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電氣安全組織措施
電氣安全組織管理措施的內容很多,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管理機構和人員電工是特殊工種,又是危險工種不安全因素較多。同時,隨著生產的發展,電氣化程度不斷提高,用電量迅速增加,專業電工日益增多,而且分散在全廠各部門。因此,電氣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為了做好電氣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技術部門應當有專人負責電氣安全工作,動力部門或電力部門也應有專人負責用電安全工作。
(2)規章制度各項規章制度是人們從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保障安全、促進生產的有效手段。安全操作規程、電氣安裝規程;運行管理和維修制度及其他規章制度都與安全有直接的關系。
(3)電氣安全檢查電氣設備長期帶缺陷運行、電氣工作人員違章操作是發生電氣事故的重要原因。為了及時發現和排除隱患,應教育所有電氣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而且必須建立并嚴格執行一套科學的、完善的電氣安全檢查制度。
(4)電氣安全教育為了確保各單位內部電氣設備安全、經濟、合理的運行,必須加強電工及相關作業人員的管理、培訓和考核,提高工作人員的電氣作業技術水平和電氣安全水平。
(5)安全資料安全資料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據。一些技術資料對于安全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應注意收集和保存。為了工作和檢查方便,應建立高壓系統圖、低壓布線圖、全廠架空線路和電纜線路布置圖等其他圖形資料。對重要設備應單獨建立資料。每次檢修和試驗記錄應作為資料保存,以便核對。設備事故和人身事故的記錄也應作為資料保存。應注意收集國內外電氣安全信息,并予以分類,作為資料保存。
篇2:電氣安全管理措施規程
電氣安全技術措施
在用電中,一般采取:保護接地、防高壓竄入低壓保護、保護接零、重復接地保護;裝設熔斷器、脫扣器、熱繼電器、漏電保護裝置;采用安全低電壓等。同時還必須加強電氣作業安全管理,認真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規程,以及堅持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知識的教育。
電氣設備的交接試驗一般是由電業部門負責,要求符合《電氣設備交接試驗規程》。
電磁防護
一、電磁輻射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設備的應用更加廣泛,遍及工業、農業、軍事、交通、醫療、教育和文藝等許多領域,可以說,各行各業都離不開電子設備。尤其是使用頻率較高的通信、雷達、電視、廣播、導航等設備,為了得到較大的覆蓋范圍,需要向空間輻射能量很強的電磁波。于是,眾多的電磁輻射,寬廣的輻射頻譜,使我們人類居住的環境里電磁輻射陡然劇增,而且已經到了直接影響人類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程度。
盡管電磁輻射對人體有潛在的危害,尤其是在使用不當或不注意的時候。但文明社會和現代人類都不會因此拒絕或拋棄那些能產生電磁輻射,但與我們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的電子設備,諸如電視臺、廣播電臺、雷達站、導航站、微波中繼站和通信站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電視機、微波爐、手機等家庭或個人用品。可以說,我們生活的空間充滿了電磁輻射!
