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三不生產”的原則,按照國家、集團公司事故隱患排查制度規定,制度本制度。
二、事故隱患排查制度是加強現場管理,消除事故隱患,落實安全責任的有效辦法。
三、礦長對礦井事故隱患排查全面負責,各分管副礦長、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分管范圍內事故隱患的排查,各業務部門負責本職范圍內的事故隱患排查。
四、礦井事故隱患是指,生產現場、技術管理、裝備設施上存在的可能導致事故的隱患。
(一)按事故隱患的嚴重程度,解決難易分為a、b、c三級。
a級:難度大,礦解決不了,須由集團公司解決的隱患;
b級:難度較大,區隊解決不了,須由礦解決的隱患;
c級:由區隊、業務部門必須解決的隱患。
(二)按事故隱患的種類分:頂板、通風、瓦斯、煤塵、機電、運輸、放炮、火災、水害和其它。
五、事故隱患的整改:貫徹“分級負責,責任落實”的原則,礦長全面負責,分管副礦長、總工程師組織各業務部門和基層單位進行事故隱患的整改,做到項目、措施、資金、時間、責任落實。
六、安監處負責事故隱患排查的綜合管理,并將其納入到安全信息管理中,按規定組織好事故隱患排查,及時掌握生產中的事故隱患情況。安監處每月組織開展事故隱患排查1次,對查處的事故隱患進行分類和劃分等級,并及時向集團公司、礦安全生產辦公會議或有關領導提交事故隱患排查處理意見。
七、安監處要加強對安全信息工作的管理,對排查出的問題認真篩選、歸類,簽發c級事故隱患整改單,參加b級事故隱患整改方案的制定,并組織相關部門對a級事故隱患提出初步整改方案上報。
八、安監處要掌握事故隱患整改的落實情況,對事故隱患的整改進度和完成情況,隨時進行監督檢查。
九、安監處要認真組織事故隱患排查,查處的問題及時制定方案下發隱患單位限期整改,處理不了的隱患要提交主管領導或安全辦公會議研究解決,堅決防止因部門之間互相推諉和矛盾上交而貽誤問題隱患的處理時機,釀成事故。凡因事故隱患整改不力,導致事故發生,按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
十、安監處負責事故隱患的統計和報告,定期將事故隱患上報安監局。
篇2:煤礦年度事故隱患排查計劃
生輝煤業20**年度事故隱患排查計劃
二零**年八月
為進一步加強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計劃。
一、組織機構
成立“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各副礦長
成員:各專業副總工程師及各單位負責人
“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辦公室設在安監科,安全副總工程師任主任,主要負責日常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登記、上報監督檢查等工作。
二、事故隱患排查主要內容
(一)持證情況:是否持有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
(二)五職礦長配備情況:是否配有礦長、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機電副礦長、總工程師(技術副礦長)。
(三)特種作業人員配備情況。是否配備有安全員、瓦檢工、絞車工、爆破工等特種作業人員,配備人數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經過培訓合格并持證上崗等。
(四)出入井管理情況。是否嚴格執行班前會議制度、入井檢身制度、出入井人員登記制度、礦燈集中管理制度等。
(五)領導帶班下井情況。是否嚴格執行礦級領導帶班入井制度、每班都有礦級領導帶班入井、礦級領導與工人同時下井同時升井、井下交接班制度等。
(六)通風管理情況。是否具備完整的獨立通風系統,采區和采掘工作面的供風能力是否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地面是否按要求安裝了同等能力的兩臺通風機,井下風門、風橋、密閉等通風設施構筑質量是否符合標準并能滿足安全要求,有無違規串聯通風。
(七)瓦斯防治情況。瓦斯檢查工配備數量是否滿足要求,是否按規定檢查瓦斯,是否存在漏檢、假檢,是否存在井下瓦斯超限后未采取措施繼續作業,瓦斯超限是否立即組織撤人,瓦斯監控系統運行是否正常,是否有瓦斯超限處理記錄,種類監控器配備是否齊全,位置安設是否正確,是否配備專業人員值班、檢修瓦斯監測監控系統,是否存在其他重大安全隱患。
(八)水害防治。是否有可靠的排水系統,是否存在賦水地質條件、相鄰礦井及廢棄老窯積水情況,是否嚴格執行“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是否有探放工作需要的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配齊專用探放水設備,是否有專業的探放水作業隊伍,是否擅自開采各種防隔水煤柱,是否存在其他重大安全隱患。
