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實驗中學集體活動事故處理預案

實驗中學集體活動事故處理預案

2025-06-02 閱讀 4733

  一、制訂本預案目的:

  為了預防和減少校外集體活動事故的發生,保障學生人身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精神,制訂本預案。

  二、可能引發校外集體活動事故的原因:

  可能引發校外集體活動事故的原因很多,也較復雜,主要有:

  1.校方教育管理和學生方面的因素:學校未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帶隊老師疏于管理,學生不遵守活動紀律,擅自離隊或自行活動。

  2.租用車輛、駕駛員方面的因素:車容車況差,安全性能差,駕駛員疲勞駕車、超載超速、隨意變道、闖禁令標志、駕技不熟練、應變能力差。

  3.活動場所方面的因素:設施、設備、器械(具)等存在隱患,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或籌建維修中的危險區域缺少禁令標志或安全保護設施。

  三、預防方法:

  1.出發前對學生進行紀律和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加強對教師的責任意識教育,要求嚴格管理貫穿于活動的全過程。

  3.要求車輛單位選派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經驗豐富,駕技熟練的駕駛員和車容車況、安全性能好的車輛為校外集體活動服務。

  4.活動前,學校派專人到活動場所實地察看活動的設施、設備、器械(具)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5.把校外集體活動委托給有資質的旅行單位,并要求旅行單位為此次活動購買保險。

  八、處理程序:

  在校外集體活動中一旦發生事故,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a)報告和報警。一般事故三天內書面報告局辦和業務科室,重大事故應立即電話報局辦和業務科室,事后詳細書面匯報。若屬交通事故立即報警。

  (b)以追快速度將受傷學生送往就近區級以上醫院救治,并通知家長。

  (c)重大事故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

  (d)如果事故是由校方管理和學生自身原因引起的,參照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處理程序開展工作;如果事故發生在車輛行駛中或車輛上,可參照校車交通事故的處理程序開展工作;如果事故是由活動場所的活動設施、設備、器械(具)引起的,學校要與活動場所,旅行單位交涉,并配合進行善后處理工作。

篇2:幼兒園集體活動安全應急情況工作預案

一、目的

為了進一步落實彭州市教體局提出的學校安全工作要求,學校十分重視安全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措施地開展幼兒集體活動,使每一次幼兒集體活動既生動有趣又安全規范。我園為繼續安全有效地開展幼兒集體活動,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經常深入檢查集體活動方案,確保活動安全順利。

二、成立工作小組

組長:劉曉清(負責全面工作)

副組長:任開銳(全面負責、指揮偶發事件處理工作)

楊廷靜(負責學生、家長、家屬的協調、安撫工作)

組員:趙蓉(具體負責幼兒集體活動方案實施及總結)

王渝紅(具體負責幼兒集體活動方案實施及總結)

鄧遠樞(具體負責活動安全工作,保證活動前安全設施,活動中安全措施及活動后的安全保證)

李爽清(具體負責活動安全工作,保證活動前安全設施,活動中安全措施及活動后的安全保證)

楊勝蘭(具體負責學前班的幼兒安全,確保學前班幼兒安全)

羅大瓊(具體負責大班的幼兒安全,確保大班幼兒安全)

代傳芬(具體負責中班的幼兒安全,確保中班幼兒安全)

羅雁飛(具體負責小班的幼兒安全,確保小班幼兒安全)

易松蓉(具體負責小班的幼兒安全,確保小班幼兒安全)

三、目前采取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1、加強上下樓梯安全工作

做到每月樓梯均有老師負責,幼兒有序地上下樓梯,避免樓梯上的擁擠,并且固定分流,即規定班級每天走規定的樓梯,確保幼兒上下樓梯的安全。

2、加強醫療保健工作

如有幼兒在集體活動時出現身體不適等情況,由該班教師及時把生病幼兒送到學校醫務室檢查,由該班教師通知家長。

3、加強集體活動結束的分流工作

集體活動結束時,由各班教師組織幼兒有序地離場,避免一哄而散地離場,避免擁擠、推倒等不安全因素,確保幼兒安全。

四、出現安全事故后采取的應急措施

若集體活動出現安全事故,該班教師應立即向學校行政報告,并立即把受傷幼兒送到校醫務室或正規醫院接受治療,并由該班教師照顧、守候,并立即通知家長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力爭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篇3:幼兒園校園集體活動中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幼兒大型集體活動事故,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的要求,結合我園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二、事故應急預案啟動條件和范圍:

本《預案》所稱事故,是指在園內的幼兒活動或幼兒園組織的在園外進行的幼兒集體活動中造成人員傷亡或較大經濟損失以及性質嚴重、產生較大影響的事故。

(一)事故應急預案啟動條件

1、事故所造成的后果有可能繼續擴大的;

2、雖不屬于重大事故,但在事故發生過程中,情況發生突然變化,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

3、組長認為有必要啟動應急預案的。

符合上述三個條件之一的,均由組長發布啟動應急預案的命令。

(二)事故應急救援的范圍

1、中毒事故。一次造成10人以上急性中毒事故的;

2、交通事故。一次性傷亡3人及以上的。

3、意外事故。一次性傷亡3人及以上的。

三、事故應急指揮組織機構:

(一)事故應急搶險救災工作實行統一組織領導和分部門牽頭負責相結合的原則。

(二)幼兒園成立大型集體活動事故應急搶險救災領導小組。

組長:幼兒園園長(蔡x)

副組長:分管安全園長(王x)

成員:保健老師(張x、胡x)

年級組長(湯x、潘x、李x、潘x)

事故發生后,組長、副組長未到現場前,根據事故類別,由保健老師負責實施方案,組織、協調搶險救災工作。

(三)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

成立善后處理小組:根據實際情況,協調相關部門,組織對傷亡幼兒的處置。

四、幼兒大型集體活動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的職責:

1、組長發布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的命令;

2、按照《預案》程序組織、協調、指揮預案的實施;

3、隨時掌握《預案》實施情況,并對《預案》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采取應急處理措施。

五、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一)事故報告。幼兒大型集體活動事故發生后,必須做到:

1、立即將所發生事故的情況,向“110”或“120”緊急報警求援,同時報告區教育局,區政府辦公室。

2、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和報告人及聯系電話;

(2)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財產損失的初步估計;

(3)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4)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關部門和協助單位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3、事故的對外報告和公布,由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扎口管理,各有關部門按規定及時報告上級歸口管理部門。事故報告還應由領導小組填寫報告單。

(二)現場保護。在第一時間進入事故現場的人員必須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

六、事故應急處理方案:

本《預案》分設三類事故處理方案。

1、道路交通事故,按照公安局交警大隊制訂的應急救援預案實施;

2、食物中毒事件,按照區衛生局的應急救援預案實施;

3、突發意外事故,按照區安全生產監督局的應急救援預案實施;

七、事故應急措施:

(一)事故發生后,幼兒園大型集體活動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立即投入運作,組長及各組成員應迅速到位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事故應急預案,并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報有關部門。

(二)協調公安部門加強事故現場的安全保衛、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導工作,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對肇事者等有關人員應采取監控措施,防止逃逸。

(三)協調衛生部門立即組織急救隊伍,利用各種醫療設施搶救傷員;醫藥部門應當及時提供救護所需藥品;其他相關部門應做好搶險配合工作。

八、其它事項:

(一)本《預案》是我園幼兒開展大型集體活動事故發生后,實施搶救工作并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方案,在實施過程中應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

(二)我園平時應結合自身特點,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師生預防大型集體活動事故的意識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三)教育全體人員都有參加事故搶險救災的義務。

(四)事故發生后,應積極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并向“110”或“120”緊急報警求援,同時向教育局事故處理領導小組報告。

(五)本預案中各類事故的發生可能并發相關的次生事故和衍生事故。一旦發生,應啟動相關預案。

(1)火災、爆炸、建筑安全事故可能引發交通事故,屆時,啟動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2)爆炸事故可能引發火災事故,屆時,啟動火災應急預案。

(3)水災安全事故可能引發公共衛生事故,屆時,應啟動公共衛生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