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
*市水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和國家、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精神,改善我市水環境質量,結合我市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積極圍繞省、*市下達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標,強化環境執法和監督管理,采取堅決有力措施,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切實解決重點行業和重點排污單位突出的水污染問題,全面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二、總體目標
以整治廢紙為原料的造紙企業為重點,通過采取關、停、并、轉、管相結合的方法,確保全市所有造紙企業穩定達標排放,*河出境水質COD濃度達到90mg/L以下。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有效削減污染負荷
工作任務
(1)造紙企業關閉工作
20**年4月底前,對已列入省、*市關閉名單的18家造紙企業依法關閉到位;6月底前,對經省、市核查產量在萬噸以下的其他造紙企業關閉到位(見附表一)。
關閉標準: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拆除設備,注銷執照。
工作責任:各鄉鎮、辦事處黨政正職為第一責任人,主抓此項工作的副職為具體責任人。各鄉鎮負責拆除設備、清除原料,電業部門負責切斷電源,工商部門負責注銷營業執照,水利部門負責停止供水,環保部門做好監管工作,嚴防死灰復燃。
凡發現一起未按照標準關閉到位,或已關閉企業死灰復燃的,由市紀檢部門查明原因,依法追究具體責任人的責任,發現兩起以上的,追究第一責任人和具體責任人的責任。
(2)造紙企業兼并重組
年底前,對現有的造紙企業組建9個造紙集團公司,實施強強聯合,通過兼并重組,全市造紙企業總數由146家降為70家,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重組標準:統一法人代表,統一營業執照,統一經營管理,統一核算,統一治理。
工作責任:由各鄉鎮負責組織實施,工商部門配合。
(3)提高商品漿使用比例
20**年底前,全市商品漿使用比例達到30%以上,20**年,商品漿使用比例達到50%以上。
工作責任:由各鄉鎮負責組織實施。
(二)加快治理步伐,確保達標排放
工作任務
(1)所有造紙企業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20**年6月底前配備污泥處理干化機;
(2)萬噸以上的廢紙造紙企業或較為集中區域的聯合治污,必須于20**年4月底前上報二級生化處理治理方案并開工建設,分期分批于20**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務,重點水污染企業必須安裝COD自動在線監測儀(見附表二)。
工作標準:所有造紙企業外排水質COD濃度小于100mg/L,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達到總量控制指標。
工作責任:環保部門負責督促,各鄉鎮具體落實,對4月底前二級生化處理系統未動工的企業和超標排污企業一律停產治理,凡發現因監管不力、治理工作落實不到位的,追究分包責任人的責任。
(三)認真做好總量控制工作
工作任務
根據省、市水污染物總量控制的要求,年底前,完成所有造紙企業排污許可證審核與發放工作。
工作標準:所有排污企業持證排污。
工作責任:由市環保部門負責落實,禁止無證排污,嚴禁上馬污染嚴重的排污水企業,否則,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加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工作任務
新密市城市污水處理廠于20**年底前建成并投入運營。
工作標準:按期完成任務
工作責任:由市建設局負責落實,建設局長為第一責任人。
(五)加大區域綜合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工作任務
(1)20**年6月底前,委托有關院校專家,完成《*市*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編制工作并付諸實施;
(2)從今年起到20**年底前,對河道分段進行集中清淤,對河堤進行綠化,并由鄉鎮派出專人,加強對轄區內河道管理工作,禁止向河道傾倒工業、生活及其它垃圾。
(3)充分利用國家對淮河流域的優惠扶持政策,在利用*氧化塘解決部分造紙企業排污問題的基礎上,爭取專項資金,力爭于20**年底前開工建設新密市工業污水綜合處理廠。
工作責任:水污染防治規劃編制工作由環保部門負責落實,河道綜合整治工作由水利部門牽頭,沿河各鄉鎮負責落實,工業污水綜合處理廠專項資金籌措及建設工作由市政府牽頭,環保、計委、財政、土地部門和相關鄉鎮按照各自職責分工組織實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成立組織
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市水污染綜合整治工作的領導,成立以市長為組長、主管副市長為副組長、各相關鄉鎮、委局為成員的水污染防治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確保綜合整治工作順利進行。
(二)強化監管,嚴格督查
