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年度第一學期中學地理學科工作計劃

學年度第一學期中學地理學科工作計劃

2024-08-01 閱讀 7908

**-**學年度第一學期中學地理學科工作計劃

本學期結合當前地理課程改革形勢及我市地理教學實際,以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為重點,以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為目標,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中學地理教學質量為核心,深入開展教研工作,切實履行“研究、指導、服務”職能,扎實推進我市地理教育教學改革,努力使全市地理教學教研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加強備考策略研究,提升備考有效性

經過第一年的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對全國卷的命題方向、特點及改卷給分方式有一定了解,現更需要我們總結、分析和反思。我們計劃及時成立高三中心組,召開學科高考總結暨備考分析會。高三中心組的重點任務是進一步研究全國卷試題的特點和方向,總結分析過去好的做法和不足,并以此制定相應的備考策略。

1.9月中旬召開全市**高考總結暨高三地理高考備考研討會。

2.召開高三備考中心組會議,了解當前高三地理教學進度、學生學習盲點,探討解決措施,分享有效備考方法策略,指導全市高三地理備考工作。

3.開展視導,深入課堂,廣泛調研,全面掌握各校的復習備考情況。

4.10月下旬一輪復習展示課及名師備考經驗交流會。

5.12月組織好期末統考試卷的命題,組織高三調研考試統一評卷,召開高三調研考試分析暨備考研討會。

二、探索“智慧課堂”建設,深化“高效課堂”

1.組織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探索地理“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打造以提升教師教育智慧和學生學習能力為主要導向的“智慧課堂”,強化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總結地理“智慧課堂”建設經驗。

2.通過名師工作室“高效課堂”展示及講座活動,進一步深化“高效課堂”的建設。

3.組織系列高效課堂研討活動:送課到校、同課異構。做好影像、圖片、文字材料的收集和保存,及時通過教研網進行宣傳報道。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繼續完善地理中心組的建構,充分發揮各小組的作用。包括高三中心組、高效課堂工程組、網站管理組、優質資源建設與評選組、課題組、命題組等,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帶動與輻射作用。各中心組至少集中一次,集中培訓、商討相關事項。

2.通過“送課到校”等活動,充分發揮新一屆名師及學科帶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

3.帶領部分骨干教師到省內其他地區進行交流學習,不斷促進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

4.推薦青年骨干教師參加省教學技能大賽,中圖版全國課堂教學比賽、人教版全國微格教學評比等活動,為青年教師提供鍛煉提高的平臺。

四、推進精品資源建設,提升資源應用能力

1.收集、整理優課和微課精品資源,成立專項負責小組評選出獲獎資源。

2.完善“優課、微課”資源建設全覆蓋,著手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切實把信息化資源應用到常規教學活動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進一步完善地理學科網站的管理與建設。網站定位:以原創、優質資源為主體,以服務我市廣大一線地理教師為目的。

五、落實常規工作

1.做好系列評選工作:**年度論文、優課和微課精品資源等評選工作。

2.組織命題組成員培訓會議,提前布置命題工作,不斷提升全市地理學科質量檢測命題的質量。

3.結合教研組長培訓、名師工作室活動等,利用高效課堂試點基地,組織骨干教師,送課到校。指導薄弱學校完善日常規范,指導重點學校創建科組特色,指導特色科組創建品牌學科。

4.組織骨干教師,重新編寫《東莞地理》。

5.選送部分論文、教學設計參加省中學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評比活動;鼓勵學校參與市“科技創新大賽”、“地球小博士”等活動,推進全市地理科普活動開展和人文精神培養項目。推選老師參加省優秀地理教育工作者評比。

篇2:參加國培計劃高中地理班學習心得

參加國培計劃高中地理班學習心得

我非常榮幸能于20**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參加國培計劃高中地理班的學習培訓,每天上午八點至十一點半、下午二點半到五點半學習培訓,每半天中途只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課程安排得十分緊湊,其中10月30日到z縣考察了z店北京人遺址和石花洞巖溶地貌,我寫下了33頁的聽課筆記,另外在聽講的過程中寫下了34個我的思考,通過培訓以及和教師、學員的交流,收獲豐富,感受深刻。

參加教育部國培計劃高中地理班學習心得

上課時發言

一、更加感受到我們學校的辦學優勢。

一是辦學思想科學前瞻。我們這次學習的很多學校的老師都困惑,如何既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或者說高考成績,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他們普遍認為二者是矛盾的,顧此就失彼。其實我們學校已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即為了“學生三年后和學生三十年后"的發展,我們就是在進行這樣的教育,所以從辦學思想上我們學校就已走在了全國中學的前列。

二是辦學行為比較開放。一所學校要全面發展就要吸納更多的人才,我們學校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通過交流,很多學校過分或只注重考試分數,甚至依據小數點后面的幾位把教師進行排名,我們學校在這方面我覺得做得比較好,既重視考試成績,也比較理性地看待,評價,有利于教師的發展,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幸福感。

三是校本選修課程有特色。很多學校就是教必修的課程,或者準確地說就是為了高考而教學,當我告訴他們,我們學校開設了二、三十門選修課,我校觀星會開展了豐富的活動時,他們都十分地驚訝,無法相信。

參加教育部國培計劃高中地理班學習心得

指導觀星會學生活動(夜景)

二、自己的教學素質提升

一是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我接受了許多先進的教學理念,特別是聽評課的方法,了解到評課者應該由授課者、學生、同行、專家、領導等組成,其實評課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和授課者;另外對一堂課的評價還有課堂觀察,說具體了,課堂觀察就是教學過程中對很多元素定量的分析,給評課時提供量的數據。

