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實施細則

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實施細則

2024-08-03 閱讀 5511

山東省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規定,結合我省情況,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所稱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是指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縣、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條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

  第四條選舉經費列入地方各級財政預算,由國庫開支。

第二章選舉委員會

  第五條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縣、鄉、民族鄉、鎮設立選舉委員會,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的選舉委員會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鄉、民族鄉、鎮的選舉委員會受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省、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工作。

  第六條選舉委員會一般由九至十五人組成,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三人。

  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的選舉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鄉、民族鄉、鎮的選舉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由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

  選舉委員會的組成人員被確定為正式代表候選人的,應當辭去選舉委員會的職務。

  選舉委員會設立辦事機構,負責辦理選舉的具體事務。

  第七條選舉委員會的職責:

  (一)制定選舉工作計劃,培訓選舉工作人員,組織選民學習選舉工作的法律規定和有關文件,做好選舉的宣傳教育工作;

  (二)劃分選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區,分配各選區應選代表的名額;

  (三)確定選舉日期,并在選民登記前公布;

  (四)進行選民登記,審查選民資格,公布選民名單,制發選民證,受理對于選民名單不同意見的申訴,并作出決定;

  (五)了解核實并組織介紹代表候選人的情況;根據較多數選民的意見,確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

  (六)印發選票,制定投票辦法,主持投票;

  (七)確定選舉結果是否有效,公布當選代表名單,頒發代表當選證書;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選舉委員會應當及時公布選舉信息。

  第八條選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鄉、民族鄉、鎮、城市街道等設立選舉工作指導組,作為上一級選舉委員會的派出機構,指導所轄選區的選舉工作。

第三章代表名額和分配

  第九條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的代表名額基數為一百二十名,每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四百五十名;人口不足五萬的,代表總名額可以少于一百二十名;

  (二)鄉、民族鄉、鎮的代表名額基數為四十名,每一千五百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一百六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總名額可以少于四十名。

  按照前款規定的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縣、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基數與按人口數增加的代表數相加,即為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總名額。

  本行政區域內的總人口數,按常住戶口人口數統計。

  聚居的少數民族多或者人口居住分散的縣、鄉、民族鄉,經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代表名額可以另加百分之五。

  第十條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具體名額,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本細則確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具體名額,由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本細則確定,報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一條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總名額經確定后,不再變動。如果由于行政區劃變動或者由于重大工程建設等原因造成人口較大變動的,該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總名額依照本細則的規定重新確定。

  第十二條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由本級選舉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所轄各選區的人口數,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鄉人口數相同的原則,以及保證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代表的要求進行分配。在縣人民代表大會中,人口特少的鄉、民族鄉、鎮,至少應有代表一人;在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中,人口特少的村一般應有代表一人。

  第十三條市轄區的人民政府駐地不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其所屬機關、團體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參加本行政區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不參加駐地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駐在鄉、民族鄉、鎮的不屬于縣級以下人民政府領導的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只參加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不參加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第十四條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應當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特別是應當有適當數量的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代表;應當有適當數量的婦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婦女代表的比例。

  第十五條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數民族都應有代表參加當地的人民代表大會。

  聚居境內同一少數民族的總人口數占境內總人口數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應相當于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

  聚居境內同一少數民族的總人口數不足境內總人口數百分之十五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可以適當少于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但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聚居境內同一少數民族的總人口數占境內總人口數百分之十五以上,不足百分之三十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可以適當少于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但分配給該少數民族的應選代表名額不得超過代表總名額的百分之三十。

第四章選區劃分

  第十六條選區按照便于選民參加選舉活動、了解代表候選人和監督代表,便于代表聯系選民的原則劃分。

  本行政區域內各選區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應當大體相等。

  第十七條選區的大小,按照每一選區選一名至三名代表劃分。

  第十八條選區可以按居住狀況劃分,也可以按生產單位、事業單位、工作單位劃分。

  選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市區,可以按照街道辦事處或者若干居民委員會管轄的范圍劃分選區,也可以根據情況按照行業或者系統劃分選區;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口總數能夠產生一名至三名代表的,可以單獨劃分選區,不能產生一名代表的,也可以幾個單位或者和所在居民委員會聯合劃分選區;在農村,可以幾個村聯合劃分選區;人口特多的村和人口特少的鄉、民族鄉、鎮,也可以單獨劃分選區。

