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射混凝土安全技術措施
1、準備工作
①、檢查錨桿安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②、清理噴射現場的矸石雜物,將噴漿機安設在頂幫圍巖穩定安全地點,距離道軌間隙不能小于0.5m。接好風、水管路,輸料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彎,接頭要嚴密,不得漏風,嚴禁將非抗靜電的塑料管做輸料管使用。
③、檢查噴漿機是否完好,并送電空載試運轉,緊固好磨擦板,不得出現漏風現象。
④、噴射前必須用高壓風水沖洗巖面,在巷道拱頂和兩幫應安設噴厚標志。
⑤、噴射人員要佩戴齊全有效的勞保用品。
2、配拌料
①、利用篩子、斗檢查粗細骨料配比是否符合要求。
②、檢查骨料含水率是否合格。
③、按設計配比把水泥和骨料送入拌料機,上料要均勻。水泥:砂:石子,砼重量配合比水泥∶砂∶石子=1∶2∶2,人工拌料時采用潮拌料,水泥、砂和石子應清底并翻拌三遍使其混合均勻。
④、檢查拌好的潮料含水率,要求能用手握成團,松開手似散非散,吹無煙。
⑤、速凝劑按水泥含量的2.5-4%在噴漿機上料口均勻加入。
3、噴射工作
噴射工作開始前,應首先在噴射地點鋪上舊皮帶,以便收集回彈料,回彈率不超過10%。
①、開水開風,調整水量,保持風壓不得低于是0.4MPa,水壓應比風壓高0.1MPa左右,加水量憑射手的經驗加以控制,水灰比0.4。
②、噴射手操作噴頭,自上而下沖洗巖面。
③、送電,開噴漿機拌料機,上料噴漿。
④、根據上料情況再次調整風水量,保證噴面無干斑,無流淌,粘著力強,回彈料少。
⑤、噴射手分段按自下而上先墻后拱的順序進行噴射。
⑥、噴射時噴頭盡可能垂直受噴面,夾角不得小于70度。
⑦、噴射時,噴頭運行軌跡應呈螺旋形,按直徑200-300mm,一圓壓半圓的方法均勻緩慢移動。
⑧、一次噴射混凝土厚度50~70mm,并要及時復噴,復噴間隔時間不得超過2個小時。否則應用高壓水重新沖洗受噴面。
⑨、應配兩人,一人持噴頭噴射,一人輔助照明并負責聯絡,觀察頂幫安全和噴射質量。
4、停機
①、噴漿結束后,按先停料、后停水再停電最后關風的順序操作。
②、噴射工作結束后,卸開噴頭,清理水環和噴射機內外部的灰漿或材料,盤好風水管。
③、清理收集回彈料,并應將當班拌料用凈。
④、噴射砼2小時后開始灑水養護,28天后取芯檢測強度。
5、噴射質量
噴射前必須清洗巖幫,清理浮矸,挖出墻基礎,拉好線,噴射均勻,無裂隙,無“穿裙,赤腳”。
6、注意事項
①、分次噴射時,復噴應在前一次砼終凝后進行,若終凝一小時后進行噴射時,應先用水清洗噴層表面。有超挖或裂縫低凹處,應先補噴平整,然后再正常噴射。
②、嚴禁將噴頭對準人員。
③、噴射過程中,如發生堵管、停風停電等故障時,應立即關閉水門,將噴頭向下放置,以防水流入輸料管內;處理堵管時采用敲擊法輸通料管。
④、噴射人員要配戴防塵口罩、乳膠手套和眼鏡。
⑤、噴射工作結束后,噴層在七天以內,每班灑水一次,7天以后,每天灑水一次,持續養護28天。
⑥、噴漿機司機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熟悉噴漿機性能結構和工作原理,并能排除一般故障,進行日常維修和養護。
⑦、噴漿機進氣口密封良好,防止漏風吹起粉塵;排氣口暢通,廢氣排放順利;噴漿管接頭牢固、密封良好、擺放整齊。個人配帶防塵口罩,粉塵濃度不超過6mg/m3。
篇2:出入場線噴射混凝土施工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
本交底為廣興區間出入場線噴射混凝土施工安全交底。
一、本工程存在的風險點
1、混凝土噴射機安全
2、回彈顆粒誤傷人眼及皮膚,粉塵安全
3、瓦斯爆炸
二、風險點預防及控制措施
2.1混凝土噴射機安全
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現場安全管理規定。
2.噴射機應采用濕噴作業,應按出廠說明書規定的配合比配料,風源應是符合要求的穩壓源,電源、水源、加料設備等均應配套。
