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規程制度
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規程
1目的
對監視和測量裝置進行有效控制,確保監視和測量裝置處于正常狀態。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
3引用文件
3.1《設施設備綜合控制程序》
3.2《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33《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
3.4《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檢定管理辦法》
4術語或定義
計量確認:為了確保測量設備符合預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組操作。
測量設備:為實現測量過程所必需的測量儀器、軟件、測量標準、標準物質或輔助設備或它們的組合。
5職責
5.1工程部負責測量裝置的管理、編號、設臺帳、建立帳冊。
5.2保安部負責監控裝置的管理、編號、設臺帳、建立帳冊。
5.3維修組倉庫負責監視和測量裝置的入庫驗收、領用、登記手續,并對儲存在倉庫的測量、檢測裝置作好防護工作。
5.4工程部制定監視和測量裝置的周期鑒定計劃,并負責與外檢、外修部門進行聯系,作好標識,建立檔案。
5.5各使用部門負責本部門所有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正確使用和日常維護保養。
6程序要求
6.1監測儀器的分類
6.1.1監控設備:攝像頭、紅外線監視器、煙感、溫感、水噴淋等。、6.1.2計量設備:電度表、自來水表、蒸汽流量表。
6.1.3測量設備:壓力表、溫度計、電流表、電壓表等。
6.1.4單獨測量儀器:萬能表、兆歐表、鉗型表等。
6.1.5衡器:磅秤、電子秤、臺秤等。
6.2檢測設備的周期校準
6.2.1工程技術部每年十二月份根據設備使用年限編制下年度“年度檢測設備周期校準計劃”交工程部經理審核,報總經理批準,執行周期校準。
6.2.1.1各部門的計量、監測設備均應在有效期內使用。到達標準期限的監測裝置,除在有特別規定的檢測單位外,均由市計量所或受其委托的單位進行校準。并由工程部負責聯系外檢。
6.2.1.2凡屬國家強檢的監測設備,其周期受檢單和周期合格率均應達到100%。
6.2.1.3可進行內部校準的裝置,由工程技術部按《內部校準規范》組織進行校準。
6.2.2檢定完成后,工程部對設備狀態進行標識,并標明有效期。
6.3檢測設備的使用,維護和保養
6.3.1監視和測量裝置在發放使用前,使用部門應在工程部指導下制定設備使用規范。
6.3.2設備使用人員應嚴格按設備使用規范進行操作、日常維護和保養。
6.3.3監視和測量裝置在發放使用前,使用人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并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操作、維護和保養。
6.3.4對偏離準態的監視和測量裝置,應在更換備用設備后停用、送修,校準后再投入使用。
6.4監視和測量裝置的保管
6.4.1在裝置搬運過程中,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避免碰撞和跌落,防
止設備受到損壞和降低精度。對移動位置的測量器具,使用前要重新校準。
6.4.2對暫時不使用或備用的檢測設備應貯存在工程技術部倉庫并登記在“監視和測量裝置庫存清單”,貯存環境應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采取防銹、防腐蝕等措施。
6.5監視和測量裝置的修理和報廢
6.5.1使用人發現所用檢測設備損壞時,應評定檢測的結果,并填寫“維修單”報工程技術部,內部不能修復的由工程技術部送外修理,修理后的設備應送國家計量部門重新檢定,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詳見《設備維修運行控制規程》。
6.5.2裝置報廢
經計量部門鑒定無法維修的測量器具,由工程部填寫“資產報廢審批單”,報總經理審批后報廢,工程部在“監視和測量裝置臺帳”上填寫“已報廢”,并報財務部予以銷帳。
6.5.3裝置的流轉
所有監測設備各部門不能擅自互換、互拆或拆卸,防止發生管理混亂。各部門遇到人員變動,涉及到持有監測設備的管理人員需按人事調動有關規定移交或辦理退庫手續,持有者或班組不能私自處理。
6.5.4裝置的失效處理
6.5.4.1在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現計量、測量、監控裝置失靈,操作者視情況對以前的測量和控制結果重新鑒定,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6.5.4.2在合格有效期內的監控、測量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可疑現象,應立即停止使用,待排除疑問后繼續使用。
6.6監測記錄的歸檔保存
所有檢測設備的質量記錄應根據其業務范圍,分別由使用部門或工程部歸檔保存。
7相關文件
《內部校準規范》
《設備維修運行控制規程》
8記錄
監視和測量裝置周期檢定計劃
監視和測量裝置臺帳
監視和測量裝置檢定證書
資產報廢審批單
維修單
監視和測量裝置庫存清單
篇2:監視和測量設備管理制度
1、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采購
1.1根據生產的需要,由儀表車間和安環處填寫“采購物品計劃表”經公司領導批準由公司供應部門實施采購。
1.2新購進的監視測量設備,要經過鑒定和校準,方可投入使用。
2、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鑒定和校準
2.1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鑒定和校準周期,以相應的國家標準為準。
2.2附著在生產設備、檢測設備上的儀器儀表偏離校準狀態時,應按有關國家標準進行鑒定的校準。
2.3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鑒定和校準記錄由儀表車間保存。
3、監視和測量設備的使用
3.1使用部門保證監視和測量設備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使用。
3.2監視和測量設備應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并保持其準確度。
3.3監視和測量設備應在鑒定或校準的有效期內使用,使用中如發現損壞或處于可疑的校準狀態時,應對其重新進行校準。
3.4對使用監視和測量設備的人員,視設備的繁簡和操作難易程度,必要時應進行培訓。
4、監視和測量設備的維護和管理
4.1使用部門應配合儀表車間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以便保證監視和測量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4.2儀表車間應對所有監視和測量設備建立臺帳,包括①名稱②設備類型③購進日期④使用期限⑤現存位置⑥檢定期限⑦目前狀況。
5、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失效處理
