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這里所指的砌筑工程,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磚石工程、屋面工程、裝飾工程。
砌筑工程在建筑施工中是人力、物力、工時消耗的集中所在。對于砌筑和裝修工程的安全,應以高處作業的防護為核心。其次,應該在屋面工程中的防火、防毒、防燙等方面,給予注意。同時砂漿攪拌機械的安全操作,也不容忽視。
磚石工程施工是由砂槳制備、搭設腳手架和磚石砌筑這幾個施工過程所組成。
關于腳手架的安全防護,請參閱第五章。
磚石工施工操作大都在結構工程階段,多數為高處和立體交叉作業,因此安全生產尤為重要。
(一)砂槳及磚石備料
1.機械與使用
磚石工程的砂槳制備,多使用砂漿攪拌機或混凝土攪拌機。
砂槳攪拌機是用來攪拌各種砂漿、灰漿的專用機械。常用的規格為200L和325L。按其生產狀態可分為周期作用式和連續作用式兩種;按其安裝方式又可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種。
混凝土攪拌機也可以攪拌砂漿,常用的規格為250、400、500L三種。按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可分為周期式和強制式兩大類。
砂漿攪拌機和混凝土攪拌機的使用和維護安全要求如下:
(1)安裝機械的地方應平整夯實,機械安裝要平穩、牢固。(2)各型攪拌機(除反轉出料攪拌機外),均為單向旋轉進行攪拌,因此在接電源時應注意攪拌筒轉向要符合攪拌筒上的箭頭方向。
(3)開機前,先檢查電氣設備的絕緣和接地是否良好,皮帶輪保護罩是否完整。
(4)工作時,機械應先啟動,待機械運轉正常后再加科攪拌,要邊加料邊加水,若遇中途停機、停電時,應立即將料卸出;不允許中途停機后,重載啟動。
(5)砂槳攪拌機加料時,不準用腳踩或用鐵鍬、木棒往下撥、刮拌合筒口,工具不能碰撞攪拌葉,更不能在轉動時,把工具伸進料斗里扒漿。攪拌機上料斗下不準站人,起斗停機時、必須掛上安全鉤。
(6)常溫施工時,機械應安放在防雨棚內,機械應安放在高溫棚內。
(7)非司機人員,嚴禁開動機械。
2.水平、垂直運料
(1)向地槽內運送磚石等材料時,嚴禁投扔超過1.5m深時,應設溜放槽送下,卸料時要通知下面人員躲開。
(2)上料時應先檢查腳手架搭設和跳板的鋪設是否牢固。小橫桿的間距及防護和防滑設施等,必須符合架設規程要求。推車運料一律推行,嚴禁倒拉車,不許撒把傾倒;坡道行車前后距離不小于10m,嚴禁并行、超車。
(3)往架子上運料時,每平方米不超過270kg,磚垛高度單排不超過四碼,在灰槽及水捅前,不準放磚。
(4)幾當天不能砌筑的架子上,不得上磚,并禁止往架子上澆磚;砌筑剩下的磚和灰應及時清理運走。
(5)放水桶和灰槽時,妥順架子放平穩,不得放在站桿外邊。’
(6)各種垂直運輸用門式架,井字架的吊盤(托盤)都要設置安全裝置。
(7)利用吊車進行垂直運輸時,在吊裝運輸過程中,須設專人負責指揮。吊磚用磚籠,容積不準超過90塊紅磚的體積。吊砂槳的料斗不能裝得過滿,吊重時,其吊臂的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有人停留,吊籠落到架子上的,砌筑人員要暫停操作,并避開一邊。
(8)人工垂守往上或下傳遞磚、石時,于,架子的站人板寬度不應小于60cm。
(二)砌筑
1.磚基礎砌筑要搭沒遞磚架
砌筑基礎前必須檢查基槽(槽幫),發現土壁裂紋、水浸化凍或變形等坍塌危險時,應先采取槽壁加固或清除有坍塌危險的土方等處理措施。對槽邊有可能墜落的危險物,要進行清理后才可以操作。
槽寬小于1m時,應在砌筑站人的一例留有40cm的操作寬度。在深基槽砌筑時,上下基槽必須設工作梯或坡道,不得任意攀跳基槽,更不得登踩砌體及加固土壁的支撐上下。
砌筑深基礎或地下室外墻時,應在槽壁設立標桿隨時觀測地槽變化情況,如發現危險,應立即停止作業。
2.磚砌體
1)操作安全要求:
