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失守的代價》警示教育片觀后感
《底線失守的代價》警示教育片觀后感
1、《底線失守的代價》警示教育片觀后感
通過觀看《底線失守的代價》警示教育片――泗陽縣20**年黨員干部違紀案例剖析后,我對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要從這些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訓,引以為戒,防微杜漸;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恪守思想道德防線、法律法規紅線和廉潔從業底線,貫徹落實好中央八項規定。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以案為戒。
一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切實解決好為誰服務、為誰掌權、為誰謀利的問題。二要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和黨紀國法防線。要通過開展經常性的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不斷加強“官德”修養,增強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三要克服貪欲、失衡和僥幸這三種不良心理。保持共產黨員的精神風采,保持黨員領導干部的公仆形象。
二、進一步廉潔自律,拒腐防變
要通過開展經常性的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不斷加強“官德”修養,增強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廉潔自律是反對腐敗、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關鍵。黨員干部能否以身作則,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推動反腐敗斗爭的深入發展至關重要。以身作則,廉潔自律,是每一名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品格。今后要嚴于自律,自覺接受監督,勇于接受群眾的監督。把監督當成一種警戒、一面鏡子,經常想一想,照一照,檢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點,及時加以改進和糾正,增強自己拒腐防變的能力。
三、牢記艱苦奮斗精神,抓好反腐倡廉。
艱苦奮斗的精神,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寶貴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組成部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尤其需要黨員領導干部繼承和發揚。在新時期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對于廉政建設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實質上就是一種廉政的表現。有些領導干部認為有了地位和權力,生活改善了,物質條件提高了,不享受白不享受,于是一味的追求物質生活,怕苦怕累;有的將物質享受作為待遇高低的標尺來衡量,有的甚至因此而做出違背原則的事。
作為黨員干部,一定要帶頭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耐得住艱苦,檔得住誘惑,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
2、《底線失守的代價》警示教育片觀后感
2月22日下午,為了認真傳達貫徹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精神,我局組織觀看了《底線失守的代價》警示教育片――泗陽縣20**年黨員干部違紀案例剖析。
觀看該片后,自己在思想上受到了強烈的震憾和教育。違紀案例中的3個人,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一些熟人。他們過去都有光輝的歷史,如夏玉平扎根基層20多年,帶領村民一起艱苦創業,興辦木業加工企業,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有的是部門科室中堅骨干、有的是部隊團職轉業干部,而今天卻成為階下囚。分析他們腐化墮落的根本原因:一是宗旨意識淡薄,從而導致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扭曲,放松黨性修養和鍛煉,面對市場經濟大潮不能保持警惕、保持冷靜、保持操守,更沒有慎獨慎微,忽視從根本上考慮人民的利益,不甘清貧,崇尚拜金,最終導致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權力意識“魔化”,一些領導干部把人民賦予的權力作為自己謀取私利的工具,在危害黨的事業的同時,自己也遭到“身囚”之苦。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能正確的行使就能為人民辦實事、謀利益,反之就會成為以權謀私的魔杖。從領導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遙,人生沒有后悔藥,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政治生命、青春年華、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試法換取身外之物。
作為一名審計領導干部,手中握有審計監督“大權”,怎么用?必須慎之又慎。審計權利,同樣是一把雙刃劍,只能用好,不能用壞。那么,應該如何用好手中的權力呢?我認為,審計黨員干部應該做到“三個必須”:
一是政治上要堅定,必須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樹立看齊意識,要按照黨的**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框架意見》及配套文件以及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要求,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大力推進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審計監督全覆蓋,依法依紀反映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亂作為問題,促進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國,充分發揮國家審計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
