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材部工作崗位職責
一、崗位描述
機材部屬本施工處的機械材料歸口管理部門,在項目經理或主管副經理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機械、材料管理方面的業(yè)務工作。
二、部門組織機構圖
三、崗位責任規(guī)定
1、工作任務
⑴負責組織物資采購、供應及分承包方的評價,并建立合格分承包方、合格供應商清單。
⑵負責一般材料的采購。
⑶負責采購物資的貯存、防護。
⑷負責對顧客財產進行控制。
⑸負責物資的驗收、檢查。
⑥負責物資的入倉、貯存、防護和發(fā)放工作。
⑺負責物資的產品標識。
⑻編制設備小修維護計劃,建立本項目的設備臺帳。
⑼組織對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
⑽負責本部門質量記錄的管理。
2、職權
⑴對工作任務內的工作有決定、處理權。
⑵對本項目工程施工中隊的施工機械有指導、監(jiān)督權。
⑶對施工機械事故又現(xiàn)場分析、鑒定、處理的權利。
⑷對本項目工程的所有施工機械、材料有決定、處理權。
⑸項目經理授予的其他權力。
3、職責
⑴對本項目工程發(fā)生的機械安全事故,造成嚴重損失的負有責任。
⑵對施工過程中由于機械、材料供應不到位,而影響施工造成損失的負有責任。
篇2:機材部崗位職責
一、崗位描述
機材部屬本施工處的機械材料歸口管理部門,在項目經理或主管副經理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機械、材料管理方面的業(yè)務工作。
二、部門組織機構圖
三、崗位責任規(guī)定
1、工作任務
⑴負責組織物資采購、供應及分承包方的評價,并建立合格分承包方、合格供應商清單。
⑵負責一般材料的采購。
⑶負責采購物資的貯存、防護。
⑷負責對顧客財產進行控制。
⑸負責物資的驗收、檢查。
⑥負責物資的入倉、貯存、防護和發(fā)放工作。
⑺負責物資的產品標識。
⑻編制設備小修維護計劃,建立本項目的設備臺帳。
⑼組織對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
⑽負責本部門質量記錄的管理。
2、職權
⑴對工作任務內的工作有決定、處理權。
⑵對本項目工程施工中隊的施工機械有指導、監(jiān)督權。
⑶對施工機械事故又現(xiàn)場分析、鑒定、處理的權利。
⑷對本項目工程的所有施工機械、材料有決定、處理權。
⑸項目經理授予的其他權力。
3、職責
⑴對本項目工程發(fā)生的機械安全事故,造成嚴重損失的負有責任。
⑵對施工過程中由于機械、材料供應不到位,而影響施工造成損失的負有責任。
篇3: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職責
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有關職責
一、生產經營單位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應當依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標準和規(guī)程的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嚴禁非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1、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建檔監(jiān)控等制度,逐級建立并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每個從業(yè)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和監(jiān)控責任制。
2、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資金,建立資金使用專項制度。
3、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排查本單位的事故隱患。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jiān)控治理。
4、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發(fā)動職工發(fā)現(xiàn)和排除事故隱患,鼓勵社會公眾舉報。對發(fā)現(xiàn)、排除和舉報事故隱患的有功人員,應當給予物質獎勵和表彰。
5、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fā)包、出租的,應當與承包、承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xié)議,并在協(xié)議中明確各方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職責。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承租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負有統(tǒng)一協(xié)調和監(jiān)督管理的職責。
二、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季、每年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分別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監(jiān)管監(jiān)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統(tǒng)計分析表。統(tǒng)計分析表應當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
1、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除依照前款規(guī)定報送外,應當及時向安全監(jiān)管監(jiān)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
(1)隱患的現(xiàn)狀及其產生原因;
(2)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3)隱患的治理方案。
2、對于一般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車間、分廠、區(qū)隊等)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
3、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4)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
(5)治理的時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三、生產經營單位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fā)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qū)域內撤出作業(yè)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yè)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yǎng),防止事故發(fā)生。
四、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對自然災害的預防。對于因自然災害可能導致事故災難的隱患,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和本規(guī)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預防措施,制定應急預案。在接到有關自然災害預報時,應當及時向下屬單位發(fā)出預警通知;發(fā)生自然災害可能危及生產經營單位和人員安全的情況時,應當采取撤離人員、停止作業(yè)、加強監(jiān)測等安全措施,并及時向當?shù)厝嗣裾捌溆嘘P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