環保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對重點排水企業派駐環保監督人員駐廠盯守(見附表三),對正常生產企業每天檢查不少于兩次,實行現場監督情況日報制度,對重點排污企業監督監測每周一次,一般企業每月兩次,雙洎河各斷面每天監測一次,定期發布監測結果,凡發現超標排污行為,屬萬噸以上的,一次重罰,二次予以停產治理,停產治理時間不少于三個月,經整改已具備達標排放條件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屬萬噸以下(廢紙制漿)的,提前關閉。
(三)明確目標,追究責任
綜合整治工作將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目標,水污染防治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及市主要領導、市監察部門定期、不定期對各單位綜合整治工作開展情況督促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實行掛牌督辦,限期解決,責任追究,對監督管理不力,工作落實不到位或濫用職權,充當企業保護傘,導致已關閉企業死灰復燃或污染物超標排放的,依據省監察廳省環保局《關于違反環境保護規定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對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的責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建議
(一)將我市的出境水斷面由*X下移至*
為了保證省控斷面長期穩定達標,建議將我市的出境水斷面由*X下移至*X。一方面X水作為我市區域內的重要水域,必須加強對X水水質的監管力度,防止污染事故發生;另一方面,在我市洧水流域范圍內的造紙企業生化處理系統處于運行調試、不能穩定達標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溱水上游的五星水庫、*水庫等水源的調控功能,保證下游水質達標排放;與此同時,從便于管理、便于監測、保障水質監控人員和設備安全的角度出發,20**年6月底以前,將出境水斷面從較為偏僻的*下移至*與洧水交匯后交通便利的戴灣。
(二)完善補償措施,做好關閉企業的穩定工作
為進一步減少被關閉企業的損失,保持地方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有關規定,對今后關閉的合法企業,建議由省、市、縣三級分別拿出相應的補償資金,用于失業人員安置、債務償還、企業轉產等工作(萬噸以下造紙企業補助標準暫定為每廠150萬元,萬噸以上企業視投資情況,經省、市有關部門審批后確定)。
二00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篇2:揚塵污染整治管理暫行方案
第一條為有效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城區范圍內揚塵污染的防治與管理活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揚塵污染,是指在建設工程施工(包括房屋建筑、道路與管線、市政公用設施等)、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拆除、物料運輸與堆放、公共場所和道路保潔、養護綠化等活動中以及因泥地裸露產生的粉塵顆粒物對周邊環境和大氣造成的污染。
本辦法所稱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是指煤炭、砂石、灰土、灰漿、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易產生粉塵顆粒物的物料。
第四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環保部門")對城區揚塵污染的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市建設、建管、城管執法、公安、交通運輸等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做好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百官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曹娥街道辦事處)、東關街道應當加強對本區域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揚塵污染。
第五條城區范圍內禁止新建產生粉塵污染的工業項目,對現有的產生粉塵污染的企業逐步實施搬遷、轉產或關閉。
第六條城區范圍內的水泥生產企業,必須采取有效的防塵、除塵措施,并遵守以下規定:
(一)所有生產設備的煙塵或粉塵及粉塵無組織排放必須達到國家或省規定的排放標準;
(二)不得露天拋曬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
(三)生產廠區應當定期灑水。
第七條房屋建設、道路與管線建設以及綠化建設、房屋拆除的建設單位應當將防治揚塵污染的費用列入工程概算,并在與施工單位簽訂的施工承發包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防治揚塵污染的責任。
第八條在城區范圍內進行建設工程施工,應當符合下列一般揚塵污染防治要求:
(一)制定揚塵污染防治方案,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度和揚塵作業記錄臺帳,并指定專人具體負責施工現場揚塵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二)施工工地內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應當在其周圍設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閉性圍攔;工程腳手架外側必須使用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封閉;
