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保溫施工注意事項及相關安全控制措施
○1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應先到項目部開據動火證,施工部位必須有防火措施(放置干粉滅火器等)和專人看守。
○2外墻保溫施工從上往下進行,施工中避免進行電氣焊施工。
○3幕墻龍骨安裝使用電氣焊時,應采取擋板措施,防止火花濺落到密目網上,在焊接施工部位,放置干粉滅火器,并設置看火人。現場焊接時,在現場下方加設接火斗,以免發生火災。
(4)應急演練
項目部副經理負責主持、組織項目部每年進行一次綜合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1)消防知識培訓
為確保義務消防人員正確及時的滅火,項目部安全部負責對滅火救護人員進行培訓,滅火救護知識如下:
○1會報火警(119):報失火單位詳細名稱和位置、報起火的具體部位和正在燃燒的物質、報火災的燃燒程度和有可能出現的危險、報警人的姓名和報警用的電話號碼。
○2會使用消防器材:干粉不能撲滅酒精、醇類和金屬物質類的火災,5公斤的射程為5~8米,時間為20秒。干粉滅火器先拔保險栓,靠近起火點,選擇起火點的上風或側風方向,對準火苗的根部,由近及遠,從上至下;電類火災滅火的時候不能采用水,因為水容易觸電。
○3會撲滅初起火災發現越迅速越好。
○4會疏散自救,安全逃走,不要快速跑動,不要大聲喊叫。
基本措施:
A使頭腦盡快冷靜下來。
B迅速用濕的棉織品堵住口鼻。
C盡量降低身體姿勢。
D積極創造逃生的條件。
2)創傷知識培訓:
○1石灰粉進入眼中,不可用水沖洗,要用油類清理。
○2骨折時最重要的是固定,其目的不是讓骨折復位,而是防止骨折斷端的移動。
○3暈厥和休克的救治方法不一樣,對意識不清的病人,不可劇烈搖晃,否則有可能加重病情。
○4在搬運和轉送傷者前,先去除傷員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5在搬運和轉送過程中,頸部和軀干不能前屈或扭轉,而應使脊柱伸直,絕對禁止一個抬肩一個抬腿的搬法,以免發生或加重截癱。
○6創傷局部妥善包扎,但對懷疑顱底骨折和腦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導致顱內感染。
○7頜面部傷員首先應保持呼吸道暢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組織碎片、血凝塊、口腔分泌物等,同時松開傷員的頸、胸部鈕扣。
○8周圍血管傷,壓迫傷部以上動脈干至骨骼。直接在傷口上放置厚敷料,繃帶加壓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響肢體血循環為宜。當上述方法無效時可慎用止血帶,原則上盡量縮短使用時間,一般以不超過1小時為宜,做好標記,注明上止血帶時間。
○9使用繃帶的一般原則
A用繃帶時,傷病者應坐或躺下。盡可能坐或站在他的前方,自傷側裹扎繃帶。
B一定要從內側向外包裹,從傷處下方向上包裹。
C如果傷病者躺著,纏繞繃帶時應自踝、膝、背和頸部等自然凹陷處通過。
D繃帶裹扎的松緊度應以能夠固定敷料、控制出血,或防止移動,但不得干擾血液循環為原則。
E如果裹扎住四肢,則應露出手指或腳趾,以便檢查循環情況。
F如果目的在固定肢體,繃帶結應打在未受傷側的前方,除非有其他特殊情況。如果兩側都受了傷,則應打結在身體中央。如果必須打結以固定繃帶時,一定要打死結。
G在四肢和身體間,以及在四肢的關節處,要使用繃帶時,應盡量加入足夠的填料,特別要注意自然凹陷的部位。
G在扎好繃帶后,應立刻檢查血液循環與神經。以后每隔10分鐘也得檢查一次。一旦發現有以下情況出現,應視需要調整或解開繃帶。傷病者的手指或腳趾刺痛是否失去感覺。
3)防觸電知識培訓
○1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
A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閘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
B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
C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
D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
E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后再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
F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得進入斷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范圍的救護人員應穿上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
○2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
A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
