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交通政務督查督辦制度

交通政務督查督辦制度

2024-10-11 閱讀 7501

  第一條為全面貫徹落實全某交通工作會議精神,做好全某交通系統的政務工作,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行政效能,確保全某交通系統政令暢通、令行禁止,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督查督辦由辦公室負責。按照職責分工對督查督辦事項由局屬各單位、局機關科室承辦。各單位(科室)要明確專人高度負責,建立相應的工作責任制,加強領導,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承辦的工作任務。

第三條督查督辦的內容。

  1、某委、某政府和交通廳的重大決策、決定、決議、重要文件、工作部署,明確要求報告貫徹落實情況的事項;

  2、上級機關、領導對本局的批辦事項,局領導批示交辦的事項;

  3、局黨組、局長辦公會議議定的工作部署,事項;全年工作要點和階段性工作重點;

  4、局領導下基層檢查工作、開展調研時提出的要求;

  5、某人大議案、建議;某政協提案有關承辦事項;

  6、督查人員發現的事關全局帶有政策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

  7、各基層單位、各某地(區)交通局反映或提出的重要問題;

  8、信訪件需督查督辦落實的事項;

  9、行風監督員、新聞媒體提出的批評、建議或意見;

  10、其他需督查督辦落實的事項。

第四條督查督辦的工作方式

  1、督查督辦事項轉出后,辦公室要按時、定期催辦督辦,緊急問題及時督辦,必要時派人下去檢查、了解,確保按期辦結。

  2、承辦單位(科室)接到督辦卡后,要責成專人迅速辦理,在規定的承辦期限內辦理完畢。因故在規定時間內未辦理完畢的,要主動與辦公室溝通,以便及時反映給有關部門和領導。

  3、承辦單位(科室)如認為督查督辦事項不屬于本部門的職責范圍,應于24小時內退回辦公室并說明理由,不得自行轉送其他部門。

  4、督辦件涉及局屬幾個單位(科室)或局外幾個部門的,由牽頭單位(科室)負責協調并組織辦理。各協辦單位(科室)應積極主動配合,認真辦理所負責的事項。有關部門對承辦事項有異議的,需書面寫明理由,由牽頭單位(科室)負責匯總,提出意見,送辦公室核閱后,呈局領導審定。

  5、根據督查督辦事項和局領導指示和交辦事項,對局重大決策和重大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督促檢查。對影響全局的重大事項,集中力量督查;對全年性工作,分階段督查;對緊急事項,及時督查。日常督查采用通知書、電話詢問、實地督查、與有關單位(科室)聯合督查等多種形式,推進我局及全系統各項政務工作的組織實施;

第五條督查督辦的程序

  1、登記。設立“某交通局督查督辦事項登記簿”,對需要督查督辦的事項,及時在登記簿上登記交辦部門或領導、承辦科室、事項內容、辦理時間等,以備查詢。登記立項一般一事一項。凡被列入督查督辦事項,要編發督辦號,經主管領導或主要領導審批后交承辦單位或部門;

  2、承辦。對督查督辦事項,各單位(科室)要責成有關人員認真辦理。各單位(科室)負責人要及時督促、檢查,對辦理意見要親自審閱、把關。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科室)承辦的事項,由主辦單位(科室)牽頭辦理,主辦單位(科室)要主動與協辦單位(科室)協商,協辦單位(科室)要認真提供有關情況、數據、資料及協辦意見。主、協辦單位(科室)在辦理過程中出現意見分歧時,由主辦單位(科室)負責人進行協調,盡可能地達成一致意見;如意見分歧較大,主辦單位(科室)要列明雙方理據,送分管領導或局長協調解決。

  3、督辦。辦公室按照承辦要求,在辦理時限到達前,對承辦單位或人員進行督辦,督辦工作應根據辦理事項內容、要求和時限,實行重要事項重點督辦、緊急事項跟蹤督辦、疑難事項反復督辦、一般事項定期督辦,保證督辦事項在規定的時限內辦理、辦結、辦好。督辦工作人員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及時地報告查辦結果,做到查辦事項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反饋。對督辦事項因特殊情況逾期未辦結的,要說明原因,根據局領導簽署的意見重新明確限辦時限,并做好跟蹤督辦。

  4、反饋。承辦單位(科室)負責人在辦理時限內,要每周利用碰頭會或專題報告等方式將辦理進展情況和結果,反饋給局領導和辦公室。需要幾個部門共同辦理的,主辦單位(科室)要在匯總各單位(科室)的意見后,寫出書面報告呈送有關領導,反饋辦理情況;緊急、復雜或重大事項,要隨時向局領導匯報辦理情況和結果。