  選舉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一般按村劃定一個選區,人口特多的村,也可以劃分幾個選區;鎮的居民按街道劃分選區;鄉及鎮直屬單位也可以單獨劃分選區。

  第十九條選區設立選舉工作小組,負責組織本選區的選舉工作,其組成人員由本級選舉委員會任命。選區下設若干選民小組,組長由選民推選。

第五章選民登記

  第二十條凡年滿十八周歲具有選民資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應按選區進行選民登記。

  計算年滿十八周歲的時間,以當地規定的選舉日為準。

  第二十一條選區設立選民登記站,每一選民只能在一個選區進行選民登記,經登記確認的選民資格長期有效。每次選舉前對上次選民登記以后新滿十八周歲的、被剝奪政治權利期滿后恢復政治權利的選民,予以登記。選民經登記后遷出原選區的,列入新遷入的選區的選民名單;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從選民名單上除名。

  選民登記的具體規定:

  (一)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在戶口所在地登記;

  (二)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企業職工,在校學生,在所在單位的選區登記;

  (三)行政關系仍在原工作單位的退休、離休人員由所在單位進行登記;行政關系不在原單位的,在常住戶口所在地登記;如本人要求在居住地參加選舉,居住地應在取得戶口所在地證明后準予登記;

  (四)戶口不在城市而短期在城市工作和居住的人員,在常住戶口所在地登記;

  (五)臨時外出人員,在其工作單位或戶口所在地登記;

  (六)在本選區的外來暫住人員,取得選民資格證明的,可以在所在選區進行登記;

  (七)旅居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選舉期間在本省內的,可以憑本人身份證件在原籍地,或者出國前居住地,或者現工作所在地登記。

  第二十二條無法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精神病患者,經選舉委員會確認,不列入選民名單。

  第二十三條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予登記。

  第二十四條因涉嫌犯危害國家安全罪或者其他嚴重刑事犯罪被羈押,正在受偵查、起訴、審判的人,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在被羈押期間停止行使選舉權利的,不予登記。

  第二十五條下列人員準予行使選舉權利,應予選民登記:

  (一)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沒有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二)被羈押,正在受偵查、起訴、審判,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沒有決定停止行使選舉權利的;

  (三)正在取保候審或者被監視居住的;

  (四)正在被勞動教養的;

  (五)正在受拘留處罰的。

  第二十六條選民登記結束后,選舉委員會應在選舉日的二十日以前張榜公布選民名單,實行憑選民證參加投票選舉的,并應當發給選民證。

  第二十七條對于公布的選民名單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在選民名單公布之日起五日內向選舉委員會提出申訴,選舉委員會對申訴意見,應在三日內作出處理決定。申訴人如果對處理決定不服,可以在選舉日的五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在選舉日以前作出判決。人民法院的判決為最后決定。

  第二十八條在投票選舉日前,由選民小組對選民進行一次復查,如有遷入、遷出、死亡等應予補登或除名;如原定的選舉日推遲,新增加的十八周歲選民,應予補登。

第六章代表候選人的提出

  第二十九條代表候選人按選區提名產生,提名代表候選人應在選民名單公布后進行。

  第三十條代表候選人提名前,選舉委員會應當向選民說明提名的方法、程序和應注意的事項。

  第三十一條推薦代表候選人應當以書面方式提出。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可以聯合或者單獨向選舉委員會推薦代表候選人,選民十人以上聯名,也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

  各政黨、各人民團體聯合或者單獨推薦的代表候選人人數,每一選民與其他選民聯名推薦的代表候選人人數,均不得超過本選區應選代表名額。

  第三十二條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和選民推薦代表候選人時,應當向選舉委員會介紹所提候選人的情況。接受推薦的代表候選人應當向選舉委員會如實提供個人身份、簡歷以及是否已在沒有隸屬關系的行政區域擔任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基本情況。提供的基本情況不實的,選舉委員會應當向選民通報。

  第三十三條選民十人以上聯名推薦的代表候選人,應同各政黨、各人民團體推薦的代表候選人一起列入代表候選人名單,由選區如實匯總上報選舉委員會。選舉委員會不得調換或者增減。

