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掘進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為了確實搞好隧洞掘進機(TBM)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杜絕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煤礦安全規程》、《TBM安全操作規程》、國家有關安全法規,特對大同市塔山礦的現場施工安全進行了專項布置和規定。
一、隧洞施工安全:
1、TBM掘進安全:
(1)在隧洞工地工作的人員,最低限度須使用以下安全用品:安全帽、履尖帶鋼板的勞保鞋、護目鏡、護耳器(耳套、耳塞或兩者)。并且還須使用工地安全管理規定或地方安全法律所要求的勞保用品,比如自我搶救用品、礦燈、安全帶等。千萬不能獨自進洞。如果使用了標簽牌,進出隧洞應及時取走或放回各自的標簽。
(2)切記遵守所有工地安全制度及操作程序,同時也應遵守地方安全法規。在進洞前接受必要的培訓和所需的證書。
(3)所有人員進入隧洞須識別機器起動的信號,同時也須識別其他的聽覺或視覺警報信號。
(4)千萬不可把移動的傳送帶當作運輸設備或用來載人。
(5)盡量避免直接觀看激光光束,盡管其功率很小,但也會對眼睛造成損傷。
(6)千萬不能站在可能因附物或移動的機器部件而致傷的地方。這對操作地機承重設備的人員。(比如:對從事管片或支撐安裝人員、操作升降、切割設備的人員來說尤為重要)
(7)仔細檢查隧洞外露面或刀盤前面的拱頂是否有潛在的落石存在。清除散放的物體,必要時提供支撐。在任何可能的時候對機器進行維修以前應繼續打鉆直到碰到堅硬的巖石,時刻提防石頭從運輸機、隧洞拱頂或機器頂部掉落下來的可能性。
(8)繞機器爬行時須特別小心。為了避免滑落,應將扶手、走道和梯子保持干凈并使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立即擦掉濺落的油污。注意隧洞頂部是彎曲的表面,可能很滑,所以在機器里面爬行時須特別小心。
(9)在組裝鉸刀或其它重物時須異常小心,以免后挫或其它傷害。
(10)在每班次工作前應檢查所有懸帶、滑車及其它起重裝置是否處于良好狀態。不要把起重裝置當作其它非設計的工具來使用,不可超過它們的載重量。
(11)不允許未經許可的人員操作或調試設備。
(12)掘進機作業時,內噴裝置的使用水壓不得小于3MPa,外噴霧裝置的使用水壓不得小于1.5MPa。
(13)當液壓軟管處于壓力狀態下時不可在機器上踩踏或拉拽,不可把液壓管或電纜線當作梯子的橫檔、工作平臺或儲存場來使用。
(14)按照規定的線路來引導軟管和電纜以最大限度避免將人絆倒,同時也防止對其它設備造成危害,保持機器周圍場地干凈,避免其它危險。
2、隧洞支護安全:
(1)打錨桿前,必須敲幫問頂,將活矸石處理掉,確保安全方可作業。
(2)錨桿、錨噴支護錨桿的形式、規格、安裝角度,混凝土標號、噴體厚度,圍巖涌水處理等,必須符合施工圖、相關規范和監理工程師要求,并在施工組織設計或作業規程中進行規定。
(3)使用錨固劑固定錨桿時,應將孔沖洗干凈,錨固劑應按規定攪拌均勻。
(4)錨桿必須按規定做拉力試驗。煤巷還必須進行頂板離層監測,并用記錄牌板顯示。對噴體必須做厚度和強度檢查,并有檢查和試驗記錄。在隧洞做錨固力試驗時,必須有安全措施。
(5)噴射前,必須沖洗巖幫。噴射后應有養護措施。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勞動保護用品。
(6)錨桿必須用機械或力矩扳手擰緊,確保錨桿的托板緊貼巷壁。
(7)處理堵塞的噴射管路時,噴槍口的前方及其附近嚴禁有其他人員。
(8)巖幫的涌水點,必須處理。
3、文明施工:
對于施工現場雜物亂堆亂放,井下煙頭、煙盒及廢碴以及井口附近積水、雜物的問題要加強管理,并對各施工班組進行整頓,做到各班組能及時清理自己工作范圍。做到施工過程工完料盡。現場材料安放有序。
二、通風和瓦斯、粉塵防治:
1、通風:
(1)風量核算:隧峒通風使用2×65KW二級串聯軸流風機,風量1250m3/min,全壓5000Pa,通過直徑為900mm的柔性風管從峒口將新鮮空氣輸送到掌子面和各工作區、供風系統主要考慮工作人員50人,每人每小時用風量4m3/min,共計200m3/min;峒內使用內燃機車180HP(134Kw)兩臺,100HP(74.4Kw)一臺,內燃機車每Kw的用風量為1.5m3/min(歐洲二號標準),共計用風量為(134×2+74.4)×1.5=513.6m3/min;電器設備冷卻每1000KVA用風量150m3/min,總裝機功率為1800KVA,共計用風量為(150×1.8)=270m3/min;降低瓦斯濃度,以保證安全生產,用風量為50m3/min(估算)。因此,總共需提供風量為1183.6m3/min。考慮到在施工的初始階段,小火車在峒內的使用頻率不高,此風機能滿足生產的需要。當進入施工的后期,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向峒內的供風量應適當增大。