二、電磁輻射的危害
輻射到人體上的電磁波,一部分會被人體表面的皮膚和衣物反射或折射出去,另一部分則會被表皮所吸收,并對人體的細胞組織和神經系統產生作用。電磁輻射確實能對人體產生不良作用——一是使人體細胞組織的溫度升高而發生形態學改變;二是對人體神經系統發生作用產生功能性改變。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它對人體神經系統的不良作用,其主要癥狀是神經衰弱,具體表現為頭昏腦脹、無精打采、失眠多夢、疲勞無力,以及記憶力減退和情況沮喪等,有時還有頭痛眼脹、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脫發、多汗、體重下降等現象。
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的不良影響是現實存在的,尤其是較高的頻段。我國現以法律或法規的形式規定有電磁輻射安全劑量的衛生標準,在對設備采取防范措施以限制非正常外泄的電磁輻射強度的同時,還給予從事與電磁輻射有關的高頻電子設備專業人員一定的特殊勞保和補助。
三、電磁屏蔽
電磁屏蔽是防止電磁傷害的主要措施。
(一)電磁屏蔽工作原理
高頻電磁屏蔽裝置由銅,鋁或鋼制成,當電磁波進入金屬內部時,產生能量損耗,一部分電磁能轉變為熱能。隨著進入導體表面的深度增加,能量逐漸減小,電磁場逐漸減弱。顯然,導體表面場強最大;越入內部,場強越小。這些現象就是電磁輻射的集膚效應。電磁屏蔽就是利用這一效應進行工作。
(二)屏蔽方式
1、主動屏蔽
是指將場源置于屏蔽體內,將電磁場限制在某一范圍內,使其不對屏蔽體以外的工作人員或儀器設備產生影響的屏蔽方式。
2、被動場屏蔽
是指屏蔽室,個人防護等屏蔽方式。這種屏蔽是將場源置于屏蔽體之外,使屏蔽體內不受電磁場的干擾或污染。
(三)屏蔽材料
用于高頻防護的板狀屏蔽和網狀屏蔽均可用銅,鋁或鋼(鐵)制成。必要時可考慮雙層屏蔽。
四、高頻接地
高頻接地包括高頻設備外殼接地和接屏蔽的接地。高頻接地應符合一般電氣設備接地的要求,還應符合高頻接地的特殊要求。
屏蔽裝置有了良好的接地以后,可以提高屏蔽效果,且以中波波段較為明顯。
高頻接地的接地線不宜太長,其長度最好能限制在波長的1/4以內。如無法達到這個要求時,也要避免波長1/4的奇數倍。
對于屏蔽接地,只宜在屏蔽的一個點與接地體相連。如果同時有幾個點與接地體相連,由于各點情況不完全相同。可能產生有害的不平衡電流。
篇3:電氣安全工作技術措施
一、停電
1、進行線路作業前,應作好下列停電措施:
(1)斷開發電廠、變電所(包括用戶)線路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
(2)斷開需要工作班操作的線路各端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和熔斷器(保險)。
(3)斷開危及該線路停電作業,且不能采取安全措施的交叉跨越、平行和同桿線路的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
(4)斷開有可能返回低壓電源的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
在全部或部分停電的電力線路上工作,必須將該線路或工作地段的所有可能來電的電源斷開。可能來電的電源有:發電廠、變電所、聯絡線兩端的發電廠或變電所、用戶自發電、小水電、雙電源用戶、電壓互感器以及交叉跨越、平行和同桿架設的線路。
應檢查斷開后的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是否在斷開位置;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的操作機構應加鎖;跌落熔斷器(保險)的熔斷(保險)管應摘下;并應在斷路器(開關)或隔離開關(刀閘)操作機構上懸掛“線路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示牌。
2、開關有時因操作連桿部位損壞,觸頭熔融或絕緣擊穿,造成架斷開,而位置指示卻在分閘位置。所以,禁止在只經開關電源的線路上工作,必須同時拉開刀閘,使電源的各方至少有一個的斷開點。對組合電器而言,無法直接觀察到明顯的斷開點,檢查開關、刀閘是否確已斷開,除觀看裝在組合電器控制柜上的位置顯示器外,還應查看裝設在組合電器就地的機械位置進行確認。若有指示器外伸連桿的,還要看拐臂位置是否到位。
檢修線路的開關、刀閘的防誤閉鎖裝置應完好,能防止誤操作或自在,拉開的線路側刀閘就地操作把手應自鎖或外加鎖。跌落保險器不便加鎖,所以,必須將保險管摘下。