  選舉委員會應在選舉日的十五日以前,將代表候選人名單及代表候選人的基本情況,按選區張榜公布。

  第三十四條選舉委員會應當組織各該選區的選民小組討論、協商,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如果所提候選人的人數超過本細則第三十五條規定的最高差額比例,由選舉委員會交各該選區的選民小組討論、協商,根據較多數選民的意見,按照選舉委員會根據本細則確定的具體差額比例,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對正式代表候選人不能形成較為一致意見的,進行預選,預選可以召開選民大會進行,也可以按選民小組組織預選,根據預選時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及代表候選人的基本情況應當在選舉日的七日以前按選區張榜公布。

  第三十五條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實行差額選舉,正式代表候選人名額應多于應選代表名額的三分之一至一倍。具體數額,由選舉委員會確定。

  代表候選人名單、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以姓名筆畫為序排列。經過預選的,按在預選中得票多少的順序排列。

  第三十六條選舉委員會應當向選民介紹代表候選人的情況。推薦代表候選人的政黨、人民團體和選民可以在選民小組會議上介紹所推薦的代表候選人的情況。選民可以書面提出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的要求。選舉委員會根據選民的要求,應當通過召開見面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由代表候選人介紹本人的情況,回答選民提出的問題。但在選舉日必須停止代表候選人的介紹。

第七章投票選舉

  第三十七條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應當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并接受監督。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預選民自由行使選舉權。

  第三十八條投票選舉時,選舉委員會應當根據各選區選民分布狀況,按照方便選民投票的原則設立投票站,進行選舉。選民居住比較集中的,可以召開選舉大會,進行選舉。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動不便或者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選民,在二名以上監票人員的監督下,可以在流動票箱投票。

  第三十九條投票站或者選舉大會,都必須由選舉委員會派員主持。選舉前由選民推選監票、計票人員,同時向選民宣布投票選舉注意的事項。

  代表候選人及其近親屬不得主持本選區的投票選舉,也不得擔任監票人、計票人。

  第四十條每一選民在一次選舉中只有一個投票權。投票時,選民根據選舉委員會的規定,憑身份證或者選民證領取選票。

  第四十一條代表的選舉,一律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法。選舉時應當設有秘密寫票處。

  選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殘疾不能寫選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寫。

  第四十二條選民在選舉期間外出的,經選舉委員會或者其派出機構同意,可以書面委托其他選民代為投票。每一選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過三人,并應當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代為投票。

  第四十三條本細則第二十五條所列人員參加選舉的方式,由選舉委員會和執行監禁、拘留或者勞動教養的機關共同決定,可以在流動票箱投票,或者委托有選舉權的親屬或者其他選民代為投票。被判處拘役、受拘留處罰或者被勞動教養的人也可以在選舉日回原選區參加選舉。

  第四十四條選民對于代表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可以投反對票,可以另選其他選民,也可以棄權。

  第四十五條投票站投票結束后,由主持選舉人員和監票、計票人員將投票人數和票數加以核對,作出記錄,并由監票人簽字,送選區統一計票;流動票箱應在監票人監督下集中在選區統一開箱計票。

  第四十六條每次選舉所投的票數多于投票人數的無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數的有效。

  每一選票所選的人數,多于規定應選代表人數的作廢,等于或者少于規定應選代表人數的有效。

  第四十七條選區全體選民的過半數參加投票,選舉有效。代表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選民過半數的選票時,始得當選。

  獲得過半數選票的代表候選人的人數超過應選代表名額時,以得票多的當選。如遇票數相等不能確定當選人時,應當就票數相等的候選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當選。

  獲得過半數選票的當選代表的人數少于應選代表的名額時,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另行選舉時,根據在第一次投票時得票多少的順序,按照本細則第三十五條規定的差額比例,確定候選人名單,如果只選一人,候選人應為二人。代表候選人以得票多的當選,但是得票數不得少于選票的三分之一。

  經過再次投票或另行選舉,仍不能確定當選人,代表名額可以暫時空缺。

  第四十八條選舉結束,由選舉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和本細則的規定,確認選舉是否有效,宣布當選代表名單,頒發代表當選證書。

  第四十九條公民不得同時擔任兩個以上無隸屬關系的行政區域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第八章對代表的監督和罷免、辭職、補選

  第五十條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選民的監督。選民有權罷免自己選出的代表。

  罷免代表的程序如下:

  (一)對于縣級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原選區選民五十人以上聯名,對于鄉級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原選區選民三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縣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罷免要求,并應當寫明罷免理由;