(2)采取措施:由于我部首次施工煤礦隧洞,對于有瓦斯隧洞施工經驗不足,為了掘進工作的順利進行,我部積極與煤礦有關部門協商和學習,共同就瓦斯問題采取對癥措施。同時由于隧洞內內燃機車、掘進除塵和降低瓦斯濃度需風量較大,我部準備配置必要的風量、風速檢測裝置,隨時監測供風情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而且,我部擬在樁號2+100處采取一套2×37KW對旋式風機串聯通風,保證隧洞通風安全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
(3)掘進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5%。有害氣體的濃度不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要求。
(4)掘進工作面的空氣溫度不超過30℃,機電設備段的空氣溫度不超過34℃。否則必須停止作業。
(5)對掘進工作面和其他用風點,應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測風,每次測風結果應記錄并寫在測風點的記錄牌上,并根據測風結果采取措施,進行風量調節。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并安裝瓦斯斷電儀。
2、瓦斯防治:
(1)隧洞必須建立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檢查制度,并配備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或便攜式光學式甲烷檢測儀,要求每班至少檢測2次。TBM安裝瓦斯斷電儀。
(2)回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0%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粉塵防治:
(1)TBM機頭和機尾除塵風筒,設置噴霧除塵裝置,鉆錨桿孔采取濕式鉆孔。
(2)噴射混凝土結束后,隧洞應分幾段噴霧降塵。
(3)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勞動保護用品。
4、通風安全監控:
(1)甲烷斷電儀、瓦斯探測儀、甲烷傳感器、風量檢測儀必須按照安全規程要求的檢驗制度進行檢驗。
(2)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定期進行調試、校正,每月至少一次。
三、防火:
1、隧洞滅火管理:
(1)完善隧洞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須符合國家有關防火的規定。
(2)TBM利用供水系統設置消防管路,并采取保證消防用水。
(3)電、氣焊作業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和國家有關規程要求。
(4)液壓油、柴油必須裝入蓋嚴的油桶,由專人押送到使用地點。
(5)防火器材必須每季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隧洞滅火防治:
(1)保證隧洞通風,降低瓦斯濃度。
(2)布置消防水路,經常沖洗作業面,減少發生火災范圍。
(3)布置專用滅火器,防止火災蔓延。
(4)配備急救自救器,防止工作人員發生一氧化碳或其他有害氣體中毒。
四、水防治:
1、隧洞水防治:
(1)TBM配備了機組排水系統和隧洞排水系統,保證掘進工作的順利進行。
(2)根據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和設計圖紙等,繪制掘進工程平面圖,并隨時觀測水文變化情況。水淹沒的掘進區域,應排除積水后進行掘進施工。
(3)隧洞有與河流、湖泊、溶洞、含水層等水力聯系的導水斷層、裂隙、陷落柱時,必須查明位置,掘進作業進行時,應進行探放水前進。
2、隧洞排水:
(1)工作、備用和檢修水泵,工作水泵應能在20h內排出24h的正常涌水量。備用泵的工作能力應不小于70%的工作水泵能力。檢修水泵的能力應不小于25%的工作水泵能力。