自發電用戶應裝防反送裝置,雙電源用戶應裝防止誤合環的閉鎖裝置,防止向線路反送點。
標示牌懸掛處是指掛在開關和刀閘的控制開關及操作機構的把手上。
二、驗電
1、在停電線路工作地段裝接地地線前,要先驗電,驗明線路確無電壓。驗電要用合格的相應電壓等級的專用驗電器。
330kV及以上的線路,在沒有相應電壓等級的專用驗電電器的情況下,可用合格的絕緣桿或專用的絕緣繩驗電。驗電時,絕緣棒的驗電部分應逐漸接近導線,聽其有無放電聲。確定線路是否確無電壓。驗電時,應戴絕緣手套,并有專人監護。
通過驗電可以正確驗證線路是否確有電壓,以防出現帶電掛接地線或帶電合接地刀閘,并可防止走錯位置登錯桿塔。
合格的驗電器是指:
(1)經過省級以上部門鑒定通過的合格產品。
(2)驗電器的額定電壓與被驗電壓相適應。
(3)要按規定按期進行試驗。驗電器須妥善保管不得受潮。
(4)應先在有電的設備上驗證完好。
2、對220kV及以下的線路,應采用合格的專用驗電器進行驗電。330kV及以上線路,由于目前還無成熟的驗電器可用,因此,暫時允許采用絕緣棒或瓷瓶檢驗器進行驗電。但使用瓷瓶檢驗器進行驗電時,不能僅憑一片或幾片瓷瓶無放電聲即認為無電,而必須對整串瓷瓶進行檢驗后才能確認無電。這是為了防止有零值瓷瓶時而造成誤判斷。同時,在驗電前同樣應先在有電線路上測驗,以證明瓷瓶檢驗器放電間隙距離是否合適。
線路的驗電應逐相進行。檢修聯絡用的斷路器(開關)或隔離開關(刀閘)時,應在其兩側驗電。
對同桿塔架設的多層電力線路進行驗電時,先驗低壓,后驗高壓,先驗下層,后驗上層。
停電線路可能因外來電源或者因開關或刀閘非全相斷開,使一相或兩相帶電,所以,驗電必須逐相進行,不能只驗一相或兩相就判斷有無電壓。
聯絡用的開關和刀閘兩側,驗明一側無電壓不能說明另一側無電,必須兩側驗電。
三、裝設接地線
線路經過驗明確實無電壓后,各工作班(組)應立即在工作地段兩端掛接地線。凡有可能送電到停電線路的分支線也要掛接地線。
若有感應電壓反映在停電線路上時,應加掛接地線。同時,要注意在拆除接地線時,防止感應觸電。可能因外來電源或者開關和刀閘非全相斷開,使一相或兩相帶電,所以,驗電必須逐相進行,不能只驗一相或兩相就判斷有無電壓。
聯絡用的開關和刀閘兩側,驗明一側無電壓不能說明另一側無電,必須兩側驗電。
停電線路掛接地線,是指三相短路并接地而言。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線路作業人員始終處于接地線保護之中,以防線路意外來電或感應電壓造成人身傷害。
同一條線路同時有幾個獨立班組工作時,為防止其它工作班組先終結工作而拆除地線,失去接地保護,每個獨立作業班組均應各自工作地段兩側獨立掛接地線,互相不能代替。
停電線路與帶電線路平行時,為防止感應電壓,除在線路工作地段兩端掛接地線外,還應在線路工作加掛有接地線。若需斷引流線,應保證斷電兩端掛有接地線。在絕緣架空地線上工作,當其與帶電線路平行或有產生感應電壓可能時,應先在架空線路上掛接地線。
驗電與掛接地線間隔時間越長,則線路帶電的幾率隨之增加。所以,驗電后確認無電后,應立即掛接地線,間隔時間如較長,則應重新驗電。
1、凡有突然來電可能的分支線均要掛接地線。突然來電的可能性一般有:
(1)人員誤操作。
(2)刀閘定位銷失靈而自動閉合。
(3)交叉跨越帶電線與停電作業線路碰接。
(4)用戶自發電向線路反送電。
(5)雙電源用戶閉鎖失靈,誤操作的線路反送電。
(6)外引低壓電源,經變壓器向高壓側反送電。
(7)平行帶電線路感應電。
(8)地電位升高,通過接地線使線路帶壓。
(9)雷擊。
2、由于電力機車牽引電源的不對稱性,會在與電氣化鐵道牽引交流電源線相平行的走向電力輸電線路上產生較高的電磁感應電壓,而且牽引電源通過大地回流時還會使鐵道沿線的地電位升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在線路兩端裝設短路接地線,也仍會發生線路作業人員麻電、觸電事故。對此,應采取以下措施:
(1)人員上桿作業時不能同時觸及導線和橫擔,必須腳先踩到最下邊一片瓷瓶上,系好腰繩脫離接地體后方可接觸導線。也可用短路線將橫擔與導線短接的方法來消除二者的電位差。
(2)上桿作業人員應穿絕緣鞋和戴線手套。
(3)地面工作需放、緊導線時,人員不要直接用手拉導線。應用絕緣繩拴在導線上,人拉絕緣繩。
在大電流接地系統的線路停電作業時,除按規定在線路兩端裝設三相短路接地線進行保護外,可給上桿作業人員配給一條個人保護用輔助地線。三相短路接地線主要是用來限制入侵電壓幅值,而輔助保護地線的純金屬短路作用則是使作業人員免遭接地線殘壓的危害,不允許輔助保護地線代替班組作業地段兩端掛接地線。