  5、上報。承辦單位(科室)應在辦結后的三日內書面上報辦結情況,由辦公室及時將辦理結果進行整理、匯總,形成“督查專報”上報局領導;某政府常務會議決定事項、上級機關批辦、交辦的事項,要專題上報辦理結果;某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提案要專門召開交辦會議交辦。辦理意見、建議、提案情況要專題向人大常委會及政協報告。對某委、某政府和某某交通廳明確要求辦理的,要一事一報;對重大、緊急事項的督查情況要隨時反饋,反饋情況時要講實話、報實情,為領導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情況和建議。

  6、立卷。督辦事項處理完畢,要在“督查督辦事項登記簿”上注銷督查督辦事項,并將督辦事項原件、領導批示、處理意見、督辦情況報告等各種資料及時立卷歸檔,交檔案室妥善保管,以備查詢。

第六條督查督辦工作原則

  1、嚴格按照局黨組的要求開展工作,為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局黨組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部署貫徹落實提供有效服務。

  2、堅持依法辦事,實事求是,突出重點,講求實效,全面真實了解和反映情況。

  3、督辦工作要堅持分工協作,責任到人以及迅速、及時、準確的原則,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4、對不宜公開的督查件,要做好保密工作,嚴守機密,不得與無關人員談論機密事項,防止因泄密給工作造成損失或帶來不良影響。

  5、對辦理不認真、敷衍塞責、應付了事的要送回承辦單位(科室)重新辦理。對因工作疏忽,而影響辦理進度,不能如期辦理而貽誤工作或發生泄密,造成不良后果或影響的,予以通報批評,并按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及具體承辦人的責任。

  第七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篇2:利津公路局網上政務公開內容

一、公路路政管理

  辦事依據:《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路政管理條例》、《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一)公路及建筑控制區范圍內施工管理。審批占用、挖掘公路,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架設、埋設管線設施施工及設置標志牌、廣告牌、宣傳牌等。

  辦事程序:申請單位須提交申請書,與申請事件有關的批準文件、擬建工程方案、圖紙、技術指標、施工合同、施工其他有關資料。申請單位必須事先攜有關資料向當地公路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接到有效的申請資料后15日內予以審批。不符合規定的不予批準。

  (二)路產損毀查處及索賠。負責對違規損害公路及公路附屬設施和影響公路通行的行為進行查處。占用、侵占、污染、損壞和破壞公路路產的當事人,應繳納路產占用費、損失賠償費和相應的罰款。路政管理部門要根據有關程序立案、調查取證、發出通知書,并作出處理。

  辦理結果、時限:根據實情及時處理,保證公路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三)超限運輸管理。審批超過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要求的運輸事項。

  辦事程序:申請單位須提交申請書,運輸合同,貨物的斷面尺寸,車貨總重及運輸車輛的數量、技術指標、荷載圖示的有關資料。申請單位必須事先攜帶有關資料向擬通過地的公路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公路管理部門審批。接到完整有效的申請資料后,10日內予以審批。對不符合規定的不予批準。

  聯系單位:利津公路局

  責任人:

  聯系人:

  聯系電話:5

二、公路規費征收管理

  (一)公路規費征收管理。主要費種有:公路養路費、鐵路道口安全管理費(代征)。

  辦事依據:《公路法》、《山東某某公路規費征收管理條例》,某某政府辦公廳《轉發某某計委等三部門關于調整部分車輛養路費征收費額的請示的通知》。

  辦事程序:以上規費征收范圍、標準、程序全某某統一,具體由當地規費征收機構在征收地點公布。

  辦理結果、時限:除另有規定外,即時辦結。規費繳訖后,開據有關單據或證明。

  聯系單位:利津公路局征稽辦

  責任人:范

  聯系人:程

  聯系電話:56

三、公路規費稽查

  主要稽查道路運輸業戶繳納公路規費情況。

  辦事依據:《公路法》、《山東某某公路規費征收管理條例》。

  辦事程序:嚴格按規定檢查車輛和處理違章,維護良好的道路運輸秩序,保護運輸業戶的合法權益;打擊偷費、抗費行為,促進規費征收。

  將具體執法的標準向社會公布:執法人員向管理相對人主動出示身份證件,說明所檢查的事項等;憑證、證件齊全、有效的應立即放行;對檢查過的車輛進行登記,對違章車輛進行立案、建檔并調查處理等。

  辦理結果、時限:對查辦的問題迅速處理,及時辦結;群眾舉報的公路“三亂”事件,受理單位登記、查辦,經調查10日內辦結并函告舉報人;疑難問題30日內辦結并函告舉報人。

  監督投訴渠道:利津公路局征稽辦

  電話:5

  服務承諾:公開、公正、廉潔、高效

  責任人:

  聯系人:

四、公路行政執法

  (一)交通行政聽證工作。公路管理部門凡作出責令停駛、暫扣證照,對個人罰款500元和對法人及其他組織罰款等行政處罰的,管理相對人可要求聽證,案件調查人員應當記錄在案。

