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班級管理心得之我見

班級管理心得之我見

2024-08-01 閱讀 4777

班級管理之我見

責任在入學即肩負,我肩負校園教育的責任,學生家長肩負家庭教育并協助校園教育的責任,而學生則肩負著成長的責任。責任,將三者結合在一起,不分輕重,沒有緩急;循序漸進,潤物無聲。

一年中繼續擔負起48個孩子的校園教育的重任,也感覺是和家長并肩承載著一個家庭的未來與希望。理清思路,多多詢問,耐心細致,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循序漸進地開展班級教育工作。

一、專項訓練,規范行為,循序漸進,培養習慣

我以學校每個學期初的行為規范養成訓練周、文明禮儀教育月為契機,加強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我指導學生針對自身的不足,制定訓練目標、擬定訓練計劃,實施有效訓練,及時反饋,走廊里的單排右行禮讓更是每日的必修課。結合規范教育,我還組織班干部制定了班規,指導學生的行為養成。晨讀時間,我班同學也開展誦讀《課前準備歌》《好習慣“三字歌”》《學習“三字歌”》的活動,學生通過識記,明確了文明規范的標準,并用以指導自己的行動,我欣喜地看到學生們巨大的進步。

二、多元評價,激勵學生,樹立榜樣,共同進步

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我注重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特長,并在班上實施多元評價,鼓勵每一名學生。圍繞學校的“向三小主人摘星”評選活動,我指導學生爭當“勤奮好學、追求上進好少年”“品德優良、團結友愛好少年“體魄強健、活潑開朗好少年”“勤于奉獻、恪守職責好少年”,并在學期末爭做“向三小主人”。結合學校每月的教育主題活動,我制定班級計劃,認真開展活動,并組織學生評選出各項活動的小明星,如誠實守信星、孝親敬長星、文明守紀星、自強自立星、勞動創造星、刻苦鉆研星、無私奉獻星……在班中樹立榜樣,起到了激勵全體學生的作用。

三、講法學法、愛國教育貫穿始終

我注重利用班隊會課,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通過形象的講解、直觀的圖片展示,學生們了解了交通安全、法制安全、校園安全、食品安全等知識,提高了安全意識。我還利用每周的升旗儀式、國慶節紀念日、學校五愛唱讀比賽等契機,以主題班會、演講比賽、手抄報比賽等方式,加強對學生愛祖國,愛和平的教育。

四、開展活動,實現家校協作

我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感恩活動、節水活動、獻愛心等活動,相機進行點撥教育,及時反饋學生表現,通過班級博客,及時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并分享教育心得;家長也把孩子在家的點滴進步發布出來,實現了家校信息的共通。我還常常以校訊通、微信群和家長溝通孩子的,家委會、家長會也是我們交流的好時機――我們一起分享教育的快樂,一起探討教育的途徑,一起品味教育的艱辛,一起感受教育的快樂。

責任在學生入學的那一刻肩負,責任更肩負于每個人身上,責任是我們人生的寫照,是人格魅力的顯現。正如太陽有它的燦爛,月光有它的高潔,白云有它的飄逸……我們的責任也正像世間萬物一樣多姿多彩,是他造就了我們絢爛的人生。

篇2:中班班級管理心得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中班班級管理心得

幼兒園的工作是復雜而具體的。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就包括:認知活動、游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又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共享:

一、教師與教師要密切地配合

一個班就是一個集體,作為班級的老師,就要做到真誠和諧,兩位老師之間配合的是否和諧直接關系到班級管理的好壞。教師要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補位,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和諧溫馨、充滿愛的學習生活環境。

1.不管做什么事情,我先起模范帶頭作用。事事走在前,做在前,不怕累,不怕臟,盡力把孩子教好、照顧好。

2.兩位老師之間多溝通、交流。對于班級孩子的表現,如是進步了?還是落后了?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現?對某某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激烈他、鼓勵他?某某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應及時與班內老師溝通,交流意見和看法,這樣既加強了老師之間融洽的關系,又有利于幼兒的教育。對于幼兒園要組織什么活動或臨時布置的工作,先提出一個具體措施,然后再相互商量,取得一致意見后分工又合作盡力完成好。

3.教師之間要以誠相待,工作中經常換位思考,相互理解、體諒,時時處處事事為他人著想,一切以工作為重,這樣就會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工作環境。最后一方面就是在對班級幼兒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當然教育方法每個老師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須是一致的,特別是幼兒的常規,不能一個老師要求緊一個老師要求松,以免使孩子形成兩面性,從而不能將常規形成一種習慣。

(1)對幼兒做到要求統一。

讓孩子們逐漸明白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常規”不僅被幼兒接受而且漸漸成為他們自覺的行動。如上幼兒園自己進入活動室;自覺向老師問好,和家長再見;喝奶、吃飯、入廁時都能有序進行;玩完玩具自覺收好放回原處;脫下的衣服自己動手疊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讓幼兒明確活動要求。

不管是開展什么活動,在活動之前,我們兩位老師總是會把活動要求提在前,讓幼兒在明確活動方法和活動要求的前提下再去開展活動,這樣,不僅幼兒能掌握正確的活動方法,而且能夠穩定幼兒的常規,比如:在情景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在講解之后,就請幼兒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師提清楚以后再動手操作;在戶外游戲時,教師在出去以前向幼兒說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動前,再將活動方法和活動要求向幼兒提清楚。

