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潔高空作業安全防護實施方案
保潔高空作業安全防護實施方案
高空作業安全基本要求
1、必須認真貫徹國家和上級勞動保護,安全生產主管部門頒發的有關勞動法規,條例和規定。
2、所有登高作業人員都必須持證上崗。
3、為登高操作人員辦理和購買相應的勞保和保險,以及正確使用防護用品。
4、登高作業人員必須認真勘察現場,按照客戶提供的工作要求及有關技術資料,根據建筑物的特點及高空作業規范和要求,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5、配備專職安全員,認真做好本單位職工的安全生產制度及安全技術知識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思想和自我保護能力,督促職工自覺遵守安全紀律,制度和法規,安全員還應對下吊作業員的安全檢查和督促工作,對現場的安全嚴格把關,確保萬無一失。
6、在施工前應對客戶進行安全交流,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必須征得客戶認可,在施工中接受監督,牢固豎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7、下吊作業時,清洗人員一定要帶副繩子,自鎖器掛在副繩上,繩索與鋁板的接觸點,一定要用布包扎好。
8、每次下吊都要認真仔細檢查下吊作業工具。
9、對不利于登高作業的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及工作人員身體不適者,恐高癥者,禁止登高作業。
10、清洗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客戶安全保衛制度(如出入制度,消防制度、安全規程等
高空作業具體實施方案
1、5米以下的高空使用腳手架,5米以上的高空使用高空作業平臺,腳手架的安裝必須按照國家高空安全要求進行施工,不超高強行施工。
2、在施工現場作業的情況下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帽,安全帽對人體頭部受外力傷害(如物體打擊)起防護作用,使用時要注意選用經有關部門檢驗合格,其上有“安檢”標志的安全帽;戴帽前先檢查外殼是否破損,有無合格帽襯,帽帶是否齊全,如不否合要求立即更換;調整好帽箍、帽襯,系好帽帶。
3、在高空作業的情況下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選用經有關部門檢驗合格的安全帶,并保證在使用有效期內;安全帶嚴禁打結、續結;使用時要可靠地掛在牢固的地方,要高掛低用,且要防止擺,避免明火及刺割;2米以上的懸空作業必須使用安全帶;在無法直接掛設安全帶的地方,應設置掛安全帶的安全拉繩、安全欄桿等。
篇2: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制度
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制度
1.目的
加強醫院內部醫務人員職業安全保護意識。
2.范圍
適用于醫院從事臨床醫、護、技全部職工。
3.內容
一、標準預防:
基于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膚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則而采取的措施。
這些措施是針對醫院所有的患者和醫務人員采取的一組預防措施。包括手衛生,根據情況選用手套、隔離衣、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境中污染的物品與醫療器械。
1.嚴格按要求進行洗手或衛生手消毒。
2.當醫務人員接觸污染物品時,必須戴手套,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3.有可能污染身體其他部位時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正確穿戴口罩、帽子、護目鏡和面罩。
4.根據需要穿隔離衣、防護服、鞋套。
(一)手衛生
1.當手部有血液或其它體液等肉眼可見污染時,應用皂液(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2.如果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3.洗手指征參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西安市中心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制度》。
(二)污染的醫療儀器設備或物品的處理:
1.處理、清洗被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物品、設備時,應戴手套、口罩,可加穿防水圍裙、袖套、面罩等,防止工作人員皮膚、黏膜接觸及工作服的污染。
2.使用后利器,放置于防刺、防滲漏的容器內進行轉運。
(三)急救場所需要對病人實施復蘇時,用簡易呼吸囊(復蘇袋)或其他通氣裝置代替口對口人工呼吸方法。
(四)醫療廢物按規定分類收集、處理。
二、空氣/飛沫傳播疾病的防護:
1.醫務人員進入確診或疑似傳染患者房間時,應戴帽子、醫用防護口罩。
2.進行可能產生噴濺的診療操作時,應穿隔離衣或防護服、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
3.當接觸患者病人及其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時應戴手套。
三、特殊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防護:如:SARS、人禽流感等。
1.醫務人員應嚴格按照防護規定著裝。
2.應經過防護用品穿脫程序培訓。
3.醫用防護口罩每6h-8h更換,遇污染、潮濕及時更換。
4.離開污染區前對防護眼鏡進行消毒。
5.隔離衣/防護服被血液、體液、污物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6.戴醫用防護口罩應進行面部密合性試驗。
四、接觸傳播疾病的防護:
1.接觸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時必須戴手套;手上有傷口時應戴雙層手套。離開隔離病室前,接觸污染物品后脫去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2.手套一經刺破、損壞應立即摘掉手套,洗手并更換新手套。當操作要求靈活性時應戴一副合適的手套。