(三)施工工地進出口處及主要道路應當進行硬化處理;
(四)在進行產生大量泥漿的施工作業時,應當配備相應的泥漿池、泥漿溝,做到泥漿不外流。廢漿應當采用密封式罐車或船外運妥善處置,嚴禁隨意堆棄或排入城市下水道;
(五)經相關部門審批同意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必須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超過規定期限后,禁止在施工現場攪拌砂漿。
第九條在城區范圍內進行房屋建設施工作業,除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揚塵污染防治要求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施工工地周圍設置不低于2.5米的硬質密閉圍擋;
(二)在施工工地內,設置車輛清洗設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淀設施,運輸車輛應當在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施工工地;
(三)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時內不能完成清運的,應當在施工工地內設置臨時堆放場,臨時堆放場應當采取圍擋、遮蓋等防塵措施;
(四)在建筑物、構筑物上運送散裝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時應當采用密閉方式清運,禁止高空拋擲、揚撒;
(五)工程項目竣工后30日內,施工單位應當平整施工工地,并清除積土、堆物;閑置6個月以上的施工工地,建設單位應當對其裸露泥地進行臨時綠化或者鋪裝。
第十條在城區范圍內進行道路與管線施工,除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揚塵污染防治要求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道路工程施工工地應當設置連續、密閉圍擋,主要路段高于2.5米,一般路段高于1.8米;
(二)道路與管線施工堆土超過48小時的,應當采取覆蓋等揚塵污染防治措施;
(三)使用風鉆挖掘地面或者清掃施工現場時,應當向地面灑水。
第十一條在城區范圍內進行房屋拆除作業,應當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氣象預報風速達到5級以上時,應當停止房屋爆破或者拆除房屋;
(二)條件允許的拆房施工工地周圍,在不影響被拆遷人正常生活、工作前提下,應當設置不低于2.1米的硬質密閉圍擋;
(三)對被拆除的房屋應當進行灑水或者噴淋,實行灑水或者噴淋措施可能導致房屋結構疏松而危及施工人員安全的除外;
(四)在施工工地內,設置車輛清洗設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淀設施;運輸車輛應當在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施工工地;
(五)建筑垃圾在48小時內不能完成清運的,應當采取遮蓋、灑水等防塵措施;
(六)項目竣工30日內完成平整施工工地,清除積土、堆物;
(七)整體爆破建筑物的,其施工方案應當包括防止揚塵污染的具體措施。
第十二條在城區范圍內運輸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用密閉化車輛運輸。不具備密閉化運輸條件的,應當委托符合密閉化運輸要求的單位或個人承運。
運輸單位和個人應當加強對車輛機械密閉裝置的維護,確保設備正常使用,車輛外觀整潔、號牌及擴大號清晰,并按照規定線路和時間行駛,運輸途中的物料不得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飛揚。
第十三條在城區范圍內堆放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的堆場和露天倉庫,應當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地面進行硬化處理;
(二)堆放煤炭、煤矸石、煤灰、煤渣、水泥窯渣、冶煉渣和金屬碎屑等固體廢物的場地,應當采取遮蔽等有效防塵措施;其中煤炭堆場應當建立2米圍墻,設置擋風抑塵網,并配備噴淋設施,裝卸煤炭過程使用減少揚塵的輸送設施設備,配備固定的除塵器;
(三)堆放砂石、沙、渣土、灰土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場地,應當采取覆蓋、設置硬質密閉圍擋、濕化或者灑水等防塵措施;
(四)禁止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施工材料和建筑垃圾。
第十四條城區道路保潔作業,應當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城市道路清掃前,應當進行灑水或噴霧,每日不少于1次,雨天及氣溫在攝氏4度以下的天氣除外;
(二)每日早晨8時應當完成第一遍清掃;
(三)在氣溫攝氏4度以上的連續5天晴天或風速4級以上的天氣條件下,城區主要道路應當適當增加灑水或噴霧次數。
(四)城區道路宜采取夜間高壓沖洗及機掃一體化作業方式,并逐步擴大作業范圍,提高機械化作業率。
第十五條在城區范圍內進行植物栽種和養護作業,應當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綠化養護單位應當落實保潔責任制,定期清洗城市道路綠化帶,保持城市道路綠化帶清潔;
(二)新設綠化帶、行道樹下的裸露地面應當實施綠化或鋪裝,綠化帶圍擋應當高于綠化帶內邊緣地面5厘米。
(三)栽植行道樹,所挖樹穴在48小時內不能栽植的,樹穴和栽種土應當采取覆蓋等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行道樹栽植后,應當當天完成余土及其他物料清運,不能完成清運的,應當進行遮蓋。
