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搶修現場管理措施

搶修現場管理措施

2024-07-22 閱讀 2392

施工組織設計在實施過程中,因客觀條件的變化及主觀原因的影響會碰到各種困難,如地下資料與設計圖紙不符,材料供應脫節,設備故障,氣候異常以及其他因素等等。這就需要施工組織者掌握這方面的客觀規律,協調平衡,完成施工組織設計預定的各項要求。這一過程即稱作施工現場管理。

施工現場管理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所編制施工方案的各項內容去組織安排人力、物力。主要包括施工進度管理、勞動力管理、物資工具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設備管理和成本管理等六項管理內容。

一、施工進度管理

加快進度、縮短工期是施工管理基本指導思想,是節約投資的根本措施。施工現場進度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有:

(1)合理調度現場施工人員應掌握施工方案的設計進度要求,熟悉施工現場機械設備能力、材料供應情況及施工人員素質,并具體布置每天(周、月)計劃任務。深入生產崗位了解工程進度、勞動力的余缺和設備利用情況,隨時協調處理解決各類供、需矛盾,并根據要求下達和落實各項行政指令。

(2)認真統計施工現場統計工作是檢查計劃執行情況必不可少的內容。通過統計資料發現矛盾,并將施工現場的信息及時反映到有關管理部門和領導機關,為協調施工組織提供根據。統計方法主要通過表式將原計劃各種指標(工期、人工、設備、材料等)與統計的資料加以對比。

二、勞動力管理

通過合理的勞動組織,以較少的勞動消耗,達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目的。

(1)勞動生產率的表示方法

?

勞動管理的效果好壞是用計劃勞動生產率和實際生產率二者相比較來鑒定的。

?

(2)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

①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針對工程特點和施工人員素質和特長,將人員分配到各個生產崗位,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并下達各項指標。

②提高職工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

③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施工機械化水平。

④貫徹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賞罰分明。

(3)勞動定額的管理。

①勞動定額是完成某一個工序所規定的勞動時間。它不是固定不變的,是不同時期內根據操作者勞動能力和機械化自動化的程度進行測定的較為先進的水平。它是施工預算編制和勞動組織的依據。

②勞動工時的消耗并非都是定額時間。全部工時消耗組成為:

因此勞動定額(也稱工時定額)對組織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起著重要的作用。減少非定額時間,縮短定額時間的耗用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主要途徑之一。

三、物資工具管理

物資工具的管理是工程管理中一項重要內容,特別是地下管敷設因所需要的物資數量相當大、品種多,加上流動性大,故對管理工作提出較高的要求。

①動工前,按組織設計要求完成現場臨時倉庫的建造和確定堆料位置,按施工預算提出材料清單,編制運輸計劃(時間、地點、接收人)。

②建立現場驗收和保管制度。物資運至現場必須對物資數量、品種規格和質量進行現場驗收(大件應逐件檢查,小件可抽樣檢查),并向物資供應部門索取合格證。物資現場保管要注意防火、防潮。要按類別、規格、型號分別堆放在使用地點的附近,以防二次駁運。對于非定型的特殊配件特別要注意質量(包括材質)檢查和加強現場保管,以防工程需要時發生遺失、損壞而影響進度。

四、質量管理

質量是工程建設的主要指標之一。地下管施工屬于隱蔽工程,質量低劣將會造成漏氣、積水、阻塞、斷裂等而導致中毒、爆炸、中斷供應等質量事故。因此質量管理更顯得重要。

(1)全面質量管理意義工程質量提高僅僅局限于施工現場是不夠的,必須從工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準備——施工實施中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包括材料質量、施工人員的素質等都加以把關和預防,排除各種影響質量的因素,將質量管理貫穿到工程建設的全過程才能達到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

(2)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

1)施工準備工作的質量管理首先要對施工設計中的質量要求、施工規范、操作規程逐條驗證,結合施工現場條件,提出相應的技術措施。

對于無法達到設計質量要求的部分應及早提出,要求更改設計或采取其他措施。

不合格的管件埋設到溝內后要到管道全部敷設結束進入驗泵時才能發現,而由此造成返工的損失極大。因此對管件的檢查非常重要,對于易碎(如鑄鐵管子零件)、易潮(如水泥)、易老化(如橡膠圈)的物品,必須按照技術要求檢驗。

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

①必須嚴格地執行各項操作工藝規程。

②將質量檢驗(包括施工人員自驗)貫穿于整個操作過程。通過測試和施工交叉進行,以便及早發現、及時糾正。

③質量檢驗方法分為固定檢查、巡回檢查、抽樣檢查。

固定檢查——生產人員按照工程主要質量指標對工程主要部位作固定檢查,如管基、坡度、接口操作等。

巡回檢查——對工程每個操作工序都進行檢查。這種方式主要是對剛上崗操作的新工人或外包工程。

抽樣檢查——抽工程中某一段已完成的項目,進行各種指標的綜合檢查。

五、安全管理

生產必須安全,這不僅是為確保工程有秩序地正常地進行,更重要的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主要內容有:

①檢查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規程,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加以完善和充實,對帶氣操作應有專門的安全措施。

②檢查落實各種勞動保護用品和設備工具,并督促施工人員按要求使用。

③施工過程中進行工地巡回檢查,嚴格制止各種違章冒險操作,切實做到以防為主,對事故及時進行分析和處理。

④規定易燃易爆物資的堆放地點和管理制度,對施工中帶氣帶電操作,必須落實防范措施才能動工。

六、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主要內容是設備的正確選用、合理的調度和做好維修保養確保施工需要,做到以最少的臺班數來完成計劃任務,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為設備費用在現代化施工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