磚砌體在操作之前必須檢查操作環境是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暢通,機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經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操作施工。在操作時要強調注意以下各點:1)墻身砌休高度超過地坪1.2m以上時,應搭設腳手架。在一層以上或高度超過4m時,應采用里腳手架,外側周圍支搭安全大網;采用外腳手架應在設置護身欄桿和擋腳板后方可砌筑。
2)砌筑一層以上的交叉作業入口時,要搭設防護棚或安全網;高層建筑的安全網,應隨墻身逐層上升,超過十層時,下部要另設一道12m寬的固定安全網。
3)腳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過規定的荷載,同一塊腳手板上的操作人員不應超過2人。
4)在樓層(特別是預制樓板面)施工時,堆放機具、磚塊等物品不得超過使用荷載。如超過使用荷載,必須經過技術部門驗算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后,方可進行堆放及砌筑。
5)不準站在墻頂上做劃線、刮縫及清掃墻面或檢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6)不準用不穩固的工具或物體在腳手板面墊高操作,更不準在未經加固的情況下,在一層腳手架上隨意再疊加一層。
7)砍磚時應向內打,注意不要讓碎磚跳出傷人。
8)在搪板與砌筑時,應加設必要的支撐或錨筋。
9)已砌好的山墻,應臨時用聯系料(如擦條等)放置于各跨的山墻上,使其聯系穩定,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加固措施。
10)在同一垂直面內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設置安全隔板,下面操作人員必須載安全帽。
11)磚墻勾縫時,腳手架的跳板要不少于3塊,防護網和防護欄桿必須保持完整有效。
(2)結構施工安全要求:
1)磚柱和寬度小于lm的窗間墻,應選用整磚砌筑。半磚和破損的磚應分散使用在受力較小的砌體中和墻心。
2)施工時需在磚墻中留置臨時的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的墻面不應小于50cm;洞口頂部應設置過梁。
3)不得在下列墻體或有關部位中設置腳手眼:空斗墻、12cm厚磚墻、料石清水墻和磚、石獨立柱;磚過梁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內;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各50cm的范圍內;磚砌體的門窗洞口兩側18cm和轉角處43cm的范圍內;石砌體的門窯洞口兩側30cm和轉角處60cm的范圍內。
4)砌筑空斗墻時,為保證安全起見,在下列部位,應砌成實砌體,墻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樓板、圈梁、擱柵和擅條等支承面下2~4皮磚的通長部分;梁和屋架支承處;壁柱和洞口的兩側24cm范圍內;屋格和山墻壓頂下的2皮磚部分;樓梯間的墻、防火墻、挑榴以及煙道和管道較多的墻等。
3.砌塊砌體
砌塊砌體施工操作前,要對各種起重機具設備、繩索、夾具、臨時腳手以及施工安全設施進行檢查后,方可施工,并應做到:
1)在起吊砌塊過程中,如發現有破裂且有脫落危險的砌塊,嚴禁起吊。
2)安裝砌塊時,不得站在墻上操作。
3)在樓板上卸砌塊時應盡量避免沖擊,在樓板上放置砌塊的儲備量,應考慮樓板的承載力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堆置方法應在技術安全措施中規定。
4)砌決吊裝時,其下方不得有人通過或操作。
5)臺風季節對墻上已就位的砌塊,必須及時灌縫,并及時安裝樓板,對末安裝樓板的,應進行加固。
4.石砌體
(1)基礎砌筑:
1)砌筑基礎時,應檢查基礎兩側的土質,塌現象時,必須采取加固措施,方可進行砌筑。如有裂縫傾
2)槽、坑邊堆放的毛石、灰桶、灰槽等材料工具,應離槽、坑邊1m以外,且不準堆放過多,防止壓塌槽、坑壁。
3)基槽內砌石人員應戴帆布手套并戴好安全帽。加工毛石時,必須事先檢查錘頭安得是否牢靠,還應戴好安全防護眼鏡,不得兩人對面偏打,以防石塊飛出傷人。