5.1監視和測量設備在檢定有效期內,若發現損壞或、處于可疑狀態時,應由儀表車間申報送檢。
5.2已經受損計量器具測得的數據視其重要程度,由質檢處負責安排重新檢定。
5.3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報廢。監視和測量設備報廢經質檢處確認,報上級領導批準后按《設備管理制度》的規定進行報廢處理。
篇3:監視測量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1總則
為了規范監視和測量設備(包括安全生產過程監控設備設施、安全防護監測設備、驗證設備等)的管理,提高安全監控監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2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計量法》1985.09.06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
《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AQ3013-2008),
3管理職責
3.1動力分廠是公司監視和測量設備控制的主管處室,其職責如下:
3.1.1負責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安裝、檢驗和定期維修;
3.1.2建立監視和測量設備臺帳,定期進行校準和維護,并保存校準和維護活動的記錄;
3.1.3組織對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操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
3.2安全環保處
負責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綜合安全監督,督促各管理處室和使用單位進行規范化安全管理和維護。
3.3各使用單位職責如下:
3.3.1負責壓力表的安裝和日常維護;
3.3.2負責監視和測量設備的使用、日常維護和管理;
3.3.3建立本單位監視和測量設備臺帳,組織進行定期和日常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動力分廠、安全環保處匯報。
4安全管理要求
4.1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采購
4.1.1根據監視和測量的要求,由動力分廠和使用處室確定配備適宜的監視和測量設備,提出采購需求。
4.1.2根據采購需求,采購處室按要求采購監視和測量設備。采購處室必須從具備安全生產經營資質的單位購買,所采購的監視和測量設備質量合格證和安全技術資料等必須齊全。
4.2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驗收及入庫
采購回公司的監視和測量設備,由動力分廠進行驗收,檢定合格后,方準入庫。
4.3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安裝
4.3.1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選型要合理,確保監視和測量的準確度和精確度滿足使用要求。
4.3.2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安裝位置要合理,能夠起到有效的監視和測量作用。
4.3.3新監視和測量設備,在使用前,由使用單位提出檢定申請,由動力分廠組織進行檢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對合格品應在合適的位置貼上表明其狀態的唯一性標識。
4.4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鑒定和校準
4.4.1動力分廠在年初,按國家有關檢定周期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檢定計劃通知單”,發到各單位,按期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檢定和校準。
4.4.2對需進行內部校準的監視和測量設備,動力分廠按計量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的要求,對其進行校準。對需進行外部檢定(校準)的監視和測量設備,動力分廠應負責聯系國家法定檢定處室進行檢定(校準),由檢定單位出具檢定(校準)報告。
4.4.3校準合格的測量設備,由檢定人員根據要求出具檢定合格證或合格封印;校準不合格的測量設備,根據情況作降級、停用或報廢等處理,并作相應標識。
4.4.4所有測量設備均應有表明其校準狀態的標識鑒定和校準記錄由能計處保存,保存期限為3年。
4.4.5使用單位在生產中發現監視和測量設備不符合要求,應對設備進行評價,做出記錄,并立即向動力分廠匯報,同時對該設備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校準、修理或更新等)。
4.4.6校準監視測量設備的標準設備,應由動力分廠安排專人負責管理、維護,標準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取證。
4.5監視和測量設備的使用
4.5.1使用單位保證監視和測量設備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使用。
4.5.2監視和測量設備應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并保持其準確度。
4.5.3監視和測量設備應在鑒定或校準的有效期內使用,嚴禁超期使用,使用中如發現損壞或處于可疑的校準狀態時,應對其重新進行校準。
4.5.4監視和測量設備操作人員,應進行必要的培訓,熟練掌握操作使用步驟和方法以及維護和保養知識。
4.5.5操作人員要隨時觀察監視和測量設備的狀態,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上報和處理。
4.6監視和測量設備的維護和管理
4.6.1使用單位應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日常性維護和保養,建立本單位監視和測量設備臺帳,保證監視和測量設備處于良好狀態,并做好維護保養記錄。
4.6.2動力分廠建立監視和測量設備管理臺帳,包括:名稱、設備類型、購進日期、使用期限、現存位置、檢定期限、目前狀況等內容。
4.7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失效處理
4.7.1使用或維護人員發現監視和測量設備偏離校準狀態或者使用過程中發生損壞、過載或誤操作,致使監視測量值不正常或功能出現可疑,應暫停或監護使用并立即通知動力分廠;動力分廠對該設備進行修理、調整、檢定或校準合格后,才能投入正常使用。
4.7.2動力分廠應組織對測量設備偏離校準狀態的故障進行分析,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同時應記錄并保存對以往檢測結果有效性的評價。
4.7.3對無法修復或無修理價值的監視和測量設備,經使用單位負責人確認,報動力分廠和機動能源處負責人批準,按報廢處理程序進行報廢。
5附則
5.1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5.2本制度解釋權屬安全環保處。