3.作業前必須檢查管道連接處密封完好,緊固不松動,通過道路或地槽的加蓋保護無缺損。電氣線路、電動機絕緣良好,無破損、漏電現象,電箱符合規范要求,接地、接零完好,不松動。
4.啟動前,應先接通風、水、電,開啟進氣閥逐步達到額定壓力,再啟動電動機空載運轉,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投料作業。
5.啟動時,必須先送入壓縮空氣,電動機旋轉方向必須與機體所示箭頭方向相符,然后才能加料。停機前,應先停止加料,然后再停電動機及停送壓縮空氣。
6.噴射機應保持內部清潔,加入的干料配合比及潮濕程度,必須符合噴射機性能的要求,不得使用過期結塊不合格水泥和未經篩選的砂石。
7.機械操作和噴射機操作人員應有聯系信號,送風、加料、停機、停風等應互相協調配合,防止發生堵塞事故。
8.在噴嘴的前方或左右5m范圍內不得站人或通行,不準噴向高低壓電線,工作停歇時,噴嘴不準對向有人的方向。
9.作業中,必須檢查氣壓表、安全閥等儀表是否正常,需暫停時間超過1小時的,必須將噴槍內擴儲料管內的混合料全部噴出。
10.如發生輸料軟管堵塞,可用木棍輕敲打外壁,如敲打無效,可將膠管拆卸用壓縮空氣吹通。此時,操作人員應緊握噴嘴,嚴禁甩動管道傷人。當管道中有壓力時,不得拆卸管接頭。
11.轉移作業面時,供風、供水、供電、供料系統也應隨之移動。注意輸料軟管不得隨地拖拉或折彎。
12.停機時,應先停止加料,然后再關閉電動機和停送壓縮空氣。
13.作業后,必須將倉內和輸料軟管內的混合料全部噴出,再將噴嘴拆下清洗干凈,并清除噴射機內外粘附的混凝土和砂漿,同時應清理輸料管,使密封件處于放松狀態。拉閘切斷電源,鎖好電箱。
2.2回彈顆粒誤傷人眼及皮膚,粉塵安全
1.作業區應加強通風和照明,采取防塵措施降低粉塵濃度。
2.作業人員均須配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如口罩,眼罩,雨衣褲,長筒膠鞋和乳膠手套等。
3.機具設備應置于安全地段。噴射機,灌漿機,水箱必須裝置壓力表和安全閥,并應定期進行耐壓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4.發生堵管時,應盡快疏通。處理堵管時噴嘴前方嚴禁站人。
5.經常檢查管道和節頭是否松脫和有擊穿的可能,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
6.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帶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按規定扣鎖。
7.所掛設鋼筋網片必須固定牢固,以防止噴漿過程中,鋼筋網片掉落,砸傷下方作業人員。
8.施工現場必須注意安全用電,杜絕違章操作。
2.3瓦斯爆炸
2.3.1防止瓦斯濃度超限和瓦斯積聚
1.加強通風是防止瓦斯積聚的主要措施。隧道斷面設計必須考慮通風需要;主要通風機根據計算選型,能夠可靠地保證隧道需風量;各用風地點風量容易控制,風流穩定性好,能夠保證各用風點風量,防止瓦斯積聚。
2.要按設計位置及通風質量標準化要求施工隧道內通風建(構)筑物。施工過程中要加強通風設施檢查與維護,保證通風設施完好;正確使用通風設施,以保證隧道風流穩定,保證各用風地點按計劃配風,風流中瓦斯濃度符合《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TB10120-20**)。
3.隧道裝備甲烷風電閉鎖裝置,并采用對旋局部通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供風,最大限度減少無計劃停電、停風。
4.加強隧道頂板管理,避免形成頂板高冒空洞,一旦形成要及時接頂充填。合理安排隧道掘進。對容易積聚瓦斯的低風速隧道頂板附近、高冒區等地點,要嚴格瓦斯檢查。當瓦斯超限時,必須嚴格執行瓦斯排放制度。
5.加強通風設備及供電設備的檢修維護,減少無計劃停電停風造成的瓦斯積聚。
6.一旦出現瓦斯積聚,必須制定周密的瓦斯排放措施,嚴格執行瓦斯排放程序,進行安全排放。
2.3.2防止引爆瓦斯措施
1、瓦斯工區施工應遵守下列防火安全規定:
(1)、瓦斯工區必須在洞外設置消防水池和消防用砂,水池中應經常保持不小于200m3儲水量,保持一定的水壓;
(2)、瓦斯工區內必須設置消防管路系統,并每隔100m設置一個閥門(消火栓);
(3)、瓦斯作業區內應設置滅火器及消防設施,并經常保持良好狀態。
(4)、高瓦斯地區使用防爆型施工機械設備。
2、火源管理
(1)、嚴禁火源進洞,洞口、洞口房、通風機房附近20m范圍內不得有火源。
(2)、瓦斯工區作業人員進洞前必須經洞口檢查人員檢查確認無火源帶入洞內。
3、易燃品管理
(1)、瓦斯工區內不得存放各種油類,廢油應及時運出洞外,不得灑在洞內;
(2)、瓦斯工區內待用和使用過的棉紗、布頭和紙張等,必須存放在密閉的鐵桶內,并由專人送到洞外處理。
4、瓦斯工區進洞人員應遵守下列規定:
(1)、進入瓦斯隧道的人員必須進行登記和接受洞口值班人員的檢查。不準將火柴、打火機、手機及其他易燃物品帶入洞內。隧道口周圍20m范圍內嚴禁明火。
(2)、嚴禁穿著易于產生靜電的服裝進入瓦斯工區;
(3)、上班人員必須由班組點名后進洞;執行進洞掛牌出洞摘牌制度;攜帶工具應防止敲打、撞擊、以免引起火花;不得在洞內大聲喧嘩。洞內出現險情或警報信號發出后,絕對服從有關人員指揮,有序撤出險區;進洞參觀人員,應進行有關防治安全常識的學習,并遵守有關安全規定。
2.3.3隧道瓦斯檢測安全技術措施
1、對瓦斯隧道施工必須制訂并實施相應的瓦斯檢測等制度。
2、隧道內所有地點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瓦斯濃度達到0.3%時,應停止放炮;當濃度超過0.5%時,應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待采取措施處理后進行再次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施工。
3、每班進出口各工作面(撐子面)均應安排一名專職瓦檢員跟班檢測瓦斯,瓦檢員應實行現場手上交接班制。
4、所有傳感器、報警儀、甲烷測定儀均應每天調校一次,每半年送專業機構檢定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確保儀器準確、靈敏、可靠。
5、加強對洞內死角,尤其是隧道上部、坍塌洞穴、避人(車)洞等各個凹陷處通風不良、瓦斯易積聚的地點,嚴格進行濃度檢測,如瓦斯濃度超過0.5%以上時,應立即采取局部加強通風措施進行處理,瓦斯濃度超過0.3%應安設瓦斯傳感器。
6、隧道因突然停電時,現場負責人必須立即組織人員撤出隧道,瓦斯檢測人員必須立即對隧道進行人工檢測,檢測每30分鐘一次,從洞口逐漸向內進行。檢測方法按平時布置的測點進行。
7、超前探孔內瓦斯檢測。超前探孔作業時,掌子面探頭必須按本方案要求設置到位;鉆孔完成后,瓦斯檢測員立即對孔內濃度進行檢測,同時做好記錄;當瓦斯檢測員發現孔內濃度超過0.3%時,必須立即報告工地負責人,工地負責人必須立即復核,并上報項目部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分析前段巖層瓦斯溢出量,以采取相應防范措施。孔內濃度超過0.5%時,項目部必須立即報告指揮部瓦斯檢測督導小組。
8、瓦斯檢查人員要做好檢查瓦斯的詳細記錄,每班要進行交接簽字,瓦斯檢測員、技術員、施工員(工班長)接班時要查閱上班的檢測記錄,并向項目經理部安全專管部門匯報。
9、每天的瓦斯檢測記錄交項目經理部安全專項部門,由安全專管部門專職工程師進行數理統計和分析,提前掌握洞內瓦斯溢出的發展動態,發現有異?,F象,及時向項目總工程師、項目經理提出采取措施處理的建議。
10、項目經理或總工程師每天應審閱通風瓦斯日報表,進洞時必須攜帶瓦斯檢查儀進行瓦斯檢查。
11、當兩臺或兩種以上瓦斯檢測儀對瓦斯濃度檢測結果不一致時,以濃度顯示值高的為準。
12、瓦檢員瓦斯濃度檢測信息反饋:瓦檢員應作好人工瓦斯檢測記錄,并每天按時交技術室存檔。
13、瓦斯監測專業技術人員每天要例行檢查各類傳感器、監測系統設備(含傳輸電纜)、監測探頭等,檢查安設位置是否正確、儀器有無損壞、是否失效,如發現異常,立即處理,不留隱患。
三、文明施工控制措施
1.噴射混土過程中控制用水量及噴射距離,避免造成過多揚塵。