3、同桿塔假設的多層電力線路掛接地地線時,應先掛低壓,后掛高壓,先掛下層,后掛上層。同桿架設多層上下水平排列的線路掛接地線時,要先掛下層,后掛上層;左右垂直排列時,先掛與人容易接觸側,后掛與人不容易接觸側。主要目的是先將與人容易接觸的線路首先做好保安措施,防止突然來電。
掛地線時,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接地線連接要可靠,不準纏繞。拆接地線時的程序與此相反。裝、拆接地線時,工作人員使用絕緣棒或戴絕緣手套,人體不得接觸接地線。
若桿塔無接地引下線時,可采用臨時接地棒,接地棒在地面下深度不得下于0.6m。
掛接地線時,要先接接地端,再接線路端。此時,如果線路有殘荷或突然來電,電流通過接地線流入大地,拆接地線時程序相反,其理亦然。裝拆地線時,工作人員應使用絕緣棒,并應有專人監護。
使用纏繞方法接地,往往接觸不良,當停電線路突然來電時,因接觸電阻使接地使線殘壓升高,同時引起發熱而燒斷接地線,這會威脅路作業人員安全。
臨時接地棒的接地深度要考慮到接地電阻和牢固程度。接地棒深度超過0.6m以上,電阻下降不太明顯;小于0.6m則電阻偏大,同時不夠牢固。所以,規定臨時接地棒深度不得小于0.6m。
接地線應有接地和短路導線構成的成套接地線。成套接地線必須用多股軟銅線組成。如利用鐵塔接地時,允許每相個別接地,但鐵塔與接地線連接部分應清除油漆,接觸良好。
嚴禁使用其它導線作接地線和短路線。
兩線一地制系統的線路經驗電后,裝接地線的規定,由各供電局自行規定。
四、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
在一經合閘即可送電到工作地點的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的操作把手上,
均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如果線路上有人工作,應在線路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操作把手上懸掛“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對由于設備原因,接地刀閘與檢修設備之間連有斷路器(開關),在接地刀閘和斷路(開關)合上后,在斷路器(開關)操作把手上,應懸掛“禁止分閘!”的標示牌。對在顯示屏上進行操作的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的操作處均應相應設置“禁止合閘,有人工作!”或“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以及“禁止分閘!”的標記。
對在顯示屏上進行操作的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的操作處均應相應設置“禁止合閘,有人工作!”或“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以及“禁止分閘!”的標記。
在室內高壓設備上工作,應在工作地點兩旁及對面運行設備間隔的遮欄(圍欄)上和禁止通行的過道遮欄(圍欄)上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
高壓開關柜內手車開關拉出后,隔離帶電部位的擋板封閉后禁止開啟,并設置“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
在室外高壓設備上工作,應在工作地點四周裝設圍欄,其出入口要圍至臨近道路旁邊,并設有“從此進出!”的標示牌。工作地點四周圍欄上懸掛適當數量的“止步,高壓危險!”標示牌,標示牌應朝向圍欄里面。若室外配電裝置的大部分設備停電,只有個別地點保留有帶電設備而其他設備無觸及帶電導體的可能時,可以在帶電設備四周裝設全封閉圍欄,圍欄上懸掛適當數量的“止步,高壓危險!”標示牌,標示牌應朝向圍欄外面。
嚴禁越過圍欄,在工作地點設置“在此工作!”的標示牌。
在室外構架上工作,則應在工作地點鄰近帶電部分的橫梁上,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在工作人員上下鐵架或梯子上,應懸掛“從此上下!”的標示牌。在鄰近其他可能誤登的帶電架構上,應懸掛“禁止攀登,高壓危險!‘的標示牌。
嚴禁工作人員擅自移動或拆除遮欄(圍欄)、標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