第十六條城區范圍內現有裸露地面應當進行綠化或者鋪裝,有關責任人按照下列方式確定:
(一)市政道路、廣場、公共綠地的裸露地面,由市級有關部門或百官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曹娥街道辦事處)、東關街道按照管理分工組織完成;
(二)單位范圍內的裸露泥地,由所在單位負責完成;
(三)居民區的裸露地面,由物業或其他管理單位負責完成;
(四)無管理單位的居民區的裸露地面,由所在地街道辦事處組織完成。
第十七條集中供熱范圍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燃煤鍋爐,現有的燃煤鍋爐應當限期拆除。
第十八條交通標志、護欄、廣告牌、報刊亭、公用電話亭、候車亭、公交站牌等公共設施和建筑物外墻應當保持清潔,由產權單位負責定期清洗。
第十九條車站、碼頭、廣場、市場、停車場等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應當采取有效措施,落實保潔責任制,確保公共設施和場所的清潔。
第二十條經市政府批準,環保部門可在特殊時期,依法對特定區域內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作業作出禁止性規定。
第二十一條單位或者個人不按照本辦法規定采取有效防塵措施的,有關管理部門應當責令限期改正,并可公開向社會予以曝光。
第二十二條市環保部門應當加強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其他有關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揚塵污染場所、設施的監督檢查。對綜合性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市環保部門可以組織相關管理部門實施聯合執法檢查。
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與檢查內容有關的資料,不得隱瞞,不得拒絕或者阻撓有關管理人員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三條違反本辦法第五條、第六條、第十三條第(二)項、第十七條規定的,由市環保部門牽頭依法予以查處。
第二十四條房屋建設施工單位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九條規定的,由市建管部門牽頭進行處理,如有違反國家現行法規的,依法進行查處。
第二十五條城市道路與管線施工時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十條規定,房屋拆除作業時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至(六)項規定的,由市建設、市城管執法部門按各自職責,依法予以查處。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三)、(四)項規定的,由市環保、市城管執法、市交通運輸部門以及百官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曹娥街道辦事處)東關街道等管理部門按各自職責,依法予以查處。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七)項規定實施爆破的,由公安機關牽頭依法予以查處。
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運輸車輛,涉及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查處。
第二十八條其他違反本辦法的行為,依照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予以查處。
第二十九條環保、建設、建管、城管執法、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履行法定職責,依據本辦法應當查處違法行為而不查處的,由其上級機關或者所在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試行。
篇3:揚塵污染整治管理方案
揚塵污染整治管理暫行方案范文
第一條為有效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城區范圍內揚塵污染的防治與管理活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揚塵污染,是指在建設工程施工(包括房屋建筑、道路與管線、市政公用設施等)、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拆除、物料運輸與堆放、公共場所和道路保潔、養護綠化等活動中以及因泥地裸露產生的粉塵顆粒物對周邊環境和大氣造成的污染。
本辦法所稱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是指煤炭、砂石、灰土、灰漿、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易產生粉塵顆粒物的物料。
第四條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環保部門")對城區揚塵污染的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市建設、建管、城管執法、公安、交通運輸等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做好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百官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曹娥街道辦事處)、東關街道應當加強對本區域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揚塵污染。
