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貨架安全檢查制度
為了確保倉庫安全生產,保證貨架的安全性,消除安全隱患,防止事故發生,特制定以下貨架安全檢查制度:
一、檢查內容:
1.貨架部件檢查:
a.檢查立柱、橫梁是否變形、有誤損壞;
b.檢查靠近過道立柱前裝置的護腳是否完好、是否需要更換;
c.檢查鋼扣卡插足是否扣到位,安全銷是否完整串扣或缺失;
d.檢查固定立柱的地面膨脹螺栓是否松動;
e.檢查隔檔是否分布均勻,是否缺失、損壞。每個托盤位必須有三根隔檔且間距要固定;
2.貨架使用檢查:
a.檢查是否有超載,單元貨架每層載重量應少于2500kg;
b.檢查是否做到高層方輕貨,底層放重貨的原則;
c.檢查上架貨物是否堆疊整齊、是否綁好加固繩;
d.檢查上架貨物是否超出木托盤;
e.檢查上架貨物是否超高,高度應低于貨架凈層高10cm以上;
二、檢查方式:
1.倉庫庫長負責貨架安全檢查每周檢查一次;
2.檢查人員要如實記錄檢查情況,并向部門負責人遞交書面的檢查結果;
篇2:危化品倉庫日常安全檢查制度
為更好地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防止與避免危化品的流失、泄漏、火災、燃燒、爆炸等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此制度。
1、危化品倉庫保管員與專職安全員必須了解、懂得、掌握該倉庫內原料的理化特性和發生隱患,出現事故后的應急救援措施。
2、保管員必須對危化品倉庫每天作一次詳細的檢查,檢查時倉庫保管員與部門負責人必須共同進行,嚴格按照規定檢查內容要點進行逐項檢查核查。
3、倉庫保管員與部門負責人在檢查時必須穿戴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方可進庫檢查。
4、檢查人員在檢查中發現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通知主管領導,并做好記錄。
5、檢查記錄必須及時完整詳細,不得隨意編造,保持書面整潔,并妥善保管好記錄資料。
6、檢查人員針對檢查出的隱患和提出的建議必須及時進行聯系、上報、整改。
7、倉庫保管員必須做好倉庫內外四周一切的衛生、物品堆放、消防設施、應急設施等一系列日常工作,始終保持倉庫場地清潔衛生、通道暢通、各項設施完好。
8、倉庫保管員必須做好危化品出入庫臺帳的登記工作,辦理出入庫手續時做到品名、數量準確無誤。
9、倉庫保管員與部門負責人嚴格督促管理好領料人員的勞保用品穿戴。
10、嚴禁庫區禁止明火、動火的安全工作,如確須動火時,必須辦理相關的手續、清理現場、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等安全工作后,并經相關領導批準,方可進行。
篇3:危險化學品倉庫安全檢查模板
由于危險化學品自身存在的危險特性,決定了倉庫安全管理的難度,為方便管理保障安全,倉庫應有氣體報警器和氣體濃度測定的儀器儀表。并保證齊全靈敏可靠,這對管理人員發現險情、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是至關重要的。
加強化學危險品庫的通風、排氣是消除燃爆條件的有效措施。同樣,嚴格控制火源,嚴禁吸煙和動用明火;不使用產生火花的工具;庫內電氣裝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也是不容忽視。總之要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要保障倉庫安全,必須掌握以下安全檢查技術。
1設備檢查
1.1危險品庫的設置和建筑設施。
1.1.1儲存有爆炸、易燃,有劇毒氣體的化學危險品倉庫,不得設在城鎮人口聚集地區。
1.1.2危險品庫應設置在當地主導風向的下風方向和具備一定的交通條件。
1.1.3爆炸品、放射性物品、一級氧化劑、一級自燃易燃和遇水燃燒等物品的庫房,應采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
1.1.4一般化學危險物品倉庫,采用三級耐火等級建筑。