4)當向基槽里投放毛石、磚及砂漿時,應上下呼應,下邊砌石人員應躲開(亦可采用溜放槽或其他安全措施)嚴禁亂扔,以免傷人。
5)搬石塊應自石堆分層由上而下搬運,不能在中間掏窩取;取石要看準、拿牢、放穩,一人撤不動的石塊要兩人抬放,防止砸傷人。
6)基槽內砌石人員,操作間距不得小于2m。
7)基礎每砌1m高時,應通過質量檢查后,及時回填土,并夯實。
(2)石墻砌筑:
1)不準在墻頂或架子上修整石材,質量或石片掉下傷人。以免震動墻體影響
2)用錘打石時,應檢查鐵錘有無破裂,錘柄是否牢固。打錘要按照石紋走向落錘,錘口要平,落錘要準,同時要看清附近情況,然后落錘,以免傷人。
3)不準徒手移動上墻石料,以免壓破和擦傷手指。
4)不準勉強在超過胸部以上的墻體進行砌筑,以免:隘墻體碰撞倒塌或上塊石時失手掉下造成安全事故。
5)石塊不得往下擲。運石上下時,腳手板要釘裝牢固,并釘防滑條及扶手欄桿。
篇2:剪力墻結構高層住宅砌筑工程施工方法
剪力墻結構高層住宅砌筑工程施工方法
地上部分外墻部分采用200厚現澆鋼筋混凝土墻和部分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塊M5砂漿砌筑;內墻分戶墻大部分用200厚現澆鋼筋混凝土墻,部分采用200厚陶粒混凝土砌塊,戶內分隔墻采用100厚GRC板。
1、施工準備:
(1)砌筑前一天將砌塊和結構相接的部位灑水濕潤,保證砌體粘結牢固;
(2)穿墻管線及時預留到位;
(3)每隔500mm預留6拉結筋。
(4)墻體根部先砌好兩層實心磚,高度為踢腳板高度。
(5)剪力墻、柱上按500mm水平標高控制線彈出砌塊層數,灰縫厚度預先計算,相應的部位彈出門窗洞口尺寸線,并在樓板上標出窗口邊線。
2、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砌筑部位墻根的磚表面清掃干凈,抹砂漿找平層,拉線用水平尺檢查平整度;
(2)砌筑:
1)砌筑前根據墻體尺寸、砌塊的尺寸,進行排磚設計,不夠整塊時可切割成合適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塊長度的1/3;
2)水平和豎向灰縫的寬度應控制在12~18mm左右,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豎向灰縫應采用加漿的方法,嚴禁用水沖漿灌縫;
3)砌塊施工時應滿鋪滿擠,上下錯縫,搭接長度不應小于90mm;
4)墻體與結構的拉結:拉結筋作為墻體與結構拉結的重要措施,拉結筋為6@500,長度不小于1000mm,拉結筋應理直鋪在水平灰縫內。柱、墻在混凝土澆注時預埋8×8cm的鐵件,拉結筋與結構柱、墻的預埋鐵件相焊接;拉結筋在構造柱部位采用通長或伸入柱內不少于墻厚20mm;
5)配筋帶的設置:墻體沿高度方向每0.9~1m設置配筋帶,配筋帶高度為60mm,配筋26、6@300,遇到門口時,應在門口上增設配筋帶與門口過梁相連;
6)圈梁設置:對于高度大于3.6m的墻體,除按上述設置配筋帶外,沿高度方向每隔3m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配筋為410、6@300。
7)墻體頂部的固定:墻體砌筑到最后一皮磚后,應用木楔將墻體和頂部梁底頂緊,木楔間距為500mm,后用C20細石混凝土填實;
8)墻體與門窗口的連接:墻體與門窗洞口的連接的部位作成鋼筋混凝土邊框,邊框內預埋鐵件或木磚,數量應符合門窗安裝的要求。
3、GRC隔墻安裝:
(1)作業條件:
1)隔墻的安裝應在屋面防水完成、頂棚和墻體抹灰后進行。
2)室內50cm水平控制線已彈完并校驗。
(2)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
混凝土墻墊施工→隔墻放線→安裝沿地、沿頂龍骨→豎龍骨分檔、安裝→安裝橫向卡檔龍骨→罩面板安裝→接縫處理。
2)混凝土墻墊施工:墻墊采用C20素混凝土澆筑,高度為120mm,與踢腳板同高,墻墊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下一道工序。
3)隔墻放線:在墻墊上放出隔墻位置線,并放出頂龍骨位置邊線。