(九)爆破管理情況。爆破工是否經過培訓合格并持證上崗,人員配備數量是否滿足安全要求,是否嚴格執行遠距離爆破制度、是否嚴格執行“三人連鎖爆破”制度,是否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
(十)煤與瓦斯突出防治情況。是否建立防突機構并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是否安裝瓦斯抽放系統并運轉正常,有無專業用風井,是否設?采區專用回風巷,是否采取了“預測預報、防治措施、效果檢驗、安全防護”“四位一體”的局部綜合防突措施,是否編制專項防突設計,是否按防突設計施工,是否按消突后進行采掘,是否按規定配備防突設備和儀器,是否存在其他隱患。
(十一)頂板管理情況。作業規程中是否編制有頂板說明書,掘進作業規程是否采取前探支護,是否存在空頂作業,巷道維修作業是否采取臨時支護措施,是否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是否存在其他重大安全隱患。
(十二)下井人數。井下人數及分布情況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是否存在超員現象。
(十三)機電設備管理情況。是否真正實現了“雙回路”供電;井下設備取得MA標志情況,保護裝和安全防護設施情況;井下機電設備保證完好,杜絕電氣設備出現失爆情況;斜井提升“一坡三檔”、提升保護裝是否可靠。
(十四)防災工作情況。是否制訂防洪、防透水、防雷電、防火(自燃)等措施。廢棄井巷是否填堵封實。礦井周圍是否存在山體滑坡、垮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是否制訂落實了暴風、暴雨、雷電、地震等可能造成煤礦停電、停風、淹井事故的防范措施。
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
(一)分級排查
1.礦長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全面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2.崗位作業人員開始作業前對本崗位危險因素進行一次安全確認,并在作業過程中隨時排查事故隱患;
3.各職能部門每天安排管理、技術和安全等人員進行巡查,對作業區域開展事故隱患排查;
4.安監科、技術科、通防科、機運科等職能部門和相關的專業部門每旬至少開展一次覆蓋生產各系統和各崗位的事故隱患排查;
(二)分級治理
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分級(A級、B級、C級),并按照事故隱患等級明確相應層級的單位(部門)、人員負責治理、督辦、驗收。安監科負責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檔案,對于重大事故隱患,必須逐級報告并實行掛牌督辦。
四、具體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各級領導要加強領導,高度重視,把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當作全年重點工作,抓緊抓實。將月、旬、日排查相結合,進行全面細致的“拉網式”安全生產隱患整治。礦長總負責,分管副礦長要按照“誰分管、誰負責”的原則具體抓,對本礦隱患和重大危險源查清楚、整改到位。同時要注意協調解決隱患整治中的有關問題,加強對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并做好相關情況的匯報和信息反饋。
(二)狠抓落實,注意實效
要把消除隱患、防范事故作為安全生產重中之重,認真落實年度事故隱患排查計劃,從生產現場及基礎管理兩個方面,全面排查各種事故隱患,在治理上狠下功夫,所有的隱患都要做到整改標準“五落實”。對重大隱患的治理要逐項檢查,逐項整改,及時進行“回頭看”、再檢查,切實做到排查認真,整治堅決,成果鞏固,確保隱患排查整治收到實效。
(三)強化監督,嚴格問責
為做好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確保工作進度和質量,要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對因安全生產隱患排查不認真、隱患治理不徹底而發生事故的,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對相關管理部門負責人進行安全問責。
西山生輝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