  (二)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接到選民罷免代表的要求,應及時組織調查,并聽取被提出罷免的代表的申辯意見;

  (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將罷免要求和被提出罷免的代表的書面申辯意見印發原選區選民;

  (四)表決罷免要求,由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派有關負責人員主持;

  (五)罷免代表,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并經原選區過半數的選民通過;被提出罷免的代表有權在選民會議上提出申辯意見;

  (六)罷免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議,須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罷免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議,須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備案。

  第五十一條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代表職務被罷免的,其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職務相應撤銷,由常務委員會予以公告。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的代表職務被罷免的,其主席、副主席的職務相應撤銷,由主席團予以公告。

  第五十二條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任期內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辭職。縣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接受辭職,須經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決定接受代表辭職的,應當向原選區公告。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書面提出辭職。鄉級的人民代表大會接受辭職,須經人民代表大會過半數的代表通過。決定接受代表辭職的,應當向原選區公告。

  第五十三條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辭去代表職務的請求被接受的,其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職務相應終止,由常務委員會予以公告。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辭去代表職務的請求被接受的,其主席、副主席的職務相應終止,由主席團予以公告。

  第五十四條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任期內因故出缺,缺額由原選區另行補選。

  補選代表的程序如下:

  (一)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因故出缺、調離或者遷出本行政區域,由原在的代表小組報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因故出缺、調離或者遷出本行政區域,由原在的代表小組報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

  (二)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派有關負責人員,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到本級出缺代表原在選區主持補選;

  (三)補選時,代表候選人的名額可以多于應選代表的名額,也可以同應選代表的名額相等;

  (四)補選代表,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

  (五)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補選后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并報經常務委員會批準,確認代表資格有效,頒發代表證書;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補選后,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經大會主席團批準,確認代表資格有效,頒發代表證書。

第九章對破壞選舉的制裁

  第五十五條為保障選民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有下列行為之一,破壞選舉,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以金錢或者其他財物賄賂選民,妨害選民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

  (二)以暴力、威脅、欺騙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妨害選民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

  (三)偽造選舉文件、虛報選舉票數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

  (四)對于控告、檢舉選舉中違法行為的人,或者對于提出要求罷免代表的人進行壓制、報復的。

  國家工作人員有前款所列行為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處分。

  以本條第一款所列違法行為當選的,其當選無效。

  第五十六條主持選舉的機構發現有破壞選舉的行為或者收到對破壞選舉行為的舉報,應當及時依法調查處理;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及時移送有關機關予以處理。

第十章中華人民解放軍駐山東部隊代表的選舉

  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解放軍駐山東部隊代表的選舉,應按照《中華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的規定辦理。

第十一章附則

  第五十八條本細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一)修改憲法;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七)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八)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九)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審查和批準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一)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十二)批準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

  (十三)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

  (十四)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

  (十五)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篇2:基層工會換屆選舉方案

基層教育工會是在基層學校中建立的具有獨立地位的群眾性工會組織,是一個為基層教職工服務的產業工會組織。下面是有20*基層工會換屆選舉方案,歡迎參閱。

20*基層工會換屆選舉方案范文1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工會組織建設以及學校民主建設,發揮工會組織在黨聯系群眾中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和主人翁地位,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中國工會章程》的《工會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基層工會選舉辦法》,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在學校黨組織的領導下,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廣大教職工意愿,提高學校工會班子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基層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二、成立換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胡永琪

副組長:衡炳鋒

成員:汪潔趙劍曉

三、“公推直選”工作應把握的原則:

1、黨管干部原則;

2、堅持德才兼備原則;

3、堅持公正、公開、擇優原則;

4、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5、依法辦事的原則

四、新一屆工會委員會設置:

根據《工會法》規定,我校新一屆工會委員會確定為7人,其中,工會主席1名,副主席1名,女工委員1名,文體委員1名、宣傳委員1名,組織委員1名、財經委員1人。

五、工會委員的任職條件:

(1)思想政治素質:能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理論和“****”重要思想,忠于黨的教育事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積極參與教育改革,顧全大局,忠于職守,勤奮工作,愛崗敬業。

(2)業務素質:嚴謹治學,刻苦鉆研業務知識,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有開拓創新精神。

(3)群眾基礎:能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如實反映教職工的意見愿望和要求。敢于和善于依法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4)民主觀念:作風民主,實事求是,堅持原則,維護團結,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在教師中有較高威信。