二、做好家園聯系,打好班級管理之基礎

家長是幼兒園教師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們把家長工作也同樣放在工作重點中來抓。幼兒大多數的時間還是在家中,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單靠教師在幼兒園的引導,取得的效果一定不會很明顯,只有家長在家中配合老師繼續進行教育、引導,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我們就通過家園聯系欄將一些教育方法、經驗介紹給家長,以便讓他們在家中能正確的引導、教育幼兒。通過短信平臺、通過家長來園接送孩子時簡短的談話,能讓家長們及時了解幼兒在園情況。讓家長了解到,只有家長切實的參與,才能使我們的班級管理的更好。

三、重視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建立良好的常規,形成良好的班風。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老師僅僅只是熱愛他的孩子,沒有常規,沒有教育,沒有引導,任其發展,那么這個班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盤散沙,一個班級混亂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制定有序的班級常規,幼兒往往不知道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更好。在制定班級常規時,我們和幼兒共同討論:哪些行為是班級所接受和贊賞的,哪些行為是班級所不允許的、應該被禁止的,在討論的時候我們盡量讓每一個幼兒都有參與討論、表達意見的機會,另外,對孩子的要求要說到做到,這是管好常規的最重要的一點。只有你說到做到了,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讓調皮的孩子不敢隨便鉆老師的空子。比如:上課前我們就要求幼兒聽課時不講話,不做小動作眼睛要看老師,當我聽到說話聲或看到做小動作時我就立刻停止上課,等沒有任何聲音或沒有幼兒在做小動作了,再繼續上課,這樣幾次孩子們就會感覺你在注意他,沒辦法了只好認真聽課了。

1.對班級幼兒能有全面的了解。

將班級常規帶好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對本班幼兒能有全面的了解。因為幼兒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年齡和生理上的差異性,如果能對每個幼兒都能熟悉,了解幼兒的個性和習慣,并結合幼兒的這些特點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兒發展的常規管理方法。

2.常規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幼兒良好的常規也是要從幼兒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即從細小處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這里提到的常規其實是很廣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規、學習常規,而生活常規隱含了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園的生活習慣、集體規則意識的培養等等。教師都要根據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內容,有內容、有計劃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3.常規教育要抓重點、反復地抓。

幼兒的年齡比較的小,自控能力比較的弱。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教師首先要幼兒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應該怎樣做,進而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兒的可塑性比較的強,他們良好的常規養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還需要我們在教育中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要將常規教育曉之以理,要講究培養的形式,要不怕反復的練習,并不斷的改變形式,以此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

4.利用榜樣促進常規。

每個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只要教師能善于捕捉孩子的這些閃光點也就能進行現場的常規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時,總會有一部分的幼兒不能按要求將毛巾自覺地整理好,用完之后總會隨手一丟。但是有一次我們發現班級中總有一位小女孩自覺地將別的幼兒用亂的毛巾整齊的疊好,利用這位幼兒閃光點,我們馬上表揚了這位幼兒,并請她來督促其他幼兒自覺的折疊毛巾,鼓勵其他幼兒也向她學習。幼兒是都很喜歡模仿的,也特別的會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了。

5.做個“勤”老師也能促常規。

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雖然已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但是畢竟自控能力比較的差,不能較好地遵守規則,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一些安全的隱患。為此,教師就要勤字當頭了,善于觀察幼兒的舉動,當發現幼兒不能按要求來完成時,可以反復地練習、講解,直至幼兒能遵守相應的規則為止。

以上是我班管理幼兒的教育心得,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以便我們改正更好的管理班級和教育幼兒。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將競爭機制引入班級管理

班主任工作十分瑣碎,班主任一般同時兼任教學工作,千頭萬緒的班級管理工作再加上繁重的教學任務如果沒有及時的梳理,既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會讓班主任在忙忙碌碌中做了許多無效的工作,使工作成為負擔。為此,我通過一個學期的思考和嘗試,將競爭機制引入管理管理,力爭在競爭的氛圍中提高班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將班主任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使班級教育管理走向自主化。

一、競爭的內容

班級管理主要由以下六大塊組成:紀律、出勤、衛生、學習、三操和文明禮儀。因此,競爭的內容也從這六個方面進行,我把細化的任務交給了負責的班干部,他們經常幾次討論,最終確定了考核的具體內容,并設計出了詳細的考核表格。

1.紀律:包括課堂紀律、課間紀律、自習紀律三部分。

2.出勤:包括每日的到校時間及出勤率兩部分。

3.衛生:包括衛生區、教室和個人三部分,其中衛生區既包括值日和日常維護兩部分。個人部分包括個人衛生和個人桌椅兩部分。

4.學習:包括作業、課堂表現和成績三部分。

5.兩操:包括早操和間操兩部分。從出勤率、口號及整齊度三方面進行考核。

6.文明禮儀:包括儀容儀表、餐廳止語、不浪費飯菜三方面。

二、競爭的方式:人人競爭、組間競爭、年級競爭

全班58人在值日小組的基礎上分成5個大組,考核負責人記錄每個人的日常表現,并參考學校的量化考核成績對值日小組進行打分,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將考核結果填寫在班級墻壁上張貼的評比表中,并以“三會”的形式進行及時反饋。

1、一日五分鐘夕會,及時反饋。

每天下午晚自習課前五分鐘,由班長主持,及時將各部門匯總上來的考核情況對全班反饋。

2、每周常務班會,獎懲分明。

每周一下午班會時間,由班長主持,上傳下達學校臨時事務,公布上周量化考核各小組成績,并由名小組長對組成成員表現進行點評,說出改進措施。

3、主題班會。

每月一主題,德育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