B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他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
C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
D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
E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
○3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
A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
○4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
A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來或送醫院診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施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
○5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斷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地搶救。
4)對器材使用、維護技術培訓
為做到救援時正確快速使用救援器材,要求救援人員正確掌握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日常要定期參加對其使用方面的培訓。
為確保救援器材隨時處于有效狀態,要派專人定期對救援器材的可靠性進行檢查、維護。如滅火器要定期檢查是否達到氣壓標準,對失效的藥及時更換。對應急救援使用的器材要平時定期維護。
5)演練頻率
當施工現場發生火災事故時,為快速有效的進行撲救,日常要組織義務消防人員進行模擬消防演練,通過演練發現消防預案、滅火方法的不足之處,從而加以改定,根據目前施工現狀,我項目部定于每月26日進行綜合性應急演練工作。
6)加強宣傳教育,使全體員工了解消防常識。
篇2:外墻保溫施工技術交底書
外墻保溫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
工程名稱:**縣zz鎮
建設單位:**縣zz鎮人民政府
監理單位:安徽省科信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安徽宏瑞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技術交底內容:
一、采用標準:
1、施工圖紙及設計變更;2、《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144-2004;3、《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JGJ158-2004;4、《外墻外保溫建筑構造》皖2004J113;5、《建筑節能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
二、施工條件:
1、基層墻體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和《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BG50203-20**)的要求。
2、施工環境溫度不低于5℃,風力不應大于5級,風速不應大于5m/s。嚴禁雨天施工,雨期施工應做好防雨措施。
三、施工機具:
1、強制式砂漿攪拌機、手提攪拌器、垂直運輸機械、手推車、電鉆等。
2、常用抹灰工具及抹灰的專用檢查工具、經緯儀、放線工具、水桶、剪子、滾刷、鐵锨、手錘、鏨子、壁紙刀、托線板、靠尺、鋼尺等。
四、材料配制:
1、界面砂漿的配制:
粉料:水=1:0.25(重量比),用砂漿攪拌機或手提攪拌器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5分鐘。
2、膠粉聚苯顆粒的配制:
粉料:水:顆粒=1kg:1kg:1L
先將35kg水倒入砂漿攪拌機內(加入的水量以滿足施工和易性為準),倒入一袋(35kg)膠粉料,攪拌5min后加入聚苯顆粒210L,直至攪拌均勻。該膠粉劇本顆粒應隨攪隨用,且在3h內用完。
3、抗裂砂漿的配制:
粉料:水=1:0.25(重量比),用砂漿攪拌機或手提攪拌器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5分鐘,攪拌成熟后需靜置10分鐘后方可使用,且在3h內用完。
五、施工程序:
膠粉劇本顆粒外保溫系統→基層處理→配制界面砂漿→涂刷界面砂漿→配膠粉聚苯顆粒→用膠粉聚苯顆粒抹灰餅、沖筋→抹膠粉聚苯顆粒、沒遍小于20厚→涂料飾面或面磚飾面→配抗裂砂漿→裁剪耐堿網布→配抗裂砂漿→抹抗裂砂漿壓入耐堿網布→抹首遍抗裂砂漿→
刷彈性底涂--固定熱鍍鋅鋼絲網→配柔性膩子→抹第三遍抗裂砂漿→刮柔性膩子--配面磚粘結砂漿--外墻涂料施工--粘貼面磚
面磚勾縫
六、施工操作要點:
1、基層處理
1)徹底清除基層墻體表面浮灰、油垢、脫模劑、空鼓及風化物等影響墻面施工的物質。墻體表面凸起物大于或等于10mm時應剔出。