①根據各工序的需要(主要是吊、挖、鏟)合理選擇設備,做到既經濟合理又安全可靠,同時又要按施工工序對設備及時配套。

②合理調度。在工程各個分項目的施工中,由于客觀條件不一致,總會造成設備忙閑不均的情況,必須及時予以調整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③要十分強調例行保養制度的貫徹,把意外機械故障減少到最小限度。對主要設備應配備備用設備及主要易損部件。

七、成本管理

工程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用經濟觀點檢查各工序、各生產環節中計劃、質量、安全、材料設備等管理所反映出經濟效果,找出薄弱環節從而達到降低工程總成本的目的。

(1)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措施

①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設備利用率。

②節約原材料、工具物資等消耗。

③提高工程合格率,避免和減少返工的損失。

④節約行政管理費用以及其他各項費用的開支。

(2)經濟核算

①開展經濟核算是搞好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的良好途徑。所謂經濟核算是通過記帳、算帳,并利用各種表式記錄對施工隊伍經濟活動進行分析,計算工程成本的盈虧,通過分析,采取各種相應的措施,用最少的消耗來取得最大的經濟效果。

②經濟核算的主要內容是產量、品種、質量、勞動生產率、占用流動資金、成本利潤等八項技術經濟指標。其中以質量為中心,成本為重點,抓住成本核算能促進企業各方面效益的提高。

③經濟核算的形式,一般分為廠部、車間、班組三級經濟核算。班組是企業的細胞,是直接出產品的第一線,也是耗用材料、人工、設備的地方。因此班組核算是基礎,因為它同生產緊密聯系,具備直接、具體、及時、可比的特點。

搞好班組核算的前提是抓好定額管理,做好原始記錄。定額管理主要有材料、工具、物資等消耗定額和勞動工時定額,是考核、分析和檢查的依據。原始記錄分隊和班組二個內容,應對個人和班組產量、工時耗用、機械臺班、用料等經濟活動,作仔細記錄。

篇2:配電搶修現場安全規范

規范化作業,標準化作業是每個班組天天面對的任務,安全工作是各項工作的基石,直接關系到員工的人身安全,電網的安全運行和社會的安定團結。配電運檢工區配電搶修一班主要負責配電線路搶修和相關維護工作,擔負著無錫市區配網線路1400余條線路和15000余臺變壓器的故障搶修和日常維護消缺工作。安全尤為重要,我班人員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改進,安全高效的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搶修任務。

一、細化工作流程,職責明確

完善的搶修預案是高效組織搶修工作的前提。出工前,工作負責人細化工作流程,詳細的介紹現場的作業環境和設備的運行狀況,明確工作班成員的職責。出工必須有票工作,現場做好安全措施,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在過往工作中還存在的一些安全問題:如在工作時不圍圍欄,或者圍的不規范,在道路口不設置警示牌等需重點關注。注意行車安全,接到搶修任務后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前提下趕到現場搶修險情。在日常的操作搶修工作中,加強作業風險分析與控制,落實組織措施、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確保現場作業和施工安全。

二、開展風險分析,預控風險

切實有效的開工會是搶修現場安全的有力保障。以前為了快速的完成搶修工作,經常不開開工會和收工會,大大增加了作業人員的風險,不能安全有效的開展搶修工作。由此我班為了杜絕隱患,在每一次開工前,工作負責人將作業時的危險源點,作業流程逐一分析、介紹,并告知全體作業人員。根據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對作業人員交待作業現場的危險源點,以及線路的帶電部位,防止人員觸電,高處墜落或者物體打擊的傷害。收工會時確保在工作全部完成后拆除接地線,作業人員下桿后匯報搶修工作完成可以送電。

三、現場作業規范,優化操作

標準化作業是搶修工作零違章的依據。在作業現場,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現場開工會,加強作業人員對作業時的危險源點的預控。現場作業時,嚴格控制未遂事故與異常情況,防止因習慣性違章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真正做到“三不傷害”,堅持杜絕“三違”。作業人員能否按照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做好各項安全措施是搶修安全的關鍵,因此要求班組人員認真學習各項作業指導書的內容,對每項作業的具體要求,關鍵點和危險點進行分析,讓每位作業人員對自己在工作中所處的位置,自己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都有詳細的了解,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為班組的安全作業負責。

四、提高技能水平,精益求精

積極的安全活動是技能水平提高的必要手段。在每周的安全活動上,每位班組員工首先回顧一下本周的工作情況,進行總結,有哪里做的不到位、工作中哪些需要注意的進行記錄提醒,供大家以后工作時做參考,避免類似的事故再次發生。其次學習有關文件和事故通報,學習時結合本班組的實際工作情況,對工作中出現的不安全苗頭,結合規程,展開討論,班組每一個人都要進行積極發言,并進行記錄。

我班不定期開展班組內集中學習,對實際工作中經常碰到的線路故障怎樣能夠快速有效的處理(如線路單相接地,配變的漏油處理,配變的高壓跌落式的修復等)進行討論,請有經驗的老師傅介紹他們是怎么處理的。到搶修現場去檢查安全措施及搶修工作質量,大家互相監督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在開展活動的同時認真做好班內技術培訓工作,定期開展技術問答、考問講解和反事故演習。加強對工作負責人、技術骨干等關鍵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

安全是火,點燃了生命之燈;安全是燈,照亮了生命之路;安全是路,引導著生命走向輝煌。在安全之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注重每個細微的環節,認真做好每個細微的動作,規范工作行為,反人員的習慣性違章,才能確保搶修現場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