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品使用安全規則
1.不許將易燃物質放置在明火附近和試驗地區附近。
2.在貯存易燃物質的周圍不應有明火作業:點著的煤氣(酒精)燈,燃著的火柴等。
3.使用蒸餾或升華的易燃物質時應注意:
(1)不許用明火加熱,加熱可用水(油)浴器、電熱板或電砂浴,周圍也不應有明火;
(2)試驗儀器應當嚴密不漏氣;
(3)在蒸餾裝置下面,應有一金屬淺盤,(邊高80~100厘米);
(4)工作地點應通風良好,四周不可放置可燃性物料;
(5)工作肘要戴上眼鏡。
4.在試驗室內存放各種可燃性物質總量不許超過3千克,每種不得超過1千克。隨用隨取,用后送回專門的貯放地點。
5.遇水易燃物質(如黃磷、過氧化鈉、金屬鈉、鉀等)禁止丟入廢液桶內。凡能引起火的物質(如廢油、廢有機溶劑)應集中在專門的容器內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任意亂放。禁止將性質相抵觸的,能引起燃爆的易燃物貯存在一起。使用中應留有安全距離。
6.一旦發生失火事故,首先應撤除一切熱源,關閉煤氣和電閘,然后用砂子或石棉布蓋住失火地點或用四氯化碳等滅火機滅火。除酒精外,化學物品失火,不許用水滅火。
7.應經常檢查防火設備,如滅火機,黃沙、石棉及毛氈等。
8.當加熱、蒸餾及其它有關用火的工作進行時,要有專人負責管理,不許隨便離開。用完后即關掉熱源。
9.可燃的尤其是易揮發的可燃物,應存放在密閉的容器中,不許用無蓋的開口容器貯存。
10.易燃物質有:
醇類,醚類,丙酮,苯,甲苯,酚,汽油,二硫化碳,磷,過氧化鈉,金屬鉀、鈉、鎂等,碳化鈣。
11.做蒸餾提純或蒸餾試驗,必須用明火加熱時,每次蒸餾物的數量不得超過100毫升,附近不許存放易燃物質,同時應有防火措施。
篇2: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使用管理辦法
根據公安、消防部門關于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存儲管理有關規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學院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使用、管理辦法。
第一條:易燃、易爆物品指:汽油、酒精、乙炔、煤氣、液化氣、氯氣、烷氣、氮氣等。
第二條: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1、易燃、易爆物品保管儲存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管理,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
2、使用氣體鋼瓶數量較大的單位要設立專用庫房,餐飲場所應設專用液化氣供氣室,并做到安全管理制度齊全,要有專人負責。物品擺放整齊,不準超量,出入庫、室手續齊全。助燃、易燃鋼瓶不準存放在一起。
3、對庫房、室內的防爆、排風等設備要做到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
4、有煤氣設備的單位,要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對管線、開關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用火部位要有專人負責,做到有火有人,人走火滅,人走關閥。
5、長期不用的易燃、易爆物品,不得亂扔亂放,要統一處理。
6、管理人員應熱愛本職工作,熟悉易燃、易爆物品的性質,及滅火方法。
7、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人員,必須經消防安全培訓,方可上崗。
第三條: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
1、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單位、個人要嚴格遵守使用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
2、使用人員應熟悉易燃、易爆物品的性質,助燃與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時要達到安全距離,禁止違章操作。
3、使用易燃、易爆液體物品,應用多少領多少。工作后有少量剩余時要加封存放,數量較多應及時入庫或存放在安全地方,有專人負責。
4、使用的氣體鋼瓶要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安全標準。沒有合格證的鋼瓶,嚴禁使用。
5、使用液化氣罐時,氣罐與爐具必須達到安全距離。氣罐與爐具的連接管應符合安全標準,距離較遠時,應用鐵管連接,要經常檢查,發現損壞,及時更換。每個氣罐要有專人負責。
第四條:因違章、違規管理、使用造成后果的單位、個人,要視情節給予行政和經濟上的處理。
篇3: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進入施工現場的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必須按照物品的性能、燃點進行分類、單獨存放和管理。
二、必須按實際用量計劃采購、庫存、不準超量長期存放。
三、使用、管理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人員必須掌握物品的特性、使用、保管方法。
四、儲存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必須牢固、密封,壓力容器必須符合有關規定,容器不得破損、變型、泄漏,要定期檢查維修。
五、使用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部位必須通風、清潔、通道通暢、配電線路性能良好、接頭牢固、隔離火源及其它可燃物。
六、使用剩余部分必須收回妥善保管,殘渣、殘液不得隨意傾倒,集中安全處理。
七、辦公場所、住宿區域不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