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工作思路舉措
20**年*鎮黨委、政府工作總體思路是:以“**”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第十七屆三中全會會議精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圍繞“一個目標,四大舉措,十件實事”,全力推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
一個目標: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力打造林業大鎮、生態重鎮、紅色古鎮、文化鄉鎮、茶葉之鄉,構建和諧社會。
四大舉措:
1、做好生態環境建設文章:結合*的林業資源、生態資源、民風特點和老區傳統四大優勢,以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建設為契機,在工作開展中堅持以民為本,堅持生產條件和生活條件同步改善,堅持建設與管理同步推進,以“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工業、生態集鎮、生態旅游”為建設目標,通過雙渡洋生態村建設、住溪老街保護、垃圾場、生活污水處理池建設、住溪水源保護區建設、水塔、西井兩條生態溝的保護、白巖農民公園、建勝革命紀念亭的建設等一大批生態項目的規劃和實施,努力構建一種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格局。
2、做好新農村建設文章:一是用大文化的理念、融生態文化、老區文化、歷史文化、生育文化以及健康向上的農村文化娛樂活動于一體,加強宣傳教育,以鎮文化中心活動為輻射,亮點建設為載體,繼續開展特色文化示范村、示范戶創建活動,使全鎮上下在宣傳政策、傳播科技知識、交流信息、豐富生活、促進穩定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以此來彰顯*文化特色;二是強化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為切實方便群眾辦事,加大對村務公開的監督力度,增強農村政務透明度,促進農村政治穩定。
3、做好經濟持續發展文章:一是繼續依托資源,抓服務推進了以“木”和“水”為主的*特色工業發展,以做大工業經濟總量為目的,鼓勵企業做大規模,提高層次,向精深加工型轉變,爭取將巨大的資源優勢轉變成強大的產業加工優勢;二是加快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大力度引導、鼓勵農民走多種經營之道,按照“發展名優茶,開發有機茶,提高普通茶質量“的目標,通過引進外來資金和理念,加大培訓力度,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加工質量,擴大產品知名度,打響“*春”品牌,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把*茶葉做強、做大,使之成為我鎮農業主導產業;繼續推廣高山蔬菜種植,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優勢,多方鼓勵、扶持、引導農民發展高山蘿卜、高山四季豆、高山玉米等,以建勝高山蔬菜種植基地為輻射,在龍星、西井、水塔村普及,不斷擴大高山蔬菜種植基地建設規模,使之成為我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條有效途徑;三是以生態林業為重點推進林業發展,做好林業分類經營,建立比較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通過加強林政執法力度,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增加林業科技投入,切實保護好全鎮38萬畝林地,強化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改變單一林業經濟的現狀,將林業從過去單一的用材林向生態林、觀光林過渡,最終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4、做好干部隊伍建設文章:按照新時期黨建“五好”工作要求,尋找工作有效載體,創造性開展工作,注重黨建與經濟建設結合,黨建與各項工作結合,常抓干部教育,以繼續學習周生佑為載體,對干部進行了“五種精神”的教育,即協作、爭先、吃苦、創新和迎難的精神。
篇2:鄉鎮法庭工作制度
鄉鎮法庭工作制度
一、鄉鎮法庭負責人由東光縣人民法院專職法官兼任,同時配備書記員1名,人民陪審員4名,共同開展工作。
二、鄉鎮法庭負責人每周一定期到鄉鎮法庭開展工作。因特殊情況當天不能到庭開展工作,順延至周二、周三。每周最低到鄉鎮開展工作一天。其他時間,根據工作需要,由鄉鎮黨委、政府預約,隨時到庭開展工作。
三、鄉鎮法庭設立專門調解室,為鄉鎮法庭負責人和人民陪審員開展調解工作的專用場所。
四、各法庭人民陪審員根據到訪群眾歸屬轄區情況開展工作,對矛盾糾紛發生地在本轄區或糾紛雙方當事人均為本轄區的做好解釋接待,認真調解,并做好登記工作;對單方屬于本轄區的做好解釋接待工作,根據訴求建議到相關部門解決,并做好備案工作。法院立案庭將適合調解的案件,引導當事人自愿接受調解,并填寫申請書后,立“調字號”,根據轄區管轄移送到有管轄權的法庭或調解中心。各庭、調解中心接到“調字號”,進行登記、開展調解。調解不成的,指導案件當事人按照相關規定和流程轉立案庭立案。
五、鄉鎮法庭負責人,對人民陪審員承辦的調解案件,開展全程法律業務指導。對調解成功并簽訂調解協議的,指導當事人盡量當場履行;不能完全履行的,依當事人的申請,由審判員免費出具(****)...民特...號民事裁定書進行司法確認。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未全部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六、建立工作檔案。鄉鎮法庭負責人和人民陪審員根據工作性質建立相應工作日志,鄉鎮法庭負責紀錄每周到庭開展工作的具體情況。人民陪審員將日常工作及時進行民事糾紛調解登記工作,對調解成功的糾紛建立“一案一檔”,內容包括:訴前調解立案審批表、起訴狀或雙方調解申請、當事人的身份證明、相關證據材料及調解筆錄、調解協議、司法確認裁定文書、送達證明等。
篇3:關于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鄉鎮年度考核項目的請示
關于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鄉鎮年度考核項目的請示
市政府: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從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對農村土地經營制度的豐富和完善,事關我市農村綜合改革和新農村建設大局,事關我市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農民增收、社會穩定。
當前,我市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鋪開,但進展較為滯后。主要原因是:一是部分鎮的主要領導不夠重視,林改工作采取應付、觀望的態度,造成工作被動,進展緩慢。二是由于宣傳工作不到位,老百姓不了解林改政策,造成老百姓抵觸林改工作,影響了林改的進度,浪費了人力物力。三是干部沒有真正掌握、吃透林改政策,沒有真正發揮林改的優越政策,林改工作走過場,流于形式。
為此,我委懇請市政府將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鄉鎮年度考核項目,以促進工作的開展,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
妥否?請批示
二OO九年七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