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黨員教育管理制度

黨員教育管理制度

2024-08-03 閱讀 2880

黨員教育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激勵黨員努力改造世界觀,激發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黨員嚴格履行義務,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切實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發展新黨員制度。

(一)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十六字方針,堅持個別吸收原則,成熟一個,發展一個。

(二)加強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制度,并指定正式黨員進行培養,建立積極分子檔案。

(三)擬發展對象在發展前必須參加黨組織培訓,堅持不培訓不發展。

(四)對擬發展對象本人表現和直系親屬、主要社會關系等進行綜合政治審查,對政審合格的發展對象,提交支部黨員大會討論作出決議,報黨委審批。

(五)堅持發展黨員公示制度,利用公示欄等形式在一定范圍內將發展對象的基本情況進行公示,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

(六)做好預備黨員教育考察和轉正工作。預備期滿后,經本人提出申請,及時按程序辦理轉正手續。

二、黨員教育培訓制度。

(一)以集中學習與分散自學相結合、黨課專題輔導與個人研讀相結合、中心發言與討論相結合、學習文件與學習音像材料相結合等方式。以馬列主義、*思想、***主義理論體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決議;黨的基本知識和黨史黨建知識及本部門工作相關的技能為內容,進行黨員培訓。

(二)黨員集中學習由黨委統一組織,也可以由黨支部為單位組織進行。支部委員每年參加培訓累計不少于24學時,普通黨員全年參加學習培訓累計不少于16學時,推行中心學習組周末學習日制度,由書記全面負責,組織宣傳委員具體組織實施,做好考勤記載。

三、黨員工作匯報制度。黨員每季度應向黨支部以口頭、書面或電子郵件的形式做一次匯報,并上交學習心得體會。外出黨員重點匯報在外活動情況,向黨組織提出合理化意見。

四、流動黨員管理制度。黨員外出不到一年的,一般應轉出臨時組織關系或開具黨員證明信,參加所在地的黨組織生活;外出一年以上的,一般應轉出組織關系,參加所在地的黨組織生活。黨員三人以上集體外出,時間較長的,應建立臨時黨支部或臨時黨小組,定期開展組織生活。黨支部應督促外出黨員做好思想匯報工作,制定支委專人每季度聯系一次。

五、黨組織關系轉接制度。黨組織在黨員變更工作或居住地時,應及時接轉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黨員臨時外出六個月以內的,可開具黨員證明信或辦理《流動黨員活動證》,在所去地單位黨組織參加組織生活。

六、黨費收繳制度。黨員必須按時按標準自覺繳納黨費。預備黨員從黨組織批準為預備黨員之日起按標準繳納黨費。無正當理由6個月不繳納黨費的,按自行脫黨處理。黨費要有專人管理,建立專帳,支部至少每季度應向上級黨組織上交一次黨費,半年公開一次黨費收繳情況。

篇2:黨員教育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提高黨員素質,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完成上級黨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特制定本制度:

一、黨員教育

1、黨支部要對黨員進行馬列主義、*思想、*理論、“****”重要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黨的基本知識、科學文化、業務知識的教育,使支部黨員提高共產主義覺悟,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民主集中制,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安全生產觀,在思想和政治上同公司黨政保持一致,成為合格的共產黨員。

2、嚴格組織生活,堅持三會一課制度。黨員必須做到:自覺參加黨的生活會,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虛心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和同志的幫助。黨員不論職位高低,都必須編入一個黨小組,參加黨的生活,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不允許有特殊黨員。

3、黨員教育方式:主要以“三會一課”為載體,定期組織學習教育。

二、黨員管理

1、按照黨的基層組織與行政建制相對接的原則,圍繞黨支部中心工作,加強對黨員的管理。

2、黨員工作調動,必須及時轉移黨員組織關系,組織關系轉接由黨員本人辦理。

3、黨員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會、不交納黨費、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認為是自行脫黨。支部大會就應當除名,報上級黨組織批準。

4、黨員有*的自由,黨員要求*,經支部大會討論后宣布除名,并報上級黨組織備案。

5、黨支部要認真做好黨員統計工作,每半年要對本單位黨員的轉入、轉出、發展、轉正、死亡和違紀處分、處理情況做出統計。

6、黨員必須按章程的規定,每月按時足額交納黨費;預備黨員從支部大會通過其為預備黨員之日起交納黨費。

7、堅持對黨員的考核、監督制度。主要內容是檢查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執行黨的決議、履行黨員義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情況。

篇3:縣黨員教育聯系會議制度

為加強對黨員經常性教育工作的領導,根據中央頒布的《關于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的規定和有關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黨員教育聯系會議(以下簡稱聯系會議)是組織、協調、檢查、指導黨員教育工作的議事機構。縣聯系會議成員單位由縣紀委和縣委組織部、宣傳部、黨校等組成。根據工作需要可適時吸收其他相關單位參加。縣委組織部為縣聯系會議牽頭單位。

第二條聯系會議的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黨員教育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研究制定全縣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政策措施、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2、對全縣黨員經常性教育工作進行調研指導和督促檢查。

3、聽取全縣黨員教育階段性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4、研究全縣黨員教育經費使用的意見。

5、研究部署每五年一次的黨員黨性分析評議活動。

第三條聯系會議成員單位要積極發揮本部門在黨員經常性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切實履行職責,分工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抓好黨員經常性教育工作。

1、縣紀委。牽頭負責對黨員的黨風廉政教育工作,組織宣傳黨風黨紀、反腐敗斗爭和黨風廉政建設成果,評選表彰勤政廉政黨員典型。負責組織開展反腐倡廉主題教育活動,抓好黨風廉政教育網絡建設。組織編寫黨風廉政教育材料。

2、縣委組織部。負責全縣黨員教育的組織協調工作,負責全縣民主評議黨員和黨員黨性分析評議工作、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科技素質培訓工作、黨員電化教育工作,以及重大題材、重要典型的宣傳報道工作。會同縣紀委、縣委宣傳部、縣委黨校提出黨員教育經費使用的意見。

3、縣委宣傳部。會同縣委組織部負責全縣基層黨員輪訓工作、基層黨員黨課教育工作以及先進典型采訪宣傳等工作。會同縣委組織部負責基層黨校陣地建設、管理和評比表彰以及教學計劃的制定實施、基層黨校教材編寫等工作。

4、縣委黨校。會同縣委組織部、宣傳部等有關部門對科級領導干部和青年后備干部、理論宣傳骨干及村級黨員干部進行培訓。負責對全縣在職黨員干部進行不脫產繼續教育。對鎮黨校進行業務指導。

第四條聯系會議原則上每半年召開一次,特殊情況可隨時召開。會議一般由聯系會議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參加,交換意見,溝通信息,統一認識,研究工作。聯系會議由縣委組織部負責召集。

第五條聯系會議的議題,應在每次會議前的一個月由縣委組織部會同各成員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共同商議確定。各成員單位要做好充分準備,拿出具體意見和建議。

第六條聯系會議議定的事項要形成會議紀要。各單位要認真落實會議確定的事項,縣委組織部負責督促檢查。落實情況在下一次聯系會議上予以通報,或通過其它形式予以反饋。

第七條聯系會議日常工作由縣委組織員辦公室負責,各聯系會議成員單位的相關職能科室為聯系會議聯絡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