(2)工作水管的能力應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內排出24h的正常涌水量。工作和備用水管的總能力,應能配合工作和備用水泵在20h內排出24h的最大涌水量。
(3)當隧洞涌水超出設計范圍,可在涌水段加設水倉和排水泵站。
3、探放水:
必須做好水害分析預報,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編制探放水設計,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危害等安全措施。
五、爆炸:
1、材料貯運:
(1)爆炸器材貯存租用宏遠公司爆炸器材庫房,按照國家有關規程存放,并由對方代為看管。
(2)爆炸材料運輸,除遵守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外,還應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2、隧洞爆破:
(1)所有爆破作業人員,包括爆破、送藥、裝藥人員,必須熟悉爆炸材料性能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2)爆破工作必須由專職爆破工擔任。
(3)爆破作業必須按照規程要求編制爆破作業說明書。
(4)裝藥和爆破必須有專職安全員警戒,并對電纜、水管和風筒等設施進行保護。
六、運輸:
1、峒內和現場行車必須制定行車安全措施。機車司機必須按信號指令行車,在開車前必須發出開車信號。機車運行中,嚴禁將頭或身體探出車外,司機離開座位時,必須扳緊剎車閘(在撥渣機上除外),但不得關閉車燈。必須定期檢修機車和渣斗車,要常抓不懈經常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2、運人車發車前應檢查連接部件、輪軸和車閘等,嚴禁同時運送爆炸、易燃物品或附掛材料車,列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4m/s。
3、雙軌段必須設置信號閉瑣,人員上下車,嚴禁其他車輛進入乘車場。
4、乘車人員嚴禁人體及其攜帶工具和零件露出車外,車未停穩或行駛中,嚴禁人員上、下車和在車內站立。
5、緊急停車信號非危險情況,任何人不得使用緊急停車信號。
七、電氣:
1、當電線控制盒不在電工的直接控制下應將其鎖住。
2、不可將電線盒當作工具箱或配件儲存處來使用。變壓器和發動機應有的震動和磁性可以導致偶然接觸。
3、只有稱職的電工可以對電器進行檢修和保養。取消所有可以形成回路的監視裝置和鈴,在對帶電線路進行保養時須關掉電源,開關上須標有“停止使用”的標記。
4、一些帶電原件可能有多極電源一在保養前要確保其斷開。一些固體電路組合原件(固體組件)在斷開后可能有帶電的危險。這些固體組件在檢修前須與電源分離。
5、在正常的檢修和保養期,除非要求,否則不得隨便改動安全聯鎖線路、安全保護裝置或其它安全裝置。在重新操作前須確保所有安全裝置和線路已經復位并且運行正常。
6、施工現場臨時電力線路架設及電力設施的安裝和使用應符合規范要求,還應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架設,嚴禁任意接線接電,現場各種機電設備、電線、線路均要專人負責管理和專人操作,并要掛操作(規程)牌,安裝安全裝置,設三級漏電保護器,非機械、機具操作人員不準動用機械機具,操作規程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管理。
7施工現場必須設有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危險潮濕場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燈具,要求必須采用安全電壓。
篇2:盾構施工掘進作業風險控制專項措施
一、重點控制措施
1.施工作業區設置安全圍欄,懸掛安全警示標志,標志應清晰、齊全。
2.核準隧道軸線位置是否準確,準確定位障礙物的位置。
3.加密地質勘探孔的數量,詳細了解地質狀況,及時調整施工參數。
4.加強監測,觀測封門附近、工作井和周圍環境的變化
5.隧道內必須配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并按時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
6.隧道內配有足夠的通風設備,并將新鮮空氣送至工作面。
7.隧道內配備帶欄桿的安全通道。隧道內運輸、豎井垂直運輸,設專人指揮,設備配備電鈴,并限速行駛。嚴禁施工人員搭乘運輸車輛。
8.管片拼裝時,拼裝機旋轉范圍內嚴禁站人。
