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同行經典誦讀比賽規程
溪郭一小“與美同行”經典誦讀比賽規程
一、比賽時間:20**年9月30日上午第一節課開始(暫定)
二、比賽地點:各班教室
三、比賽要求:
1、本次經典誦讀大賽以“與美同行”為主題,旨在通過誦讀活動,用聲音記錄美、用語言歌頌美,用舞臺的朗誦藝術形式展示“最美溫州人”、詮釋“中國夢”,從而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藝術品位、審美情趣和愛國情操。各班可以選擇健康、積極、向上的作品,體裁不限。參賽節目可以制作配背景音樂。
2、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利用兩節課的時間誦讀。按照一(1)班--六(4)班的順序進行。
3、要求每個班級全員參與
四、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總分100分)
1、主題正確、鮮明,內容健康、積極,適合小學生朗誦(20分)
2、準確把握作品內容,恰當表現作品內涵,感情真摯、飽滿,有感染力。(30分)
3、語言規范,普通話準確流暢,聲音洪亮、優美,抑揚頓挫處理得當,語速適當。(25分)
4、儀態大方,配樂、態勢語恰到好處。(20分)
5、服裝整齊(5分)酌情扣分
6、每個節目限時6分鐘超時扣分。超半分鐘扣0.5分,超1分鐘扣1分。
7、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少一名學生扣0.5分
五、評獎:本次以年級段為單位,設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六、評委另定
甌海溪郭一小
篇2:《弟子規》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實驗小學
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兒童閱讀國學經典的能力,豐富和積累文學知識,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提高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經研究,決定開展《弟子規》的誦讀比賽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誦讀中華經典美文,爭做華夏文明少年
二、活動原則:
本著基礎性、趣味性、參與性、發展性、自主性的原則,各班要精心組織學生參加活動,讓所有學生全程參與整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知識、提高審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養成讀書習慣。
三、參賽對象:一到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時間:
第一階段(*年11月):以班為單位開展《弟子規》原文誦讀訓練活動。
第二階段(*年12月上旬):學校組織《弟子規》原文誦讀比賽活動(具體時間待定)。
五、比賽內容:各班圍繞《弟子規》原文進行選擇。
六、活動形式:
1、以班為單位參加誦讀比賽;誦讀時要求脫稿;時間控制在3―5分鐘以內。
2、鼓勵教師與學生同臺誦讀。
3、參賽形式以誦讀為主,也可輔以伴奏等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但要注意,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只是輔助手段,不能喧賓奪主。
七、評比辦法:
1、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性,評分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2、以年級為單位取名次。各年級一、二等獎各取1名。
八、人員分工:
1、評委小組
組長:陳文斌
組員:何世偉、劉啟福、周瑋、高長瓊、劉興梅、
石世鳳、姚瓊、張玲、宋萍、李燁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現場的評獎工作,包括評分、統分、計分和頒獎工作。
2、宣傳小組
組長:羅耀星
成員:陳鑫、楊英、曾德榮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音響的調試、比賽的組織、學生主持的選拔培訓和活動全程的攝像錄影工作。
3、后勤保障組
組長:江明杰、萬志均
組員:吳雙全、鄭海全、倪高榮、王煒、王偉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會標制作、獎狀書寫、會場布置和橫幅的懸掛工作。
4、安全小組
組長:張常習
成員:萬志均、田運開、年級負責人、各班班主任、當天行政值日和當天樓道值日。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使之穩定有序。
九、評分標準:
1、內容:圍繞《弟子規》原文按要求進行選擇。(1分)
2、誦讀:聲音響亮,字音準確,吐字清晰,語調把握好,富有感情,節奏韻律明顯。(2分)
3、表情:形體語言得當,表情自然大方,誦讀形式有創意。(2分)
4、精神:精神飽滿,衣著得體,隊形整齊、疏密有致,上、下場整齊有序。(2分)
5、脫稿:(2分)。
6、時間:控制在3―5分鐘以內。(1分)
附件:《弟子規》誦讀評分標準表
班級
1、內容
(1分)
2、誦讀
(2分)
3、表情
(2分)
4、精神
(2分)
5、脫稿
(2分)
6、時間
(1分)
合計
1
2
3
4
相關推薦:
圖書館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小學四年級課文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古詩文誦讀比賽規則與評分細則
古詩詞誦讀比賽活動實施方案
詩歌誦讀比賽方案
小學經典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篇3:小學四年級課文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為豐富班級文化生活,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提高語文素養,讓學生擁有一個自我展示的活動平臺,四年2班班委決定舉行首屆班級課文誦讀比賽。
誦讀內容:蘇教版四年上下兩冊語文課文(詩歌除外)作為參賽內容。
誦讀形式:個人誦讀
誦讀要求:
1、衣著整齊,佩戴紅領巾,舉止大方、得體,充滿自信。(15分)
2、使用普通話,語速適中,富有感情,輕重緩急合理,聲音能傳達出文章的韻味。(40分)
3、朗讀正確流利,吐字清晰,不破句,停頓恰如其分。(30分)
4、朗讀時能輔以合理的動作。(15分)
比賽時間:第2周―第4周
比賽對象:四年2班全體學生
比賽方式:
1、第一階段(第二周):各組初賽,由組長組織評選,每組推薦2-3名優秀者參加班級復賽,具體比賽時間由各組自行安排。
2、第二階段(第三周):班級復賽,由班委組織初賽優勝者參加,選拔出優勝者10名,參加班級決賽。
3、第三階段(第四周):班級決賽,由老師組織復賽優勝者參賽。
評委組成:初賽階段由組長選聘評委,復賽階段由班委組成評委組,決賽階段由老師組成評委組。
獎項設置:決賽設一、二等獎若干名,發給獎狀獎品;初賽優勝者將頒發證書。
人員分工:
1、組長負責初賽的組織工作。
2、班委負責復賽的組織工作。
3、生活委員負責獎品的購買。
4、勞動委員負責復賽、決賽班級座椅的編排。
5、宣傳委員復賽人員名單和評分表的設置。
6、學習委員負責統計分數。
7、紀律委員負責賽事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