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高中體育節安全預案

高中體育節安全預案

2025-06-06 閱讀 6391

  余樂高中體育節安全預案

  我校將于20**年10月10日至11日舉行校第二十屆體育節,為確保師生人身安全,保證大會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此預案,望大家認真學習,嚴格遵照執行。

  一、指導思想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制定運動會安全應急處理預案,可以預防事故的發生,并保證師生充分了解發生重大事故時的安全措施,一旦發生事故,能夠做到自助自救,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二、成立第二十屆體育節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各班班主任

  三、準備工作

  會前對全體與會師生進行安全教育,認真學習本預案,每個人都要明確職責,熟悉步驟,做到心中有數,并由班主任貫徹給每一個學生。

  1.學校召開一次體育節組織委員、裁判員、工作人員、各班領隊會議,布置運動會事宜,特別是安全方面的要求。

  2.班主任班會向參加體育節的學生,講明具體的安全措施及學校安全方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3.學生根據自身身體狀況自愿報名參加比賽項目,任何人不得強制學生參加比賽,對有心臟病等不適宜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禁止參加比賽,班主任在班會上公開征詢學生是否可以參加比賽,身體條件不允許的學生可在課下找老師說明情況,老師有對學生病情保密的義務。

  4.體育教師及裁判員應在賽前認真檢查好比賽器械及場地,確保運動員比賽安全。

  5.設置安全責任崗,在大會進行期間加強對各比賽區域的安全保衛,由團委學生會組織高二年級組落實執行。

  6.校醫室隨時準備處理可能發生的運動損害,并提前準備好急救藥品和器械。

  四、組織過程

  1.體育節組織委員會人員、裁判員、所有工作人員提前到崗、責任到人,各司其責,杜絕事故的發生,以確保運動會正常進行。

  2.運動員在檢錄后方能進入比賽場地,認真進行準備活動,以防止運動傷害,徑賽項目的運動員不得使用釘鞋。

  3.裁判員負責本裁判區域內的運動員、觀眾的安全,確保比賽的正常進行。向運動員明確比賽中應注意的安全問題,以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方能進行比賽。

  4.學生處組織高二若干學生成立糾察隊,糾察隊員分布在賽場的各個比賽的禁止區域進行安全保衛工作,確保比賽順利安全進行。

  五、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

  1.當遇到突發事件時,與會師生應按照預案要求堅守崗位,各司其責,聽從大會統一指揮,開展救護工作,將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嚴禁私自行動!

  2.廣大師生應保持鎮定,切勿驚慌亂跑,造成混亂,發生踩踏事故,班主任在班干部的協助下做好本班穩定工作。

  3.運動員發生運動傷害,校醫和班主任應立即趕到現場進行救助,如果傷情嚴重可在老師陪同下由學校送醫院就醫,并及時匯報運動會組委會主任,班主任第一時間通知家長。

篇2:高中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余樂高中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為及時、有效減少空氣重污染對全校師生造成的危害,保障師生身體健康,依據《z省大氣重污染預警與應急工作方案》、《z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z市教育局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和《z市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一、空氣重污染應急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各班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成員:z等體育組教師

  二、預警發布與解除

  學校空氣重污染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接收到z市大氣污染預警與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通過公共媒體等渠道發布有關重污染天氣預警后,及時接收z市教育局預警發布與解除指令,報領導小組副組長、組長,并按照領導小組要求,通過學校門戶網站、家校路路通、電話等方式向全校師生發布與解除預警指令信息。

  預警響應期間確保全校教職員工24小時通訊暢通,注意了解掌握本地空氣實時狀況等有關情況,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三、工作職責

  1.領導小組職責:

  ①z校長接到辦公室通知后,第一時間啟動(或解除)預警。

 ?、趜老師負責具體落實本校三級應急措施。同時確保預警響應期間所有行政人員、教職員工24小時通訊暢通,協助組長了解掌握有關情況并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③小組其他成員協調好各自分管工作事項。

  2.辦公室職責

 ?、賨老師及時接收z市教育局文件下發通知(或根據z市環保局z指數發布情況),在收到z市教育局預警發布與解除指令后,第一時間上報領導小組組長。

 ?、趜老師通過家校路路通、校園網絡、告家長書等提示家長:一是教育并關注子女學會自我保護,關照學生上學和放學途中的有關安全措施;二是通知停課等應急相關事宜;三是停課期間調整學生自主學習安排,做好學生看護工作,保證學生在家安全。

 ?、踷老師(團委書記)利用校園廣播、聯合班會、講座、板報宣傳等校園各種宣傳平臺面向全體師生開展大氣環境保護和污染天氣下自我防護知識教育,讓學生掌握污染天氣條件下的基本保護常識。