第五條城區范圍內禁止新建產生粉塵污染的工業項目,對現有的產生粉塵污染的企業逐步實施搬遷、轉產或關閉。
第六條城區范圍內的水泥生產企業,必須采取有效的防塵、除塵措施,并遵守以下規定:
(一)所有生產設備的煙塵或粉塵及粉塵無組織排放必須達到國家或省規定的排放標準;
(二)不得露天拋曬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
(三)生產廠區應當定期灑水。
第七條房屋建設、道路與管線建設以及綠化建設、房屋拆除的建設單位應當將防治揚塵污染的費用列入工程概算,并在與施工單位簽訂的施工承發包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防治揚塵污染的責任。
第八條在城區范圍內進行建設工程施工,應當符合下列一般揚塵污染防治要求:
(一)制定揚塵污染防治方案,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度和揚塵作業記錄臺帳,并指定專人具體負責施工現場揚塵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二)施工工地內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應當在其周圍設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閉性圍攔;工程腳手架外側必須使用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封閉;
(三)施工工地進出口處及主要道路應當進行硬化處理;
(四)在進行產生大量泥漿的施工作業時,應當配備相應的泥漿池、泥漿溝,做到泥漿不外流。廢漿應當采用密封式罐車或船外運妥善處置,嚴禁隨意堆棄或排入城市下水道;
(五)經相關部門審批同意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必須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超過規定期限后,禁止在施工現場攪拌砂漿。
第九條在城區范圍內進行房屋建設施工作業,除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揚塵污染防治要求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施工工地周圍設置不低于2.5米的硬質密閉圍擋;
(二)在施工工地內,設置車輛清洗設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淀設施,運輸車輛應當在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施工工地;
(三)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時內不能完成清運的,應當在施工工地內設置臨時堆放場,臨時堆放場應當采取圍擋、遮蓋等防塵措施;
(四)在建筑物、構筑物上運送散裝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時應當采用密閉方式清運,禁止高空拋擲、揚撒;
(五)工程項目竣工后30日內,施工單位應當平整施工工地,并清除積土、堆物;閑置6個月以上的施工工地,建設單位應當對其裸露泥地進行臨時綠化或者鋪裝。
第十條在城區范圍內進行道路與管線施工,除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揚塵污染防治要求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道路工程施工工地應當設置連續、密閉圍擋,主要路段高于2.5米,一般路段高于1.8米;
(二)道路與管線施工堆土超過48小時的,應當采取覆蓋等揚塵污染防治措施;
(三)使用風鉆挖掘地面或者清掃施工現場時,應當向地面灑水。
第十一條在城區范圍內進行房屋拆除作業,應當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氣象預報風速達到5級以上時,應當停止房屋爆破或者拆除房屋;
(二)條件允許的拆房施工工地周圍,在不影響被拆遷人正常生活、工作前提下,應當設置不低于2.1米的硬質密閉圍擋;
(三)對被拆除的房屋應當進行灑水或者噴淋,實行灑水或者噴淋措施可能導致房屋結構疏松而危及施工人員安全的除外;
(四)在施工工地內,設置車輛清洗設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淀設施;運輸車輛應當在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施工工地;
(五)建筑垃圾在48小時內不能完成清運的,應當采取遮蓋、灑水等防塵措施;
(六)項目竣工30日內完成平整施工工地,清除積土、堆物;
(七)整體爆破建筑物的,其施工方案應當包括防止揚塵污染的具體措施。
第十二條在城區范圍內運輸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用密閉化車輛運輸。不具備密閉化運輸條件的,應當委托符合密閉化運輸要求的單位或個人承運。
運輸單位和個人應當加強對車輛機械密閉裝置的維護,確保設備正常使用,車輛外觀整潔、號牌及擴大號清晰,并按照規定線路和時間行駛,運輸途中的物料不得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飛揚。
第十三條在城區范圍內堆放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的堆場和露天倉庫,應當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地面進行硬化處理;