9.注漿前應與注漿操作人員、制漿人員取得聯系確認無誤后方可啟動注漿泵,及時檢查管路連接是否正確、牢固,服從操作臺操作工指揮,及時正確關閉閥門,沖洗管路作業必須兩人操作。
10.掘進過程中及時掌握盾構機監控電腦顯示數據,查聽機械運轉聲音,發現并排除設備故障。
11.基座框架結構的強度和剛度應滿足出洞段穿越加固土體所產生的推力。
12.建立獨立的通訊系統,保證作業過程中井上與作業面通訊暢通。
篇3:盾構掘進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一般要求:
(1)采用敞開式盾構掘進,土層中有水時,必須采取降水等控制措施。
(2)設備的電氣接線與拆卸必須由電工操作,使用前應由電工檢查,確認合格。
(3)穿越鐵路、軌道交通、房屋等建(構)筑物時,應采取防護措施,并經管理單位同意方可施工。
(4)盾構掘進施工宜使用盾構機,施工前應根據工程與水文地質情況、設備供應情況,選擇適宜的盾構機械類型。
(5)盾構施工中,滲漏、遺灑的液壓油和各種漿液等應及時處理,保持作業環境清潔,且不得堵塞排污管道和污染地下水。
(6)盾構進出豎井前應對隧道洞口的土體進行加固,并完成封門施工;土體加固范圍應根據地質條件和隧道埋深確定,且長度不得小于盾構長度,寬度不得小于盾構兩側外各2m。
(7)盾構及其部件在吊運中應加強保護,不得損壞和變形;盾構設備在現場總裝調試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應試掘進50m~l00m,待確認正常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盾構在使用中應定期檢查、維修和保養。
(8)盾構在保養和維修中嚴禁自行更換、改裝原有配件,配件有損壞時應采用原生產企業提供的備用件或經設計部門、上級主管部門批準使用的加工件,盾構的保養和維修必須在完全停機,并采取安全技術措施情況下進行。
(9)施工過程中,必須按監控量測方案的規定,布設監測點,設專人對下列情況進行觀察量測并記錄,隨時分析,確認正常:
1)成洞管片隆陷、裂縫和變形。
2)影響區內地面和地下管線等構筑物隆陷。
3)影響區內地上建筑物的隆陷、位移、裂縫、傾斜等。
2.設備與輔助裝置
(1)始發豎井上起重設備宜采用門式起重機。
(2)后背結構的安裝、拆除應采用始發豎井的起重設備進行。
(3)盾構設備進入接收豎井并就位后,應立即關機、斷電、卸壓。
(4)后背結構應根據盾構最大頂力進行施工設計,經計算確定;后背結構應安裝牢固、與豎井壁貼實,并與頂力軸線垂直,符合施工設計要求;拆除后背應符合下列要求:
1)拆除時,非作業人員嚴禁進入豎井。
2)拆除的設備和材料應及時運走或按指定地點碼放整齊。
3)當成洞管片與周圍土壤間的總摩擦力大于最大頂力后,方可拆除后背。
4)安裝盾構設備前豎井支護結構和基座混凝土應達到設計強度;導軌安裝應經驗收,確認合格;安裝盾構設備,應采用起重機進行;高處作業應支搭作業平臺;安裝盾構設備必須嚴格按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
(5)豎井內采用組裝管片傳遞反力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組裝管片端面應與隧道軸線垂直。
2)組裝管片環向應圓順,拴接應牢固。
3)組裝管片應固定牢固,與后背之間應貼實。
4)位于提升口處的組裝管片,應采取加強措施和防撞保護。
5)施工中應隨時對管片進行檢查,發現管片緊固螺栓有松動,應及時緊固;發現管片有錯臺、劈裂、掉角和其他損壞現象,應及時更換。
(6)安裝、拆除傳力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1)裝拆傳力柱時,豎井內不得進行其他作業。
2)傳力柱軸線應在通過盾構軸線的鉛垂面上。
3)傳力柱之間應連接牢固,并應安設鎖定裝置。
4)傳力柱與盾尾管片頂接處,應安設帶有柔性襯墊的弧形頂塊。
(7)基座和導軌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導軌應根據盾構質量選擇相應的型號。
2)基座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并與施工豎井底板連接牢固。
3)基座混凝土應達到設計強度的50%,且不得低于5MPa,方可安裝導軌。
4)導軌應牢固地安裝在基座上,并應安裝直順,與豎井側壁之間應支撐牢固。
5)導軌端頭與封門間應留有安裝、調整密封裝置的操作間隙,其間隙不宜小于50cm。
6)基座應根據盾構的質量、尺寸、導軌和施工荷載進行設計,其強度、剛度應滿足盾構安裝、施工、拆除和檢修的要求。
(8)拆除盾構設備,應符合下列要求:
1)拆除盾構設備應采用起重機進行。