(5)組織協調能力: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勝任工會領導工作的組織能力和工作水平,善于協調各方面的關系,能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能依照法律和章程,獨立自主、創造性地開展工會工作。

(6)服務態度:服從大局,服務教職工的思想意識,關心群眾疾苦,熱心為群眾說話辦事、排憂解難。

(7)年齡:工齡滿5年以上,且男一般不超過55周歲,女不超過50周歲。

六、工會主席及委員、經濟審查委員產生的辦法

1、成立領導小組制訂實施方案聽取工會委員意見

2、組織宣傳發動。組織會員學習相關工會組織選舉辦法,宣傳工會主席公推直選的意義、原則、程序、任職條件等,使廣大教職工充分認識實施“公開直選”的重要性,引導會員積極主動參與,選好學校工會組織領導組織班子。

3、推薦候選人。本次工會候選人的推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以小組推薦與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A、小組推薦:

必須在全體會員中進行推薦。各小組要在充分發揚會員民主基礎上,確定本組所推薦的工會主席及委員候選人名單。各組推薦8名工會委員候選人。在推薦過程中,要考慮年齡結構、男女比例。

B、組織推薦:學校黨政班子根據《干部的選拔任用條例》結合考察培養情況進行推薦。

4、考察公示。組織匯總、公示、領導小組考察審核:結合各方面推薦情況,聽取群眾意見,把思想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群眾威信高的候選人確立為新一屆工會工會委員候選人,另選女職工委員會,設主任1名(她是正式委員),兩位2委員,經審委員會候選人3名。

5、進行差額選舉。

6、在學校黨組織的主持下,對當選委員進行分工,確定主席,副主席,女工委員,文體委員、宣傳委員,組織委員、財經委員,明確婦女主任、委員和經審委員主任、委員。

7、選舉結果報上級工會。

七、工作要求

1、按章辦事。工會換屆改選工作應在本單位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的程序進行。

2、全體教職工要以主人翁的姿態、高度負責的精神,投入到這次選舉工作中去,要把這次工會換屆選舉工作當作一次檢驗自己民主參政、民主議政能力的考驗;要把這次換屆選舉工作當作我校團結奮進、凝聚人心的一次盛會。

3、嚴肅紀律。全體會員要嚴正確對待這次選舉工作,要嚴格按照工會組織換屆工作相關規定,積極支持選舉,認真做好組織工作。嚴禁任何人賄選、拉票、惡意干擾甚至破壞選舉、阻礙他人正常行使推薦權、選舉權等,確保本次換屆選舉的圓滿成功。

20*基層工會換屆選舉方案范文2

為使銅川學校工會換屆選舉工作依法、規范、有序、順利的開展,依照《中國工會章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以及《關于本市各級工會選舉工作的若干規定》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會換屆選舉工作應在得到上級工會組織和同級黨組織的同意后方能進行。

二、工會換屆選舉工作應在學校黨支部的直接領導下進行。

三、上屆工會負責起草工會工作報告和工會經費審查的報告。

四、籌備工作程序:

1、向上一級工會寫出書面請示報告,批準后開始準備。

2、向會員做換屆選舉工作的宣傳工作。

3、建立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和工會主席任正副組長。并將名單予以公示。

4、建立換屆選舉工作籌備小組,由上一屆工會工會主席擔任召集人,原工會委員擔任組員,負責處理籌備階段的工作。

5、由上屆工會根據代表性、廣泛性的要求,將代表名額分配到各年級組和部門,由會員民主推薦產生本組代表,各年級分管領導對本年級組代表產生過程負責。

6、代表名單由黨支部審查后,正式張榜公布。

7、在基層各工會小組推薦工會委員會和經審工作委員會候選人名單的基礎上,由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醞釀產生正式的工會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和經費審查工作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名單。

8、兩個委員會委員正式候選人名單聽取部分會員意見。

9、擬定大會《表決辦法》、《選舉辦法》,提出大會監票人名單,準備大會通過。

10、召開代表大會,進行第五屆工會委員會和經審委員會的選舉。

五、時間安排

1、12月1日~12月15日

在校黨支部領導下擬定學校換屆選舉工作方案向上級工會請示

向會員做換屆選舉宣傳

2、12月16日~12月31日

成立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和換屆選舉工作籌備小組

上一屆兩委對三年工作做好總結

3、1月1日~1月8日

各年級組、各部門推薦選舉第五次代表大會代表

各年級組、各部門推薦工會委員會、經審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名單,報領導小組審查。