(二)堆放煤炭、煤矸石、煤灰、煤渣、水泥窯渣、冶煉渣和金屬碎屑等固體廢物的場地,應當采取遮蔽等有效防塵措施;其中煤炭堆場應當建立2米圍墻,設置擋風抑塵網,并配備噴淋設施,裝卸煤炭過程使用減少揚塵的輸送設施設備,配備固定的除塵器;
(三)堆放砂石、沙、渣土、灰土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場地,應當采取覆蓋、設置硬質密閉圍擋、濕化或者灑水等防塵措施;
(四)禁止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施工材料和建筑垃圾。
第十四條城區道路保潔作業,應當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城市道路清掃前,應當進行灑水或噴霧,每日不少于1次,雨天及氣溫在攝氏4度以下的天氣除外;
(二)每日早晨8時應當完成第一遍清掃;
(三)在氣溫攝氏4度以上的連續5天晴天或風速4級以上的天氣條件下,城區主要道路應當適當增加灑水或噴霧次數。
(四)城區道路宜采取夜間高壓沖洗及機掃一體化作業方式,并逐步擴大作業范圍,提高機械化作業率。
第十五條在城區范圍內進行植物栽種和養護作業,應當符合下列防塵要求:
(一)綠化養護單位應當落實保潔責任制,定期清洗城市道路綠化帶,保持城市道路綠化帶清潔;
(二)新設綠化帶、行道樹下的裸露地面應當實施綠化或鋪裝,綠化帶圍擋應當高于綠化帶內邊緣地面5厘米。
(三)栽植行道樹,所挖樹穴在48小時內不能栽植的,樹穴和栽種土應當采取覆蓋等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行道樹栽植后,應當當天完成余土及其他物料清運,不能完成清運的,應當進行遮蓋。
第十六條城區范圍內現有裸露地面應當進行綠化或者鋪裝,有關責任人按照下列方式確定:
(一)市政道路、廣場、公共綠地的裸露地面,由市級有關部門或百官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曹娥街道辦事處)、東關街道按照管理分工組織完成;
(二)單位范圍內的裸露泥地,由所在單位負責完成;
(三)居民區的裸露地面,由物業或其他管理單位負責完成;
(四)無管理單位的居民區的裸露地面,由所在地街道辦事處組織完成。
第十七條集中供熱范圍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燃煤鍋爐,現有的燃煤鍋爐應當限期拆除。
第十八條交通標志、護欄、廣告牌、報刊亭、公用電話亭、候車亭、公交站牌等公共設施和建筑物外墻應當保持清潔,由產權單位負責定期清洗。
第十九條車站、碼頭、廣場、市場、停車場等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應當采取有效措施,落實保潔責任制,確保公共設施和場所的清潔。
第二十條經市政府批準,環保部門可在特殊時期,依法對特定區域內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作業作出禁止性規定。
第二十一條單位或者個人不按照本辦法規定采取有效防塵措施的,有關管理部門應當責令限期改正,并可公開向社會予以曝光。
第二十二條市環保部門應當加強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其他有關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揚塵污染場所、設施的監督檢查。對綜合性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市環保部門可以組織相關管理部門實施聯合執法檢查。
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與檢查內容有關的資料,不得隱瞞,不得拒絕或者阻撓有關管理人員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三條違反本辦法第五條、第六條、第十三條第(二)項、第十七條規定的,由市環保部門牽頭依法予以查處。
第二十四條房屋建設施工單位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九條規定的,由市建管部門牽頭進行處理,如有違反國家現行法規的,依法進行查處。
第二十五條城市道路與管線施工時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十條規定,房屋拆除作業時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至(六)項規定的,由市建設、市城管執法部門按各自職責,依法予以查處。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三)、(四)項規定的,由市環保、市城管執法、市交通運輸部門以及百官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曹娥街道辦事處)東關街道等管理部門按各自職責,依法予以查處。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七)項規定實施爆破的,由公安機關牽頭依法予以查處。
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運輸車輛,涉及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查處。
第二十八條其他違反本辦法的行為,依照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予以查處。
第二十九條環保、建設、建管、城管執法、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履行法定職責,依據本辦法應當查處違法行為而不查處的,由其上級機關或者所在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