1.1.5化學危險品倉庫的建筑和設施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倉庫區與生產區、生活區有適當的間隔。
2)庫房應用一層建筑,每間庫房應有獨立安全出口;貯存氧化劑、易燃液體、固體和劇毒的庫房,應采用易沖洗的不燃燒地面。
3)化學危險品庫房應有良好的通風和必要的避雷設備,并根據物品的性質和不同儲存方法,設置相應的防爆、泄壓、防火、調溫、導除靜電和防護圍堤等安全措施。
4)化學危險品庫房必須采用隔離、封閉、防爆或其它相應的安全電氣照明設備。
1.2化學危險品庫與周圍建筑物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要求:
1)大、中型甲類和大型乙類庫房與居住區和公共建筑物至少保持150m的防火間距;與鄰近工廠、鐵道干線至少保持100m;與公路至少保持50m。
2)倉庫區內,庫房與庫房之間應保持下列防火間距:儲存硝酸纖維類物品的庫房為40m;儲存一級氧化劑、一級易燃固體和其它易燃和自燃、遇水燃燒物品的庫房為30m;儲存上列外的各類危險物品庫房為20m。
3)中、小型乙類倉庫和小型甲類倉庫的防火間距,按《建筑設計防火技術資料》辦理。
4)對爆炸品庫、易燃液體儲罐、氣罐和劇毒氣體倉庫的安全間距、按公安、煤炭、冶金、石油、化工和衛生等部門制訂扔關規定辦理。
1.3化學危險物品的儲存
1.3.1性質相抵觸,滅火方法不同的化學危險物品,應該隔離儲存,不準與食物、醫藥等同庫儲存。
1.3.2化學危險物品應該分類、分堆儲存,堆垛不得過高、過密,堆垛之間,應留出一定的間距、通道和通風口。
1.3.3性質不穩定,容易分而易引起燃燒、爆炸的化學危險品,應經常檢查、測溫、化驗、防止自爆。
1.3.4爆炸品和放射性物品,應存放專門倉庫中,起爆點火材料不得與炸藥在同一庫房存放。
1.3.5化學危險品必須按其性質,分區、分類隔距保管。
1.3.6遇水燃燒、怕凍、怕曬的化學危險品,不許在露天、低溫和高溫處存放。對可放在露天的化學危險品,根據不同性質,應具備苫墊設備,且安全有效。
1.4化學危險品倉庫的安全措施
1.4.1加強警衛,嚴格出入庫制度,禁止拖拉機等進入庫內,蒸汽機車與貨車應采取有效防火措施后,方可進入庫區內。
1.4.2倉庫內嚴禁煙火,如工作需要必須用火時,應辦理申請手續,經準批后方可用火。
1.4.3不準在庫房內或露天堆垛附近休息,試驗、分裝、打包、焊接和其它可能引起火災的操作。
1.4.4容器包裝要密閉、完整無損,如發現破損滲漏,必須立即進行安全處理。改裝必須在安全地點進行。對易燃、爆炸物品應使用不發生火花的工具。
1.4.5加強貨物入庫存驗收和平時的檢查制度,對性質不穩定、易分解、變質而引起燃燒爆炸的化學危險品,應定期進行測溫、化驗。
1.4.6盛化學危險品的空容器和運輸工具,使用前、后必須檢查,徹底清洗。對遺留在地上和墊倉板上的化學危險品,應及時清除處理。
2行為檢查
2.1管理人員要培訓,并憑證操作。
2.2按規定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工作完畢后必須清洗,消毒。
2.3搬運化學危險品時,要輕拿輕放,嚴防震動、撞擊、磨擦、重壓和傾倒。
2.4化學危險品與其它貨物以及性質相抵觸的化學危險品,不得同車或同船混裝。對怕熱、怕潮的化學危險品,應采取隔熱、防潮措施。
2.5化學危險品庫應有足夠的消防水源和配備相應的滅火器材及防護醫療設備。
2.6化學危險品庫應有消防通訊、報警設備,并準確有效。儲存劇毒和放射性物品的倉庫應配備防毒面具及隔離、消除、吸收毒物的設施。
2.7嚴格遵守危險品倉庫管理制度,安全保衛出入登記制度,防火安全責任制度、化學危險物品領用制度、五雙制度(兩人管理、兩人收發、兩人運輸、兩把鎖、兩人使用)和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等。
2.8危險化學品庫應有“嚴禁煙火”的醒目標志,與符合國家標準。
2.9庫內不得同時存放性質相抵觸的爆炸物品和其它物品,亦不得超過規定的儲存數量。
2.10倉庫應定期檢查,對過期變質的易燃易爆物要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