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英語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體會

英語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體會

2024-08-02 閱讀 5696

作為一線教師,我知道了怎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不泛包括師生互動,學生主體等,但我覺得關鍵還有對教材的把握,通過培訓,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圍繞課標可刪可增,另外要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就是說在課堂中,Pairwork和Groupwork部分不但要練,還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勇于張口,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讓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歡上英語課堂。

作為一線英語教師,通過這次培訓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非常感謝教研室繼續教育培訓能給我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我會加倍努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盡早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

經過進修學校進行培訓,我受益非淺,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培訓的內容給我在教學上的幫助很大。特別是對教學活動的設計,我有了更深刻、更透徹的領會,下面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1、目標要具體、明確、合理,體現出教學任務的分層要求,不搞一刀切?;顒拥脑O計力圖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形成一定的梯度,逐步激發學生有目的性地去開展活動。

2、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教師。”興趣讓人們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向上,永不滿足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能夠激活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要創設一種情景,讓學生產生興趣,并且不知不覺,不由自主中,進入教師要講授新內容的“圈套”。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通過動作,實物,圖片來表達語言意義,甚至要創設真實的有意義的情景,讓學生得到直觀的感性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勵和吸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在“用中學”。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地體驗到成就感,最終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活動應該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聯系,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知識經濟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多學科兼容的時代,如果把英語教學濃縮和理解為學科知識和技能傳授與訓練的單向掘進,僅靠輸入英語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來完成教學任務是無法取得教學突破和創造成果?!耙笥⒄Z教學擴展學生的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性,熏陶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篇2:繼續教育討論教師上課體會

一、教育敘事

面對頂撞的尷尬

夏天上課,碰巧又是枯燥無味的副科,我打起精神象以往一樣認真上課,可有些學生開始不安分起來,有的忙其他作業,有的竊竊私語……而且隨著氣溫的升高,學生的熱情也在高漲,聲音越來越大。我強忍著不快,停下來巡視,還是有學生忘乎所以,繼續喧嘩,我終于懲罰了幾個學生到門口站著。教室里頓時安靜不少,可又有些不對勁,原來前排一女生正找同位尋問主科的作業,副科的書本作擺設樣子。我氣不打一處來,也請她到門口去站著,可她卻紋絲不動,還振振有詞,說話的學生多著呢,而她是為求知才說話,怎么也輪不著她出去呀。我無言以對,副科教師原來跟副科一樣,我知道再正當的理由從我嘴里出來都說服不了她,而我又不想擺出教師的臭架子教訓她,只好把她交給班主任去處理。事后,在班主任的教育下,她極不情愿的認了錯??晌覅s迷茫了,一個初中生,還是好學生兼班干,連最基本的課堂紀律對錯都分不清或無所謂,難道僅僅是我一副科教師的悲哀嗎?

二、理論研修小結

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人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也稱之為求知欲。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被激發起來,他們的學習必將事半功倍。

一、設疑激疑,入境入情。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好樂之者?!睂W生進行愉快教學的目的就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欲和獲得知識的滿足感,從而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使他們樂學并且善學。

二、鼓勵幫助,促進成功。興趣是成功的先導,是所從事活動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然而教師在教學中常遇到相當數量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特別是后進生。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活動都有一種追求達到成功的愿望,當他們達到目的時,就會感到心里滿足,產生積極追求的欲望,并且有一種成就感。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讓他們分享成功的快樂。

三、適選措施,激發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舉,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措施才能奏效。教無定法,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應采取適當的的措施和方法。一是利用直觀教具提高學習興趣;二是利用原有興趣的遷移;三是適當開展競賽活動。

總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要讓他們獲得知識,還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伴隨著愉快的情感體驗,自然而然的渴望學習,積極進取。

三、微格訓練參與錄

訓練內容:教學結束技能

訓練目標:學習教學結束技能,善始善終完成一節課

訓練程序:制定教學目標---撰寫微型教案---進行微格教學---評議交流---再實踐

微型教案:

時間教師教學行為教學技能要素學生學習行為

1分30秒學到這里,同學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啟發思考,質疑思考,交流

1分30秒為什么說臺灣島是美麗富饒的寶島?綜合概括聯系全文,獨立思考,回答

2分鐘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美麗富饒的臺灣島,了解寶島的地形氣候對其農林分布的影響。強化重點根據教師的引讀和板書回答

評議:

1、結束環節能緊扣教材內容,目標明確。

2、在結束環節安排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交流,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3、結束環節深化主題,明確重點。

4、把寶島的美麗富饒與地形,氣候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5、“東南鹽庫”的頒布及原因沒講清楚。

二次訓練:

進行第二次實踐訓練時,我讓學生分析鹽場的分布及原因,用時1分鐘。另外增加一項課后作業,分析海南島鹽場的分布及原因。

四、課堂教學實踐:(略)只寫教學過程

五、小組合作研討記錄表

個人交流提綱:

新課程教學應以教師的教為主,還是以學生的學為主?

(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是師生的互動過程,有些教學內容以教為主,有些教學內容以學為主,切不可一概而論。

同伴交流摘要:

1、基礎知識部分以教師的教為主。

2、活動部分以學生的學為主。

3、教學教學,先教后學,邊教邊學,互教互學。

(解決方案)

無論教師與學生,還是教與學,都是相對而言的,其實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有些時候也是我們的老師,讓我們學到更好的教學方法。

繼續教育,教師

篇3: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通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

其一,對小學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

其二,我們這些綜合科從現在的教育角度上講不是一門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科。教師對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于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于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

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于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于啟發自覺,在于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三、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

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于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