二是審計上要從嚴,必須把審計任務落到實處。要堅持依法審計。劉家義審計長強調,要強化法治思維,堅持法治原則,始終把牢審計質量這條“生命線”,嚴格依法規范審計行為,嚴格在法定范圍內開展審計工作,既不能喪失職守不作為,也不能超越權限亂作為,做到履職到位不缺位、盡責依法不越界,嚴格執行法定的審計程序,并適應審計實踐發展需要,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和操作規程,使審計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三是工作上要求精,必須把審計質量作為審計項目工作的“生命線”,樹立精品意識,全力提升審計質量。要為自己確立一個奮斗目標,以審計準則為標準,讓自己所做的每個審計項目都成為“精品”,成為優秀審計項目。首先,要樹立創先爭優意識。在審計工作崗位的每一天,審計干部都要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能渾渾噩噩地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在審計工作中,我們要樹立“爭第一創一流”的意識,增強憂患意識,提高競爭力。要爭當審計“反腐尖兵”,把發現案件線索、查處重大違規問題、撰寫審計信息、工程審計、績效審計等工作作為奮斗目標,爭當審計能手,爭做復合型人才,進一步提升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3、《底線失守的代價》警示教育片觀后感
從2月20日開始,本人在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觀看20**年全縣典型案例專題片《底線失守的代價》,到組織我局全體人員和部分離退休老干部觀看,本人已三次觀看此專題片,對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感覺收獲很大,又一次凈化了心靈,明白了努力方向。
一、注重學習,讓廉政要求入心入腦
先要堅持政治理論學習,筑牢理想信念。第一,要用*****武裝自己的頭腦,一時一刻都不能放松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筑牢信念大廈的根基;第二,要經常學習廉政規定,通過學習,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腦子里始終要有明確的界限。自覺地以黨紀政紀約束自己,用群眾的滿意程度審視自己,模范地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第三,還要學習鄭培民、孔繁森等先進人物的事跡,用他們的事跡不斷鞭策自己,查找差距,提高覺悟;第四,用身邊的反面典型警醒自己,那些以身試法的人的問題就出在世界觀、權力觀上,出在缺乏自律意識上,正是由于少了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走上了與人民為敵的邪路。
二、創新形式,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對領導干部來講,作風狀況如何,受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支持、約束和影響。可以說,領導干部的行為一定程度上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外在表現和直觀反映。因此,要充分發揮教育的基礎作用。創新教育形式,整合教育資源,把集中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把傳統教育手段與現代教育手段結合起來,突出對領導干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優良傳統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黨紀國法教育,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黨性修養、政治品質、道德境界和領導能力,增強領導干部在作風建設中的自主能力和自律意識。
三、干凈履責,從源頭上杜絕不廉政行為
一是思想干凈。做對黨赤膽忠誠,對人民真心實意,對工作兢兢業業,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純粹高尚、有益于人民的人;二是要行為干凈。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個小節上過不了關的黨員,也很難在“大節”上過得硬,不拘小節必然終累大德。我們一定要對每一件事,始終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行;三是作風干凈。無論在什么崗位、想問題、做事情,都要堅持原則。無論是公務應酬,還是和人交往,都應保持健康的生活作風,用正氣坦蕩的清水沖掉生活腐化的靈魂污垢,防止因受到不干凈的、不良的生活作風而迷失我們的方向。
四、表率示范、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加強和改進干部作風建設,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是關鍵。在這個問題上,一方面要看到領導帶頭對促進整個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關鍵性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干部作風方面的一些問題,實際上就存在于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自身。抓住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就抓住了整個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重點,切實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率先垂范,發揮好表率和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干部做到的,領導首先做到;凡是要求領導班子做到的,一把手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基層做到的,領導機關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下級做到的,上級要首先做到,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觀看這部專題片中十多個典型的案例,集中反映和揭露了腐敗分子思想蛻變的心理軌跡和社會危害,他們因腐敗而倒下,不僅僅毀了自己,害了家庭,而且也損害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其教訓刻骨銘心,發人深省。
篇2:《生命刻度》警示教育片觀后感
《生命刻度》警示教育片觀后感
澄邁縣石浮中心幼兒園王小霞
家庭是溫馨的港灣,安全是幸福的支點。本片以家庭為經,以安全為緯,通過一個個真切感人的故事,標出了生命的刻度:最可寶貴,最須珍愛。
**年6月在園領導的組織下,我認真觀看了我觀看了安全警示教育片《生命刻度》--他,本片通過幾位普通企業安全員和安監員的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詮釋了實現安全發展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世界上最怕“認真”二字,安全生產必須最講認真。
使我深深的體會到安全終于泰山,無論在任何場,合任何時候,安全都不可忽視。不能提供安全的生產生活環境,就會制約發展,帶來無窮的隱患。很多時候我們都懷著僥幸的心理去做某一件事情,卻會造成讓你始料不及的事故,事故發生只在一瞬間,在那一瞬間,一切美好都化為烏有,一個美好的家庭破碎!大好的前程斷送了!
