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四年級數學,本班共有學生25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9人。總體來看,學生的數學基礎一般,僅小部分學生能掌握所學內容,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都較好,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也較濃厚,上課時活潑,發言積極,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學習比較積極主動,課后也很自覺,當然與家長的監督分不開。部分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較強,不管遇到什么題,只要讀了兩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還相當的簡捷。還有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學習方法死板,只能接受老師教給的方法,稍有一點變動的問題就處理不了,特別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差,另外還有一部分后進生,由于數學基礎差、底子薄、惰性強,這二類學生在本學期還要重點抓。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的重、難點:
1.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混合運算和應用題的教學重點: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三步計算文字敘述題的解答方法,理解連乘和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對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進行檢驗,會看簡單的統計圖和統計表,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難點:正確計算混合運算,能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敘述題,掌握應用題的解答方法,正確解答各類應用題,掌握檢驗應用題的方法,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2.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重點:學會小數的意義、單位,會讀、寫小數,掌握小數的基本性質,應用以前學的方法求近似數。難點:正確理解小數的意義,小數性質的應用,正確按要求近似數。
3.小數的乘、除法。重點:掌握計數方法,知道小數乘、除法同樣可以用整數簡算的方法進行簡算。難點:理解小數的意義,正確進行簡算。
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重點: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難點:畫三角形的垂線和平行線,各種圖形特征的應用。
五、教學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使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
2.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啟發式教學,注重嘗試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
3.重視抓課堂教學改革,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要求作業在課堂上完成,并及時反饋。
4.做好后進生的輔導工作,實施“課內補課”的方法,組織互幫互學。
5.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遷移類推能力,以及思維的靈活性。
6.認真備課,精習設計練習,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7.多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8.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并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篇2:四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學反思
四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學反思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在三年級上冊中,教材專門安排了一個單元讓學生直觀認識四邊形,其中也初步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學生已經能夠從具體的實物或圖形中識別出平行四邊形通過活動知道了平行四邊形兩組對變相等這一特征。而梯形是第一次出現。本節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從而抽象概括出它們各自的定義,分析四邊形內在的關系。在本節課中我特別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我讓學生在探究中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生的觀察、猜想、探索和創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開發和鍛煉。而在體驗中自身感悟的東西理解更深刻、印象會久遠。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是不可能靠講授、聽而得來的,“能力”要在有效的活動中、探究中、應用中、實踐中鍛煉而成。
對平行四邊形的特征研究,我本著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方法,先讓學生看課本上的主題圖,對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然后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有序探究,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學生在匯報和補充的過程中,逐步把知識點完善起來,得到了有效地學習。
另外,我考慮到梯形的特征比較簡單,而且把梯形與平行四邊形放在一起探究比較重復累贅,就在判斷中使學生產生矛盾,通過爭論得出梯形的特征和定義。
該課的難點是用韋恩圖表示出不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在課堂上,我沒有很生硬地直接把圖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借助不同四邊形的定義揭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后逐步完善這張圖。
二、通過生活指導學習數學,通過知識運用數學到生活中去。
新的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首先,我選取了與學生生活最貼近的材料--校園,讓學生在校園里找熟悉的四邊形,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資源來源于生活。課末,我讓學生思考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用處,截取了一些實際生活中的視頻圖,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許多生活中的現象都是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的。
篇3:四年級數學廣角《合理安排時間》教學反思
四年級數學廣角《合理安排時間》教學反思
《合理安排時間》是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的內容,難度較大,本節課主要是通過沏茶和烙餅兩個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并尋找最優方案。讓學生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從而感受數學的魅力。本節課自認為有以下特點: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主探索。
本學期,我針對我班的實際情況,對我班的數學教學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償試,那就是無論上什么內容的課,我都會讓學生自學,然后對于我們所學的內容出一個題目。本次授課也是如此。本節課,我針對本課的重難點設計了合理的課前小研究。讓學生提前探究,這樣各層次學生都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都會有自己的發現,盡管有些是粗淺的,甚至是錯誤的,但人是在錯誤中成長的,所以這無關緊要。因為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自然有了表達的欲望,所以討論時非常熱烈。人人有話可說,個個爭著要說,在相互交流中,孩子們有了思維碰撞,在碰撞中有了新的發現,從不會走向了會,從模糊走向了清晰,讓討論更具有實效性,在本節課可看出,例1沏茶的方案孩子們通過自學和組內交流,基本已掌握。而例2烙餅,孩子們在匯報時并沒有找到最優方案,而是在全班交流時通過其它同學的補充,才得出最優方案,讓大家豁然開朗。這正好突顯了全班交流的魅力,也是生本課堂中精彩的生成。真正達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
2、當好學生的引路者,因勢利導,適時點拔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在本節課中,老師的合適引領能突出重點,提升思維。例如:學生匯報完沏茶方案后,我追問,為什么烙3張餅可節省時間?順勢導出能同時做的事情同時做。另外,在探討烙餅方案時,我課件演示,加強對比,并追問為什么方案2更節省時間,引出:要最大限度的使用鍋。讓學生從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思維得到了升華。總之,本節課我認為已較好的落實了各項目標,學生的表現也挺棒,敢說會說,經歷了知識形成過程,領悟了數學思想和方法,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落實了先學后教,不教而教的生本理念,強化了教與學的實效性,確保課堂學習的高效性。。
當然,本課也有一些遺憾的地方,例如:個別學生答問不夠大膽自信。個別題目老師對學生的估計過高,本人在以后的教學中將更加努力的學習,以新課標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領域不斷探索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最大效益享受教學改革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