2.施工用料擺放在制定地點,施工完畢后及時處理剩料,嚴格做到工完料清。
四、安全注意事項
1.噴射混凝土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好安全防護用品,避免皮膚接觸混凝土造成腐蝕。
2.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防止人員從高處摔落。
3.施工時,現場必須有專職安全員及領工員,安排好工序銜接,檢查施工人員是否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
4.隨時檢查掌子面圍巖及拱架變形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停止施工,撤離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
篇3:噴射混凝土安全交底
安全交底內容:
一、一般要求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2、禁止穿拖鞋、赤腳進入現場進行操作。
3、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嚴禁酒后上崗,疲勞作業、帶病作業。
4、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制度,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5、現場用電必須符合三級配電兩級保護要求,堅持“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制度,電氣設備故障由專業電工負責處理,其他人員不得亂動,以防止觸電事故發生,嚴謹非電工人員從事電工操作。
二、噴射混凝土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文明施工領導小組,設置專職安全員,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嚴格的安全獎懲措施。
2、噴射砼施工前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崗前安全培訓,未經培訓人員嚴禁上崗。
3、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嚴格按勞保著裝要求著裝,班前進行安全施工技術交底,每日進行安全巡檢,每日進行安全考核,獎罰月月兌現。對不服從安全人員檢查,拒不執行安全的施工人員嚴肅處理。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施工部位、工序等責令整改后施工。
4、施工前應檢查作業區圍巖穩定情況,必要時進行適當處理,各種比較固定的機械應布置在圍巖比較穩定或設有支護的地段。
5、經常檢查施工電源和線路及設備電器部分,按有關規定設置保護裝置,以確保施工安全。
6、所有承壓設備或容器在使用前須全面檢查,達到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壓力表失靈或損壞,及時更換并經常檢查易損部位,發現后要及時處理。根據噴射方式(濕噴)、混凝土配合比等條件,采用合適的降塵措施,控制空氣中粉塵的含量。對從事噴射作業的人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7、施工作業時,必須配帶防護用具(膠皮手套、防塵口罩、防護面罩、眼鏡等),任何情況下噴射機噴頭前方都嚴禁站人。
8、在處理管路堵塞時,噴頭應有專人看護,以防消除堵塞后,噴頭擺動噴射傷人;
9、為避免供料、拌合、運輸、噴射作業之間的干擾,建立各工序之間聯絡信號和聯絡方法。噴射作業應由班組長按規定的信號、方法進行指揮,防止因噴射手和機械操縱人員聯絡不佳造成事故。
10、噴護作業完成后,清除回彈料等,做到工完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