,并做好記錄交給我。連續一星期早自習都被表揚的同學評為“靜思之星”。星期一收聽校園廣播,值日班長做好記載,聽得認真的表揚,沒怎么聽的批評,連續一個月都被表揚的,評為“靜聽之星”。中午餐室1點到1點半,為悅讀時間,開放班級圖書角,教室播放輕音樂,學生在清幽的樂曲聲中徜徉在書海里,值日班長做好記錄,連續一星期被表揚的同學評為“靜閱之星”。課間,教室播放寧靜舒緩的音樂,給學生潛移默化文靜嫻雅的熏陶。可以帶棋類和羽毛球到校進行課間活動。走廊上3名文明禮儀監督員認真的工作,阻止瘋跑打鬧的現象,提醒輕聲、慢行、禮讓,表揚文明游戲休息的同學,做好記錄,連續一星期沒有被記批評的同學評為“文靜之星”。課堂紀律,以學校紀律評價本為依據,一個星期在本上沒有被老師記名批評的同學評為“靜學之星”。被評上星的同學要照相,評比結果定期在全班宣布公布并上傳班級博客,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校突出表現。一個月之內集齊所有靜之系列星的同學,被評為“心靜形象大使”。

三、從“評”這個字入手。

眼保健操示范生

眼睛保健操的鈴聲一響,我就立刻動身去教室,督促學生做操。值日班長巡視,大聲表揚做得好的同學,提醒不認真的同學,并做好相關記載。根據記載情況一星期評比一次“眼保健操示范生”。

廣播體操示范生

從在教室門口列隊出發到列隊回來,由我做好檢查和記載,要求是列隊整齊,安靜,動作規范到位。表現好的同學老師現場大聲點名表揚,如果全班都表現很好,我也依次點名表揚,每天堅持如此。一星期評比一次“廣播體操示范生

”。

隊列(路隊)示范生

較之學校的路隊示范班的評比范圍,隊列示范生的范圍更大,包括隊列和路隊。隊列指站隊去專用教室上課。路隊指站隊回家。評比標準是:站隊按時,安靜、整齊。由體育委員、路隊長負責記載表揚和批評。一個星期評比一次。一個月內連續被評的成為“隊列之星”。

(凈)清潔衛生示范生

由4名清潔衛生監督員和2名清潔衛生巡管員主要負責班級清潔衛生檢查評比。4名清潔衛生監督員每人負責一個大組。清潔衛生巡管員負責教室講臺和室外走廊、包干區的清潔。早自習前檢查一次,上午兩節課間檢查一次,下午一節課后檢查一次,放學站隊前檢查一次。每位同學的座位、抽屜以及座位附近就是自己的包干區,監督員發現紙屑等會提醒同學撿拾,如不撿拾或不在座位上的,由監督員負責撿拾,并記載。中午餐室清潔由清潔委員安排同學做清潔,并做好檢查評比記錄。放學不留學生做清潔,放學前在老師的組織下,把自己的座位、抽屜、地面撿拾干凈,板凳放在桌子下面,安靜站好,清潔衛生監督員和巡管員檢查記載,檢查完畢報告老師,再由老師負責組織分組站路隊。老師放路隊回到教室,清掃全班,再次檢查,記載,每周五用洗衣粉和84消毒液拖地、消毒。根據記載情況,每周評比“清潔衛生示范生”。一個月內連續被評的成為“清潔之星”。

(敬)“禮貌之星”。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長者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急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這是學生必背必誦的《弟子規》中的片段。除此之外,校會佩戴紅領巾,帶齊書本文具用具鞋套,做好課前準備,見到老師、同學主動問好,對待老師、家長能有話好好說,按照這個評價標準,根據值日班長的記載,結合全班同學的民主評議,每一個星期評選一次“禮貌之星”。

進(競)“進步之星”。

李校長提出的是進步的“進”。早在我班的班訓中提出的是“競”,競爭的“競”,有競爭就會有進步。我班的競爭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橫向競爭,即自己跟別人比;第二個方面是:縱向競爭,即自己跟自己比。我在班級評選“進步之星”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同一個學生的前后的進步,并且方方面面只要有所進步的,都可以評“進步之星”。這樣每個學生都會在評比中,獲得肯定和發展。實現全員參與,全體進步的初衷。

四、從班干部的培養這個點著眼。

學生自我管理是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我追求的目標。培養得力的班隊干部,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徑。學生干部由班級競選產生,我給他們分配任務,明確職責,教他們制作評比表,教他們做好檢查記載,發現工作主動積極,卓有成效者,結合具體事例,全班表揚,樹立威信,號召學習。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個別指導,絕不當眾批評。每星期評比“優秀學生干部”。學生干部來自學生中間,能更及時發現問題,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學生之間的溝通也更易發現實情,同時也節約了老師的時間和精力,還鍛煉了學生的管理和組織能力,使班集體更有凝聚力。

“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成功使成功之母”。

育人使一門藝術。我只是一個工匠。以上是我的一點具體的做法,如有不妥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