2)設備拆除前必須先拆除其電氣接線。
3)拆除的盾構設備,應及時運至指定地點碼放整齊。
4)盾構設備具備拆除條件后,應及時拆除并撤出接收豎井。
3.掘進
(1)盾構掘進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1)封門已按規定拆除。
2)已經對作業人員進行了安全技術交底,并形成文件。
3)掘進起始段已經完成土體加固,強度達到施工設計規定的要求。
4)影響區內地面、管線、建(構)筑物的監測點布設完畢,并明確了專人負責。
5)漿液配制和輸送系統安裝完畢,經檢查、試運行、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
6)豎井運輸系統安裝完畢、盾構設備安裝完畢、后背和傳力柱安裝完畢并與盾構連接緊密,經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
(2)掘進過程中必須根據監控量測情況,及時調整施工方法,確認正常。
(3)從事盾構掘進施工的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4)拆除豎井封門應編制方案,規定拆除程序和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封門宜采用靜力法拆除。
(5)掘進過程中,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施工現場指揮,根據掘進情況,及時、準確地向崗位發出操作指令。
(6)拆除始發豎井封門后,應及時將盾構切入土體,并將洞口與盾構之間的間隙密封;當盾構全部進入土體后,應及時調整密封裝置,使洞口與管片環間的間隙密封。
(7)盾構掘進應連續作業,實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時應對盾構設備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并記錄后,方可繼續作業。
(8)盾構進入接收豎井前,接收豎井應按設計要求完成,結構強度應達到設計規定。
(9)盾構進入接收豎井土體加固段前,土體加固應完成,且其強度應達到施工設計的規定。
(10)盾構推進至接收豎井封門附近時應停止推進,拆除封門。拆除封門后,盾構應立即推進,盡快通過洞口,并及時將洞口與盾構之間的間隙密封。當盾構全部進入接收豎井后,應立即將洞口與管片環間的間隙密封。
(11)采用盾構機掘進應符合下列要求:
1)每一循環進尺長度,應滿足安裝一環管片的要求。
2)盾構機操作工,必須按照機械使用說明書的規定程序操作。
3)使用泥水平衡盾構機時,應設泥水分離裝置和排水設施,不得泥水漫流。
4)掘進過程中,應隨時觀察密封艙壓力,并保持壓力穩定,且不得大于控制壓力。
5)掘進中應隨時觀測盾構機切削功率變化情況,并進行控制,保持切削功率穩定,且不得大于額定功率。
6)盾構機運行中,出現故障必須立即報告項目經理部主管領導研究處理。處理故障前必須編制方案,針對處理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狀況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方案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管理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批后,方可實施。
(12)掘進過程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立即停止掘進作業,經過分析,采取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掘進作業:
1)開挖面發生嚴重塌方。
2)遇到障礙物無法掘進。
3)傳力柱發生彎曲或扭曲。
4)后背變形、位移超過規定。
5)頂力驟然增大或超過控制頂力。
6)成洞管片出現裂縫或接口出現劈裂、錯位。
7)成洞管片沉降值、沉降速率和變形大于設計規定。
8)盾構機的切削功率(或切削扭矩)和密封艙壓力大于額定值。
9)影響區內地面、地下管線、建(構)筑物的沉降、傾斜度、結構裂縫和變形等量測數據有突變或超過限值。
(13)采用敞開式盾構掘進應符合下列要求:
1)敞開式盾構嚴禁帶水掘進。
2)掘進過程中,頂力不得大于控制值。
3)掘進過程中,人員必須在盾構殼內作業。
4)用管片襯砌時,每一循環進尺,應滿足安裝一環管片的要求。
5)在盾構刃腳切入土體后方可掘進,掘進中刃腳應始終保持切入土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