 ?、躾老師(體育組組長)落實減少(或停止)活動課、大課間、體育課及比賽等戶外運動的相應安排和通知。

 ?、輟老師(總務主任)根據本校預案預警等級,落實校園各類施工防護措施。

  四、應急措施

  (一)預警三級(黃色,中度污染)當天區域內空氣質量指數(AQI)在201-300之間,且氣象預報未來2天仍將維持不利氣象條件。

  1.學校減少體育課等戶外運動。

  2.心臟病、肺病患者、特異體質學生應當留在室內。

  3.教師減少戶外運動或滯留時間,或采取防護措施。

  4.若有校內施工,則在建筑施工工地增加灑水降塵頻次。

  (二)預警二級(橙色,重度污染)當天區域內空氣質量指數(AQI)在301-500之間,且氣象預報未來2天仍將維持不利氣象條件。

  1.學校停止學生戶外體育、軍訓等課程,停止學生戶外活動,運動會延期舉行,同時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2.心臟病、肺病患者、特異體質學生必須留在室內,避免體力消耗。

  3.教師必須在戶外作業的則采取防護措施。

  4.若有校內施工,則停止學校內在建施工工地的土石方作業,做好現場揚塵管控措施。

  (三)預警一級(紅色,嚴重污染,最高級別)當天區域內空氣質量指數(AQI)在501以上(含501),且氣象預報未來2天仍將維持不利氣象條件。

  1.學校停課并及時通過電話、家校路路通及學校網站等方式發布通知。

  2.做好因未接到停課通知到校學生的看護工作,加強對留校學生的看護,采取一切必要的防護措施。

  3.若有校內施工,則停止全部施工工程。

  4.除學校必須堅守的崗位外,其余教職員工實行彈性工作制。停課期間,學校將按照“停課不停學”的原則,通過網絡、家校路路通、電話等途徑與家長、學生保持聯系,提出可參考的合理化學習建議;教師要合理調整教學方式,靈活安排學習內容,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數字化資源開展自主學習;提示家長對孩子進行在家生活和安全教育。

  本應急預案自20**年1月1日起試行。

  余樂高級中學

篇3:高中校園網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余樂高中校園網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校園網是為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而建立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其目的是利用先進實用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更好的為教育教學及行政辦公服務,為了保證網絡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制定本預案,請校園網管理者和使用者共同遵守。

  一、加大教育和宣傳力度,全校重視校園網運行安全和網絡信息安全,規范管理,共同遵守《校園網建設與安全管理制度》。各部門的網絡設備、上網計算機實行“誰主管、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加強對網絡運行和網絡信息安全的日常管理。

  二、保證必要的財力、人力投入。保證校園網安全,加強本單位網絡運行的監控和信息的審查與備案工作。學校投入一定的資金購買網絡安全的設備或軟件進行全網監控。

  三、加強信息審查工作。信息中心負責學校網站信息的檢查、有害信息的刪除、上報。重點檢查電子公告牌、留言版、BBS等交互式欄目和個人主頁。

  檢查的重點內容:

  1、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2、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3、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4、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5、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x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7、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9、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10、宣揚“*x”等*x及宗教極端勢力的信息。

  凡發現有明顯屬于上述所列內容之一者,應當立即刪除,并保存有關記錄,及時向學校信息中心及學校德育處、保衛處報告。三部門接到報告后,應互通信息,進行聯動處置。

  四、加強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嚴格監管網絡運行及網絡信息發布情況。網絡管理員具體負責學校網絡安全工作,不允許有任何觸犯國家網絡管理條例的網絡信息發布。對突發的信息網絡安全事件應:

  1.及時發現、及時報告:應在發現后及時與保衛處、德育處、信息中心取得聯系。

  2.保護現場,立即與網絡隔離,防止影響擴大。

  3.及時取證,分析、查找原因。

  4.消除有害信息,以免進一步傳播,將事件的影響降到最低。

  5.在處置有害信息的過程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保留、貯存、散布、傳播所發現的有害信息。

  6.追究相關責任。將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口頭警告、書面警告、停止實用網絡。情節嚴重和后果影響較大者,提交學校行政部門及國家有關司法機關處理,追究部門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責任。

  對突發的網絡運行安全事件(斷網、設備及線路損壞或被盜、火災、水災等),發現人應立即進行有效處置,保護現場,及時向保衛處和信息中心報告。保衛處和信息中心接報后,要根據情況聯動出擊,指揮搶險救災,立案破案,并盡快恢復網絡運行。保衛處和信息中心要及時將處置情況向學校信息化領導小組報告。

  五、及時整頓,加強防范。針對網絡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治方案并具體落實到位,完善網絡安全機制,防范網絡安全事件再度發生。逐步建立網絡安全管理長效工作機制,實現校園網安全管理,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六、在重要、敏感時期,加大網絡安全教育宣傳力度,按照責任制分工,對網絡實行24小時監控,重點是電子公告欄、留言版、BBS、聊天室等交互式欄目和個人主頁,發現有害信息及時備份后刪除,并及時上報保衛處、信息中心。及時收集信息,排查不安定因素,積極做好預防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患于未然,必要時可停止電子公告欄、留言版、BBS、聊天室等網絡功能。

  七、配備保安及消防器材,定期檢查,堅決杜絕火源,機房內禁止吸煙。定期和不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并根據排查情況進行整改。

  八、配備相應的避雷設施,預防不可抗力的破壞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