我們要牢記這些用生命換來的教訓,只要人人心中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真正提高安全思想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加強防范,增強安全責任心,就可以營造出安全和諧的氛圍。我們的平安之花才會盛開的更加長久鮮艷。因為只有安全在心,生命才能在手,安全生產,有你,有我,有大家。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們要把《教師崗位行為規范》落實到本職崗位中,牢記安全第一。
人生道路漫漫長,悠悠歲月需平安。觀看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為了我們的家庭幸福,為了我們的國家昌盛,更為了使整個世界少一點悲哀,多一份歡笑。時刻記住:珍愛生命,安全第一!
篇3:警示教育片《賭掉前程》《警鐘》觀后感
《賭掉前程》、《警鐘》警示教育片觀后感
最近,本人觀看了由縣紀委組織播放的警示教育片《賭掉前程》、《警鐘》,深有感觸。《賭掉前程》講述了七名黨員干部沉迷于賭博,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真實事件;《警鐘》告訴我們的是11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如何從領導崗位走向囚犯的人生軌跡。他們一個個痛心疾首,悔恨當初,深感對不起黨和政府,對不起親人和朋友,真實感悟到平安、自由是福的人生真諦。
剖析這18名黨員領導干部的犯罪原因,貪婪是共性。沉迷賭博者想不勞而獲,一夜暴富;貪污受賄者想以權謀私撈一把。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切忌貪婪,嚴于律己,要解決好“三個正確對待”的問題。
一是正確對待職務,解決好為誰當官的問題。每個領導干部都擔負著一定職務,或管錢管人或管事,職務意味著責任,領導意味著服務。警示片中這些領導干部從政幾十年,擔任過多種職務,分管或主管過多方面的工作,但他們忘記了入黨時的誓言,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拋棄于腦后,當貪官庸官,害黨害民,誤國誤事。只有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才是黨和人民需要的合格、稱職的干部。
二是正確對待權力,解決好怎樣用權的問題。領導干部手中都掌握著一定的權力。權力是魔杖,是雙刃劍,可使人高尚,也可使人墮落。如果帶著私欲用權,搞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這樣的干部就必將會墮落和垮臺。權力是人民給的,只能為人民服務。要象汪洋湖、孔繁森那樣,參加工作幾十年,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從不用手中權力為自己和家屬謀任何私利,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我們必須反對以權謀私,絕不容許在黨內和領導干部層內形成既得利益集體。領導干部就是要以身作則,廉潔自律,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管好分管地區和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做到權為民所用。
三是正確對待名位,解決好價值取向的問題。價值取向是人們對一定價值目標的自覺追求。在我們的干部中,少數人崇拜名位,把名位高低作為自己人生價值的取向,這與馬克思人生和價值觀背道而馳。一個人名位的升降,是由主觀條件與客觀機遇決定的。名位是暫時的,事業是永恒的。汪洋湖同志工作變動16次,與家人兩地分居30年,無論組織怎樣安排,條件如何艱苦,個人有什么困難,都自覺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主,愉快接受,毫無怨言,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思想境界和優良品質。領導干部應對事業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兢兢業業,忘我工作,堅持原則,敢抓敢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廣大干部群眾的贊譽。人民群眾在痛恨成克杰、胡長清等腐敗分子的同時,對黨內出現的鄭培民、孔繁森這樣的好干部感到無比的欣慰。領導干部要以平常心看待名位,視名利淡如水,看事業重如山,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這樣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的人生。
對領導干部來說,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既是黨性原則,也是修養方法,這是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無論是修為政之德還是思貪欲之害,最終都應當體現在認真、嚴格的“律己”上。如果這18名腐敗分子在位時能夠“律己”,就不會走上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