4)安裝沿地、沿頂龍骨:按照放好的隔墻位置線,安裝地龍骨和頂龍骨,用射釘固定在結構上,射釘間距為600mm。
5)豎龍骨分檔、安裝:根據罩面板的規格,確定豎龍骨的分檔尺寸,一般對于900mm和1200mm的板寬,可采用453mm和603mm的分檔尺寸。不足模數的分檔應避開門口邊第一塊罩面板位置。分檔后即可安裝豎向龍骨,豎龍骨上下兩端應插入沿頂、沿地龍骨內,調整位置和垂直后,用抽心鉚釘固定,靠墻邊龍骨固定采用射釘,間距為1000mm。
6)罩面板安裝:
①安裝前檢查龍骨安裝質量,門口框是否符合要求,并進行調整。
②安裝無門口的隔墻應從墻體一端開始;有門口的隔墻應從門口處開始安裝。安裝完一側的罩面板后進行隔墻內40厚巖棉填塞和內部電盒、電箱等設備的安裝。
③罩面板的安裝采用自攻螺絲,板邊釘距為200mm,板中間距為300mm,螺絲釘距石膏板邊緣距離不得小于10mm,也不得大于16mm,自攻螺絲緊固時罩面板必須與龍骨靠緊。
(3)注意事項:
1)豎向龍骨不得緊頂上下龍骨,應留置30mm的伸縮量,以防止產生墻體的收縮變形。
2)隔墻周邊應留置3mm,減小因溫度和濕度影響產生變形和裂縫。
3)隔墻和混凝土、磚不同基層進行墻面面層施工前,應在交接處貼一道玻纖帶,防止不同界面產生不同的收縮而引起面層裂縫。
篇3:砌筑工程施工方法措施
砌筑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
1.混凝土空心砌塊,磚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應規格一致,有出廠證明和試驗報告單、合格證書。
工藝流程
2、砂漿嚴格按照配合比過磅配制,計量要準確,采用機械拌制,攪拌時間不得少于1.5分鐘。
3、砌體砂漿必須飽滿密實,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小于80%。
4、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必須在拌成后3小時和4小時內使用完。
5、組砌方法應正確,采用滿丁滿條排磚。
6、砌磚時留踏步槎,上下層錯縫,構造柱兩側留大馬牙槎,沿構造柱每隔600mm設26拉結鋼筋,每邊伸入墻內1000mm,構造柱生根于基礎混凝土,柱頂到屋面圈梁,外墻到女兒墻壓頂梁。
7、常溫施工時,磚必須在砌筑前一天澆水濕潤。
8、實心粘土磚砌筑采用一順一丁,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多孔粘土磚采用錯縫砌筑,不符合模數的地方用實心粘土磚砌筑。
9、磚基礎砌筑前將混凝土墊層表面清掃干凈,灑水濕潤,若第一層磚的水平灰縫大于20mm時應先用豆石混凝土找平,嚴禁在砌筑砂漿中摻豆石處理或用砂漿找平。
10、基礎大放腳兩邊收退要均勻,砌至墻身時,要拉通線檢查軸線及邊線保證墻身軸線位置正確,同時要對照皮數桿的磚層的標高,如有高低偏差時,應在水平灰縫中逐漸調正,使墻的磚層與皮數桿磚層相一致。
11、小于600的洞口,采用鋼筋磚過梁,主筋28(370墻為38),鋼筋長度為L(L=洞口寬度+300×2),鋼筋保護層厚度為30厚1:3水泥砂漿,大于600的洞口采用鋼筋混凝土過梁,當過梁與構造柱、圈梁相碰時一起現澆。
12、磚墻上的各種預留洞口及埋件以及接槎的拉結鋼筋應按設計標高位置或交底要求留置,避免后鑿墻開洞,影響墻體質量。
13、構造柱留置位置要正確、大馬牙槎先退后進,上下順直殘留砂漿要清理干凈。
14、長度大于5.1米的墻體砌體頂部與框架梁、板底的穩定措施。
砌體的質量標準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軸線位置10經緯儀、水平儀檢查,并檢查施工記錄
2基礎或樓面標高±15
3垂直度每樓層5吊線檢查
全高10m以下10經緯儀或吊線檢查
10m以上20
4表面平整102m長直尺和塞尺檢查
5水平灰縫平直度清水710m長拉線和尺量檢查
混水10
6水平灰縫厚度+10、-5尺量檢查
7垂直縫寬度+10、-5尺量檢查
8門窗洞口寬度(后塞框)+10、-5尺量檢查
9清水墻面錯縫2.0吊線和尺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