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春季第二學期蘇少版小學二年級下音樂教學計劃

春季第二學期蘇少版小學二年級下音樂教學計劃

2024-08-01 閱讀 5703

學年度春季第二學期蘇少版小學二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我們的教材繼續沿襲了前幾冊生動有趣,富有人文關懷的特點,很好地設置了各單元的人文線索。二年級側重的人文主題是“音樂與我的生活”。

1、唱歌部分:鞏固所學的唱歌方法,能運用自然的聲音演唱,初步學會用不同的唱歌方法來表現不同的歌曲情緒,開始接觸兩聲部的節奏朗誦,多聲部織體誦讀要關注音色。

2、識譜要求內容在教材中分解融入兩個部分之中,一是學唱歌曲部分;二是活動部分。在低年級階段不要求識譜,所以不出現音符的認識,至于節奏的認識,我們都已經把它結合到活動的實際開展里面,盡量圖形化、符號化(例半拍一個鳥窩里兩只小鳥、一個盤子里兩個蘋果),形象生動。建議老師們在教學中使用這種形式。

3、聽賞:除了要求孩子們聽辨童聲,女聲、男聲和不同樂器的聲音,區別獨唱、獨奏、齊唱、齊奏,還要能聽辨出力度、速度的變化,聆聽時能作出相應的情緒或體態反應。

4、動的要求是:能用常見打擊手器、嗓音的模仿,身體動作和身邊其它能夠發出聲音的物體為歌曲或器樂曲伴奏,能運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能夠將成語、短句、詩歌或歌詞用不同的節奏、速度等加以表現。

二、教學建議:

1、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并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隨筆、反思。

2、充分作好課前準備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效率。

3、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低要求,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豐富校園生活,本學期準備成立幾個興趣小組,如器樂、舞蹈、合唱等。

6、提優補差的途徑:A、通過課堂教學。B、通過課外藝術活動。

三、教學要求: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初步學習演奏方法。3、通過音樂游戲,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4、通過聲音創編的活動,激發學生對創造的興趣,并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5、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6、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擴展音樂創造和音樂與之相關的文化內容,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教學進度:(每周二課時)

周次教學內容備注

一準備課2月25日

上課

二第一單元(聽,唱,動,拓展)

三第一單元(聽,唱,動,拓展)

四第二單元(聽,唱,動,拓展)

五第二單元(聽,唱,動,拓展)

六第三單元(聽,唱,動,拓展)

七第三單元(聽,唱,動,拓展)清明節放假

八第四單元(聽,唱,動,拓展)

九第四單元(聽,唱,動,拓展)

十第五單元(聽,唱,動,拓展)期中考試

十一第五單元(聽,唱,動,拓展)勞動節放假

十二第六單元(聽,唱,動,拓展)

十三第六單元(聽,唱,動,拓展)

十四第六單元(聽,唱,動,拓展)

十五第七單元(聽,唱,動,拓展)

十六第七單元(聽,唱,動,拓展)

十七第八單元(聽,唱,動,拓展)

十八第八單元(聽,唱,動,拓展)

十九復習考試7月1日放暑假

篇2:二年級《簫》音樂教學反思說課稿

二年級《簫》音樂教學反思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是zz小學的__。

今天我反思性說課的內容人音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第7課《跳動的音符》中的歌曲《簫》。下面我將結合我的課堂教學實踐、課后反思后,將本課的再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歌曲《簫》是一首2/4拍,五聲徵調式,抒情優美又不失愉快歡樂的漢族民歌。歌曲旋律悠揚,節奏較為寬松,以八分、四分音符節奏為主,偶爾在小節中出現附點四分音符。

二、教學目標分析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教材的編排特點以及對教材的分析、處理,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情感目標:通過演唱歌曲《簫》,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優美抒情的情緒,體驗歌曲所蘊含的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聆聽、演唱、表演等形式學習歌曲、表現歌曲。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運用連貫的氣息,用舒展、流暢和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簫》。在歌唱中唱好一字多音的樂句,能夠按樂句進行呼吸。

三.教學重點&__8226;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通過演唱歌曲《簫》,讓孩子們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優美抒情的情緒以及流暢舒展的旋律。能用連貫的聲音,清晰的咬字吐字來表現優美抒情的歌曲。

教學難點:

能運用連貫的氣息和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簫》,唱好一字多音。四、過程分析:

在教學本課時,我盡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首先我采用音樂導入法導入新課,先讓學生欣賞簫與鋼琴合奏的樂曲《春江花月夜》,讓學生做好思想和情緒的準備,在饒有興趣的情境中投入學習。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對簫這個樂器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為接下來理解歌詞做好鋪墊。

通過上一個教學環節,學生對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將歌曲《簫》的第一樂句作為發聲練習曲,讓學生在聆聽、練唱中熟悉旋律。揭示課題后通過初聽整體感知、復聽哼鳴模唱、再聽尋找相同樂句,三次的分層聆聽熟悉全曲旋律。接著通過聆聽老師范讀歌詞,(編輯:制度大全)讓學生記住歌曲的結構,幫助他們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在突破重難點時以問題“歌曲中哪一句唱起來有困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解決歌曲的難點。歌曲中最后一句一字多音是本堂課的難點,讓學生反復聽唱,引導學生氣息平穩的唱歌,以及如何換氣,在哪個位置換氣。

在歌曲感情處理方面要求聲音既要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風格,又要連貫、抒情,體現旋律的特點。當學生初步會唱歌曲后,指導學生用抒情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簫》。教師用自己的示范表演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引導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

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本單元的單元課題為“跳動的音符”,基于不脫離單元背景的思考,我設計了音樂創編環節。音樂是一門及富創造性的藝術,音樂課標中提倡引導學生通過即興創編等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這個環節讓學生通過合作游戲了解5個音的變幻能創造出很多美妙的旋律。

在上這節課前,我曾精心設計了這節課的教學。在沒有進行教學實踐前總覺得這樣的設計應該算是完美的。但是上完這節課后,感覺到有不足之處。出于對學生不熟悉,與學生配合交流不夠好。如果我能在一開始就信任我的孩子們提供給他們更多的思考空間,充分發揮孩子們對音樂的獨立見解,或許更能讓音樂變成孩子們自己的音樂。

有反思,就有進步,相信我能夠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成長。以上是我的反思性說課。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同行批評指正。

篇3:學年Z小學二年級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20**學年Z小學二年級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間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又結束了。回首一學期的音樂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成績,但也有一定的不足。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基本情況概述

在教學中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中活動

二、取得的成績與經驗

1、在教學中,經常運用范唱方式于音樂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啟發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過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完成學生的思想教育。

2、在唱歌教學中,一方面引導學生演唱要有良好的演唱姿勢,正確的呼吸準確的發音,清晰的咬字,吐詞,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學生做到自然音色圓潤,不斷提高唱歌的藝術技巧,

3、在教唱一首新歌,為了使學生能達到學會全歌,利用示范教學法,都是先將全歌唱一遍,作為一次示范,然后利用電子琴教唱歌譜,最后講解歌詞大意,教唱歌詞,這樣利于音樂程度的提高,利于復雜歌曲的學習,培養學生以后自學的能力。-制度大全精心整理-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經常多用鼓勵的語言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2、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興趣的提高和認識。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松

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對于學生的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為批評力度不夠。總以為學生不是惡意,課堂上對學生放松太多。有些活潑有余,嚴肅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改正這些錯誤和缺點。努力調整好課堂的教學秩序。創造更好的優質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