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法院機電設備設施管理措施

法院機電設備設施管理措施

2024-07-18 閱讀 1552

法院項目機電設備設施管理措施

1、加強日常管,理提高機電設備設施運行管理保障能力

正式進駐后,立即完成機電設備檔案及可操作性強的管理方案、制度,確保供電、供水、電梯、中央空調、消防控制及通訊等關鍵設備運行良好。

1)預防為主,堅持日常保養與計劃性維修保養并重,使設備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2)對設備做到"三好"、"四會"和"五定"。"三好"即用好、修好和管理好設備;"四會"即維修人員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設備故障;"五定"即對設備的清潔、潤滑、檢修做到定量、定人、定點、定時和定質。

3)實行專業人員修理與使用操作人員維護相結合的方式,以專業修理為主,同時要求設備的使用操作人員進行日常的維修保養和小修。

4)配電設備、消防設備實行24小時不間斷值班,值班人員持證上崗。

5)完善設備管理和定期維修制度,制訂科學的保養規程,完善設備資料和維修登記卡片管理,合理制定定期維修計劃。

6)修舊利廢,合理更新,降低設備維修材料費用。

7)制定各設備系統的應急處理方案,確保在出現應急情況時及時有序處理。

2、機電設備設施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操作規程,運行、維護保養及維修記錄完整;

2)建立健全設備管理臺帳、計量器具及維保工具、臺帳和技術性文件資料明細表,完整率和準確率達100%;

3)建立備品、備件臺帳,備品備件擺放整齊,定期檢查,隨時提供設備維修;

4)各種設備標識清晰、完善,使用或停止狀態正確;

5)設備及機房環境干凈整潔,符合設備要求;

6)特種設備如電梯、鍋爐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進行安全檢測,委托專業維保公司進行維保,潤滑部位油質、油量、油壓、油溫保持在規定指標內;

7)設備管理人員具有專業技術資格,持證上崗,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8)設備良好,運行正常,無重大管理責任事故;

3、機電設備設施維修保養管理

1)根據大樓設施設備情況,每年制定機電設備設施的維修保養計劃。

2)建立機電設備設施檔案(設備臺帳),設備設施的運行、檢查、維修與保養記錄齊全。

3)機電設備設施標志齊全、規范,責任人明確;操作維護人員嚴格執行設施設備操作規程及保養規程,確保設施設備運行正常。

4)由工程部負責機電設備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管理,按照維修規定實施維修:屬小修范圍的,及時組織修復;屬大、中修范圍局部受損較重的,及時編制維修計劃,或請專家"會診"提出方案,報業主申批,并根據業主意見組織修復。

5)定期對機電設備設施安全情況進行普查,保證完好率達98%。

6)愛護辦公樓內機電設備設施,未經院方同意不得對辦公樓內的布局進行調整,也不得對機電設備設施的布置與用途進行改動。若進行機電設備設施維修時,應通知有關部門,并放置工作牌。

7)及時完成各項零星維修任務,維修及時率和合格率達到100%,一般維修任務在接報后當天完成。

8)對容易危及人身安全的設施設備要有明顯的警示標志和防范措施;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設備故障有應急方案。

9)接到相關部門停水、停電通知后,應及時通知業主,并協助做好應急和協調工作。

10)遇到災害天氣,應加強設施設備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篇2:煤礦機電設備事故管理制度

為加強機電、運輸事故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3.1在生產、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機電、運輸設備事故,應按有關規定進行登記、調查、分析、統計和報告。

1.3.2?機電、運輸事故按其影響生產或基建施工時間,造成損失程度和性質,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重大事故三種。

1.3.2.1?一般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一般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0.1~2萬元者。

2)造成設備停運影響生產或基建施工1小時及以上或產量損失200噸及以上者。

3)3千伏級以上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者。

4)提升設備的斷繩,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車輛顛覆、斜井跑車,壓風機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膠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等惡性事故,造成經濟損失不到或達到一般事故程度者。

1.3.2.2?重大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重大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2萬元以上到50萬元者。

2)主排水泵停泵,造成泵房進水或淹泵者。

3)全礦井停電10分鐘以上,地面車間供電中斷4小時以上至7天。

4)提升設備的斷繩,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車輛顛覆、斜井跑車,壓風機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膠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等惡性事故,造成經濟損失超過一般事故程度者。

5)全礦井停風10分鐘以上者。

1.3.2.3特大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特大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超過50萬元者。

2)因機電、運輸事故引起的淹井、著火、瓦斯爆炸、停電造成全礦井停止生產8小時以上,基建施工企業造成全部礦井工程停工8小時以上者。

3)全礦井停風30分鐘以上者。

1.3.3提升設備的過卷,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撞信號、斜井跑車,3千伏及以下的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等惡性事故,但情節嚴重,應視為未遂事故。

1.3.4機電、運輸事故的管理和報告辦法:

機電、運輸事故發生后,除分別按程序匯報及時組織搶修外,還要按下列程序逐級上報:

1.3.4.1?發生一般機電、運輸事故時,各科隊負責人應立即向機電動力科和安監部門匯報,并在2天內把事故報告報機電動力科和安監部門。

1.3.4.2?發生重大、特大機電、運輸事故時,礦安監部門應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事故單位應將機電、運輸事故發生經過、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事故責任者、處理意見及結論在5日內逐級上報。特大事故要于15日內逐級上報到有關部門。

1.3.4.3?發生未遂事故時,班組長應立即向科隊負責人匯報,情節嚴重的應向礦相關部門匯報。

1.3.5?發生事故,機電動力科要會同安全監察部門,本著“三不放過”的原則認真進行追查,對事故的責任者要及時處理,按責任大小,情節輕重和造成的后果,給于批評教育、經濟賠償或行政處分以至追究刑事責任,對隱瞞事故情節或不報者應加重處罰。

1.3.6?發生重大、特大機電、運輸事故,各生產單位要將事故情況及時在本單位內通報,同時抄報上級主管部門,以便共同接受教訓。

篇3:機電設備安裝調試驗收管理制度

1、礦井上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和10KV及其以下的電氣安裝工程,按《煤礦機電安裝工程質量標準及檢驗評級試行辦法》進行驗收。

2、新安裝的設備在使用前必須由礦機電主管工程技術人員組織有關人員詳細研究說明書內容,并制訂出操作規程。在使用初期,主管工程技術員要經常檢查其運行情況。

3、新設備安裝必須有安裝設計,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安全規程和設備說明書要求進行安裝,對隱蔽工程應有工程記錄。

4、施工單位對新設備,或經大修后的設備進行驗收,凡未經檢修好的設備嚴禁繼續使用。

5、設備安裝完畢后,由機電動力科組織相關業務部門人員,施工單位及使用單位共同按施工圖與安裝質量驗收標準進行驗收。

6、在設備試運轉驗收中,一般設備空運轉2—4小時,帶負荷運轉24小時無故障,無異常才算合格,特殊設備按相關標準驗收,如發生故障以及其他遺留問題由安裝單位限期進行處理,合格后方能移交。

7、大型設備或關鍵設備按相關規定要求進行調試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