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六年級畢業班數學復習教學工作計劃

六年級畢業班數學復習教學工作計劃

2024-08-02 閱讀 8993

小學六年級畢業班數學復習教學工作計劃

馬上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就要畢業參加考試了,他們考試成績的好壞很可能決定著在上初中學校的好壞,所以我們一定要給他們的時間關注,我們要給他們的時間慢慢來學習,現在主要以復習為主要目的了。

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這個學期后半段的數學復習教學工作計劃,希望能夠按照這個計劃來完成教學工作,幫助學生們實現出色的學習成績。

第一階段

4.27數與代數

數的認識第一課時

第二階段

5.25《數與代數》

單元過關檢測卷一

4.28數的認識第二課時

5.26單元過關檢測卷二

4.29數的認識第三課時

5.27單元過關檢測卷三

4.30數的運算第一課時

5.28《空間與圖形》

單元過關檢測卷一

5.4數的運算第二課時

5.29單元過關檢測卷二

5.5數的運算第三課時

6.1單元過關檢測卷三

5.6數的運算第四課時

6.2《統計與可能性》

單元過關檢測卷一

5.7式與方程

6.3單元過關檢測卷二

5.8正比例與反比例

6.4小升初畢業模擬試卷

模擬試卷一

5.11空間與圖形

圖形的認識第一課時

6.5模擬試卷二

5.12圖形的認識第二課時

6.8模擬試卷三

5.13圖形的認識第三課時

6.9模擬試卷四

5.14圖形的認識第四課時

6.10模擬試卷五

5.15圖形的認識第五課時

6.11模擬試卷六

5.18圖形的認識第六課時

6.12《單元測評》

期末檢測卷(a)

5.19圖形與變換

6.15期末檢測卷(b)

5.20圖形與位置

6.16《當堂反饋》

期末檢測卷(a)

5.21統計與可能性

統計

6.17期末檢測卷(b)

5.22可能性

第三

6.18機動

查漏補缺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學生們就要參加考試了,我也替他們感到時間的緊張和學習的繁重,不過我還是認為他們會成績的,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了,我相信他們的會在考試中取得一個良好的成績的。

篇2:低年級數學復習課幾點做法

淺談低年級數學復習課的幾點做法

本學期我校數學科組以一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總復習》作為數學精品課程的研究主題。一年級數學上冊總復習重點是復習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以及根據加、減的含義和算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近段時間通過參與一年級數學精品課程的研究,聽老師們所上的數學復習課、課后研討及反思,讓我對復習課有了更深的感受。從教這么多年來,每一個學期我們都會進行復習課,怎樣上好每一節數學課,怎樣通過有效的復習提高學生自主復習的能力,并通過這種能力的提高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能自主應用呢?下面是我的幾點看法。

一、復習課中注重情境創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復習是有吸引力的。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在學生的情感態度上明確的提出數學學習中學生應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謂態度確定一切,傳統的復習課中,經常會出現的現象是:學生知識回憶成了復習課的全部,習題評講成了復習課的主要形式。學生對這樣的復習課往往感覺乏味,積極性不高。怎樣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熱情地投入到數學復習中去。我聽了一年級這幾節復習課的研討,深深感受到情境創設的重要性。

創設情境基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一是從數學知識的發展需要出發。鑒于一年級的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生活經驗比較少,數學思維能力剛剛發展,喜歡新鮮活潑事物,所以創設情境時注意以一年級孩子喜聞樂見的素材和生活背景為主。通過熟識的、鮮活的素材,較好地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例如林老師在復習“20以內的數”時,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很好地復習了20以內各數的順序,以及數的組成。孩子們積極地分辨每個數的大小,流暢說出20以內的各數順序。而在復習“認識圖形”這個環節上,老師通過創設圖形王國的教學情境,讓孩子們快樂地在圖形王國中翱翔。從而能正確地區分常見的四種主要立體圖形和四種平面圖形。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數學活動讓孩子們形成對這些圖形的表象,并能正確地辨認和區分圖形。

二、促進自主學習,讓學生感受復習知識的過程是具有挑戰性的。

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種生動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復習課主要在于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查漏補缺。由于數學知識在新授中學習過,孩子們會缺乏新鮮感,沒有挑戰性,學習興趣不高。有些孩子更認為這些知識自己都懂了,根本不用再學習。因此復習課中我們的復習教學要注意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復習知識過程中多設一道坎,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性,引導他們善于獨立思考、自主操作,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孩子們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共同解決難題,讓他們感受到復習知識的過程中也是具有挑戰性。這樣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就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建立了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這一點我覺得一年級吳老師復習“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時做得比較好。孩子們對單一的加、減法興趣不大,但老師在復習中創設了沖關練習,也設計了小組合作比賽的游戲,讓孩子們感受到強烈的挑戰性,充分發揮他們主動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較好地促進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關注學習差異,讓每一個孩子都體驗復習知識的意義。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中既要關注“人人”也要關注“不同的人”。由于孩子們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不同,學生獲得的知識經驗也不盡相同。復習課上更要關注學生的這種學習差異,不要形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現象。讓我們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復習知識的意義。復習課上我們能更好地利用這種學生差異設計復習內容,復習內容上要注意層次性和有梯度。練習講評中需要發揮每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根據孩子們的知識差異有的有的放矢,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經驗,這樣好的孩子更優,讓差的孩子也能通過有效復習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欲望。

以上是結合我們數學科組一年級數學精品課程研討主題“總復習”單元的研討上粗淺談了幾點復習課的感受和體驗,我想數學學習的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復習課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不管怎樣,讓我們的學生熱愛數學,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自主靈活地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讓每個孩子在數學學習中有所收獲,這是我們每一個從事數學教學工作者所欣慰的。是的,我們還在路上,而且腳步堅定,一如我們每一個學生。

篇3:做好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復習

淺談如何做好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復習

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沈銘勇

“復習課難上、復習課難教”是廣大數學教師的共同心聲,也是許多教師經常發出的感嘆。因為解決問題的復習課既沒有“新鮮感”;也沒有“成功感”,為了實現有效教學,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解決問題的復習課教學應該是每一位教師必須理解、掌握的一種課型。

一、引導自主復習,注重“理”

在解決問題的復習課的教學中,可以放手讓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獨立自主地、自由自在地操作、思考與整理,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然后引導學生對各自獨創的結果進行分析與綜合的同時,運用“比較”異同這一思維方式逐步構建相同的結果,在學生體驗、交流、反思、辯論中尋求一種最佳的結果。通過“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