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排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措施
1、排柵搭設必須由持專業上崗證的人員負責進行施工,禁止非本工種人員搭設或拆除。
2、外排腳手架搭設和拆除時,必須嚴格按有關操作規程和施工規范進行施工,確保安全。
3、腳手架搭設時,必須戴好安全帽、工具袋、懸空作業必須配帶安全帶。
4、腳手架搭設操作時,嚴禁穿拖鞋、赤腳、或穿硬底鞋上柵架操作,嚴禁酒后作業。
5、每層腳手架搭設時必須嚴格控制好每立柱鋼管的垂直度,每層排柵搭設完后,必須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特別要注意檢查橫、立桿的連結、拉結點,吊環的位置是否正確,接點是否擰緊和牢固;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
6、腳手架搭設完畢后須定期進行檢查,清理雜物并做好記錄,發現有松落等現象應及時進行修理,做好防火工作。
7、外排柵要做好防電、防雷措施,在施工期間,施工用電與外排柵鋼管應采取可靠的絕緣措施。安裝防雷接地裝置電阻不大于4Ω。
8、排柵的橋域上嚴禁一次性堆放過多的材料,材料堆放絕不能超過排柵80kg/m2的承受荷載。
9、嚴禁在排柵上推車跑動、作業人員攀登架上下、起吊構件碰撞腳手架。
10、腳手架搭設操作時,當天的搭設必須當天完成嚴禁留有手尾。上班操作時必須檢查前期工作是否完成好后才能正常進行操作。
11、搭設應從下往上進行,嚴禁超前操作,操作時嚴禁上下同時進行。
12、鋼管橫、縱、立柱搭設時應采用麻繩進行牽拉做臨時定位,防止用手扶定位,操作時手動脫落。
13、腳手架拆除時所用連接件鋼管等材料嚴禁向地下拋落。應集中吊運下地面,同時下面樓層禁止其它工種工人進入此范圍內。
14、外排柵與垂直運輸機械出入料口的平臺必須分開搭設,不得連結在一起,并要求接結和懸吊都必須獨立設置。
15、施工層建筑物與外排柵之間的縫隙每3層(不大于10米)必須設一道密目式安全網封底,包括建筑物與外排間的縫隙都要封閉嚴密,并采用鐵線固定安全網。
16、每層的平橋必須滿鋪,不得留探頭板,保證有2個支撐點以上并綁扎固定,平橋面和通道面要設踢腳板。
篇2:某粉塵意外排放應急預案
1、目的
為了防止布袋除塵器出現故障而造成粉塵的大量排放污染環境,危害人身健康,特制訂本預案。
2、職責分配
水泥車間負責布袋除塵器發生故障時的應急措施實施。
3、故障與應急措施
3.1當主線或其他物料輸送的布袋除塵器發生少量泄露時,上料系統立即停止進料,搶險組配帶好安全防護用具,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泄露源,并立即更換備件,同時組織人員疏通布袋除塵器及相關連接的管道,確保故障隱患的消除。在故障消除之后進料時,應組織人員把現場的粉塵清理干凈,并存放到指定位置。
3.2當主線或其他物料輸送的布袋除塵器發生大量泄露時,主線磨機立即停機,并立即停止與之相關的吸塵風機,搶險人員立即用編織袋封堵修漏口,防止風力將造成楊塵污染環境,援助人員迅速將現場粉塵清理干凈并做灑水處理。搶險人員對泄露源進行修理,并疏通布袋除塵器及相關連接的管道,將參與的粉塵清理干凈。故障徹底排除后方可重新開機。
4、相關設施配備
4.1各班配備防塵眼鏡、防塵口罩、防塵披肩帽等。
4.2車間辦公室備有編織袋
4.3其他備品備件在廠倉庫。
5、人員安排及組成(略)
篇3:沉降底流外排槽上崗位職責
1、高空開關閥門時,站在不牢固的機架上。
2、高空操作不系安全帶或安全帶不能正確使用。
3、倒泵等操作時使用不合格的操作平臺。
4、清理結疤時,不戴防護眼鏡、面罩。
9、使用風鎬時,不戴防護眼鏡、面罩。
10、使用大錘時,對面站人。
11、使用不合格或沒有及時校驗的電動工器具。
12、吊裝作業多人指揮。
13、直接用手去扶吊裝在半空中的物件。
14、進入警戒區域不戴防護眼鏡。
15、倒泵不攀車。
16、站在地溝蓋板或在蓋板上行走。
17、取樣時,不戴耐酸堿手套,槽上取樣未扎安全帶。
18、站在不合格的操作臺上開關閥門。
19、槽罐內部作業時,容器外無人監護。
20、不按規定巡檢路線進行巡檢。
21、用濕布擦拭運轉的設備。
22、沖地面積料時勞保穿戴不齊全(雨衣、雨褲、雨鞋、防堿手套)。
23、隨意拆卸聯軸器防護罩或未及時歸位固定。
24、在管網或高處操作時,未按規定系好安全帶。
25、現場工作出現交叉作業,并且安全帶懸掛不規范。沒有合適安全隔離措施。
26、上下爬梯時未雙手扶爬梯護欄。
27、將生活垃圾直接扔到沉降槽內。
28、從沉降槽頂直接往槽下扔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