4、1月9日~1月16日

召開第五次教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兩委名單;

召開兩委會議,產生新一屆工會主席和經審主任;

將選舉結果報上級工會審批。

20*基層工會換屆選舉方案范文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按照工會字*號《關于工會換屆選舉有關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換屆選舉工作機構

*公司工會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換屆選舉工作的部署、執行和監督。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為:

二,公司工會委員會的設置

根據全總《工會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規定,結合我公司實際公司工會委員會的設置如下:

工會委員7人,其中工會主席1人,委員6人(可根據工作需要設置生活委員、組織委員、宣傳委員、文體委員、女工委員和財務委員等)。

三、具體工作安排

換屆選舉工作從九月中旬至十月底分五個步驟進行,具體安排如下:

(一)產生工會委員會候選人(元月24日前)

按照公司統一安排,工會主席由我公司行政副職兼任,由公司黨委提出候選人名單;工會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由上屆工會委員會根據各處室推薦意見,在反復醞釀、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產生建議名單,報公司黨委審核,并進行公示。候選人原則上每個處室2人,要有充分的代表性。最終產生13名工會委員會候選人。

(二)會員大會準備工作(元月30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擬定會員大會程序,并將會議程序和候選人名單報保監會工會工作委員會審核。審核未通過,則繼續推選其他候選人;審核通過后,準備好選票。

(三)召開會員大會,選舉工會委員會(元月15日前)

召開全體會員大會,選舉新一屆工會委員會。選舉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采取候選人數多于應選人數的差額選舉辦法,當場計票,并公布選舉結果。

為更好使工會委員具有充分的代表性,選舉應參考以下原則:每個處室有1位委員;充分考慮行政級別、年齡階段、男女比例、非黨員比例;工作熱情高,能夠積極反映群眾意見。

(四)將換屆選舉情況和新一屆工會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報保監會工會工作委員會審批。(元月22日前)

(五)審核通過后,新一屆工會委員會正式開始開展工作。(元月底前)

四、工作要求

全體會員應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力,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選舉人選舉或不選舉某個人;整個選舉過程應保持公平、公正、透明。

篇3:協會換屆選舉策劃書

成立于1987年11月的讀書協會,是由院團委和圖書館共同直接領導的全院型,思想型,文學型社團。是黃淮學院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活動最多,最具特色的省級優秀社團。

作為省級優秀社團,校級社團特等獎獲得者,為了讀書協會工作和發展的順利,推進理事會成員任用制度的改革。經研究,決定面向全院在院學生舉行理事會成員換屆競選活動。

一、活動時間

*年3月13日上午9:00

二、活動地點

讀書協會辦公室(中區圖書館一樓自修室旁)

三、活動目的

在全院公開競聘讀書協會第23屆理事會成員,來增加工作透明度,嚴格組織管理,建立一支思想素質高,工作能力強,團結進取,有特色的新的理事會團隊。

四、主辦單位

黃淮學院讀書協會

五、活動內容

本次競聘采用“公開招聘,能力考核,民主選舉,競爭上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1.出一期關于本次競聘的海報,詳細介紹所要競聘的各部門的情況及競聘人數等信息。

2.在3月12日(下周五)之前。有競選意向的同學可將自己的申請材料交至讀書協會辦公室或各系分會長,然后由第22屆理事會審核。

3.3月13日上午9:00在讀書協會辦公室舉行競選演講,評委由第22屆理事擔任,下午對在演講中表現出色的同學進行面試。

4.3月15日以海報形式在圖書館前公布第23屆理事會成員名單。至此,換屆競聘活動結束。

六、活動流程

遞交申請、競選演講、評委面試

七、競選對象要求

1、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有較強的組織紀律觀念和團隊意識。

2、對自己所競選的職位有充分的了解,有明確的工作思路,責任心強,愿為協會服務。

3、有開拓創新精神,工作上善于思考,有獨到見解,有宏觀上駕馭工作的能力。

4、具有大局意識和進取精神,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應變能力,工作積極有熱情,肯于吃苦,甘于奉獻,能較好的完成任務。

八、備注

本次活動的會前服務工作及會場后勤工作由讀書協會臨時理事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