2)各種材料基層墻體均應滿涂混凝土界面砂漿。
2、保溫層施工
1)膠粉聚苯顆粒保溫層施工至少應分兩遍,每遍所抹膠粉聚苯顆粒厚度不宜超過20mm,間隔24h。施工溫度偏低時,間隔時間可延長。
2)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施工應自上而下。
3)最后一邊膠粉聚苯顆粒施工時應達到貼餅、沖筋的厚度,并用大杠搓平,使墻面平整度達到要求。
4)保溫層固化干燥(一般5天)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4、抗裂保護層施工
1)涂料飾面(3層以上)
1.1抹抗裂砂漿壓入耐堿網布;
1.1.1將3-4厚抗裂砂漿均勻的抹在保溫層上,立即將裁好的耐堿網布用鐵沫子壓入抗裂砂漿內,耐堿網布之間的搭接不應小于50mm,并不得使用耐堿網布皺褶、空鼓、翹邊。
1.1.2門窗洞口四角應預先沿45°方向增貼300*400的附加耐堿網布。
2)面磚飾面(1-2層):
2.1抹抗裂砂漿并固定鍍鋅鋼絲網;
2.1.1保溫層固化達到一定強度后,抹第一遍抗裂砂漿2min-4min厚。
2.1.2待抗裂砂漿干燥后達到一定強度后固定熱鍍鋅鋼絲網,固定件間距為雙向@500,每平方米不得少于4個,鋼絲網的搭接寬度應大于40mm,搭接處每隔500mm用塑料膨脹錨栓固好,局部不平部位可用U型卡子壓平。
2.1.3鋼絲網鋪貼完畢經檢查合格后抹第二遍抗裂砂漿,厚度控制在3mm-4mm,以鋼絲網剛好埋入抗裂砂漿中為宜。抗裂砂漿面層必須平整。
2.1.4抗裂砂漿達到一定強度后應適當噴水養護。
七、質量檢查標準
1、主控項目
1.1本系統使用的所有材料質量和技術性能均應滿足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要求,應檢查出廠合格證或進行復查。
1.2保溫層的厚度及構造做法應符合建筑節能設計要求,保溫層厚度應均勻,不允許有負偏差。
1.3保溫層與基層墻體以及各構造層之間必須粘接牢固,無脫層、空鼓、裂縫。
2、一般項目:
2.1表面平整、潔凈、接茬平整,無明顯抹紋,線角應順直、清晰,面層無粉化、起皮、爆灰現象。
2.2首層外墻陽角需安裝專用金屬網護角,其余各層陰角、陽角以及門窗洞口四角等部位均需用網格布加強。
2.3分隔縫寬度和深度均勻一致,平整光滑,棱角整齊、順直。
2.4滴水線(槽)流水坡向正確、且順直。
3、允許偏差項目:
膠粉聚苯顆粒外墻保溫系統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立面垂直3用2M托線板檢查
表面平整3用2M靠尺及塞尺檢查
陰陽角垂直3用2M托線板檢查
陰陽角方正3用直角檢測尺及塞尺檢查
分隔條(縫)平直2拉5M小線和尺量檢查
立面總高度直度H/1000且≯20用經緯儀、吊線檢查
上下窗口左右偏移≯20用經緯儀、吊線檢查
同層窗口上、下≯20用經緯儀、吊線檢查
保溫層平整度1.5用2M靠尺檢查
保溫層厚度主題不為平均厚度不允許有負偏差用探針、鋼尺檢查
篇3:外墻保溫工程施工方法要點
外墻保溫工程的施工方法及要點
1外墻保溫工程施工循序:
門窗框四周堵縫―→墻面清理―→吊垂直、套方、抹灰餅、沖筋―→彈灰層控制線―→澆水預濕―→兔界面處理劑―→抹第一遍保溫砂漿―→澆水養護―→抹第二遍保溫砂漿―→檢驗平整度、垂直度、厚度―→澆水養護―→抹第一遍防裂砂漿―→粘掛鋼板網―→抹第二遍防裂砂漿―→澆水養護―→驗收―→A:外墻涂料施工。B:外墻面磚施工。
2外墻保溫施工方法:
2.1面磚外墻保溫砂漿(ZMBW復合多功能高性能保溫砂漿)施工工序如下:1、3mm厚界面砂漿;2、20mm~25mm厚保溫砂漿(東南西面厚度為20mm、北面厚度為25mm);3、6mm厚抗裂砂漿;4、鋼板網;5、4mm厚抗裂砂漿;6、5mm厚粘結砂漿+面磚
2.2涂料外墻保溫施工工序如下:1、3mm厚界面砂漿;2、20mm~25mm厚保溫砂漿(東南西面厚度為20mm、北面厚度為25mm);3、10mm厚抗裂砂漿;4、鋼板網;5、高分子乳液彈性底層涂料;6、柔性耐水膩子+涂料。
3外墻保溫(ZMBW復合多功能高性能保溫砂漿)施工要點
3.1磚墻:將墻面上殘余砂漿、污垢、灰塵清理干凈,抹灰前一天澆水濕潤。抹灰前一小時再澆水一次,以滿足施工要求。
3.2混凝土墻:用10%火堿水去除表面油污,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澆水濕潤后涂抹界面處理劑,可采用涂敷法或拉毛法。
3.3保溫砂漿施工應分遍進行。每遍厚度不宜超過10mm,涂抹時應壓實壓平,待保溫砂漿初凝后澆水濕潤,以備下一遍抹灰。分層抹灰時間間隔一般在24h以上,待厚度達到沖筋面時,先用大杠刮平,再用鐵抹子用力抹平。
3.4在保溫層施工的同時應在門窗洞口周邊外墻抹保溫砂漿,在檐口、窗臺、窗楣、雨棚、陽臺、壓頂以及突出墻面的部位頂面應用水泥砂漿做出坡度,下面應做滴水線。
3.5保溫層養護,待初凝后再澆水濕潤。澆水時間間隔可根據環境干燥情況確定,保持表面不出現發白現象,澆水養護不得少于7d。
3.6分格條用界面處理劑粘貼在保溫層表面,現場安裝后形成分格縫。
3.7抗滲防裂砂漿抹灰必須在保溫砂漿層充分凝固后進行。一般在7d后或用手按不動表面的情況下進行。施工前一天澆水濕潤。抹灰前1h再澆一遍水。防裂砂漿施工時,用鐵抹子抹平后再用塑料抹子搓平拉毛。
3.8抗滲防裂砂漿應隨拌隨用,停放不應超過3h,落地灰不得使用。初凝后應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