  辦事程序:管理相對人要求聽證的,由做出行政處罰的交通管理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組織聽證。當事人應當按照交通管理部門通知的時間、地點參加聽證會;聽證會結束后,管理相對人對處罰有異議的,可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復議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二)公路行政投拆查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公路執法機構及其執法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可投訴:沒有執法證件的;執法人員超越職權、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無正當理由拒絕審批、頒發經營許可證件、或者超過法定期限不作答復的;非法收取費用的;行政處罰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依據,或者擅自改變處罰種類、幅度的;行政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不使用法定文書的;不依法告知聽證、復議或者訴訟權利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投訴的。

辦事程序:

  投訴應有明確的投訴對象和具體的請求及事實依據,內容應當客觀、真實;受理和查處工作堅持耐心接聽,積極查辦、客觀公正,及時回復、嚴格保密的原則與要求,切實維護投訴者的合法權益。

  投訴人可以書面或口頭的形式投訴,不符合投訴條件的,應告知理由;受理機構查證屬實,可根據實情責令有關執法行限期履行或限期改正。并依據錯案追究制度予以處理。

辦理結果、時限:

  投訴應自受理之日起2個月內調查處理完畢,接受委托查處投訴的機構,應在接受委托后一個半月內處理完畢,并報委托部門;投訴查處工作結束后,10日內將投訴查處結果告知投訴者。

  以上兩項主要法規依據:《行政處罰法》,交通部《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交通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規定》等。

篇3:政務督促檢查工作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政令暢通,轉變工作作風,轉變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依據《山西某某政務督促檢查工作暫行規定》,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局機關各股室和鄉鎮辦國土資源站的政務督查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政務督查工作堅持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秉公辦事,敢于負責的原則,保證政令暢通,令行禁止,保證局委會決策的貫徹落實。

第二章組織領導

  第四條局成立政務督查領導組,組長由“秘書工作”擔任,副組長由“秘書工作”、“秘書工作”、“秘書工作”擔任,成員有“秘書工作”、“秘書工作”、“秘書工作”、“秘書工作”、“秘書工作”。督查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秘書工作”兼任,副主任由“秘書工作”兼任,政務督查員由局辦公室和執法監察股抽調人員組成。

  第五條政務督查人員具有對督查事項的督促檢查權、建議獎懲權。

  第六條各股室應當積極支持和配合政務督查人員的工作,確保督促檢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三章政務督查工作的內容

  第七條督查工作的主要內容是:

  (一)上級批示事項的辦理情況;

  (二)局領導批辦或交辦事項的落實情況;

  (三)局黨支部、局委會、局長辦公會等會議決定事項的落實情況;

  (四)年度工作目標的完成情況;

  (五)重大群眾來信來訪事項的落實情況;

  (六)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

第四章政務督查工作程序

  第八條政務督查工作包括立項、下達任務、督促查辦、督查專報、立卷歸檔等工作程序。

  第九條立項。凡需要督查的工作事項,都要由督查辦公室填寫立項報告卡片,提出擬辦意見,包括督查事由、承辦單位、督辦單位、辦理要求等內容,送局長審批。

  第十條下達任務。根據立項要求,督查辦公室擬定具體的督查工作方案,將督查工作任務下達給承辦人。

  第十一條督促查辦。督查工作任務下達后,督查辦公室要及時了解情況,掌握辦理進度,按期予以辦理。

  第十二條督查專報。鄉鎮國土資源管理站或局各股室接到督查工作任務之后,要交分管領導簽注意見,按規定的期限和程序辦理;辦理結束后,經分管領導簽署意見,以督查專報形式上報督查辦公室。對難度大、辦理周期長的督查事項,要書面報告進展情況。

  第十三條立卷歸檔。督促檢查事項辦結后,承辦人在上報督查結果的同時,要按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及時將有關材料立卷歸檔。

第五章政務督查工作的實施

  第十四條政務督查員每周應向局政務督查領導組匯報一次督查工作情況,對緊急重大事項應隨時報告局長。

  第十五條政務督查辦公室一般每月通報一次督查工作情況。

  第十六條政務督查工作中涉及的保密事項,嚴格執行保密的有關規定。

  第十七條政務督查人員不按規定履行職責或者未及時向上級報告督查工作情況,依照有關規定追究督查人員的行政責任。

  第十八條對股室不配合督查人員工作,造成重大工作延誤或者損失的,依照有關規定追究股室負責人的行政責任,其分管領導承擔相應領導責任。

  第十九條政務督查工作根據所督查的事項可采取文書催報檢查、現場巡視檢查、專項查辦等工作方式。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條對政務督查的結果,由政務督查辦公室按行政獎懲辦法提出處理意見,報政務督查領導組研究后予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