二是擴大了交流。這次培訓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的一線優秀教師,我們課堂上都積極發言,課下和食堂里交流的都是教育和教學中的問題,同時我們為了交流方便,建立了公共郵箱和QQ群,以便在學習中和以后進行交流。

三是提升了技能。比如我學習了如何利用word繪圖,這為我命制原創試題和命制高水平、高清晰度的圖提供了強大有力的武器;學習了PPT課件遙控翻頁,觀摩了電子白板的使用,也初步了解了可視化地理教學的內涵。

四是感到自身和國家標準、和國內優秀教師還有很大的差距,一定要加強學習。比如深入研究《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學習《中學教師專業標準》,一個教師不能只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一個優秀教師不僅有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還要有教育學、心理學等淵博的知識,更要養成及時總結、積累資料的習慣。

我還應鉆研地理教育專業本身,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計劃研究中圖版、魯教版、人教版、和湘教版四種教科書,盡量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還要借鑒國外的地理教材,看看它們在一些地理問題上的見解,購買最新的《自然地理學》和《地質地貌學》進行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參加教育部國培計劃高中地理班學習心得

小組討論

三、我的思考

為了教師的成長和發展,學校可以建設一個錄播課的專用教室,錄播教室由專人管理,老師和學生在錄播教室上完一節課后,走出教室就可以拿著本堂課的教學光盤,在辦公室和家里回頭看自己的教學過程,發現和找出本堂課中哪些做得較好,還有哪些不足,哪些問題設計得太深了,哪些又太淺顯了,可以大大改進教師的教學,提升教學效果,也可以極大地促進教師的發展。

為了教師上課時能方便地操作課件,可以為每位教師購買一個紅點遙控器,這樣教師在教室的任何位置都可以控制電腦,實現對課件的操控,極大地方便教學。

與教育教學相關的軟件對老師的培訓有待加強,既可以請專家、也可以請我們學校做得比較好的老師來講,這樣互通有無,共同進步,包括PPT、FLASH和WORD這三個軟件必需進行相應的培訓,如何制圖,制試卷,如何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都需要進行培訓,這樣教師才能做出更好的課件,制出更美的試卷,既利于教師的成長,也利于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近五年來,我一直和退休的熊老師等一起指導觀星會的活動,既豐富了自己的天文知識,也提升了自己天文觀測的技能,所以我想參與到學校天文臺的建設中,提一些自己的構想,盡早地學習和使用好新的天文臺和天象館。

篇3:學年高中地理第二學期教研組活動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學年高中地理第二學期教研組活動計劃

本學期我們地理教研組老師以提高地理學科素養為重點,根據學校教學工作、培訓計劃,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專業發展培訓計劃。認真圍繞教學工作,以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的課堂變革及課程建設,努力從學科素養、指導學生學習力提升幾方面有效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專業素質,力爭提高教學質量。

一、校本培訓

以學科素養提升為主題。立足課堂,結合課程開發,研究課堂有效教學為重點。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思想。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學科指導意見》,《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等相關文件。盡量參加市教研活動,平時多聽本專業課,把校本培訓與外出學習結合,更新教學理念。

二、校本教研

加強校本教研活動的規范化,結合課堂變革,開展高中新課程有效教學研究,探索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根據學科特點,積極探討課堂教學模式,著力打造地理學科特色的教學研究。開展精品課的研究與實踐,研究《課程標準》、《學科指導意見》和新課程高考試測卷,反思和研究新課程下的新教學。盡量組織教師開展聽課、講座、交流、互助、互教、互學活動。鉆研教材、研究教法,以適應課改要求。教研組內的主題發言內容提早確定,主講人提供文字講稿、課件,努力增強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滲透到教學的每個環節,積極探索出全新的地理學科教學模式。

高考命題研究與探討:配合市命題競賽,加強有關考試命題的研究工作,進行指導和協調。結合模擬考試命題,分析近年來的高考試卷,研究**年《考試說明》、**年高考試題,評價、了解命題思路,明確考試要求,把握方向、內容。做好本學期的每一次出卷工作,評卷工作,做題講題,精講精練高考、學考模擬考試,進行質量分析,有目的地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歸納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效率。做到每一次教研活動都有確定小主題,主講人,討論,發言人記錄,收集相關資料,做好論證、研討和研究工作。

認真指導學生,組織學生進行地理學科特色探究等。

優化質量測評研究與實踐,分層次教學,課后輔導,利用空中課堂,做好培優補差工作。準對會考,關注臨界學生,對優秀學生進行跟蹤管理,對后20%學生進行輔導幫扶。

三、校本科研:積極參加市各種評比活動。

積極調動各位教師參加教科研的熱情,根據所教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實際,研究高中新課程教學中亟待研究的新課題,確立自己的教研課題。公開課后的開課教師提供教案、課件和反思;主評教師提供文字評課稿。使教研組工作落到實處,切實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注重有效教研,爭取有高質量的論文涌現,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和科學研究能力。

四、校本課程開發

深化新課程改革,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通過研討會、講座、課題研究、集體備課等形式,開發具有學科特色的校本課程,本學期開知識拓展類校本課程,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滲透到教學的每個環節,積極探索出全新的地理學科教學模式,通過研討會、講座、課題研究、集體備課等形式,開發具有學科特色的校本課程。充分利用空中課堂資源,開發課后輔導等校本課程。

總之,我們教研組要多進行合作交流,發揮整體效能。教師間要加強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和合作,分享教學資源,形成教研合力,以盡快提高教研組整體教學水平。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