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鑿巖機安全使用規范

鑿巖機安全使用規范

2024-07-23 閱讀 9711

根據工作原理,可為風動鑿巖機、電動鑿巖機、液壓鑿巖機和內燃機鑿巖機等四大類。在煤礦井下掘進應用的鑿巖機有手持式、氣腿式、向上式、導軌式鑿巖機及鑿巖臺車等;煤巷掘進使用的是煤電鉆。

(一)鑿巖機的安全使用

(1)檢查鑿巖機使用的風壓,應在0.5-0.6MPa范圍內;水壓應在0.2-0.3MPa范圍內。鑿巖機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每隔1h向注油器內注油1次。

(2)檢查工作地點的支護必須牢靠,空頂作業的空頂距離必須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

(3)鑿巖機工作前,必須向往注油器內注滿潤滑油,并調整油閥,使油量在2.5-3.0cm?/min左右,嚴禁鑿巖機在無油或缺油狀況下運轉。

(4)鑿巖機工作前,應吹凈供氣管內和接頭處的污物

(5)啟動鑿巖機時,應小開輕打,在氣腿推力逐漸加大的同時開全車鑿巖。不得在氣腿推力最大時突然開車運轉,也不得長時間開全車空轉,以免損壞零件。

(6)鑿巖機工作中,應注意鉆進速度和運轉聲音是否正常。如鉆進速度加快,應把操作手扳至強吹位置,以免夾釬;如鉆進速度過慢,應立即停機檢查。

(7)掌釬工不得戴手套。

(8)禁止使用彎曲或中心孔不通的鉆桿,鉆頭不合格時,必須立即更換。

(9)檢查巖粉的沖洗和排除情況,供水量適宜時,巖漿應保持稀粥狀,嚴禁無水鉆進。

(10)檢查氣腿工作狀況并隨時進行調整。

(11)鑿巖機工作時,應隨時注意釬桿突然折斷,以防止發生傷人事故。

(12)退鉆時,不得用力猛拉,應以半開車狀態緩慢撥出釬桿。

(13)鉆孔結束后,應拆掉水管進行輕運轉,吹凈機器內殘存水滴,以防機器內零部件銹蝕。

(二)煤電鉆

煤電鉆由電動機、減速器、釬套筒、釬桿、散熱風扇、外殼、把手和開關等組成。在把手和后蓋上均有橡膠絕緣包層。其煤電鉆的安全使用要求如下:

(1)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時,嚴禁使用煤電鉆。

(2)每班工作前,必須認真檢查煤電鉆的綜合保護裝置,并做1次跳閘試驗。嚴禁甩掉綜合保護裝置。

(3)煤電鉆應空載啟動,并檢查鉆桿旋轉方向是否正確(從電動機向鉆桿方向看順時針旋轉)。

(4)必須濕式打眼,嚴禁打干眼。

(5)煤電鉆操作人員必須避開開眼口方向,兩腳前后分開站在實底上。

(6)打眼時不得用力猛推或用肩扛,應以胸部頂住后蓋均勻用力,以防止煤電鉆過載。

(7)打眼過程中,應適當前后竄動鉆桿,以利于排粉,并防止斷桿傷人和卡鉆事故。

(8)煤電鉆連續使用30min后,應晢停鉆進并進行降溫,使電動機溫度不超過50°C。

(9)工作面突然停風、停電時,必須立即停止打眼,撤離工作地點。

(10)打眼時出水有異狀,溫度忽高忽低,有明顯瓦斯涌出或煤體松散等跡象時,應停止工作并匯報,

(11)煤電鉆供水壓力不得超過0.15MPa,管路不漏水。

篇2:鑿巖機司機安全行為規范

(1)進入工作地點,必須對施工地點進行敲幫問頂工作,有危巖、懸煤矸時,要及時處理,鉆眼必須在臨時支護掩護下或在支護完整條件下進行。

(2)打眼前要做到“三緊”、“兩不要”:即袖口、領口、衣角緊;不要戴手套,不要把毛巾露在衣領外。

(3)打眼前要檢查風鉆的完好情況。

(4)必須堅持濕式鉆眼,在遇水膨脹的巖層中掘進不能采用濕式鉆眼時,可采用干式鉆眼但必須采取防塵措施,并使用個體防塵保護用品。

(5)嚴禁鉆眼與裝藥平行作業或在殘眼內鉆眼。

(6)鉆眼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監護頂幫安全并注意觀察鉆進情況。

(7)發現有巖體變松、片邦、來壓或鉆孔中有壓力水、水量突然增大,或出現有害氣體涌出有煤和瓦斯突出征兆等異常現象時,必須停止鉆眼、切斷電源,鉆桿不要撥出,并向有關部門及時匯報,聽候處理,所有工作人員應立即撤至安全地點。

(8)在傾角較大的上山工作面鉆眼時,應設置牢固可靠腳手架或工作臺,必要時工作人員宜配帶保險帶,巷道中須設置擋板,防止人員滑下和巖石滾動傷人,并將風水管固定好。

(9)在鉆眼過程中,發現鉆眼機具的零部件、設施等出現異常情況時,必須停鉆處理。

(10)鉆眼時,鉆桿不要上下、左右擺動,以保持鉆進方向,推力要均勻適當,鉆架升降要穩;鉆桿下方不要站人,以免鉆桿折斷傷人。

(11)大斷面巷道施工,必須搭設牢固可靠的工作臺,或者采用臺階工作面施工、蹬碴鉆眼等措施。

(12)司機扶鉆時,要躲開眼口的方向,站在風鉆側面,兩腿前后錯開,腳蹬實底,禁止踩空或騎在氣腿上鉆眼,以防鉆桿折斷時風鉆撲倒或斷釬傷人。

(13)鉆完眼后,應將鉆眼工具設施撤出工作面,存放在安全地點;將風、水管閥門關閉,軟管盤放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