3.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時,應當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
4.從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穿戴隔離衣;離開病室前,脫下隔離衣,按要求懸掛,每天清洗與消毒;使用后的一次性隔離衣按醫療廢物處置。
五、銳器傷預防
1.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操作時,要保證充足的光線,防止銳器刺傷或者劃傷。
2.禁止手持針等銳器隨意走動。
3.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禁止將針等銳器徒手傳遞。
4.禁止徒手毀損、彎曲針頭或用雙手回套針帽;如用后的針不能立即處理,應使用單手回套法。
5.使用后的銳器應當立即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不滿的利器盒中。利器收集箱放置位置合適,便于利器丟棄。
篇3: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制度
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制度
一. 目的
加強醫院內部醫務人員職業安全保護意識。
二. 范圍
適用于醫院從事臨床醫、護、技全部職工。
三. 內容
(一) 標準預防:基于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膚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則而采取的措施。
這些措施是針對醫院所有的患者和醫務人員采取的一組預防措施。包括手衛生,根據情況選用手套、隔離衣、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境中污染的物品與醫療器械。
1、嚴格按要求進行洗手或衛生手消毒。
2、當醫務人員接觸污染物品時,必須戴手套,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3、有可能污染身體其他部位時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正確穿戴口罩、帽子、護目鏡和面罩。
4、根據需要穿隔離衣、防護服、鞋套。
(1)手衛生
1、當手部有血液或其它體液等肉眼可見污染時,應用皂液(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2、如果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3、洗手指征參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西安市中心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制度》。
(2)污染的醫療儀器設備或物品的處理:
1、處理、清洗被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物品、設備時,應戴手套、口罩,可加穿防水圍裙、袖套、面罩等,防止工作人員皮膚、黏膜接觸及工作服的污染。
2、使用后利器,放置于防刺、防滲漏的容器內進行轉運。
(3)急救場所需要對病人實施復蘇時,用簡易呼吸囊(復蘇袋)或其他通氣裝置代替口對口人工呼吸方法。
(4)醫療廢物按規定分類收集、處理。
(二) 空氣/飛沫傳播疾病的防護:
1、醫務人員進入確診或疑似傳染患者房間時,應戴帽子、醫用防護口罩。
2、進行可能產生噴濺的診療操作時,應穿隔離衣或防護服、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
3、當接觸患者病人及其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時應戴手套。
(三) 特殊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防護:如:SARS、人禽流感等。
1、醫務人員應嚴格按照防護規定著裝。
2、應經過防護用品穿脫程序培訓。
3、醫用防護口罩每6h-8h更換,遇污染、潮濕及時更換。
4、離開污染區前對防護眼鏡進行消毒。
5、隔離衣/防護服被血液、體液、污物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6、戴醫用防護口罩應進行面部密合性試驗。
(四) 接觸傳播疾病的防護:
(1)接觸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時必須戴手套;手上有傷口時應戴雙層手套。離開隔離病室前,接觸污染物品后脫去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2)手套一經刺破、損壞應立即摘掉手套,洗手并更換新手套。當操作要求靈活性時應戴一副合適的手套。
(3)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時,應當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
(4)從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穿戴隔離衣;離開病室前,脫下隔離衣,按要求懸掛,每天清洗與消毒;使用后的一次性隔離衣按醫療廢物處置。
5、銳器傷預防
(1)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操作時,要保證充足的光線,防止銳器刺傷或者劃傷。
(2)禁止手持針等銳器隨意走動。
(3)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禁止將針等銳器徒手傳遞。
(4)禁止徒手毀損、彎曲針頭或用雙手回套針帽;如用后的針不能立即處理,應使用單手回套法。
(5)使用后的銳器應當立即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不滿的利器盒中。利器收集箱放置位置合適,便于利器丟棄。
(6)需重復使用的利器,應放在防刺的容器內,以便運輸、處理和防止刺傷。
四.支持性文件
《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西安市中心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